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鄉(xiāng)路遙遠

2018-06-09 13:46:44馬必文
花城 2018年4期
關(guān)鍵詞:母親

馬必文

深冬的湘南,冷雨霏霏。

2016年12月16日,母親以86歲的高齡走了。聞此噩耗,我不禁潸然淚下。是日晚11點多,緊急召集在廣州的所有親屬,連夜驅(qū)車往老家趕。一路上淚眼蒙眬,不時自言自語地追問:就這樣走了?

當我們凌晨四點半到家時,母親所住的房門正敞開著,聽絲絲冷雨打在臺階上,任穿堂的北風肆意掠過。此刻,只見昏暗的燈光下,母親已穿著20多年前為自己置辦的黑色絲綢壽衣,靜靜地躺在臥室清冷的地板上。此前,母親曾給我展示過這身壽衣,并叮囑我和大哥壽衣所放的位置。當年,我外出讀研歸鄉(xiāng)時,母親已是60多歲,她總覺得自己隨時會走,擔心事到臨頭,讓后人著急,便節(jié)衣縮食,為自己置辦了身后這副行頭。當時我還同她開玩笑:這么早就急著辦這些干啥?你會長命百歲的!母親叨叨地說:老街上那個算命的瞎子給她算過——過了60歲,65是道坎;過了65,70歲是道坎,人老了每道坎都難過??!我便鼓勵她,別信那瞎子胡說!把拿去算命的那點錢,買點吃的東西還實在些。母親卻說:你們年輕人曉得個什么,天命難拗?。〈丝?,見母親就這樣走了,眼睛還微微地睜開著,難道是在等待著看我們最后一眼?我和大哥一到家便跪在母親身邊,抑制不住的淚水像雨絲般,從臉上流下來。大哥一邊呼喊,一邊用手拭著母親的眼睛,母親才漸漸地閉上了雙眼??墒悄赣H微微蜷曲的手腳,任大哥如何幫她矯正,也沒有舒展開來。家人要我抓緊時間睡一會,天亮后還有許多事需要去張羅。我哪有心思睡,趁還沒有入棺前,只想一個人靜靜地多陪陪她,給去遠方的母親送行。我不知道,在母親壽終正寢的臥室,靈魂是否還躲在某個角落,在偷偷地窺視著我的行為舉止,人神之間是否還存在著某種感應。我一邊端詳著母親的遺容,一邊為她燒著遠行的紙錢。望著放在母親遺體邊的陶缸中的紙錢,在不斷地咝咝燃燒著,煙霧在不斷地升騰著,我內(nèi)心稍感慰藉。突然,一陣寒風吹來,吹得灰飛煙滅。沒有燒盡的紙錢和塵埃四散開來,頓時,屋子里顯得更昏暗了,悲涼逐漸在我周身彌漫開來。長年以來的愧疚感,尤其是沒有為母親送終的負罪感,立即壓迫著我的心房。在母親生前,我未能完全盡孝;她走了,我得盡一切可能滿足她在塵世間未了的心愿。我不能讓母親在天國缺錢花,于是又重新點燃了一大堆紙錢,讓她在天國成為一個超級富豪,也順便讓她捎點給已入土的父親花。因為在塵世間,他們曾窮怕了。但是,我不知道去天國的路上,母親是否收到了這筆巨款。我除了痛哭,別無他法。

從此,她再也不需要掙扎著起來,艱難移身到放在她床邊的馬桶上,然后趁此機會,也顧不得體面,便歪歪斜斜地在馬桶上枯坐好長一段時間,來舒緩長期臥床帶來的苦楚。母親臨終前的一年多里,因腿腳無力摔過一次,扭傷了筋,痛過一些時日,便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擔憂。從此,便開始臥床,導致肌肉日漸萎縮,行動困難,生活幾乎難以自理。這種坐牢般的生活,對母親已無任何快樂和尊嚴可言。每逢鄉(xiāng)鄰來探視,她都會自我詛咒式地捎上一句:怎么還不死呢?造孽啊,這日子好難過!經(jīng)過一年多的煎熬,終于走了。雖然難舍,但對母親來說也是一種解脫。

“昔年移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凄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為了抑制內(nèi)心的傷悲,我在心底不斷地吟誦著《枯樹賦》。是啊,無情歲月催人老,草木尚且擺脫不了歲月的滄桑,人又怎能逃得過這一宿命?在母親活著的日子里,我一直擔心老家來電。因為,這類電話大多與母親的病痛、飲食起居有關(guān),每次來電都讓我寢食難安。當我接到有關(guān)母親的最后一個電話時,我的右眼跳得特別厲害。其實,在母親走之前的一個星期,我在石家莊出差,心神不寧,但又說不出所以然。這或許就是一種心靈感應。是日晚,大嫂來電說,母親當晚9點30分之前悄悄地走了。走時,無一人在榻前。好在當月3日,我回去過。見躺在床上的母親,沒有了往日好管閑事的底氣和罵人的中氣,沒有了那種老虎屁股摸不得的巾幗英雄氣概,只是面帶微笑地任由大嫂數(shù)落:飯要睡在枕頭上吃,弄得滿床都是;給她洗澡偏不洗,不給她洗又鬧得很,真難侍候!母親像個犯了錯誤的孩子,很委屈地、一言不發(fā)地看著我。我坐在母親床邊聽了一會,隨后便岔開了話題。我問母親身上還有錢嗎,她說還有600塊。其實,當年我已回家好幾次了,每次都會給個千兒八百的。給少了怕她心里不踏實,給多了怕掉。因為,她已開始犯糊涂,管不好錢了。不過不管她身上是否有錢,我都得給點。我太了解自己的母親,沒有錢時她心里會慌,但有錢在身上,也不會亂花,一輩子節(jié)儉慣了。但這次不同,我?guī)状螁査€要錢嗎,她氣若游絲地搖搖頭說:不要了,花不完了。我預感到,時日不多。離春節(jié)還有一個多月,估計挺過春節(jié)問題不大。臨走前,我還是不放心,給了她1000塊。當我把錢硬塞到母親手上時,她很遲緩地塞進了穿在身上的毛衣口袋中。然后,用混濁的眼光望著我:你就要走?母親執(zhí)意要我在家吃過晚飯,睡一晚再走。而我因有事,加之自從母親臥床之后,在家已沒有歸宿感了。于是,在家待不到兩個小時,便離開了。從母親臉上的表情可以看出孩大不由娘的無奈。或許,母親還在內(nèi)疚:前幾年,有好幾回說自己快不行了,要大嫂打電話把我叫回來為她送終。回來之后,她啥事都沒有。這種“狼來了”的“游戲”玩多了,便覺得有些不靈了。因此,怕我責怪她,后來就再也不強求我留在她身邊了。其實,晚年的母親是孤獨的,盡管有專人護理,但是聲氣不好的媳婦,哪能成為母親肚子里的蛔蟲?我每次回去,除了探視和給點錢,又能為她做什么呢?然而,豈知那天便是與母親的訣別!

