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
人們通常覺得剩下的往往是不好的,沒人要的才剩下。這幾年最常被人們提及的就是剩男剩女。所謂剩男剩女,到了年紀(jì)還嫁不出去,娶不進門,并且一時半會兒也沒有計劃,就算有計劃,比如相親、網(wǎng)征、邂逅、尋舊情等,也通常都是無疾而終。原因也很簡單,自己是剩下的,過了應(yīng)該發(fā)生的時間,多少會令對方覺得一定是哪里有問題,更多的是自己覺得反正也剩到這會兒了,干脆等個最好的??陀^規(guī)律是等著和大牌的主兒,如果不是頂級高手就是頂級炮手。剩下的朋友看到這兒肯定嘴上還不服軟,心想我可沒有這種和大牌的壞思想,我要求特別低,只要是“活的男(女)的”就行,這種話肯定不是少數(shù)人的口頭禪了。真給你發(fā)一打這樣的過來,你能上得了眼走得了心嗎?捫心自問去吧。于是要不亮出單身貴族的護身符,要不祭出破罐破摔的保護傘,心里頭是什么就自己捂著吧。寫到這兒先得澄清一下,我絕沒有擠兌剩主兒的意思,也沒打算出餿主意,我是真想一塊使勁兒起碼出點好點子吧。
還真是沒啥好點子,各村有各村的問題,各村也有各村的高招。我在這方面經(jīng)驗也相對匱乏,屬于中級上能招呼,遇到真招也傻眼兒的,生怕支著支歪了耽誤大事,所以關(guān)于剩男女如何不剩下的感情答疑還是留給編導(dǎo)們和情感節(jié)目主持人吧。
作為一個家庭生活多年,廚房經(jīng)驗豐富的煮夫,對于其他剩下來的東西,尤其是食物,我倒是頗有一些心得體會,反正都屬于剩下的、隔夜的,也許其間會有幾分相通之處吧。
在食物當(dāng)中,我很愛剩下的,甚至有些東西非剩下不吃。記得我外公以前常常做完一大桌子菜給一大家子人吃,自己則不吃,稱自己做菜之前已經(jīng)吃昨天的剩飯菜吃飽了。家人就會心疼地指責(zé)他總是自己吃剩菜,又做新菜做這么多也不幫忙吃,他就會笑著說出他的一句格言——“好吃不過剩飯菜。”舅舅姨媽們就笑他是強詞奪理,我們小孩子們倒是相信他,一日開飯前跑去偷嗅了一下灶臺上熱著的剩排骨,肉酥爛入味,真是好吃,再弄一勺肉汁拌到白飯中,更是美味。從那時起我對剩飯剩菜有了特殊的認(rèn)識與偏好。
首先是剩飯,菜量好把握,家中幾口人,偏愛哪些菜早已熟記于心,通常剩不下,就算炒得稍許多了些,坐在桌旁閑扯家話空嘴也基本能消滅掉。飯量就不好說了,俗話說“剩飯不剩菜”,如果菜很下飯或者放棄近期的減肥計劃,白飯都做少了,那就掃興了,所以通常燜飯時都會多抓一把米。問題往往就出在這多抓一下上,晚餐結(jié)束一收拾,發(fā)覺鍋內(nèi)還有一碗白米飯,扔了肯定是犯罪,吃下去恐怕就更難,如果強行弄點兒菜湯拌一拌吞下去,整個晚餐帶來的快感就會被飽脹帶來的負(fù)罪替代。只有一個選擇——放冰箱。
冰箱中一碗白米飯,蓋著一層保鮮膜,這場景對于許多家庭都不陌生。于是,第二天再燜飯時少抓一把米,剩飯上鍋蒸一下或者省事兒在微波爐里轉(zhuǎn)一下(我一直是微波爐的反對者),想想都覺得糟糕無趣。更有甚者,直接開水泡一下就著茶就吃下去,傷神又傷胃。
如果您是一碗在冰箱里睡過一晚的白飯,可千萬別這樣就再次上桌,確實令人提不起興趣。
剩飯要想讓人喚起欲望,并且獨占鰲頭,就必須要來個華麗轉(zhuǎn)身,炒飯是最佳選擇。從某種角度上講,炒飯非剩飯不可,如果是剛燜好的新飯,香糯油白地放炒鍋里,很可能會炒成一盤米做的炒疙瘩。冰箱一夜,米粒中的水分少了許多,外硬內(nèi)軟,下油鍋易炒散,又不會有夾生之嫌,許多餐廳為追求炒飯的顆粒效果常常米不夠熱,這不太適合中國的胃和嘴。
我會這樣做,將雞蛋清黃分離,蛋黃和剩飯(冷的)攪到一起,再取一咸雞蛋切成碎粒,蛋清炒散備用,油鍋炒熱炒散裹上蛋黃的剩飯,粒粒金黃,加上胡蘿卜、黃瓜皮、黃紅彩椒、火腿切成的小丁兒以及炒散的蛋清和咸蛋,翻炒后再加入黑胡椒碎、小蔥花兒、芽菜碎,食鹽調(diào)味,最后撒上熟白芝麻起鍋。上桌前你還可以在邊上配上些海苔肉松或者櫻花蝦。還是那碗剩飯嗎?沒錯,飯是剩下的,但不叫剩飯,是什錦炒飯!
剩菜更不用說了,有些菜講究入味,家中下廚常常不會花太多工夫的,就多做一兩樣隔天用,像鹵老豆腐、紅燒大黃魚、紅燒蹄、燉豬蹄、土豆燒牛肉……太多了,我以為都是泡在湯水中十個八個小時才夠味兒,姑娘小伙兒若單是漂亮帥氣沒法聊天就沒啥意思了。
這兩者有關(guān)聯(lián)嗎?您問。說實話我也就那么一說,能鼓搗剩飯剩菜的也未必就不被人家剩下,從來沒琢磨這些個事兒的照樣兒多姿多彩,還真是不好說。反正如果我是一碗冰箱里的剩飯,不炒什錦的,也起碼油鍋里轉(zhuǎn)一圈撒上一身蔥花再上桌。
(夏藝文摘自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我的肩膀,她們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