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機關幼兒園 陳毅妹
聊天,師幼互動中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但教師對此時常是無心的,隨意的,匆匆應付了事,從而錯失了增進與幼兒間的感情親密關系以及隨機滲透教育的機會,那么,作為一名專業(yè)的幼兒教師,你會和幼兒進行有效的聊天嗎?根據(jù)與幼兒聊天的內容,我將師幼聊天分為“情感交流式、認知學習式、解決問題式、人際關系式、思維拓展式”五種類型。聊天類型的不同,具體有效聊天的策略也不盡相同。
情感交流式聊天是關注于幼兒情緒情感的交談,當不良的情緒發(fā)生并長時間困擾幼兒時,教師應以聊天的方式交流幫其排解,并回到正常的情緒狀態(tài)。情感式聊天通常經過積極傾聽、設身處地、敏銳思考、準確回應與引發(fā)領悟五個階段。在與幼兒進行情感式聊天時,教師通常采用蹲下來的方式,擁抱并撫摸幼兒的頭發(fā)或肩膀,這些動作可以撫慰幼兒的激動情緒,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愛與關注,在最短的時間內接納我們。接下來,教師應該設身處地表達對幼兒情緒的理解與接受,耐心等待他將情緒釋放完,然后敏銳地思考問題的癥結,找出情緒反應與事件之間的聯(lián)系,當幼兒重新恢復理智時,教師再將注意力集中到事件本身,做出新的解釋,最后準確回應獲得共情,讓幼兒感到被理解與接納,從而達到幼兒自我分析、自我領悟、自我成長??傊?,共情是以投入傾聽為前提,以設身處地的理解和敏銳的思考為中介,以準確地表達出自己潛意識的理解為核心,以引發(fā)幼兒的思考為結束。
認知學習式聊天所關注的是幼兒的學習狀況,幼兒的認知學習受個體經驗的限制,呈現(xiàn)碎片化、表面化的現(xiàn)象,這樣的經驗疊加只能是一種橫向層次的簡單重復,教師通過與幼兒輕松自由地聊天,對他們的經驗予以縱向的引領,從而促使幼兒的已有經驗產生質的變化,讓其成為有效促進幼兒認知發(fā)展的有機養(yǎng)分。認知學習式聊天一般發(fā)生于集中教學活動或自主游戲、區(qū)域游戲中,教師在進行個別追蹤觀察時會經常運用到。該聊天對教師有更高的專業(yè)素質要求,首先要了解各年齡段幼兒的學習特點,教師在與幼兒進行聊天時,要喚醒與豐富幼兒已有相關經驗,采用提問或追問的方式,促使幼兒產生對自身經驗的深入思考,并在思考中完成經驗的內化和提升。
如在小班建構區(qū)域活動中,亮亮搭建樓房,一開始用兩個旺仔牛奶罐放在下面,上面又放了個大的牛奶罐,當再放大牛奶罐時房子忽然倒塌了,幾次重復無果,后來他就分別用旺仔牛奶罐和大的牛奶罐建了兩棟樓房?!傲亮琳鎱柡Γ藥鬃邩??”“兩個高樓?!薄皵?shù)數(shù)有幾層?”幼兒伸出手一層一層地數(shù):“小的有4層,大的有6層?!苯處熆隙ū頁P后,又喚醒幼兒點數(shù)的數(shù)學經驗,“哇!建得真高啊,亮亮一定是很努力,很認真才成功的,給你大大的贊?!贝丝探處熢谠u價中融入良好的學習品質能幫助兒童形成自我學習方面的認識?!斑@兩棟樓是用什么建的?”“旺仔牛奶和牛奶罐有什么不一樣呢?”“這個小,那個大。”教師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比較材質、大小的不同,為后續(xù)的建構做好鋪墊?!拔覀冊囋嚳矗堰@兩個合在一起,再建一座更高的樓可以嗎?”最后師幼合作搭建,啟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大奶罐放下面加固平穩(wěn),再放小的旺仔牛奶罐,習得壘高的技巧。此時,在教師有效地引導中,幼兒個體的知識經驗結構得到完善、統(tǒng)整和提升。
解決問題式聊天是當幼兒面對疑惑、困難時教師以聊天的方式啟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解決問題式聊天經常使用在科學探究活動中,教師在聊天時一定要關注到以下幾點:一是觀察傾聽在前,關注幼兒事件的發(fā)展,教師適機介入。二是運用開放式的問題引發(fā)幼兒思考,喚起幼兒已有的經驗。三是聊天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傾聽幼兒的想法,不評價也不急于下結論,允許合理或不合理的存在。四是有時候并非在一次聊天中能立刻解決問題,可以制造懸念反復探究。
