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家、史學家賈誼的“過秦”論,是漢初“過秦”思潮的重要組成部分。賈誼“過秦”論的歷史視角分為“攻”與“守”兩個階段,具體分析了秦之興亡的原因,得出了“攻守勢異”的歷史認識;賈誼“過秦”論的目的是為西漢皇朝的政治統(tǒng)治提供歷史借鑒,由此提出了具體的仁義治國理論。同時,賈誼是漢初“六經(jīng)”的重要傳人。其“六經(jīng)”思想繼承了先秦儒家特別是荀子的思想,并將其上升到哲學的高度,從天道觀上作出了論證。在此基礎上,賈誼具體闡述了“六經(jīng)”經(jīng)傳內蘊的仁愛、禮治思想。這些“六經(jīng)”之論,成為其“過秦”歷史總結的思想基礎。
關鍵詞:賈誼;“過秦”論;“六經(jīng)”;思想基礎
作者簡介:汪高鑫,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100875)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中國古代歷史教育與文化傳承”(16JJD770007)
DOI編碼:10.19667/j.cnki.cn23-1070/c.2018.03.018
漢初思想家、史學家賈誼的學術思想具有“頗通諸家之書”1的特點,對諸子百家學術思想皆有所汲取。然而從學術思想本質而言,無疑屬于儒家。西漢劉歆說:“至孝文皇帝……在漢朝之儒, 唯賈生而已?!?清人盧文弨也說:“兩漢文、武之世,有兩大儒焉,曰賈子,曰董子。皆以經(jīng)生而通達治體者也。”3賈誼的代表作《新書》,自班固《漢書·藝文志》開始,歷代正史的《藝文志》或《經(jīng)籍志》,以及目錄學著作如宋代官修《崇文總目》、清修《四庫全書》等,大多將其歸入“儒家類”。賈誼關于歷史總結的“過秦”之論,自然也是站在儒家角度立論的,對此學界并無異議。值得注意的是,賈誼還是漢初“六經(jīng)”的重要傳人,對于“六經(jīng)”經(jīng)傳多有闡發(fā),他的“過秦”論實際上是以“六經(jīng)”思想為理論基礎的。對此,目前的學界顯然未予以足夠的關注。4本文試對賈誼的“過秦”論及其與“六經(jīng)”思想的內在關系作出探討,以求教于方家。
賈誼關于秦之興亡的歷史總結,集中見諸收錄《新書》中的三篇《過秦論》,相關論述還大量散見于所上奏疏和《新書》其他篇目當中。賈誼“過秦”論的歷史視角分為“攻”與“守”兩個階段,具體分析其興亡之因;“過秦”論的目的則是為西漢皇朝的政治統(tǒng)治提供歷史借鑒,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具體的治國理論。因此,攻守之論的中心和落腳點在于如何“守”。
首先是“過秦”之論。賈誼三篇《過秦論》是漢初“過秦”思潮的代表作。司馬遷不但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加以全文收錄,1而且在《陳涉世家》中以《過秦》上篇收尾,可見其對此論的高度重視與充分認同。
《過秦上》篇集中探討秦的興亡之因。該篇認為秦作為春秋戰(zhàn)國西陲邊地的一個普通諸侯國,是從秦孝公時期開始對東方展拓的。秦國之所以能夠在這一時期取得“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的態(tài)勢,主要取決于“據(jù)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的“地勢”,“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的“心志”,以及任用商鞅變法,獎勵耕戰(zhàn),國富兵強的“形勢”。到了秦王嬴政時期,秦已是“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zhí)敲樸以鞭笞臺下,威振四?!薄耙粤蠟榧?,崤函為宮”,秦國的勢力達到鼎盛。然而,這樣一個強大的國家,統(tǒng)一天下僅十余年,就因陳勝首義而土崩瓦解了,所謂“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這“一夫”之人陳勝,論素質,“才能不及中人”,沒有孔子、墨翟之賢,沒有陶朱公、猗頓之富;論地位,“非尊于齊、楚、燕、趙、韓、魏、宋、衛(wèi)、中山之君也”,沒有諸侯之位;論力量,僅有“謫戌之眾,非抗九國之師也”。如此強大的秦皇朝,為何會如此地不堪一擊呢?賈誼得出的結論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過秦中》篇具體分析秦始皇、秦二世之過。該篇認為,秦始皇完成國家統(tǒng)一是民心所向,當時天下“莫不虛心而仰上”,希望國家能夠安定,百姓安居樂業(yè)。但是,秦始皇“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而立私愛,焚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后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之所以如此,因為秦始皇不懂得“取與守不同術也”,所以才沿襲了過去奪取天下的做法,“其道不易,其政不改”。秦二世繼位之后,天下人都在盼望著能夠改弦易轍,所謂“勞民之易為政也”。然而秦二世不但沒有順應天下希望變易政治的民心,以“正先帝之過”,結束之前推行的各種煩苛苦民之政,反而“重以無道”:“更始作阿房之宮;繁刑嚴誅,吏治刻深,賞罰不當,賦斂無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紀,百姓困窮,而主不收恤;然后奸偽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眾,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秦二世的暴虐,比起秦始皇有過之而無不及,其結果便是陳勝“不用湯武之賢,不借公侯之尊”,便可以振臂一呼,天下響應,輕而易舉地導致了秦皇朝的覆滅。
