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立君
驚悉丁廣泉離開了我們,甚感悲痛。又聞知他生前立下遺囑,將遺體捐獻給醫(yī)療機構,為我國醫(yī)學教育、科學研究和提高疾病防治能力貢獻最后一份力量,不舉辦告別儀式,不留下痛苦,讓笑聲長存,便更加為他的品德和精神所感動。
我和丁廣泉相識很早,后來又走得很近,通過多次愉快的合作,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他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第一次與丁廣泉相識,卻是在一個比較尷尬的情形下。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在丹東日報社做負責文化方面報道的記者。有一次接到一個信息,說有人冒充侯寶林先生的兒子和弟子,帶著一行人在鳳城縣演出,被人舉報,正在縣委宣傳部接受調查。我連忙趕到鳳城縣委宣傳部,只見三個人正被縣委宣傳部部長約談。其中一個人我認識,是我們當?shù)氐囊晃粯I(yè)余相聲演員,另兩個人我不認識??h委宣傳部部長告訴我,這兩個人一個自稱是侯寶林的兒子,叫侯耀中,另一個自稱是侯寶林的弟子,叫丁廣泉。那時人們只知道侯寶林的兒子侯耀文是相聲演員,侯耀華那時都默默無聞,更沒有人聽說過侯耀中,所以懷疑這個侯寶林的兒子是假冒的,自然也對丁廣泉這個侯寶林弟子的身份表示嚴重懷疑。處在信息極不通暢的時代,一時無法證明真?zhèn)?,于是便出了舉報風波。雖然我那時已經(jīng)涉足曲藝圈,但我也孤陋寡聞不認識侯耀中和丁廣泉。于是,我給沈陽的一位曲藝演員打了電話,向他求證。對方告訴我侯耀中確實是侯寶林的大兒子,丁廣泉也確實是侯寶林的弟子,至于在鳳城的這兩個人是不是侯耀中和丁廣泉,他可就說不好了。當時還沒有身份證,好在兩人有工作證,上面有照片,名字的確是侯耀中和丁廣泉。我和宣傳部長說人家也沒做什么違法的事,懷疑他們的身份似乎沒有必要。這事最后不了了之。
后來,我在電視上看到了丁廣泉的表演。當時,他打造了一個系列節(jié)目,并為自己設計了一個標志性的身份——二大伯,是一個幽默并熱心腸的北京胡同大爺?shù)男蜗?。再后來,丁廣泉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他培養(yǎng)了一批學相聲的洋徒弟,有了京城相聲洋教頭的名號,奠定了在曲藝界的特殊地位。
我們真正相識是在1998年11月。當時,我被中央電視臺邀請參加1999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的創(chuàng)作。一次策劃會上,語言組導演提出搞一個由外國人表演的相聲的想法,得到大家贊同。在落實時,這個節(jié)目的創(chuàng)作任務交給了我。
春節(jié)晚會有過外國演員參與的先例,但都是和中國演員配合演出。全部由外國演員擔綱表演節(jié)目,這還是第一次。這種全新的嘗試讓我感到興奮。人興奮的時候,創(chuàng)作往往特別順利。很快,我寫出了群口相聲《同喜同樂》,在導演組里一讀,竟得到一致好評。導演組決定立即投入排練,參加第一輪審查。這時,我想到了丁廣泉,因為他有洋弟子的資源,這個節(jié)目由他來負責排演是最合適不過的了。導演組采納了我的建議,把丁廣泉請到了劇組,確定他為這個節(jié)目的導演。
丁廣泉來到劇組見面,這距離我們第一次相見已經(jīng)過去十余年之久。我們倆聊得很投緣,他對本子的處理提出看法時常使用“建議”這樣的字眼,讓我感到很輕松,很親切。在確定演員這個環(huán)節(jié)上,我提出兩點意見。一是大山必須上,因為那時他已經(jīng)在觀眾中很有影響了,他的加入會給這個節(jié)目帶來高人氣。二是希望有一個黑人演員,不僅在形象上有反差,也能代表一個很大的面。我的意見得到丁廣泉的贊同,他又提出美國的莫大偉和南斯拉夫的卡爾羅兩個人選。對此,我無異議。但黑人演員人選遲遲定不下來,后來導演組推薦了喀麥隆留學生瑪瑪杜。我和丁廣泉考察后,覺得可以,就這樣我們這個節(jié)目組建立起來了。
