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p>
——習近平
梁家河,中國延安一個貧困而偏遠的小山村,因為習近平同志曾經(jīng)在那里生活、生產(chǎn)、勞動七年而成為“梁家河故事”的發(fā)祥地。梁家河七年的生活閱歷,形成了獨一無二的梁家河精神。
什么是梁家河精神?就是習近平同志和其他青年在梁家河生產(chǎn)、勞動所形成的生活態(tài)度、勞動觀念、個人品質(zhì)的凝練以及以習近平同志為代表的那一代青年在中國農(nóng)村實現(xiàn)人生觀轉(zhuǎn)變、為改變農(nóng)村貧困面貌而奮發(fā)努力的所有行動的總結(jié)。概括起來就是:人民情懷,黨性信仰,知識品格,吃苦奉獻,責任擔當,自強不息。
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紀實文學《梁家河》,全書10余萬字,40幅圖片,共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樹高千尺忘不了根”,記錄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回梁家河的生動場景及40多年來對梁家河鄉(xiāng)親們的綿綿深情和關心牽掛;第二部分以“窯洞里長滿了故事”為題,講述了他帶領村民打壩造田、修沼氣池、建鐵業(yè)社等發(fā)展生產(chǎn)的為民情懷以及刻苦學習、不忘修身的勵志故事,讓讀者深刻認識到青年習近平是如何在逆境中成長,在磨礪中脫胎換骨,在窯洞里讀書求知、汲取精神力量,在實干中逐步樹立“要為人民做實事”的堅定理想信念;第三部分以“一聲聲喊我小名”為題,講述了當年與習近平交往中的小伙伴們獲得了哪些人生大學問,進而提升了他們的人生境界,影響了他們的人生道路;第四部分以“我們走在陽光路上”為題,通過梁家河40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鄉(xiāng)親們的幸福生活,為讀者展現(xiàn)了梁家河村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陜西人民出版社社長惠西平介紹,2016年9月接到編輯出版《梁家河》任務后,多次到梁家河實地調(diào)研采訪,先后去延安市、延川縣及文安驛鎮(zhèn)等各級檔案館、圖書館、梁家河村史館、延安市知青館查找資料,2017年1月完成初稿。書稿先后進行了45次的修改,2018年3月定稿。紀實文學《梁家河》語言樸實,情感真摯,情節(jié)生動,具有濃厚的陜北鄉(xiāng)土氣息,有很強的可讀性、思想性、教育性,是深入挖掘和研究梁家河的大學問。
陜西省委書記胡和平薦讀,紀實文學《梁家河》記錄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歲月及深刻體悟,對黨員干部錘煉黨性、提升素質(zhì),為當代青年堅定理想、立志成才都有著重要意義。社會各界要積極學習領悟《梁家河》一書中蘊含的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頭苦干的作風、攻堅克難的意志、復興民族的夢想,堅持把學習作為一種生活態(tài)度、工作責任,始終保持敢打硬仗、敢啃硬骨頭的精神。
(轉(zhuǎn)自央廣網(wǎng)《紀實文學〈梁家河〉今日在陜首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