《過秦下》篇論述了子嬰最終亡國的必然性。這個必然性就是“三主之惑,終身不悟”。始皇之惑,在于不懂得“攻守勢異”,以嚴刑酷法治國,導致國家虛弱;二世繼起,卻不知更改,反而“暴虐以重禍”,進一步把國家推向了危險的境地;子嬰個人既不備“庸主之材”,又得不到“中佐”,“孤立無親,危弱無輔”,最終導致國家的覆滅。所以賈誼說:“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諫,智士不謀也。”這便是秦皇朝所面臨的危局,國家危亡也就成為必然。
《過秦論》上、中、下三篇關于秦的興亡,集中闡發(fā)的中心思想便是“攻守勢異”四個字,這跟前輩陸賈所總結的“逆取順守”四個字的含義大致相同,說明漢初“過秦”之論的歷史總結已經(jīng)形成一種共識。賈誼所論秦的“攻勢”,在時間上是指秦國自孝公時期商鞅變法之后,國富兵強,逐漸取得對東方六國的優(yōu)勢,以至最終剪滅六國、完成統(tǒng)一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賈誼對于秦國所采取的積極進取的國策是持肯定態(tài)度的。他一方面指出“崤函之固”的地勢作用,有利于秦國的崛起,另一方面更認為秦的崛起主要還是主觀努力所取得的形勢:秦國自孝公以來就有吞并天下的雄心,并且重用商鞅變法,“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外交上“連衡而斗諸侯”,打破六國合縱局面。正是這一切,使得秦國逐漸取得了對東方六國的優(yōu)勢。這種優(yōu)勢不斷積長,最終到秦王嬴政時期完成了國家的統(tǒng)一。三篇《過秦論》系統(tǒng)闡述了從秦孝公到秦王嬴政,秦國逐漸取得有利形勢的具體過程。
賈誼所論秦的“守勢”,自然是指統(tǒng)一之后的形勢。秦完成了國家的統(tǒng)一,如何治理國家、穩(wěn)定統(tǒng)治,這是秦皇朝所面臨的形勢。歷史已經(jīng)證明,秦依然繼續(xù)采用攻取天下時期的辦法來治理國家,結果導致國家迅速敗亡。秦在“守勢”階段的具體做法,完全是照搬“攻勢”時期的做法,甚至其暴虐、苦民的程度比起奪天下的時候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哆^秦中》篇對秦始皇、秦二世時期所采取的各種暴政作了詳細論述,而正是這種暴虐天下的做法,最終導致陳勝首義,天下響應的局面。
為何秦能夠在“攻勢”時期剪滅強大的東方六國、完成國家的統(tǒng)一,卻在統(tǒng)一之后只維持十余年,就落得個“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的下場呢?賈誼認為這是秦不懂得“攻守勢異”的道理所導致的結果。在賈誼看來,奪取政權需要依靠霸道、力政,順守天下則需要依靠仁義治國,這是因為形勢的不同而采取的不同的治國之術。秦皇朝的滅亡,即是不懂得以仁義治國對于守天下的重要性,卻反其道而行之,最終只能導致覆滅的下場?!哆^秦論》具體分析了為何守天下需要施以仁義的原因:其一,百姓期盼國家統(tǒng)一,是希望能結束戰(zhàn)爭,能夠安定生活。秦統(tǒng)一之前的中國,長期以來諸侯爭霸,“無王者久矣”,所以統(tǒng)一是民心所向。老百姓擁護秦始皇,對他寄予很大的希望,希望他能施仁義,行仁政,從此與民休息,恢復生產,從而使他們得以過上安居樂業(yè)的生活。在賈誼看來,這就是當時的民情,就是當時的國勢。其二,秦朝的實際做法可謂逆勢而行,完全違背了人民的意愿。“秦雖離戰(zhàn)國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1統(tǒng)一之后繼續(xù)陶醉于以往的成功,繼續(xù)以詐力進行統(tǒng)治,而不懂得及時改變統(tǒng)治術。其結果,則是剛剛脫離戰(zhàn)火之苦的百姓,又承受著秦皇朝嚴刑酷法和繁重賦役的暴虐。本來秦二世即位,歷史給了秦朝一個很好的改弦易轍的機會,當時的百姓也“莫不引領而觀其政”,所謂“寒者利短褐,而饑者甘糟糠”,2遺憾的是,秦二世“重以無道”,更加暴虐,最終導致秦皇朝的敗亡。在賈誼看來,秦皇朝的敗亡關鍵是不懂得“攻守勢異”的道理,統(tǒng)一之后沒有順應民心,及時作出統(tǒng)治政策的調整,實行仁義治國的國策,這是“秦之過”的關鍵所在。
其次是治國之論。賈誼的“過秦”是為“興漢”張本的,故而其攻守之論的落腳處還在于“守”。既然秦皇朝的覆滅是“逆守”天下、“仁義不施”的結果,那么漢皇朝就必須要以史為鑒,以仁義治國。如果說三篇《過秦論》主要探討了秦的興亡,那么,《新書》其他篇章以及諸篇奏疏則主要體現(xiàn)了其仁義治國的思想。
第一,“行仁義”的本質是以民為本。賈誼說:
聞之于政也,民無不為本也。國以為本,君以為本,吏以為本。故國以民為安危,君以民為威侮,吏以民為貴賤。此之謂民無不為本也。聞之于政也,民無不為命也。國以為命,君以為命,吏以為命。故國以民為存亡,君以民為盲明,吏以民為賢不肖。此之謂民無不為命也。聞之于政也,民無不為功也。故國以為功,君以為功,吏以為功。國以民為興壞,君以民為強弱,吏以民為能不能。此之謂民無不為功也。聞之于政也,民無不為力也。故國以為力,君以為力,吏以為力。3
這段話表達了兩層含義:一是以民為本的主體是國家、君主和官吏,整個統(tǒng)治集團都必須要具有以民為本的意識;二是不但要以民為本,還要以民為命、以民為功和以民為力,統(tǒng)治集團要充分認識到民對于國家的重要性。賈誼認為,民是國家不可忽視的力量,統(tǒng)治者不可以輕慢百姓,“夫民者,至賤而不可簡也,至愚而不可欺也”;1統(tǒng)治者還要對其有畏懼之心,因為“一夫不耕,或為之饑;一婦不織,或為之寒”。2離開了民眾,國家就失去了衣食之源。“故夫民者,大族也,民不可不畏也?!?