母親走之后,不到半年的時間里,我做了三次見著她的夢。一次是辦完喪事后我在清理母親的遺物時,發(fā)現(xiàn)60歲那年母親辦身份證時所用的照片。那是一張橘黃的照片,上面的母親沒有血色,面容顯得有些憔悴,她還處在溫飽階段掙扎,仍需要自食其力討生活。因為那時候,我還在求學階段,還在為改變自己的命運而折騰,還沒有贍養(yǎng)母親的能力,她也絕沒有給我增加任何壓力的想法。見母親60歲還在為生存而操持,為人子者深感內(nèi)疚。當天上午看完后,午睡時,母親瘦削的背影就在我夢境中出現(xiàn)了,隨后便稍縱即逝。中間一次,夢境很混沌,沒有看清母親的面容,夢中的細節(jié)想不起來。最近一次是今年3月30日凌晨,夢見母親安詳?shù)厮谝粡埧勘骋紊?,臉是橙黃的,我怕她受涼,便拿了一件衣服輕輕地蓋在她身上。隨后,我便醒來了。是不是因為清明節(jié)快到了,母親在提醒我,要我去墳上看她?其實,按照我們的鄉(xiāng)俗,早在半個月前,我冒著春天的綿綿細雨,已經(jīng)去了。只是因為那天天氣不好,母親所葬的地方是一個較陡的山坡,四周草木蔥蘢,泥土松軟。在雨中修墳怕弄臟鞋,家兄和侄子們在母親墳頭拔草添土,而我卻袖手旁觀,只在母親的墳頭鞠了三個躬。難道母親在怪罪我?

情依依,淚漣漣,往事涌心田。

1931年初,母親出生在獅塘一個普通的農(nóng)耕家庭。在七兄妹中排行最小,聰明伶俐的母親被外公、外婆視為掌上明珠,度過了她幸福而快樂的年少時光。1948年,尊媒妁之言,嫁給了父親。母親覺得自己還算命好。從小沒有經(jīng)歷過多少苦楚,長大又嫁了一大戶人家,可以過一種安逸的日子。然而,好景不長,在土改中,家里所有的財產(chǎn)幾乎都被剝奪了,包括做飯的鍋子和嫁妝等,最后連剩下的一床被子都被人抱走了。冬天冷得沒有辦法,只好靠干稻草取暖。從此,日子變得異常艱難。

土改之后,父母親便伴隨著革命的洪流,毫無怨言地走進新時代、擁抱新生活。但是身份被貼上政治標簽之后,他們踏上了沒有選擇的人生苦旅,便像一葉扁舟,在汪洋中漂泊著。一年四季生產(chǎn)隊最苦最累的活,自然就更多地壓在了父母肩上。每逢有高強度的外調(diào)苦力活時,母親也會如影相隨,勞動的苦楚可想而知。隨著風云變幻,父母親處境更為艱難。母親在家憂心忡忡,經(jīng)常擔心不測之事發(fā)生。每每沉重勞作和擔驚受怕之后,回到?jīng)]有生機的家時,夫妻倆經(jīng)常唉聲嘆氣、相視垂淚。加之結(jié)婚十多年了,母親一直未能懷胎,擔心絕后的隱痛,使她長期生活在世俗的高壓之中。心情不好,夫妻之間難免爭吵。隔三岔五的爭吵成了他們家庭生活的主旋律,痛定思痛之后還得四處求醫(yī)問卜。反復醫(yī)治還是沒有效果的情況下,他們就開始有些自暴自棄了。夫妻之間的冷戰(zhàn)與熱戰(zhàn)便不斷地輪番上演著。

突然有一天,父親說,他做了一個夢,夢見逝去的爺爺,像土改干部般,穿戴整齊、紅光滿面、精神抖擻地出現(xiàn)了。不久我們未曾謀面的姐姐出生了,可是,沒有多久便夭折了,母親傷心莫名。絕后的隱痛再次像大山一樣壓迫著她,使她喘不過氣來。不過,至少能生了,仿佛在寒夜中看到了星光。托祖上積福,已經(jīng)30多歲的母親生下了大哥。隨后,每隔兩年左右,便生一子,接連生了四個兒子。在把傳宗接代看得比生命還重的鄉(xiāng)村社會,怎不讓人歡欣雀躍?!母親總可以舒緩一口氣,在村子里挺直腰桿做人。

可是,人口陡然增加,養(yǎng)家糊口的壓力更重了。夫妻倆高興之余,面臨著撫養(yǎng)孩子們成人的壓力。他們只好咬緊牙關(guān),艱難地支撐著苦海茫茫的日子。

