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毫,王日先,熊進星
(中國航發(fā)沈陽發(fā)動機研究所,沈陽110015)
航空發(fā)動機單管燃燒室試驗是對燃燒室結構、性能、火焰燃燒、流場分布等進行系統(tǒng)研究的手段,試驗成果對燃燒室的研發(fā)、定型產品的派生研制和改造等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1-2]。該試驗器承擔的試驗項目種類較多,試驗任務重、難度高、測試需求彈性大。同時在試驗過程中還具有工作環(huán)境惡劣、危險性較高、狀態(tài)調節(jié)復雜、試驗持續(xù)時間長等特點。
針對單管試驗器的試驗需求及特點,采用傳統(tǒng)集中測控方式搭建的測控系統(tǒng)雖然具有可靠性高、維護方便等特點,但其通道成本較高、靈活性有限,不符合單管燃燒室試驗器試驗任務開展的需求。隨著各類結構緊湊、可靠性更高、可直接應用于試驗現(xiàn)場的分布式測控產品不斷問世及成功應用[3],給試驗器測控系統(tǒng)設計提供更多選擇。
為滿足新型燃燒試驗需求,本文提出1種基于LXI總線的以太網分布式測控系統(tǒng)設計方案,遵循標準化、模塊化、通用化的設計原則,搭建測控系統(tǒng),可以有效控制研制、使用和維護成本,使測控系統(tǒng)具有系統(tǒng)配置靈活、功能可拓展性和兼容能力強、開發(fā)周期短等特點[4-10]。
試驗器測試參數數量大、類型多,包括電壓、頻率、壓力和溫度等,通道總數不少于350個,單通道采樣率不低于100 Hz,同時為了確保得到可靠精確的數據,用于后續(xù)分析和處理,要求具有較高的測試系統(tǒng)參數技術設計指標,見表1。
表1 主要測量參數技術指標要求
不同類型的試驗任務要求測控系統(tǒng)能夠覆蓋各種試驗,保證測試系統(tǒng)具有高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測控軟件要滿足各型試驗任務需求,具有通用性好、功能完備、操作簡便,實時記錄和保存測試數據,并按需求生成試驗報表等。
測控系統(tǒng)是單管燃燒室試驗器重要組成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按實現(xiàn)功能由數據服務器、測試系統(tǒng)、空氣控制系統(tǒng)、燃油控制系統(tǒng)、冷卻水控制系統(tǒng)和加溫系統(tǒng)等子系統(tǒng)組成。測試系統(tǒng)主要對燃燒室試驗件性能參數和試驗器狀態(tài)參數進行測量,能夠對試驗過程中關鍵參數進行監(jiān)控和報警,對試驗數據實時采集、分析、處理并生成試驗報告;空氣、燃油和冷卻水控制系統(tǒng)用來對空氣系統(tǒng)、燃油系統(tǒng)、冷卻水系統(tǒng)和加溫系統(tǒng)進行匹配調節(jié),保證試驗器在給定工作狀態(tài)下完成試驗任務內容;數據服務器負責協(xié)調和管理各系統(tǒng)之間的數據流,保障各系統(tǒng)之間信息共享,數據同步。各子系統(tǒng)由以太網連接,組建試驗器局域網絡。試驗器測控系統(tǒng)按照試驗設備特性分布式放置,測試設備與計算機之間通過TCP/IP網絡協(xié)議進行通信,控制設備與控制計算機通過OPC協(xié)議進行通信。測控系統(tǒng)總體方案如圖1所示。
圖1 測控系統(tǒng)總體方案
測控設備選用基于以太網接口的數據采集和控制設備,以利于構建統(tǒng)一數據接口的測控系統(tǒng)平臺,為滿足測量精度的要求,測試儀器不確定度需小于標準需求的1/3~1/5,該系統(tǒng)選用儀器精度均小于0.05%,可以滿足需求。測控設備安裝在測控機柜內,測控機柜要符合現(xiàn)場高溫、震動、灰塵等惡劣工況環(huán)境要求。測控機柜分布式放置在集中測點部位旁邊,有效減少測試線纜長度,減小信號傳輸過程中引起的誤差,同時提高系統(tǒng)的響應速度和測量精度。
2.1.1 測試系統(tǒng)硬件設計
測試系統(tǒng)采集參數按采集信號類型分為壓力、溫度、流量、電壓等;按測點數量、位置類型需求以及測控性能指標要求綜合考量,選取適合的測控儀器。VTI公司EX1000A-TC測試儀器作為當前市場上最高級的熱電偶和電壓測量解決方案,具備上述考量指標。該儀器具有48通道對電壓信號/熱電偶信號進行高精度測量能力,儀器本身還帶有端對端自校準、內置冷端補償和開路監(jiān)測功能,可用于惡劣的試驗環(huán)境,使用局域網連接方式,方便快捷搭建網絡化測試平臺。電偶信號、變送器信號和流量信號通過EX1000A-TC進行采集,并通過IEEE1588協(xié)議進行時間精準同步[11-13]。其中流量信號需利用F/V轉換裝置將頻率信號轉換成電壓信號,再進行測量;另外,空氣壓力信號采用美國掃描閥公司的DSA3217進行采集,具有16個壓力輸入通道,零點校驗采用內置的電磁閥配置,每秒每通道采樣為500次,每通道16 Bit A/D轉換。系統(tǒng)具有集成度高、體積小、通道掃描和計算速度快、采集精度穩(wěn)定、安裝簡單方便等特點。并且具有以太網接口,能直接將壓力信號轉換成工程化數據。測試設備通過交換機與測試計算機進行連接。通過以太網協(xié)議進行數據通信,完成試驗數據測量。
