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勇
不同學校有不同的教育生態(tài),何謂好學校難以一概而論,但無疑也有共性。好學校,學生不是惴惴不安而來,滿腹惆悵而去,而是每天帶著向往和期待走進校園,懷著微笑和愉快離開學校;好學校,教師不再一味跟風,徘徊于事物表象,而是在追根溯源,思考著把教育作為品質追求。一句話,好學校,培育著優(yōu)雅向上的靈魂。
有什么樣的學校,就會有什么樣的學生。好學校必定懷著愛,懷著溫柔,隨學生的脈搏一起律動。學生身上,也總能看到學校的氣息、學校的風尚、學校的韻致。
學校教育的核心是課程。給學生提供了怎樣的課程,學生就會獲得怎樣的生活。從某種意義上說,課程就是學生的成長歷程。
教育是做的哲學。好學校,在遵循教育規(guī)律的同時,堅持尋找屬于自己的句子,構建豐富、多元、立體的課程,為學生打開視界,解放心靈。如此這般,教育就會“活”起來,學生的價值觀、精神的成長就會得以關照,學生的心田就會多一些“微糖的氣息”,以更加柔軟、溫暖的方式去擁抱這個世界。
大自然是質樸的課程。春天草木萌發(fā),夏天綠樹成蔭,秋天金葉婆娑,冬天紅梅綻放,無不是最樸素、最具活力的課程。在這樣詩意的校園里,學生重新做自然的一部分,觸摸書本背后鮮活的生命,與美好相遇:或躺在草地上,呼吸土地芬芳,感受清風徐徐;或隨意倚著一棵樹,畫幾筆花花草草;或鉆進書的海洋,向往遠方的遠方;或圍坐在樹下,丟手絹、捉迷藏,感受童真童趣……此時,在與自然萬物的融通中,沖刷思想的雜質,磨礪思想的鋒芒,感受自己作為一粒在校園中生根發(fā)芽的種子,生命的深邃、美麗和尊嚴得以凸顯,由此生出真善美的價值追求,這也正是教育的意義所在。
好學校也涵養(yǎng)著教師的生命。好的學校、好的教育,歸根結底都源于有好的教師。優(yōu)雅的情趣,充沛的心靈,高遠的理想,教育的智慧,崇高的師德,嫻熟的技能,需要長久浸泡、滋潤,像和風細雨潤物無聲。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好教師,是養(yǎng)成的。好學校,總能為教師的成長找到一個支點,讓教師做一個精神豐富的人,精神燦爛的人,時刻呈現(xiàn)站立著、蹲下去最美的姿態(tài)。
好的學校,應該是有境界的,定能調試出適合師生的育人溫度,涵養(yǎng)著生命氣象,讓每個人遇見美好,讓每個人都成為最美好的那個自己。
(作者單位:江蘇高郵市臨澤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蕭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