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SEE生態(tài)協(xié)會西南項目中心
2018年4月28日~5月1日,第七屆阿拉善SEE—白馬雪山生態(tài)毅行32名毅行者,徒步23公里,海拔高差上下1100米,從霞若鄉(xiāng)海拔2600米翻越3700米雪山埡口,到達維西響鼓箐,為白馬雪山滇金絲猴巡護隊購買裝備、保險及能力建設籌集資金。
來自瑞士、北京、上海、杭州、重慶、武漢、昆明、西雙版納等地的32名毅行者,同諾亞財富、華軟資本、云南紅、世嘉集團、當代公益基金會和《中國周刊》等多家企業(yè)及社會機構對本次籌款給與支持。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麗江高山植物園和香格里拉土著魚類恢復和保護協(xié)會,為毅行者們提供了一線動植物學家的講解和支持,讓毅行者感受到白馬雪山中動物、植物彼此有趣的共生關系。
滇金絲猴終年生活在海拔2500~4700米的高山森林里,是世界上除了人類以外分布海拔最高的靈長類動物,僅2000只左右的數(shù)量,讓它們比大熊貓還要瀕危罕見,因此具有極其重要的科研價值。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滇西北橫斷山脈腹地,是我國現(xiàn)有面積最大的以滇金絲猴及其棲息地為主要保護對象的國家級野生生物類別、野生動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qū)。
10多年前,龍勇誠跟當?shù)厝俗弑榱说嵛鞅钡讲啬系?萬平方公里區(qū)域,找到了傳說中的滇金絲猴群,確定了16個猴群的棲息地和種群數(shù)量。2017年10月,由阿拉善SEE諾亞方舟專項基金資助滇金絲猴動態(tài)監(jiān)測項目,進一步摸清滇金絲猴種群數(shù)量、動態(tài)變化、生境狀況、保護管理成效,以及受威脅因素、保護需求等情況,進而為評估滇金絲猴棲息地質量狀況,制定保護措施,促進滇金絲猴種群數(shù)量增長和棲息地改善提供科學依據(jù)。
濛濛細雨中,毅行者碰上了滇金絲猴公猴的爭斗,清脆的樹枝折斷聲讓小聲交流的人突然禁聲,被雨淋的幼猴對著毅行者啃食果實,瞬間融化了人心。
活動結束,阿拉善SEE西南中心的首席科學家龍勇誠說:“在現(xiàn)代都市人功利的眼光看起來,用一生時間研究金絲猴不能賺錢,研究了又有何用?在巴黎博物館的地下室里看到保存完好的一兩百年前歐洲人從云南帶回去的滇金絲猴標本,讓他無限感慨西方世界對上帝所創(chuàng)造的物種的好奇探索精神,對當下看似無用的著眼未來的投資,如同電被發(fā)明出來之初也許也是無用的,而幾個世紀后大家已經無法想象人類如果沒有發(fā)明電會怎樣。今天的中國,基礎學科的薄弱、尖端科技的落后,背后可能就是過于重視眼前有用的、過于忽視當下無用的事情。對我們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對自己的投資、對自己的生活和婚姻,我們如果都能少一份功利心、多一份好奇心,我們也許會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