以民為本的具體表現(xiàn),一是要有仁愛之心。陸賈以史為證,肯定仁愛民眾是獲取民心的關鍵所在。如商湯撤網(wǎng)而獵,撤去三面之網(wǎng)僅留一面,“德及禽獸”,百姓聽聞之后紛紛擁護他的統(tǒng)治;楚昭王有賜食饑民的“當房之德”,才有了后來吳國攻打楚都郢時,楚國百姓與吳國軍隊進行殊死戰(zhàn)斗,幫助楚昭王得以復位的回報。4相反,商紂王不懷仁心,“背道棄義,釋敬慎而行驕肆”,結果國亡身死后,老百姓“蹈其腹,蹶其腎,踐其肺,履其肝”;5衛(wèi)懿公以養(yǎng)鶴為樂,“賦斂繁多而不顧其民,貴優(yōu)而輕大臣”,6結果落得個國亡身死的下場?!缎聲愤@樣的正反事例舉不勝舉。二是要有富民之策。愛民需要通過富民來體現(xiàn)。賈誼的富民主張有二:重本輕末與“積貯”。重本輕末是對傳統(tǒng)儒家重農思想的繼承,在漢初經(jīng)濟蕭條的特定歷史背景下有積極意義。賈誼認為:“以末予民,民大貧;以本予民,民大富?!敝挥修r人才能創(chuàng)造財富,而商人只會消費財富:“夫奇巧末技、商販游食之民,行佚樂而心縣愆,志茍得而行淫侈,則用不足而蓄積少矣。”7所謂積貯,就是蓄積糧食,以備災荒。賈誼認為,重視積貯是古圣王的一條成功的治國經(jīng)驗:“王者之法:民三年耕而余一年之食,九年而余三年之食,三十歲而民有十年之蓄?!跽咧ǎ簢鵁o九年之蓄,謂之不足;無六年之蓄,謂之急;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狈从^當時國家的積蓄情況,賈誼憂心忡忡:“今漢興三十年矣,而天下愈屈,食至寡也?!?賈誼依靠積貯以備災荒的思想,對于保障小農經(jīng)濟和穩(wěn)定封建統(tǒng)治是有積極意義的。三是要有慎刑之政。秦過的主要表現(xiàn)之一便是“繁刑嚴誅,吏治深刻,賞罰不當”,致使“蒙罪者眾,刑戮相望于道”,臣民皆“人懷自危之心”。賈誼奉勸統(tǒng)治者對刑罰必須慎之又慎,甚至主張寧失之有罪,也不可濫殺無辜。他說:“誅賞之慎焉,故與其殺不辜也,寧失于有罪也。故夫罪也者,疑則附之去已;夫功也者,疑則附之與已。則此毋有無罪而見誅,毋有有功而無賞者矣。戒之哉!戒之哉!”9當然,慎刑罰并不是要廢除法治。相反,法治是仁治的一種補充,二者為“芒刃”與“斤斧”的關系:“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頓者,所排擊、所剝割皆眾理也。然至髖髀之所,非斤則斧矣。仁義恩厚,此人主之芒刃也;權勢法制,此人主之斤斧也?!?0
第二,“行仁義”要與重禮治相結合。賈誼的“行仁義”與重禮治主張是并行不悖、相輔相成的。一方面,禮本身就體現(xiàn)著仁?!抖Y》篇說:
禮:天子愛天下,諸侯愛境內,大夫愛官屬,士庶各愛其家。
故禮,國有饑人,人主不飧;國有凍人,人主不裘;報囚之日,人主不舉樂。……故禮者,自行之義,養(yǎng)民之道也。受計之禮,主所親拜者二:聞生民之數(shù)則拜之,聞登谷則拜之。
禮,圣王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嘗其肉,隱弗忍也。故遠庖廚,仁之至也。不合圍,不掩群,不射宿,不涸澤。
在賈誼看來,禮的本質即是仁,君王不但要仁愛百姓,而且要仁愛禽獸,只有這樣,才符合禮的精神。另一方面,仁需要通過禮的規(guī)范得以實現(xiàn)。禮體現(xiàn)仁的精神,但是禮與仁又分屬不同的道德范疇,仁治往往需要通過禮治才能得以實現(xiàn),“道德仁義,非禮不成”,1故而禮治又有其相對的獨立性。如果說仁義的重點在于民生,那么禮治的重點在于秩序。這兩個問題其實都是漢初政治最重要的問題。戰(zhàn)亂之后的漢初,需要統(tǒng)治者仁愛民眾,與民休息,恢復生產,醫(yī)治戰(zhàn)爭創(chuàng)傷,解決民生問題。同時,劉邦集團起于底層,沒有受到過系統(tǒng)的儒家禮樂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從朝堂到社會,一切都處在沒有禮樂規(guī)范的狀態(tài)。漢文帝時期雖然很多情況已經(jīng)有所改變,但是社會失序現(xiàn)象還普遍存在。如果沒有禮治,仁治也就無從談起。賈誼正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提出了具體的禮治主張。