2.1.2 控制系統(tǒng)硬件設計
控制系統(tǒng)依照各自子系統(tǒng)技術功能要求進行開發(fā)設計,必須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在不同試驗任務中重復使用。采用OMRON PLC作為控制單元,控制電氣設備及監(jiān)控試驗設備工作狀態(tài)??刂朴嬎銠C通過以太網對PLC發(fā)出控制指令,PLC完成對控制器件(閥門、點火器等)的信號輸入,實現(xiàn)控制功能,控制系統(tǒng)原理如圖2所示。閥門位置反饋和極限位置信號由PLC采集并反饋給上位機監(jiān)控軟件進行顯示。PLC用存儲邏輯代替接線邏輯,大大減少了控制設備外部接線,使控制系統(tǒng)設計、建造和維護的周期大為縮減。更重要的是針對特殊電氣系統(tǒng)功能要求只需要修改軟件程序即可適應不同任務的需求。同時為了保證試驗過程中突發(fā)情況下設備安全,在操作臺上設計了應急按鈕,可快速切斷燃油供應。接庫格式,程序直接調用即可。DSA3217驅動程序按產品說明書提供的通信指令自行開發(fā)。
圖2 控制原理
軟件開發(fā)時還采用了多線程設計,數據流模式采集、多儀器時間同步等多項技術,確保軟件整體最佳性能。測試軟件具有數據采集、數據處理、實時顯示以及生成試驗報表等功能,能夠滿足試驗器開展不同試驗任務需求。軟件流程如圖3所示,軟件主界面如圖4所示。
測控系統(tǒng)軟件由測試軟件、控制軟件和數據服務器軟件3部分組成。測試軟件采用VC6.0開發(fā),模塊化設計;控制軟件又分上位機控制軟件和嵌入PLC軟件,其上位機控制軟件采用組態(tài)王6.55軟件開發(fā),按各崗位功能分別設計;嵌入PLC軟件采用CX-ONE軟件開發(fā),并植入到PLC內部。數據服務器軟件作為測試系統(tǒng)和控制系統(tǒng)數據交互媒介,完成數據存儲、數據管理和數據發(fā)放。測試軟件和控制軟件數據交互采用通信方式為OPC協(xié)議[14-15]。
2.2.1 測試軟件設計
根據測控領域內成熟的軟件架構并結合單管燃燒室試驗器特點,測試軟件采用層次結構設計,遵循面向接口的設計理念,軟件形成各層次結構間低耦合、高內聚的組織關系。方便軟件維護和擴展,最大程度增加軟件通用性。測試軟件架構分為4層。
(1)界面層:提供人機交互接口,完成對測試系統(tǒng)的管理和調度。
(2)數據處理和功能實現(xiàn)層:向界面層提供訪問接口,將處理結果返回界面層,完成與數據庫的交互。
(3)數據訪問層:為業(yè)務層提供數據服務,業(yè)務層通過本次與數據服務器進行交互。數據庫基于Access2003開發(fā)。用于試驗任務數據、結果數據、過程數據管理。
(4)儀器驅動層:是應用程序實現(xiàn)儀器控制的途徑。其中LXI測試儀器驅動程序封裝成DLL動態(tài)鏈
圖3 軟件流程
2.2.2 控制軟件設計
圖4 測試系統(tǒng)軟件主界面
控制上位機軟件采用組態(tài)王6.55版本開發(fā),主要基于虛擬儀器技術開發(fā),構建虛擬儀表、按鈕開關、指示燈、閥門開度等控制組件。操作顯示軟件主要包括操作崗位監(jiān)控,調節(jié)參數實時顯示、狀態(tài)報警、閥門等電氣操作以及數據發(fā)布等功能。控制上位機軟件與PLC之間通過OPC協(xié)議進行數據通信。控制上位機軟件通過數據服務器與測試軟件進行實時數據共享,方便操作人員監(jiān)控狀態(tài)參數。各子系統(tǒng)控制軟件單獨開發(fā),控制軟件界面為相應系統(tǒng)管路示意流程圖。嵌入PLC軟件采用CX-ONE軟件用梯形圖進行編程,實現(xiàn)對電氣設備的自動控制??刂葡到y(tǒng)軟件界面直觀友好,方便操作人員進行狀態(tài)調節(jié),實時監(jiān)控相應崗位狀態(tài)參數,有效保證試驗安全有序進行。以空氣控制系統(tǒng)為例,界面如圖5所示。
圖5 空氣控制系統(tǒng)軟件主界面
該測控系統(tǒng)建成后,進行了充分的調試驗證工作。首先進行單元調試,采用標準信號源對測試系統(tǒng)輸入信號通道進行標定驗證,并利用測量不確定度方法對標定數據進行不確定度分析。計算方法如下:
計算
式中為N次測量的平均值;N為測量次數;Xi為第i次測量的結果。
計算A類標準不確定度
計算B類標準不確定度
式中:A為儀器誤差限。
計算合成不確定度
計算擴展不確定度
一般取置信概率P=95%時,k=2。
計算相對擴展不確定度
各主要測量參數測量不確定度指標見表2,表明測試系統(tǒng)測量參數滿足指標要求。
其次在現(xiàn)場試驗管道未通氣情況下,進行各電氣控制回路調試,確保開關動作符合控制要求;單元調試無誤后,對測控系統(tǒng)以及試驗器設備進行聯(lián)合熱態(tài)調試,保證各設備之間運行正常,相互間無干擾。
表2 主要測量參數較驗結果
最后,開展某型單管燃燒室性能試驗,結果表明:測控系統(tǒng)各項性能指標滿足試驗器測試需求,運行安全、穩(wěn)定、可靠。
單管燃燒室試驗器測控系統(tǒng)建成以后,已經過1年多的試驗考核并完成多項試驗任務。運行結果表明,該測控系統(tǒng)具有建設周期短,運行穩(wěn)定可靠,使用維護方便,擴展能力強等特點。測試系統(tǒng)滿足試驗器開展各類科研試驗任務的測試要求。