小時家貧,在當時三百多人口的村子里,幾乎年年可上倒數(shù)排行榜。在兒時的記憶中,父親營生能力較差,除了木訥地從事一些苦力活之外,如何通過其他竅門提高收入,改善生活,則是一籌莫展。曾記得生產(chǎn)隊魚塘干了之后,有次在清淤泥的過程中,偶爾會冒出幾條小魚來,當這些小魚滑過父親的腳邊時,他不為所動,寧愿讓其被人抓走。而在岸上觀望的我便急壞了,真的“暗恨”父親無能?;丶易穯柛赣H時,他悶悶不樂地說,別說是一條小魚,就是一塊含肥的淤泥,我們這種人都沒有資格與別人去爭啊!因此,指望父親讓家人過上一種稍許體面的生活,真是一種奢侈!

長期的營養(yǎng)不良,造成一家人體弱多病。五六歲那年的夏天,我大病了一場,連續(xù)拉了20多天的痢疾,吃什么拉什么,肛門外翻,火燒火燎般疼痛難受。母親怕我把床弄臟,于是用兩條木凳拼成小床,讓我躺在上面睡。每拉一次母親就要起來一次,幾乎徹夜難眠。每次起來都見她淚眼汪汪的。問我情況如何,為了寬慰母親,我只好不吭聲。母親便自言自語地說:不知道前世造了什么孽,讓你遭這種罪!天亮以后,她便去堂屋的神壇前,焚香燒紙,以求神靈保佑。其實,啥用都沒有。那時候,鄉(xiāng)村醫(yī)療條件極差,到公社衛(wèi)生院拿點藥,服后依然如故,真是無計可施。家中又無錢去縣城求醫(yī),就只好等待死亡慢慢降臨。當然,那種年齡,對死亡還沒有概念,不知道死亡的可怕。要是那時候我死了,母親就可以少操些心了。然而在走向死亡的路上,出現(xiàn)了轉(zhuǎn)機。一天清晨,本村的大隊支書,當時紅極一時,在階級異己分子面前,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便是“火燒冬茅心不死”,用來警告對方。父親說他是個“嘴爛心不壞”的人,與我們這種“黑五類”家庭完全屬于兩個陣營,不過當年的村干部也沒有什么特權(quán)。那天他在撿狗屎(狗屎作為農(nóng)家肥,可以用來換工分)路過我家門時,便大聲直呼我母親的名字,問我情況如何了。母親凄然地告訴他,沒有任何好轉(zhuǎn)。他聽后也沒有說什么,扭頭就走了。沒過多久,他竟尋了一些草藥來,像車前草之類。告知母親熬了給我喝,連服二次之后,居然很快就好了。母親高興莫名。在那個自生自滅的年代,生死有誰會太在意呢?同樣,母親每當辛勤勞作之后,隔三岔五就會病一場。每次發(fā)病時,因無錢求醫(yī),只好躺在床上睡。實在受不了,便找鄉(xiāng)下的土郎中,尋點草藥。一旦母親生病,我們兄弟幾個仿佛覺得天要塌下來般難受。在病中的母親時常把我們叫到床邊,像交代后事般念叨:“假如有一天我死了,你們兄弟幾個怎么辦?”我們除了無助地陪著母親暗自流淚,還有什么辦法呢。一旦病情稍有好轉(zhuǎn),便又咬緊牙關(guān)爬起來,為我們洗衣做飯。如此貧寒的家境常常使我浮想聯(lián)翩。后來,我讀中學時,有感于身世曾寫下過一首小詩《窮人》:冰冷的褲帶勒緊我瘦弱的軀殼,任憑風雪肆無忌憚——我仍掛一件單衫/饑寒交迫,我把眼淚悄悄地掩埋/歸鄉(xiāng)的路,挎包托著心的負荷,伴著我默默地走過/小屋的木門被風抽打著,往日嬌氣的小弟憂郁地倚在門前,聽憑狂風把枯枝抖落、把殘葉卷過/黯淡的眼神示意病中的阿媽已然睡去/這昏暗的天、這黑而孤寂的小屋,從窗外撲來的風,使我和小弟同時打了個哆嗦/爐火的光也漸漸地淡下去了,早出擔煤的阿爸還沒有回來,風雪中仿佛移動著蹣跚的步履/回首翹望,漫長的等待,換來的是小弟的孤苦、我的落寞。

只要活著,便得伴著苦難成長前行。為了生存,母親經(jīng)常天未亮就起來做飯。然后,便同村子里的婦人結(jié)伴,披星戴月去離村幾公里外的野山砍柴?;貋頃r,天仍未放亮,便大聲呵斥著正在睡夢中的我和大哥去干農(nóng)活。小時候,在我不諳世事的日子里,母親留給我的四季異常分明、特別悠長。

當春天來臨的時候,在煙雨蒙蒙的季節(jié),割蠶豆苗和青草是常有的事,因為它們是較好的農(nóng)家肥料。在春雨或寒露中,把它們割下來,挑回家后剁碎,再過秤后上堆,這樣就可以掙到工分了。當然,偶爾也會在草苗堆中,鉆下洞、打個滾,那青澀芬芳的味道聞起來沒什么,可擠壓出來的汁,會把破舊的衣服印上青痕,回去免不了要被母親打罵。但是無論如何打罵,孩童時代就是不長記性,該干的“壞事”還得干,這樣總可以調(diào)節(jié)一下勞動的乏味。