其一,禮治的歷史考察。賈誼認為,古圣王之所以能教化民眾、平治天下,與他們重視禮治是分不開的。他說:“三代之禮: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敬也;春秋入學,坐國老,執(zhí)醬而親饋之,所以明有孝也;行以鸞和,步中《采薺》,趨中《肆夏》,所以明有度也;其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其死,聞其聲不嘗其肉,故遠庖廚,所以長恩且明有仁也?!?三代敬、孝、度、仁道德風尚的養(yǎng)成,是三代重視禮治的結果。賈誼認為商、周國運長久,與重視行太子禮有密切關系。據(jù)《保傅》篇記載:太子初生就“舉以禮”以養(yǎng)其“孝子之道”,稍長則以東、西、南、北、太學五學相教,成人后“則有司直之史,有虧膳之宰”?!耙?、周之所以長久者,其輔翼太子有此具也?!蓖瑫r,賈誼也從禮治角度總結了秦朝的教訓?!哆^秦論》認為秦的敗亡不僅在于“仁義不施”,而且在于“違禮義”。這種“違禮義”的做法,早在商鞅變法時就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來?!稌r變》篇說:“商君違禮義,棄倫理,并心于進取,行之二歲,秦俗日敗?!辈⑶以敿殧⑹隽饲貒斑`禮義”的種種表現(xiàn),認為這是秦統(tǒng)一后“十三歲而社稷為墟”的原因所在?!端准ぁ菲獜那亍八木S不張”的角度對社會失序與國家敗亡作了論述:“秦滅四維不張,故君臣乖而相攘,上下亂僭而無差,父子六親殃戮而失其宜,奸人并起,萬民離叛,凡十三歲而社稷為墟?!薄侗8怠菲獎t認為秦的風俗一貫“固非貴辭讓也,所上者告訐也;固非貴禮義也,所上者刑罰也”。秦二世之所以違禮無道,草菅人命,與趙高之流“傅胡亥而教之獄,所習者非斬劓人,則夷人之三族也”密切相關。商周“行禮義”國運長久,秦朝“違禮義”國運短祚,這便是賈誼考察歷史所得出的結論。
其二,禮治的現(xiàn)實舉措。主要體現(xiàn)在君臣尊卑與整飭風俗兩個方面。賈誼說,“主主臣臣,禮之正也”“尊卑、大小、強弱有位,禮之數(shù)也”。3又說:“尊卑已著,上下已分,則人倫法矣。于是主之與臣,若日之與星;臣不幾可以疑主,賤不幾可以冒貴。下不凌等,則上位尊;臣不逾級,則主位安。謹守倫紀,則亂無由生?!?禮的作用就是要確立等級秩序,而首要的便是君尊臣卑的等級秩序,這是確保社會統(tǒng)治穩(wěn)定的關鍵。然而,君尊臣卑,卻又要“體貌群臣而厲其節(jié)”。賈誼說:
臣聞之曰:履雖鮮弗以加枕,冠雖弊弗以苴履。夫嘗以在貴寵之位,天子改容而嘗體貌之矣,吏民嘗俯伏以敬畏之矣,今而有過,令廢之可也,退之可也,賜之死可也;若夫束縛之,系紲之,輸之司空,編之徒官,司寇、牢正、徒長、小吏罵詈而榜笞之,殆非所以令眾庶見也。夫卑賤者習知尊貴者之事,一旦吾亦乃可以加也,非所以司天下也,非尊尊貴貴之化也。夫天子之所嘗敬,眾庶之所敬寵,死而死爾,賤人安宜得此而頓辱之哉!5
這段話從養(yǎng)育大臣廉丑禮節(jié)的角度,肯定了君主禮貌大臣的必要性。既然大臣是君“嘗寵”、民“敬畏”之人,如果刑辱大臣,必然有損于君主的權威。禮治的另一功能是整飭風俗。賈誼認為社會風俗的好與壞,直接關系到一個國家的穩(wěn)定?!胺蛐八兹臻L,民怡然席于無廉丑,行義非循也。……管子曰:‘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丑。‘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在賈誼看來,如果民眾不講禮義廉丑,整個社會就會出現(xiàn)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局面,最終將會導致國家的滅亡。認為秦的滅亡就是不講“四維”的結果:“秦滅四維而不張,故君臣乖而相攘,上下亂僭而無差,父子六親殃僇而失其宜,奸人并起,萬民離叛,凡十三歲而社稷為墟。”要整飭風俗,就必須要推行禮治,而禮治的極至境界便是“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婦聽”。2
綜上所述,賈誼的歷史總結包括“過秦”論與治國論兩個部分?!斑^秦”論在于總結秦之興亡原因,由此導出“行仁義”的必要性。因此,仁義治國思想不但是“過秦”論的題中之義,而且是“過秦”論的目的所在。
賈誼是漢初儒家“六經(jīng)”的重要傳人。清人汪中說:“蓋仲尼既沒,六藝之學其卓然著于世用者,賈生也。”3“世用”二字已經(jīng)表明,賈誼的“六經(jīng)”之學具有致用的顯著特點。賈誼“過秦”歷史總結旨在為漢朝治國提供歷史借鑒,因而是從現(xiàn)實出發(fā)的,“世用”特點鮮明。同時,賈誼的“過秦”論又是以“六經(jīng)”為其理論依據(jù)的,“六經(jīng)”之論是其“過秦”歷史總結的思想基礎。
首先,“六經(jīng)”之論的思想淵源與哲學基礎。司馬遷曾說過:“儒者以六藝為法?!?賈誼是漢初大儒,“以六藝為法”是其治學根本??v觀賈誼的“六經(jīng)”之論,其思想淵源無疑是來自于先秦儒家學說思想。賈誼十八歲即“以能誦詩書屬文稱于郡中”,5說明他自幼熟讀儒家詩書,受到過很好的儒家思想教育。賈誼的“六經(jīng)”思想主要是受先秦大儒荀子的影響。從師從吳公一系而言,賈誼是荀子的三傳弟子(荀子——李斯——吳公——賈誼);從師從張蒼一系而言,賈誼是荀子的二傳弟子(荀子——張蒼——賈誼),其學術主要源頭無疑是荀子。從學術思想實際狀況來看,荀子的思想對于賈誼的影響也確實很大?!盾髯印と逍А氛f:“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詩》、《書》、《禮》、《樂》之道歸是矣?!