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禮香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人們更加注重探討與研究教學方法。以高中生物教學的研究為例,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提高教學效率,使得學生更加愿意學習生物、學好生物,是教師研究的重點。有效課堂的研究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尋求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技巧,摒棄落后的教學理念,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合理安排教學過程
在課程開始之前,教師要認真安排好課堂時間,避免時間的浪費。要想構建有效的生物課堂,教師需要提前熟知教材的重要知識點,并了解學生真正的需求,與學生一同預習好課程。另外,教師需要把握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意義,分清教學主次,做好課程內(nèi)容的設計工作。如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技巧地點出所講內(nèi)容的關鍵之處,突破傳統(tǒng)教學的束縛,摒棄機械化的教學形式,注重與學生的溝通與互動,并照顧全體學生的需求。
二、簡潔有效地開展生物教學
為了構建有效的生物課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不斷改善教學方法。高中生物知識枯燥乏味,難點較多,不易掌握,所以在向學生傳授知識時,教師要做到簡單明了,不應煩冗,避免學生產(chǎn)生厭學心理。另外,在生物課堂教學時,教師應使用簡潔的語言,將知識點編成繞口令,或將生物知識畫成簡單的漫畫。如在教學《基因的本質》時,生物教師可以將DNA中的四種脫氧核苷酸形象地畫成漫畫人物,引導學生為其進行配對或排序,這樣可增加學生的學習樂趣,使學生更容易理解知識。
三、構建和諧的師生環(huán)境
學生是否擁有良好的學習方法與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分不開的,在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非常匱乏,而構建有效的生物課堂需要師生良好的互動,所以教師要與學生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為保障學生良好的學習,教師除了在課堂上要與學生進行互動之外,在課外也應與學生保持良好的溝通。因為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有助于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講,還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真正的需求,從而有針對性地改善教學方法。
四、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
構建有效的生物課堂不僅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是為了能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展示自身的能力。
在教學設計過程中,高中生物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參與狀況,選擇一些簡單的課程,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如在教學《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時,學生可以思考“如何保護環(huán)境”“如何防止環(huán)境變得惡劣”。學生積極討論與探究時,教師可以在一旁適時地補充。這樣一來,不僅能夠鍛煉學生口語表達的能力,還能夠使學生更好地了解課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傳統(tǒng)的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往往是在教師反復的督促中進行的。而構建有效的生物課堂能解決這一問題,它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探究活動是學習高中生物知識的主要教學形式,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物探究活動,能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掌握探究生物科學的方法。如學生可以參與光合作用的探究實驗活動,從而清楚地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及相關知識,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3.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在進行生物實驗或課堂討論時,學生應注重團隊合作。如在教學《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后,學生可以展開小組合作,每個人設置不同的溫度開展實驗,并在實驗結束后進行討論。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開展生物實驗,增強他們對生物知識的理解與把握,還有利于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提高學生的個人能力。
4.激發(fā)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學生對生物學科產(chǎn)生了興趣,就會主動學習它,所以教師應該努力激發(fā)學生生物學習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使用幽默的語言,或借助趣味性的圖片、視頻、聲音等激發(fā)學生生物學習的興趣。
如《細胞生活的環(huán)境》中有一幅圖是關于細胞直接與內(nèi)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教師可以播放多媒體視頻讓學生觀看,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他們對這一知識點的記憶。
※本文系泰興市中小學教學研究2014年度課題“高中生物有效課堂教學的標準與評價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txjys20140036。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興市第四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