夏天來臨時,在母親的敦促下脫掉身上厚厚的爛棉衣,擼起袖子、挽起褲腳就得干活。夏天是干活的黃金季節(jié),勞動的項目太繁雜了。除了搶收搶種這類苦不堪言的田間活之外,便是割毛、砍柴、挑煤。不過去遠方挑煤、砍柴,饑餓卻是最難對付的問題。正如《詩經(jīng)》所言:行道遲遲,載饑載渴。為了教我認路,第一次挑煤是母親帶我去的,途經(jīng)舅舅教書所在的鄉(xiāng)辦小學,舅舅見我們是第一次去,正好趕上吃中飯,于是便留我們在學校食堂吃飯。人生第一回吃缽仔飯,新奇得很。菜是青椒炒鴨肉,香極了,一碗飯下去,幾乎沒有填飽肚子。母親便用眼神示意我,趕快把碗放下,因為那時都窮啊。飯后回家的路上,母親告誡我,以后不要輕易打攪舅舅,他這份可憐的收入要養(yǎng)七八口人。后來,每逢路過舅舅校門口時,我都會有意在旁邊歇一會,深情地凝望著在原野中的那所學校,然后會情不自禁地咽口水。希望舅舅在不經(jīng)意間出現(xiàn),然后客氣地留我吃頓飯再走。可是,這種機會再也沒有盼來過。在失落中,只好悻悻地用被汗水濕透的衣服擦把臉,繼續(xù)前行。為了充饑,會想許多辦法。母親經(jīng)常告誡我們兄弟,出門別惹事。但我經(jīng)常把母親的話,當作耳邊風。記得有一次砍柴回來的路上,路過一村子,便在村口的百年古松下,呼呼大睡了一會。醒來后,感覺饑渴難忍。趁著下午一點多太陽最烈最毒的時候,估計村人也像城里人一樣午休去了,于是在僥幸與賊性的驅(qū)使下,爬起來就往田埂上的那一片黃瓜地跑去,動作敏捷如猴,但是一伸手還是被村人發(fā)現(xiàn)了。村人高喊著:有人偷黃瓜、有人偷黃瓜!于是,全村的男女老少幾乎都跑出來了,見這一陣勢,我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表演了末路狂奔,終于逃過了一劫。然而,由于在路上拖延時間太久,暴風雨在雷鳴交加中不期而至,全身被淋透了,且山路崎嶇,紅砂巖路被雨浸濕之后特別滑,一不小心便有跌落山谷的危險。冒雨硬著頭皮往前行進,饑腸轆轆,實在挑不動了,心里窩火得很,在離家還有三四里的地方,把整擔柴都扔掉徑直回家了。同時,已做好被母親狠揍一頓的準備。然而,這次母親并沒有揍我,而是把大哥呵斥了一通,說大哥沒有照顧好我,便先回家了。大哥在母親的罵罵咧咧聲中,只好折回來幫我挑回去。這時候,我暗自慶幸母親的偏心。母親的偏心是有來由的。她喜歡找人看相算命。在我出生不久,村子里一位會相術(shù)的婆婆,抱著我左看右看,見我哭聲凌厲,然后慢悠悠地說:滿英啊,將來你們老了,要吃香喝辣就得靠這個崽了。母親信以為真,于是對我格外呵護。小時候,記得有一次,村里隊長的姐姐嫁到外地被人欺負了,于是隊長一聲令下,把全村所有的青壯年男子召集起來,浩浩蕩蕩去討說法?;貋淼臅r候,父親在母親的指使下,神秘兮兮地把我叫到臥室里,從褲袋里摸出了一個還帶有余熱的糖包子,悄悄地塞給我,要我躲著其他幾個兄弟快點吃了。我也沒有說什么,兩三口就吞下去了。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吃包子,味道好極了,由此給我留下的記憶是悠長的。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也是農(nóng)人開心的時節(jié),漫山遍野都是忙碌的身影。在母親責令下,我開始學會去扯花生、挖紅薯了。在勞作中餓了,生的花生和紅薯便是我們的食糧。花生好吃,但容易拉肚子;紅薯也不錯,但容易放屁。紅薯對于少年的我來說,不是福音。因為紅薯一事,曾挨過母親的痛打。起因是有一次去生產(chǎn)隊的紅薯地里割毛,突然發(fā)現(xiàn)有些紅薯被人偷走了,只留下幾個坑。當時我懷疑是離紅薯地很近的一戶人家干的,因為這家有個老太婆小偷小摸成性,在村中出了名。恰巧,當時生產(chǎn)隊長路過,發(fā)現(xiàn)這個情況后,厲聲質(zhì)問是誰干的。那多事的老太婆,聞聲來了個惡人先告狀,見我是地主崽子易欺負,便向隊長舉報,栽贓說是我干的。在“文革”年代,偷吃公家的東西,可不是一樁小事,可以上綱上線。于是隊長在不了解緣由的情況下,把我母親叫來厲聲呵斥了一番。母親生怕惹出事端,不分青紅皂白,當著隊長的面把我痛打了一頓,算是給隊長出氣,我真的感到很冤枉。所以,現(xiàn)在城市人在飯桌上津津有味地吃著紅薯時,留給我的卻是辛酸的回憶。其實,在那個年代,被人欺負是常有之事。母親對我們兄弟管教極其嚴格,生怕我們在外面惹事后,不好收場。因此,教育方式簡單粗暴,動輒打人。有時見母親繞到房門后面的角落里,拿存放在那兒的枝條時,已經(jīng)有了條件反射的我們兄弟幾個得趕快跑,否則免不了要經(jīng)受皮肉之苦。有時候,跑出去了,晚上回來還得補打,不過這時候火氣消了些,打得沒有氣頭上重。罵人也特別尖刻,傷人脾臟。所以,小時候特別“恨”她。每當母親罵人罵得刻骨銘心時,便暗暗發(fā)誓:我遲早有一天要離開這個“鬼地方”,一輩子不想見到你!而且每遭一次這樣的際遇,這一念頭就更為強烈。在那個年代,有什么辦法呢?只能戴著鐐銬生活!雖然,我特別討厭母親這種教育方式,但她告誡我們兄弟“讓人不弱!”,卻使我們終生受用。