对姟费允?,其志也;《書》言是,其事也;《禮》言是,其行也;《樂》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天下之道畢是矣?!痹谲髯涌磥恚ㄟ^學習《詩》《書》《禮》《樂》《春秋》,便可以得到天下之道與百王之道,而《詩》《書》《禮》《樂》《春秋》含有的這個“道”,便是一種道德屬性?!缎聲返摹兜赖抡f》篇中有關于詳細的“六經(jīng)”之論,對照賈誼在該篇中的表述,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二者思想的相通性與繼承性:荀子認為“六經(jīng)”涵蓋了“天下之道”,賈誼也把“六經(jīng)”看作是“道備”;荀子“六經(jīng)”之道具有道德屬性,賈誼也認為“六經(jīng)”是各種德性的體現(xiàn),“六經(jīng)”之“道備,則合于德”。6
賈誼受荀子“六經(jīng)”思想的影響還突出表現(xiàn)在“禮”論上。《荀子》一書關于“禮”的論述很多,如《強國》篇說“國之命在禮”,《王霸》篇說“國無禮則不正”,如此等等。而最為集中的表述則是見于《禮論》篇。作為論“禮”的專篇,該篇對“禮”的起源、內容和作用,都作了系統(tǒng)闡述。荀子高度強調禮在治國中的重要作用,認為禮是“治之本”,“人道之極”,必須隆禮,“立隆以為極,而天下莫之能損益也”。并且明確指出:“天下從之者治,不從者亂;從之者安,不從者危;從之者存,不從者亡。”把是否推行禮治、是否“隆禮”提高到國家興亡的高度。無獨有偶,賈誼的《新書》也辟有《禮》篇,這顯然不是一種巧合,是對荀子《禮論》從形式到內容的繼承。通觀《禮》篇論禮的作用,具體表現(xiàn)為四個方面:“禮者,所以固國家,定社稷,使君無失其民者也?!薄岸Y者,臣下所以承其上。”“禮者,所以節(jié)義而沒不還?!薄岸Y,圣王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嘗其肉,隱弗忍也。”第一個講治理國家,第二個講君臣關系,第三個講養(yǎng)民恤民,第四個講仁愛禽獸。在賈誼看來,做到這些,就可以“天下安而萬理得”。對照賈誼與荀子的禮論可知,他們之所以強調禮治,歸根結底是認為只有通過禮治才能夠建立起君臣、上下和諧的社會,建立起天下、萬民安寧的社會。二者不但表述相似,而且思想相通。
賈誼從本體論的高度對“六經(jīng)”思想作出了哲學論證,這集中見諸《新書》中的《六術》和《道德說》二篇?!读g》開篇即闡述了德有“六理”、人有“六行”這一思想:“德有六理。何謂六理?道、德、性、神、明、命,此六者德之理也?!钡轮傲怼蹦軌蚺缮f物,而萬物一旦形成,“六理”也就在萬物之中了。因此,陰陽、天地和人都應該以“六理”作為內在的法度,也就是所謂的“六法”。而“六法”在自然與社會中的具體表現(xiàn)叫作“六行”,具體到人則是指仁義禮智信樂。陰陽、天地之動,人的各種行為都必須要符合“六行”之法度。接著,《六術》討論了人之“六行”與教之“六術”的關系。在賈誼看來,人雖然有“六行”之法度,然而其“微細難識,唯先王能審之,凡人弗能自至”,需要依靠先王為天下設教,于是便有了“《詩》《書》《易》《春秋》《禮》《樂》六者之術以為大義,謂之六藝”。也就是說,人們通過學習“六經(jīng)”經(jīng)典,從而使自己的行為符合“六行”的要求,即所謂“修成則得六行”。
很顯然,賈誼從本體論的高度肯定了“六理”乃天地之德、萬物之本,認為人所遵行的仁義禮智信樂“六行”是“六理”的一種社會體現(xiàn)。這樣的論述蘊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也為社會所遵行的“六行”之德的合理性從天道觀上作出了論證。賈誼深知“六行”不能自行,需要先王教化明理,而《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jīng)”便是實現(xiàn)“六行”的先王之教。由此可見,儒家“六經(jīng)”是人們踐行“六行”的基礎,自然也是“六理”之德的體現(xiàn),因而是天經(jīng)地義的。
《道德說》篇的說法跟《六術》篇相似,主要闡發(fā)的概念是“六理”“六美”。其中的“六理”說一致,也都是從本體論的高度來談的。而“六美”說與“六行”說接近,都是講一些道德范疇,卻也有所區(qū)別。該篇說:“何謂六美?有道、有仁、有義、有忠、有信、有密,此六者德之美也?!边@里的“道”本為“六理”中的概念,而“密”的含義是指貼切,其他四個都是儒家基本道德范疇。接著該篇闡述了“六美”所表現(xiàn)出的不同德性:“道者,德之本也;仁者,德之出也;義者,德之理也;忠者,德之厚也;信者,德之固也;密者,德之高也?!币簿褪恰傲馈迸c“德”之間的關系。在賈誼看來,“德”派生出天地萬物,而“六理”“六美”便是天地萬物運行與人的活動的具體法則。將這些“德”亦即法則著于竹帛,便形成了儒家的“六經(jīng)”或“六藝”:“是故著此竹帛謂之《書》,《書》者,此之著者也;《詩》者,此之志者也;《易》者,此之占者也;《春秋》者, 此之紀者也;《禮》者,此之體者也;《樂》者,此之樂者也?!笨梢?,與《六術》篇的說法一致,“六經(jīng)”是從不同方面對“德”的具體體現(xiàn)。該篇還對“六經(jīng)”之所以有這樣的體現(xiàn)作了進一步闡述:
《書》者,著德之理于竹帛而陳之令人觀焉,以著所從事,故曰“《書》者,此之著者也”?!对姟氛?,志德之理而明其指,令人緣之以自成也,故曰“《詩》者,此之志者也”。《易》者,察人之循德之理與弗循而占其吉兇,故曰“《易》者,此之占者也”。《春秋》者,守往事之合德之理與不合而紀其成敗,以為來事師法,故曰“《春秋》者,此之紀者也”。《禮》者,體德之理而為之節(jié)文,成人事,故曰“《禮》者,此之體者也”?!稑贰氛?,《書》、《詩》、《易》、《春秋》、《禮》五者之道備,則合于德矣,合則雛然大樂矣,故曰“《樂》者,此之樂者也”。
這段話是對“六經(jīng)”中之所以稱《尚書》“著德”、《詩經(jīng)》“志德”、《周易》“察人循德”、《春秋》“紀德”、《儀禮》“體德”所作的解釋,并認為五者合德便是“雛然大樂”。
由上可見,《道德說》篇跟《六術》篇從論證方法到具體觀點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所不同的,只是前者對于“六經(jīng)”的社會功能,即對“德”的體現(xiàn)闡述得更為具體。
其次,“六經(jīng)”思想與“秦過”總結。賈誼的“秦過”總結既是依據(jù)歷史事實,也與其“六經(jīng)”思想密不可分;前者為其歷史總結提供了實證,后者則為其歷史總結提供了思想。賈誼認為“秦之過”在于統(tǒng)一之后“仁義不施”“暴虐為天下始”。這不但不符合“順守”天下的治國策略,也是與儒家“六經(jīng)”思想相違背的。在賈誼看來,“六經(jīng)”的本質屬性即是道德。在《六術》篇與《道德說》篇中,賈誼通過對“六理”“六行”“六美”和“六術”這些概念的闡發(fā),構建起了一個道德宇宙本體論:“六理”生成萬物德性,“六行”與“六美”體現(xiàn)萬物德性,“六術”(或“六藝”)乃萬物德性之載體或記錄。其中的道、德、性、神、明、命“六理”是“德之理”,道、仁、義、忠、信、密“六美”是“德之美”。1以此類推,仁、義、禮、智、信、樂“六行”是“德之行”,《詩》《書》《禮》《樂》《易》《春秋》“六術”是“德之文”。作為這套理論體系的最高范疇“道”與“德”,其二者之間的關系是:“道”為無形之“德”“道者無形,平和而神”;“德”為有形之德,“離無而之有”。2也就是說,世界從無到有的過程,德皆貫徹其中。由此可見,賈誼的“六經(jīng)”之論不但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儒家的重道德本色,而且從哲學的高度作出了論證,對傳統(tǒng)儒家的道德觀作了重要發(fā)展。這樣一種構建在道德本體論基礎之上的“六經(jīng)”之論,無疑是賈誼“過秦論”的思想基礎。
作為漢初“六經(jīng)”的重要傳人,賈誼不但在哲學的高度上對“六經(jīng)”作出了形上認識,而且對“六經(jīng)”各經(jīng)經(jīng)典都有廣泛的涉獵,具有深刻、獨到的見解。其關于各經(jīng)的具體解說,普遍帶有濃厚的儒家道德觀念色彩,其中一以貫之的便是仁愛、禮治思想。
第一,以仁愛說“六經(jīng)”。仁愛是儒家傳統(tǒng)思想,也是賈誼歷史總結的重要思想。秦無仁愛之心,所以才會行暴虐、苦民之政。賈誼認為“六經(jīng)”經(jīng)典體現(xiàn)了仁愛的思想。如賈誼的《易》論重視發(fā)揮《易傳》的重德精神?!洞呵铩菲f:“故愛出者愛反,福往者福來?!兑住吩唬骸Q鶴在陰,其子和之。其此之謂乎!故曰:‘天子有道,守在四夷;諸侯有道,守在四鄰。”這里“鳴鶴在陰,其子和之”為《易·中孚·九二》爻辭,《君道》篇也引用了這一句經(jīng)文,它的本義是“鶴在樹蔭下鳴叫,它的小鶴也叫著應和”。賈誼將其引申到政治當中,以“其子和之”來說明君王推行仁德政治,仁愛民眾,就必然會得到回報,得到天下萬民擁戴這樣一個道理,也就是所謂的“愛出者愛反,福往者福來”之義。賈誼還從《易傳·系辭下》“懼以終始,其要無咎”中汲取了“慎終敬始”的觀念。在他看來,秦皇朝正是因為不懂得“慎始”,沒有憂患意識,沒有安民愛民之舉,推行酷法、苦民政策,所以才會迅速敗亡?!短ソ獭菲啊兑住吩唬赫浔径f物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故君子慎始”,顯然是對亡秦歷史教訓作出總結之后的深刻認識。
賈誼《新書》對于《尚書》的論述較少,這與漢初《尚書》學未興有很大的關系。盡管如此,《新書》中依然有引用《尚書》之語強調仁義之政的內容。如《春秋》篇借楚國令尹恭賀楚惠王之言“臣聞‘皇天無親,惟德是輔。王有仁德,天之所奉也,病不為傷”,以肯定君主尚德、愛民的重要性,這句引語便是出自《尚書·周書·蔡仲之命》。又如《保傅》篇主要闡述保傅對太子教育的作用,認為三代享國長久而秦短祚,與三代太子德性教育和秦太子被“教之獄”之不同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系。該篇最后引用《尚書·呂刑》的話“一人有慶,兆民賴之”作為“時務”,也就是當務之急來收尾,大意是說如果天子有好的品德,萬民都會賴此得福,強調通過重視太子教育,培養(yǎng)天子品德,養(yǎng)育天子善性的重要性,這是能否推行仁愛政治的基礎。