排練春晚語言節(jié)目一般都在春晚的大本營——影視之家。但丁廣泉提出這個節(jié)目不在影視之家排練,因為他的洋弟子都在他家里上課,而且他家就在煤礦文工團樓里,所以他可以上完課就把這個節(jié)目的演員帶到煤礦文工團排練廳里排練,大家都方便。春晚劇組也認為可行,于是,那些日子里,丁廣泉的家和煤礦文工團的排練場成為我去得最多的地方。排練之余,有時大家就在他家里吃飯。那些日子里,我倆也聊得最多。在藝術上,我們有很多見解相同,這為我們日后多次成功的合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排練進行得很順利,一審也順利通過。但此后出了點兒情況,瑪瑪杜因為個人原因,無法保證后邊的審查和彩排,只好換人。這時大山推薦了中戲的貝寧學生寶丹·露露,于是,丁廣泉又趕緊給露露補課,使他盡快與其他演員合拍。由于丁廣泉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和不辭辛苦的敬業(yè)精神,使得這個節(jié)目雖然出現(xiàn)了中途換人的情況,但總體運轉良好,每次審查都很順利,直至最后登上了春晚舞臺并榮獲觀眾最喜愛的春節(jié)晚會優(yōu)秀節(jié)目獎。頒獎晚會那天,我們在現(xiàn)場相遇,心情自然大好。他指著大屏幕對我說:“小崔,這頒獎晚會太給咱們揚腕兒了?!蔽疫@才注意到原來頒獎晚會的主題名為“同喜同樂”,與我們的節(jié)目同名。我說:“這不行,沒經(jīng)過咱們同意,屬于侵權哪!”我倆和四個老外都哈哈大笑,甭提多開心了。
那次合作成功后,丁廣泉便和我有了不成文的協(xié)議,共同打造這支老外團隊。此后,我們陸續(xù)接到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jié)開幕式、上海國際茶文化節(jié)開幕式、中國農業(yè)大學五十年校慶晚會、公安部晚會、《綜藝大觀》、《曲苑雜壇》以及各地電視臺春節(jié)晚會的邀請。我們一起出發(fā),圓滿歸來,合作默契。
丁廣泉愛喝酒,走到哪,都隨身帶著個鋁制的小酒壺,但每次都只喝二兩左右,絕不耽誤干活。他的脾氣很好,遇到弟子拿不下臺詞時,他都是很耐心地一遍遍示范。他是一個認真的人,同時也是很虛心的人。當對節(jié)目的某些處理我倆看法不一致時,他都和我商量,絕不固執(zhí)己見。所以,合作中我倆從未發(fā)生過不愉快。記得有一次排練我寫的一個節(jié)目,臺詞里涉及對春聯(lián)的轍韻規(guī)矩,我寫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丁先生說不對吧,咱們傳統(tǒng)相聲對春聯(lián)里說的是“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和你說得不一樣。我說,傳統(tǒng)相聲里是這么說的,但如果從格律知識上講是不對的,可能我們的老藝人當初并沒有細致地研究格律規(guī)則,順嘴就這么說下來,也就傳下來了,但這確實是不對的。丁先生似乎不太接受我的說法,但后來他可能是又請教了哪位學者,最后在我們的節(jié)目里,他還是采納了我的說法。
丁廣泉平易近人,和藹可親,這也是那么多洋弟子愿意跟他學習的原因之一。他的洋弟子很多,但每次我們接到任務時都只能派幾個人參與。誰上誰不上,丁先生都和我商量。確定人選后,我會根據(jù)每個人的特點做一些設計。我和他的很多洋弟子也都通過合作成了好朋友。
丁廣泉還繼承了侯寶林大師的一些優(yōu)秀品質,在曲藝研究方面,作出了貢獻。他結合自己的實踐,認真總結,形成理論,編寫了許多相聲教材。他的一生,可以說是全部獻給了曲藝事業(yè),并把曲藝的影響傳到了國外。
丁廣泉和他的洋弟子是當代中國曲藝界里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而他對后事的囑托更彰顯了他的人格魅力。
丁先生的人格魅力和藝術魅力都將永存于曲藝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