一到冬天,整個天地之間都黯然了。北風呼呼地吹著,由于我們?nèi)币律偈?,只好在母親的訓斥下,一家人圍坐在爐火邊,聽母親盤算著歷年來所欠的錢糧,盤算著哪些人情債需要還。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國鄉(xiāng)村,民生凋敝,生存始終是一個沉重的話題。無論如何辛勤勞作,每年的光景仍是捉襟見肘,入不敷出。節(jié)難過,年更難過!記得有一年中秋,村中許多家庭都沉浸在節(jié)日的喜慶里。母親卻抿著嘴,神情木然,坐在自家大門口一針一線地縫補著衣服,不時唉聲嘆氣:“今年這個八月十五不過算了!有什么辦法呢?”我們兄弟四個都基本上懂事了,知道沒有錢買月餅。不吃月餅,也不會吵鬧。但聽了母親的話,心里很不是滋味。還好,那天下午,村里有一戶人家正在建房子,需要人挑磚頭,每塊2分錢,這下可把我們一家人樂壞了,母親打發(fā)我和大哥去挑。來回路程比較遠,大哥力氣比我大些,每擔挑6塊,我只能挑4塊,但仍感到壓身??嗫嗟馗闪艘徽挛纾瑨炅巳膲K錢,于是買月餅的錢總算有了著落。母親把月餅買回來后,見尚不諳事的小弟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我內(nèi)心酸楚極了。每當春節(jié)來臨時,我們并沒有感覺到節(jié)日的喜慶。有一年離過春節(jié)還有兩天,我們家沒有錢買肉,村里有戶人家正在殺年豬,母親賠著笑臉跑過去,同那戶人家的主婦耳語,希望她能賒幾斤肉給我們家過年。那主婦未等母親把話說完,便憤然地說:“有肉也不賣給你們!”母親回來后,傷心地哭了。無奈之下,母親只好拿著家中僅有的一點錢,本準備新學期開學后供我們交學費用的,跑到集鎮(zhèn)上去買了兩斤肉。這點肉,過年那天我們一家人都沒有吃,只喝點肉湯,肉要留下來待客用。望著那點肉,一家人都感覺心涼。壓歲錢就更別指望了,即便稍好點的年景,給個一毛幾分的,壓一個晚上,在興奮中不斷撫摸著,第二天起床時就得交回。其間,母親會反復叮囑:千萬別弄丟了,過完年得給我呀!一旦冬天來臨,我們便圍坐在爐火邊,聽到的是母親沒完沒了的嘆息。見煤火在沉悶的時光中漸漸地暗去,便只好在瞌睡中早早地上床,在饑腸轆轆中呼呼而睡,等待著一個又一個沒有希望的黎明。

隨著我們兄弟日漸長大,大哥該成親了。而我們家無棲身之所,仍借居在別人的房子里。另外幾個小的還在讀書。沒有辦法,父母合計,燃眉之急,建房要緊。為了省錢,一切建材幾乎靠自籌。建房用的樹,幾乎都是從三四十公里開外的地方扛回,磚靠自己燒。記得那年炎熱的夏天,我們在曬谷場上打了不少煤糍粑,曬干后供燒磚用。可是,夏天的暴風雨,說來就來。我們一家人在傾盆大雨中,竭盡全力搶救煤糍粑。最后,還是被大雨沖洗得所剩無幾。母親急得坐在雨中呼天號地。我和大哥在旁邊難過得沮喪無助。當時,我一直在思忖著:為什么窮人家哪那么多劫難呢?這些從遠山運來的煤,可是從嘴中省出來的?。《曳窟€未開建,就背了一屁股債。從此,母親氣得病倒在床上?;杷瘞滋熘?,母親掙扎著起來,因為生活還得進行。歷經(jīng)劫難之后,似乎更加激發(fā)了母親不可征服的英雄主義:一定要把房子建起來!于是,便更為省吃儉用,像燕子筑窩一樣,終于建了四間房。房子建好之后,大哥的婚事總算有了著落。雖然辛苦,母親心里也開始舒坦起來。