賈誼的《詩》論3繼承了先秦儒家詩言志、詩重教的特點,仁愛便是其中的重要思想?!缎聲ざY》云:“《詩》曰:‘君子樂胥,受天之祜。胥者,相也。祜,大福也。夫憂民之憂者,民必憂其憂;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與士民若此者,受天之福矣?!边@段引《詩》立說,主旨思想是希望君主要有一顆仁愛民眾、體恤民眾的心,要能與民眾分享憂與樂?!毒馈菲獎t說:
《詩》曰:“經(jīng)始靈臺”,“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jīng)始勿亟,庶民子來”。文王有志為臺,令匠規(guī)之,民聞之者,裹糧而至,問業(yè)而作之,日日以眾。故弗趨而疾,弗期而成。命其臺曰“靈臺”,命其囿曰“靈囿”,謂其沼曰“靈沼”,愛敬之至也?!对姟吩唬骸巴踉陟`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皜皜。王在靈沼,于仞魚躍?!蔽耐踔疂?,下被禽獸,洽于魚鱉,故禽獸魚鱉攸若攸樂,而況士民乎。
這是以文王的歷史事實為依據(jù),肯定君主德澤百姓,才能得到民眾的擁護。
賈誼的《左傳》學傳自荀子、張蒼,并有《春秋左氏傳訓詁》問世,是漢代《左傳》的重要傳人和重要學者,后學貫公、張敞、張禹以及孫子賈嘉等,都是西漢治《左傳》的一代名儒。《左傳》以詳明史實為特點,這種解經(jīng)形式對賈誼影響很大,重視史實依據(jù)是賈誼歷史總結與經(jīng)典闡釋的重要方法;同時,《左傳》所反映的思想也成為賈誼經(jīng)解思想的重要來源。賈誼的《春秋左氏傳訓詁》早已散佚(《漢志》已無著錄),但《新書》不但受《左傳》影響重視史實記載(具有史書性質),而且也采納了《左傳》的一些具體說法,1從中可以看出受后者政治理念的影響。眾所周知,《左傳》是先秦民本思想的代表,仁愛百姓、推行德政是其重要政治主張?!缎聲凡坏ㄟ^大量歷史事實的記載集中體現(xiàn)了其“行仁義”的思想,而且所引用的《左傳》之說,也對其仁愛思想作了經(jīng)學說明。如《春秋》篇所記衛(wèi)懿公喜鶴喪國之事,即出自《左傳》閔公二年?!蹲髠鳌酚洿四甑胰朔バl(wèi),“衛(wèi)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將戰(zhàn),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實有祿位,余焉能戰(zhàn)!”衛(wèi)國因此滅亡。后來齊國幫助衛(wèi)國復國之后,衛(wèi)文公(前衛(wèi)戴公僅在位一年)便汲取了亡國教訓,“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務材訓農,通商惠工,敬教勸學,授方任能”。衛(wèi)國因此逐漸復蘇。這樣的首尾呼應,體現(xiàn)了《左傳》作者對衛(wèi)懿公荒政的批評,及對衛(wèi)文公汲取歷史教訓實行德政的肯定。《春秋》篇不但詳細記載了事情經(jīng)過,而且完全接受了《左傳》的思想,指出衛(wèi)懿公喪國的原因在于“賦斂繁多而不顧其民,貴優(yōu)而輕大臣”。認為“賢主者,不以草木禽獸妨害人民,進忠正而遠邪偽,故民順附而臣下為用。今釋人民而愛鳥獸,遠忠道而貴優(yōu)笑,反甚矣”。對照《左傳》,顯然是從同一個歷史事實得出了相同的結論,那就是愛民尊賢則國興,反之則國亡。又如《大政上》篇說:“誅賞之慎焉,故與其殺不辜也,寧失于有罪也?!贝苏Z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引《夏書》語?!蹲髠鳌芬苏Z是“懼失善”,強調為國者要善待人民,不施濫刑,甚至“與其失善,寧其利淫”。對照《左傳》,《大政上》體現(xiàn)的也是一種慎刑、寬刑的思想,而這種思想的出發(fā)點便是為政者的仁愛之心。
第二,以禮治說“六經(jīng)”。作為荀子后學,賈誼儒學思想中的禮學色彩非常濃厚。漢初所謂“六經(jīng)”之《禮》,是指《儀禮》,《新書》中有大量關于禮儀的論述。縱觀賈誼的禮儀論述,主要思想有二:一是關于太子的教育問題。如《胎教》篇主要是講教導太子和任用賢人的重要性,因前半篇涉及王后在產前應遵循的各種要求,而得以“胎教”名篇。該篇開篇提及的“《禮》之冠、婚”,分別指《儀禮》中的《士冠禮》和《士婚禮》。根據(jù)該篇的說法,王后有孕之后,諸屬官必須按照一定的禮儀規(guī)范在左右行事;王太子出生后,需要行“懸弧”之禮,即在大門左側掛一張弓以示慶祝;需賢德之人培養(yǎng)王太子的成長,如“(周)成王生,仁者養(yǎng)之,孝者襁之,四賢傍之”?!侗8怠菲獎t集中講述作為太子的老師(太保、少保、太傅、少傅)對于太子教育所起的重要作用。太子出生后,要讓人背著到京師南郊祭天,“過闕則下,過廟則趨”,讓太子知道何為“孝子之道”;太子少年后,需入東、南、西、北、太五學,其中前四學主要是學習儒家仁義理智道德規(guī)范,入太學開始向老師問治國大道;太子成人后,依據(jù)三代之禮,“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敬也;春秋入學,坐國老執(zhí)醬而親饋之,所以明有孝也;行以鸞和,步中《采薺》,趨中《肆夏》,所以明有度也”。言行舉止都必須遵循禮儀規(guī)范?!缎聲愤@兩篇內容記述的都是有關太子的教育問題。賈誼常年擔任王太傅,深知太子教育決定著未來國君的德行,故而其言禮對此著墨較多。這兩篇文字都被收錄《大戴禮記·保傅》篇中,其中《胎教》與《大戴禮記》的文字出入較大,而《保傅》則與《大戴禮記》的記述基本相同。
