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鋒鋒
[摘 要] 隨著新課改深入發(fā)展,教學模式及育才理念得以革新,為教師應用新型教學手段指明出路,使教師能合理應用新型教學法,調整育人體系,提高自身教學實力。其中,教程信息化以IT技術為依托,以構建高效課堂為導向,以有效落實教學目標為基礎,以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出發(fā)點,極為適合新課改背景下教學實踐需求,通過探究應用信息化教學法,提高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有效性的方略,以期為教師有效應用信息化教學法提供依據(jù)。
[關 鍵 詞] 信息化;機械基礎課程;應用;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3-0031-01
伴隨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體系日益健全,為學科信息化奠定基礎。基于信息化與課程的融合,具有豐富書本知識表現(xiàn)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質量等優(yōu)勢,為此受到教育界廣泛關注,學校加大信息系統(tǒng)敷設力度,旨在為教師合理應用信息化教學方法提供條件。然而,當前與課程信息化相關的理論研究基礎相對較為薄弱,加之學科育人需求、學校教育理念、教師信息化教學法應用能力等客觀因素存在差異性,至此仍為形成極具導向性的信息化育人標準,這也為本次研究提供了條件?;诖耍瑸槭箼C械基礎課程教學質量得以提高,探究提高信息化在該課程中應用有效性的良策顯得尤為重要。
一、樹立信息化在機械基礎課程中的應用意識
良好的教學實踐意識是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基礎。為此機械基礎課程教師需樹立信息化應用意識,在教程中積極應用信息化教學法,同時總結信息化課程實踐經(jīng)驗,在優(yōu)化現(xiàn)有育人體系的同時,為制定“校本化”信息化課程奠定基礎。例如,教師需在信息化應用意識引導下,結合教學實況開展教育研究活動,在教研過程中發(fā)現(xiàn),教師IT技術應用能效低,學校機械基礎課程信息資源少,互聯(lián)網(wǎng)教學體系有待完善等問題是影響信息化在機械基礎課程中應用有效性的內因,教師在自學IT技術,提高自身信息素養(yǎng)同時,需向學校提出信息化課程實踐要求,使學校得以加大信息化教學設備采辦力度,不斷優(yōu)化網(wǎng)絡教學體系,為提高信息化在該課程中應用的有效性奠定基礎[1]。
二、明確信息化在機械基礎課程中的應用目標
教學目標是優(yōu)化配置教育資源,拓展教學實踐途徑,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只有教學目標明確,才能為教師指明教學實踐道路,確保各項教學工作有的放矢。基于此,教師需在應用信息化教學法前,深入分析機械基礎課程,仔細研讀課標,明確該課程想要實現(xiàn)的育人目標,并將該育人目標分設在各個課程中,為教師提供教學實踐著力點,為提高教學質量,發(fā)揮信息化教學有效性奠定基礎。例如,教師在進行“機械原理”教學時,應在傳授學生理論知識同時,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核心素養(yǎng)得以提升,為此教師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電子交互白板上羅列自主學習任務,學生在學習任務指引下自主學習,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與教師建立實時交互關系,發(fā)揮教師引導能效,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確保學生得以有效完成自主學習任務,使信息化在相關課程中得以有效應用[2]。
三、豐富信息化在機械基礎課程中的應用方略
(一)在教學開始前應用信息化教學方法
例如,教師在進行金屬加工工藝學相關知識教學前,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一段有關金屬加工的視頻片段,為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播放《鋼的琴》影視片段,影片中男主角用鋼材為女兒打造鋼琴的片段,可以代表一種金屬加工工藝,在視頻指引下,學生會積極參與到教學互動過程中,加深對相關知識的印象,提高機械基礎課程教學質量。
(二)在教學過程中應用信息化教學方法
教師可以將機械基礎課程相關知識用音頻、視頻、圖片等形式展示出來,使理論教學更具趣味性,如教師在進行機械設計教學時,可以用動畫技術展示機械設計流程,使相關知識點更加直觀,教師還可借助信息技術繪制思維導圖,激發(fā)學生發(fā)散思維,完成階段性知識點整合任務,引導學生樹立自主學習體系,提高學生思維活性,填補學生自主學習空白,教師針對思維導圖缺失展開深入教學,突出教學重點,重申學習要點,夯實基礎知識。
(三)在教學后應用信息化教學方法
在課下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網(wǎng)絡化作業(yè),在“分層教學法”加持下,為學生設計豐富多樣的習題,教師可以為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設計一些難度較高的問題。針對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群體來講,信息化習題需以基礎知識為主,通過判斷題、填空題等形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效率,同時學生可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體系向教師提問,實現(xiàn)師生實時交互目標,提高該課程教學質量[3]。
綜上所述,為使機械基礎課程教學質量得以提高,教師需積極應用信息化教學法,在教學實踐中累積經(jīng)驗,依據(jù)教學需求創(chuàng)新信息化教學法,圍繞該課程教學目標,豐富信息化應用方略,在提高該課程教學質量同時,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珉,張宗波,牛文杰,等.融合云課堂的“機械CAD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圖學學報,2018(2):367-372.
[2]席曉燕,張向紅.機械基礎課程“五位一體”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17):198-199.
[3]韓瀟瀟.淺談《機械基礎》課程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8(29):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