為我讀書,母親同樣操碎了心。作為鄉(xiāng)村中的貧寒子弟,通過讀書成人,就我而言真是一個奇跡!母親所擔心的不是我的天賦,而是生怕因缺錢而輟學。到我適齡讀書那年,母親拿出皺巴巴的二元錢,把雙腳沾滿泥的我從秧田中叫上來,催我去報名。母親的初衷是,將來生產(chǎn)隊計工分時,不被別人計錯即可。因為她是“睜眼瞎”,自己沒有讀過書,在生活中吃盡了苦頭。因此,家境再困難,她都掙扎著要送我們讀幾年書。記得讀初中那年,開學了沒有學費,剛過完春節(jié)又不好去別人家借,雖然母親在年前同本家的伯父打過招呼,說是臨時借一下,一旦開春了便想法籌措還??墒碌脚R頭時,母親還是支使父親去借。父親一大早就出去了,我心里隨之而高興,并且打探著父親的行蹤,等到中午吃飯時,父親沒事般地回來了。雖然我知道父親是那種萬事不求人的性格,但仍感到失望至極。我擔心學業(yè)隨時會被終結(jié),好在那個年代學費較低,賣些雞蛋、魚干什么的,基本上可以湊夠。但是,母親還是為此和父親大吵起來。見此情景,我?guī)缀醪幌胱x了。由于小學和初中都在家門口讀,所以,天氣暖和的日子,我都是打赤腳上學。這樣就可以節(jié)省買鞋的錢。而且我常用“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來激勵自己。不過,在當時的冰封歲月里,出身不好的子弟,一般讀到初中就被念歪了經(jīng)的基層干部卡住了。改革開放以后,形勢大變,我可以不受成分的約束,輕裝上陣。因此,我咬定青山,刻苦攻讀,在缺一門英語課的情況下,居然考上了縣辦高中。入學報名那天,太陽當空照,小鳥在歡歌。但是,我連一身得體的衣服都沒有。本來,四季能換著穿的衣服就不多。若不出遠門,對縫縫補補過的衣服,湊合著穿,也不會太在意。但上高中了,虛榮心所使,沒有像樣的衣服,內(nèi)心不太爽。母親見我甕聲甕氣的樣子,淚汪汪地對我說:不是做娘的不想給你置辦幾件像樣的衣服,但你生活在這種家庭,有什么辦法呢。我也知道,在這種家境下,母親能讓我繼續(xù)上學,已經(jīng)盡力了。便只好調(diào)整情緒。上學那天,我穿著一件被洗得泛白的、寬大的、打了補丁的花襯衣,褲子是一條藍色肥大的冬褲,衣褲搭配極不協(xié)調(diào)。走在路上,我不斷地打量著自己,像個初孕的婦人。補丁疊補丁的衣服,像一塊沉重的鋼板,穿在身上,熱得像針扎般難受,真叫人自卑。為了省錢,我每星期從家里帶一葫蘆酸菜去學校,供下飯用。夏天來了,為使酸菜不易變味,便在葫蘆下面放一小盆水。但是,每次揭開葫蘆蓋時,那股撲鼻而來的酸味,就會使人反胃。有時,母親趕集時,也會順便給我?guī)c酸菜炒油渣、干魚什么的。一旦母親拎著一葫蘆菜,大聲嚷嚷著在教室門口出現(xiàn)時,老師便要暫時中止上課。此刻,幾十雙眼睛盯著母親和我,使我感覺非常難堪。我便在內(nèi)心抱怨著:母親真不該在這種場合出現(xiàn)。那時候,哪能體會到母親的苦衷呢?高中二年很快就過去了,在我所讀的那所學校,兩個文科班的應屆生,預考篩選只剩下我一個人參加高考角逐時,還是以離中專線四分之差落敗了。這就意味著我所有的心血都付諸東流!尤其是家徒四壁,不知道能否有機會讓我復讀一年。當時鄉(xiāng)下因讀書而致貧的家庭實在太多,靠種田而活的家庭,有幾個能撐下去呢?于是,當我冒著盛夏的烈日,揣著落敗的成績單回家時,內(nèi)心難受至極。一進家門便倒在床上,近40攝氏度的高燒使我?guī)缀跻菘恕D赣H立即叫來了村子里一位大叔,用土法幫我刮痧。母親一邊替大叔打下手,一邊嘀咕著:哪能氣成這個樣子呢?這次沒考起再復讀一次。有了母親的寬慰,我稍好受些,我真擔心因無錢而失學。病好后,我同母親說,復讀必須去縣一中。那里有好的環(huán)境和師資,只是花錢稍多些,一個學期的學費和生活費要30多元。母親聽后安慰我說,錢不要操心,她來想辦法。于是,母親只好向小舅求助。當時,小舅兼做學校財務,見我初考有如此好的成績,是可造之材,估計復讀一年跳出農(nóng)門應該沒問題。于是破天荒地從學校經(jīng)費中挪用了20多塊錢借給母親,要求母親一有錢便盡快還上。母親告訴小舅,只需過一個月,我們家的母豬所生的豬崽一賣掉,便可還上。小舅的擔心可以理解,他所挪用的公款,假如還不了,便要用自己的工資來填這個窟窿。所以,每想起這一情景,我非常感激母親的盡責和小舅的親情。經(jīng)過一年的寒窗苦讀,我終于考上了師專。

記得我去上學前的那些日子里,母親里里外外忙得非常開心。她是個極要面子的人,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在外面顯得太寒酸。在母親看來:即使再窮,出門在外還得有個講究;欠債不要緊,慢慢來還;這么久的苦日子熬過來了,還擔心什么?母親把家里能賣的東西都賣了,包括母雞生的蛋、母豬生的崽——本來是用來換錢給大哥定親用的,也暫且擱置了。在喜事面前,母親幾乎把所有貼心的親屬都動員起來了。她也知道,成功的快樂需要有人來分享。于是,平時交心最多的堂嬸來得最勤。那天,我見堂嬸跪在地上,一邊和母親聊著,一邊給我縫著新買來的被子。她們似乎覺得幸福原來離自己如此之近——我們那個地方多少代都沒有出過像樣的讀書人了,這種事居然會發(fā)生在我們家,真是難以置信!家族出人才了,都覺得臉上有光,因為鄉(xiāng)鄰議論這些事時,會說是某某家族的人。上學前,母親和父親商量著,還得簡單地舉行一個儀式。父親平時極少為家事做主,這回卻破例發(fā)話了:請叔伯們吃頓便飯!于是,父親把自家兄弟,請到家里來小聚了一下。小酌幾杯自家釀的土酒之后,偶爾所談的話題,無非是我能有今天是祖上積了德??!吃完飯后,長輩們紛紛從自己的衣褲袋里,每人摸出了三元五元不等,皺巴巴的、充滿污漬的人民幣。我見他們哆嗦地把錢交到母親手上時,心里感覺酸溜溜的,似乎擺了個鴻門宴。當母親把攥得緊緊的錢交給我時,我感受到從未有過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年師專很快就畢業(yè)了,由于沒有任何社會關(guān)系,我被分配到了羅霄山脈南麓的一所鄉(xiāng)村中學,開始了我人生中第一份職業(yè)。作為鄉(xiāng)村農(nóng)民的兒子,對于鄉(xiāng)村的情感五味雜陳。經(jīng)過一些年的寒窗苦讀,特別渴望留在城里過一種安逸的生活,順理成章地找一個城市女孩成家立業(yè),然后把母親接到城里來,讓她開開眼界。然而,轉(zhuǎn)頭來卻成了一場空。我教書的地方,交通閉塞,資訊不暢,加之當時的中學教師,屬于典型的“矮窮挫”之類。教了3年書,“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的情事,連影都沒有。母親有些急了,到處托人說媒,基本上高不成、低不就。要我勉強湊合,心有不甘。母親相信自己的兒子,一定可以找到如意的老婆,便不斷地鼓勵我,不要泄氣。她覺得既然開了個頭,就得加緊去找,并隨口便冒出了“有了初一,便有十五”這句土話。有時,我真佩服母親,斗大的字不識一個,卻像一位哲人,常能講一些至理名言,恰到好處地用通俗語言,表達深奧的道理,也成為我日后行動的綱領(lǐng)。