如帶大班幼兒餐后散步到開心農場,他們來到班級的小菜地,發(fā)現(xiàn)許多菜葉都不見了,僅存的也是千瘡百孔。孩子們在疑惑中討論心中的種種猜測,“哇,怎么會這樣?”“是蟲子吃了嗎?”“蟲子吃的不是這樣的,你看,好多都只剩菜梗了。”“我聽見小程叔叔(菜地管理員)告訴老師是小鳥吃的。”教師傾聽猜想讓幼兒充分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是的,許多小鳥都到菜地來吃菜,怎么辦呢?”教師及時拋出問題,引發(fā)幼兒深度思考,“小鳥一定是餓了,我們在菜地邊上灑些米讓小鳥吃,它們吃飽了就不會吃我們的菜了?!薄坝械览恚@方法或許可行。還有其他妙招嗎?”教師及時肯定,“不行,小鳥要是沒吃飽還是會吃我們的菜?!薄澳憧?,那邊的菜地上掛個塑料袋,他們的菜好好的?!庇變涸儆^察時發(fā)現(xiàn)細節(jié)不同,“我奶奶家種菜,奶奶是扎個稻草人放在菜地中間,小鳥最害怕人?!薄坝幸淮危瑡寢寧胰ノ鳟犧r場摘菜的地方,我看見菜地上有個架子(搭棚)……”“這都是好辦法,這樣吧,晚上我們回去和爸爸媽媽也搜索下資料,想想還有什么好主意可以保護我們的菜地?!闭麄€聊天過程,幼兒調動起已有的生活經驗闡述自己觀點,教師耐心傾聽,不評價也不急于下結論,從而為引發(fā)開心農場之“菜地保衛(wèi)戰(zhàn)”的生成課程奠定了基礎。
解決問題式聊天不僅滿足了幼兒當下的關注點,同時又賦予所關注焦點的學習價值。最佳的教育是讓幼兒在聊天中學會舉一反三,啟發(fā)其運用多種方式解決問題,而不是只認可標準答案。此類聊天需要教師真正關心幼兒,能耐心傾聽幼兒的想法,關注幼兒喜歡的事物,并盡可能積極參與到他們感興趣的活動中,你就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生活中處處有課程。
在幼兒園,爭搶、吵架是幼兒園交往中極其常見的沖突,人際關系式聊天是解決幼兒間的相處問題,針對事件性的聊天讓兒童思考當下應采用什么樣的方式解決矛盾,從而習得與同伴友好相處的方法。此類型的聊天隨時隨地發(fā)生,教師們并不陌生,但有一點是需要教師注意的:在讓幼兒描述事件經過時應該鼓勵其盡量把事件的細節(jié)講述清楚,教師不能只做簡單的裁判員武斷地下結論,而是要采取先冷卻再聊談的方式,重點引導幼兒換位思考他人的感受,在情感共鳴時探討出解決的多種方式,學會同伴間相處的技巧。當然在聊天中,面對越小的幼兒教師越要有耐心,先給予其愛的擁抱再講解方法。
思維式聊天是教師在聊天中用思維引領,促使幼兒形成高水平的思維活動方式,包括比較思維聊天、拓展式思維聊天、深度思維聊天。比較思維聊天適合年齡小,思維反應慢的幼兒,教師從小處入手,在簡單的一問一答中,訓練兒童比較思維,幫助兒童清楚學習觀察的要點。而拓展式思維聊天和深度思維聊天適合于中大班的幼兒,他們的思維邏輯反應較快,可以創(chuàng)造小挑戰(zhàn)讓幼兒比較容易地感受和體驗到成功感。具體的做法是教師在聊天中先啟發(fā)兒童聯(lián)系已有的生活經驗,擴散思維發(fā)揮想象,特別要注意不拘泥于一步完成的單線思維,而是用時間軸“先,然后,接著,最后……”簡單地說就是像套硬幣一樣不斷地從少到多地調整,讓兒童多想幾個步驟產生擴散性的、深度復雜性的思維。只有當教師采用開放式的提問聊天,多問幾個不同維度的問題,讓兒童產生比較性思維、擴散性思維的習慣,才能有效地提高兒童的思維和應變的能力。
“關注兒童,以兒童為本,滿足兒童的需要”是《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倡導的精神。聊天,看似尋常時刻卻不尋常,作為專業(yè)化的幼兒教師,不能僅僅是單純的聊天,一日生活即課程的理念需要教師耐心地傾聽,不斷地去思考、分析,解釋生活中聽到的和看到的,去建構或者賦予其教育上的意義,做出相應的回應策略,讓聊天更加有藝術,聊出水平,聊出專業(yè)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