二是關于君臣之別的問題。如《禮》篇雖然是講禮的主要思想、意義與作用,卻也涉及一些禮儀。該篇說:“天子適諸侯之宮,諸侯不敢自阼階。阼階者,主之階也。天子適諸侯,諸侯不敢有宮不敢為主人禮也?!薄疤熳幼糨浭?,以明貴也。貳牲而食,以優(yōu)飽也?!边@是體現(xiàn)君臣之別、維護君主之尊的禮儀規(guī)范?!豆偃恕菲獎t具體講述了君主與各類官員的相處之道,也就是所具有的基本禮儀。該篇將君王身邊的官職分為六種:師、友、大臣、左右、侍御、廝役。君王與不同官職之人的相處,所持守的禮儀是不同的,“師至,則清朝而侍,小事不進。友至,則清殿而侍,聲樂技藝之人不并見。大臣奏事,則俳優(yōu)侏儒逃隱,聲樂技藝之人不并奏。左右在側,聲樂不見。侍御者在側,子女不雜處”。 只有這樣“聽治論議,從容澤燕,矜莊皆殊序”,才能成就帝王之業(yè)。在此,賈誼把君王與職官人員的相處禮儀看得很重,上升到能否成就帝王之業(yè)的高度?!斗伞菲v的是服位有等問題,也屬禮儀一類。其中說道:“天子之于其下也,加五等已往則以為臣;臣之于下也,加五等已往則以為仆。仆亦臣禮也,然稱仆不敢稱臣者,尊天子、避嫌疑也?!边@里天子之下五等為公、侯、伯、子、男,臣之下五等則與《禮記·王制》所言“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之說一致,對五等作了具體分等,體現(xiàn)的是貴賤有級的思想。
禮儀往往又與禮容聯(lián)系在一起,如果說禮儀是一種行為準則,那么禮容則是一種生活體現(xiàn)?!缎聲分械摹度萁?jīng)》篇和《禮容語》篇,便是關于禮容方面的記述。其中《容經(jīng)》開篇所言“至色之經(jīng)”“容經(jīng)”“視經(jīng)”“言經(jīng)”,分別描述了朝廷、祭祀、軍旅、喪紀四種場合中應有的容貌神情,所謂“四志形中,四色發(fā)外”。如祭祀禮容,要做到祭祀之志“愉然思以和”,即虔誠的樣子;祭祀之容“遂遂然粥粥然敬以婉”,即謙卑恭敬的樣子;祭祀之視“視如有將”,即目光有奉獻之意;祭祀之言“文言有序”,即贊頌有序。很顯然,就是要通過志、容、視、言的具體容貌情狀來表現(xiàn)出對于祭祀的一種情感。該篇還記述了許多具體之容,包括立容、坐容、行容、趨容、跘旋之容、跪容、拜容、伏容、坐車容、立車容、兵車容等,涉及各類待人接物過程中的儀容。如同“兵車之容”所言:“古者圣王居有法則,動有文章,位執(zhí)戎輔,鳴玉以行。……明君在位可畏,施舍可愛,進退可度,周旋可則,容貌可觀,作事可法,德行可象,聲氣可樂,動作有文,言語有章?!痹撈€大量使用《詩》說,如引《蓼蕭》之詩“和鸞噰噰,萬福攸同”,以“言動以紀度,則萬福之所聚也”;引《柏舟》之詩“威儀棣棣,不可選也”,以“言接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內外、大小品事之各有容志也”;等等,來強調君主儀容符合禮儀的重要性?!抖Y容語》本為上下兩篇,上篇已亡佚,下篇主要是引用《左傳》和《國語》的故事來闡述禮容?!岸Y容語”,顧名思義,是講述符合禮容要求的言論。該篇通過輯錄春秋時期的三則佚事,以強調君臣必須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意在說明:人的動靜、言語等容儀是其心志的表現(xiàn),容儀符合禮的規(guī)定則吉,反之則兇”。1
上述禮儀之論,無論是關于帝王子嗣太子的禮教,還是對帝王本身的禮的規(guī)范,不但基本思想完全符合儒家倫理道德,而且很多說法與儒家“六經(jīng)”經(jīng)典相一致?!度萁?jīng)》與《禮容語》關于禮容的論述,針對的主要對象是君王或者諸侯王,體現(xiàn)的主要也是儒家的修養(yǎng)之道。特別是《容經(jīng)》篇關于漢初禮容的系統(tǒng)總結,按照徐復觀的推測,是賈誼在擔任梁太傅時“整理出來,以作教材之用的”,1無疑是對儒家禮學的豐富和發(fā)展。
綜上所述,賈誼的“六經(jīng)”之論繼承了先秦儒家特別是荀子的思想,并將其上升到哲學的高度,從天道觀上作出了論證。賈誼認為作為萬物德性載體的“六經(jīng)”,其道德屬性的具體體現(xiàn)便是仁愛與禮治。賈誼“秦之過”的歷史總結即是以此為思想基礎的。
[責任編輯 王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