求偶不成,我便取道北上了。因為我還年輕,得干點從根本上改變?nèi)松较虻氖?。我選擇的道路還得繼續(xù)讀書,以圖命運有轉(zhuǎn)機。經(jīng)過兩年成人本科的不懈努力,終于考上了研究生?!爸信e”后,“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盛景,似乎在我面前次第展開,我仿佛沉浸在世人的鮮花和掌聲中,如癡如醉。此刻,我特別想做的事:立即回家!一種功成名就的自豪感在心底升騰起來。回家時,白發(fā)日漸增多的母親見到高中的我,逢人便說她兒子回來了。村主任第一個到我家道喜:侄兒子呀,你將來會坐著飛機到處跑啦!母親聽到接二連三的鄉(xiāng)親們的道賀,更加喜滋滋,并急忙打開煤火,要弄點下酒菜給鄉(xiāng)鄰們和我吃,除此之外,她也找不到合適的話與我交流,滿臉的幸福在她心底蕩漾著!

經(jīng)過與苦難的不斷抗爭,終于日漸聞到了撲面而來的春天的氣息。尤其是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湘南之后,父母親覺得生活更有奔頭了。自從包產(chǎn)到戶后,經(jīng)過辛勤勞作和精打細算,終于把一些陳年老賬還清了。生活總算能自給自足了。加之,大哥完婚,我跳出了農(nóng)門,兩個弟弟慢慢長大,隨后都成家立業(yè),母親才感到如釋重負。

隨著孫輩們的相繼出生,母親再次忙碌起來。幾個孫輩都是在父母的照料下長大的。尤其是我小孩出生時,父母親都是年近古稀的人了,父親背著孫子在沒有電梯的八樓爬上爬下,爺孫倆每爬一層,便喊著號子助力。母親每天勤快地往返于菜場,想方設法讓孫子吃好一點。鑒于我老婆產(chǎn)后不久需要補充營養(yǎng),母親每天早餐給兒媳煮兩個雞蛋,讓我老婆感覺非常溫馨。一有空閑,我老婆便陪母親在街上逛,見到好看的衣服,便會給母親買上幾件。所以母親一回到鄉(xiāng)下,便會穿著兒媳給她買的衣服,逢人便說媳婦的好,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婆媳之間的關(guān)系,能處理得如此融洽,真是難得。父母和我們在城市相處的時間雖然只有兩年多,但一家人其樂融融,他們總算在晚景中體味到些許美好時光。

待我小孩上學時,父親常常自嘆:七十不離床,八十不離餐。他們感到年歲日高,葉落歸根之感更強。加之,小孩讀書了,家里也空落了,少了那份含飴弄孫的樂趣,便執(zhí)意要歸鄉(xiāng)?;厝ブ螅€在家養(yǎng)豬,說是盼著春節(jié)我們團聚時能殺年豬,過熱鬧年。其實還是想通過雙手勞動,減輕我們的負擔。我擔心累著,要他們別折騰農(nóng)活了。母親卻說,手上活累不倒人的。每當我們歸鄉(xiāng)時,母親不辭辛勞,忙個不停,總想把鄉(xiāng)下所有好吃的東西,全做出來給我們吃,以展示她的好廚藝,然后希望博得我們的夸獎。每次離別時,便把我們的行囊塞得沉甸甸的,并反復提醒我們,這些東西在城里難得吃上,同時念叨著下一個歸期。

少年夫妻老來伴,到了晚年父母親在家中相濡以沫。父親在時,盡管母親體弱多病,但她一直硬撐著,侍候父親。母親性急甚至剛烈,是那種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的性格。父親眼睛和腰椎做過手術(shù),但手術(shù)的失敗使得他眼睛幾近失明,腿腳只能移步。于是照料父親的重擔完全落在年邁的母親身上。母親每天堅持自己做飯,給父親端水洗漱。即便母親生病住進了醫(yī)院,仍然牽掛著要給老伴做飯。有時,晚上睡覺醒來時,她擔心父親悄然離去,經(jīng)常拿著放在床邊的拐杖,敲打著睡在隔壁另一張床上的父親。聽到父親“做什么”的回應時,母親才又安然入睡。在母親的悉心照料下,父親才得以頤養(yǎng)天年。父親先走之后,在辦喪事的日子里,母親不斷地嚶嚶抽泣??磥恚x死別對這一對相處了60多年的“冤家”夫妻來說,仍然飽含著不舍。于是,在母親哭訴時,我便帶著一種調(diào)侃說:活著時,你整天罵罵咧咧,現(xiàn)在又來哭,還有用嗎?母親回我說:罵歸罵,有個人在,心里踏實些;現(xiàn)在他走了,有什么事找誰去說呢?父親走后,母親的精神世界少了幾分牽掛,讓她活著的動因也減少了。

為了讓他們夫妻倆百年之后能團聚,在安葬好父親的第二天,我便要大哥在父親的墳旁,弄了一個假墳。然后,我用手機拍照之后給母親看,母親沒有說什么,只是微微地笑了一下,知道了自己日后的歸處,我心里也踏實些。因為鄉(xiāng)下人覺得我在外混得有些臉面,安葬父親的地方應當是看過風水的,因此一旦有人死了,便會在靠著父親的地方下葬。為了不讓父母分離,我只好如此了。加之,父親的哥、嫂就安葬在父親墳堆的下方,我想他們兄弟妯娌葬在一塊,死后也有個照應。父親逝世后不久,我回去探視母親。這次回去感覺母親有些反常,她把自己經(jīng)年所戴的耳環(huán)、戒指取下來,然后把它們湊在一起,重新打了一個戒指,送給我兒子做留念,說這些金子本來就是我送給她的。她擔心走后,我們兄弟之間會爭她那點可憐的財產(chǎn)。無論母親這一舉止是否有厚此薄彼之嫌,也不管她是否是遵照父親的遺囑,我總覺得還是有些讓人傷感。另外,那天我說去看望唯一健在的舅媽,母親聞訊,一定要同我一起去。我想,作為生她養(yǎng)她的地方,想去看看完全可以理解,我便帶她一起去了。但是這些舉止,分明在告訴我,母親似乎在與這個世界依依作別。

父親走后,風燭殘年的母親,像坐牢般,又熬了近三年。但日子卻更孤獨了,整天一個人呆坐在家里,經(jīng)常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到生命的最后時光,一直躺在床上,不能自理,真是可憐!——養(yǎng)兒好聽,盡孝很難。我常常自責,沒有完全盡到孝心。

母親走了,家也“散”了。以前,回鄉(xiāng)是一種向往;現(xiàn)在,回鄉(xiāng)是一種負擔。以前,回鄉(xiāng)就是回家;現(xiàn)在,回鄉(xiāng)便是探親。今后,除了清明去上墳,恐怕再也難以回去了。雖然我是在那片土地上植根成長的,有過爬樹捉金龜子、掏鳥窩的故事,有過偷黃瓜、盜花生的經(jīng)歷,有過對那片土地的厭倦與苦戀,有過太多的物是人非的回憶。從鄉(xiāng)村通往城市的路上,從扛蛇皮袋進城讀高中補習班那天算起,我已漂泊了30多年。城鄉(xiāng)兩種生活都經(jīng)歷過了——從哪里來,又想回到哪里去!假如有一天,當我老了、累了、懷鄉(xiāng)了,還能回到原點嗎?還有人倚在門前,用手遮著額前,盼著從鄉(xiāng)間的小道踽踽獨行而來的游子嗎?故鄉(xiāng),我再也難以恣意地回望了;故鄉(xiāng),在我眼前變得愈來愈模糊了。母親走后不久,嬸嬸也謝世了。那天,我回去吊唁,不由自主地想回家看看。一直守護在母親門前的大灰狗不見了,母親在世時,這生靈聞到我們回家的氣息,距離家還有幾百米遠,便會三蹦兩跳地跑來迎接我們,若車門不開,它便直接躍上車頭嗚嗚地不愿意下來。只見熟悉的木門前,孤零零地掛著母親生前用過的那把生銹的鐵鎖。我在家門口呆呆地站了一會兒,那股從未有過的心酸,立即濕潤了我的雙眼。于是,我只好移步來到大門尚開著的堂屋神龕前,雙手合十給父母的遺像三鞠躬。整棟房子清冷得失去了往日的生機,我得走了,這里已不再是我的城堡。辦完喪事后,我匆匆地坐上南下的高鐵,回到了我寄居的城市,一如既往地無助地行走著、游移著、漂泊著,我不知道城市的地表下面,究竟有沒有深藏著滿足我鄉(xiāng)戀的因子。

母親走了,一個平凡人的世界就這樣結(jié)束了。母親走了,一個平凡的家就這樣肢解了。從此,不需要有太多的牽掛;但我的心是異樣的空落,我的精神家園是異常的荒蕪!縱觀母親的一生,是勤勞、儉樸、善良的一生。正如我在挽歌中所言:相夫教子近九旬備嘗人世艱辛,篳路藍縷盡此生唯求美好光景。此刻,我領(lǐng)悟到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的真正含義。尤其是每到逢年過節(jié)時,我也不知道何處是鄉(xiāng)關(guān)。憶往昔每次歸鄉(xiāng)時,一家人團圓熱鬧的景象,不復存在。從此,歸鄉(xiāng)的路愈來愈遙遠。

猜你喜歡
母親
母親的債
給母親打電話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20
母親樹 五章
母親的“禪”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24
母親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22
母親點亮了我的一生
海峽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36
給母親的信
英語學習(2016年2期)2016-09-10 07:22:44
母親
小說月刊(2014年10期)2014-04-23 08:54:08
摔倒的母親
小說月刊(2014年6期)2014-04-18 13:15:07
悲慘世界
永泰县| 禹城市| 菏泽市| 临邑县| 五指山市| 喜德县| 武穴市| 新宾| 宁强县| 扎兰屯市| 玉龙| 繁昌县| 湘阴县| 天峻县| 温州市| 琼海市| 平武县| 阆中市| 大足县| 当阳市| 新化县| 花垣县| 平原县| 贡山| 武穴市| 黑河市| 巴楚县| 安丘市| 和田县| 辉县市| 同仁县| 禹城市| 香格里拉县| 南雄市| 台湾省| 建宁县| 天全县| 英吉沙县| 广宗县| 门源| 黄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