[1]曾文,陳瀟瀟,馬洪安,等.單管火焰筒內燃燒過程的反應動力學數值模擬[J].推進技術,2012,33(6):914-922.ZENG Wen,CHEN Xiaoxiao,MA Hongan,et al.Kinetic simulation of combustion process in individual flame tube[J].Journal of Propulsion Technology,2012,33(6):914-922.(in Chinese)
[2]楊文,張冬梅,曹文杰,等,煤基噴氣燃料在地面單管燃燒室內燃燒和排放特性研究[J].航空動力學報,2016,31(8):1874-1882.YANG Wen,ZHANG Dongmei,CAO Wenjie,et al.Studies on combustion and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al-based jet fuel in ground individual can combustor[J].Journal of Aerospace Power,2016,31(8):1874-1882.(in Chinese)
[3]曲興華,丁金明,韓雙來,等.一種基于串行通訊和數顯尺的分布式測量系統(tǒng)[J].天津大學學報,2004,8(8):745-749.QU Xinghua,DING Jinming,HAN Shuanglai,et al.A kind of distributed measuring system based on serial port communication and electronic micrometer[J].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2004,8(8):745-749.(in Chinese)
[4]張守鵬,崔強,彭鋼鋒.基于VXI總線的自動測試系統(tǒng)設計[J].航空計算技術,2010(4):125-126.ZHANG Shoupeng,CUI Qiang,PENG Gangfeng.Design of automatic test system based on VXI bus[J].Aeronautical Computing Technique,2010(4):125-126.(in Chinese)
[5]范宇.空空導彈測試系統(tǒng)應用LXI總線研究[J].計算機測試與控制,2015,23(6):1856-1858.FAN Yu.Application of LXI bus in air-to-air missile test system research[J].Computer Measurement&Control,2015,23(6):1856-1858.(in Chinese)
[6]王珺,葉衛(wèi)東.LXI數據采集器軟件測試方法 [J].電子測量技術,2016,39(4):139-144.WANG Jun,YE Weidong.Software testing methods of data collector based on LXI[J].Electronic Measurement Technology,2016,39(4):139-144.(in Chinese)
[7]陳峰,李自榮.基于LXI總線的自動測試系統(tǒng)方案設計[J].現(xiàn)代電子技術,2012,35(12):63-65.CHEN Feng,LI Zirong.Design of automatic testing system based on LXI bus[J].Modern Elecronics Technique,2012,35(12):63-65.(in Chinese)
[8]陳興敏,康國欽.LXI的精準時間同步觸發(fā)方式分析 [J].理論與研究,2008,4(12):12-14.CHEN Xingmin,KANG Guoqin.The analysis of the precision timing synchronization triggering of LXI[J].Theory and Research,2008,4(12):12-14.(in Chinese)
[9]楊慶華,袁海文.基于LXI總線的高速數據采集系統(tǒng)的研制[J].信息化技術與控制,2011,21(3):17-19.YANG Qinghua,YUAN Haiwen.The development of high spee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 on LXI bus[J].Information Technique&Control,2011,21(3):17-19.(in Chinese)
[10]支超有,唐長紅.基于LXI的合成儀器測試系統(tǒng) [J].測控技術,2007,26(4):24-25,31.ZHI Chaoyou,TANG Changhong.Testing system with synthetic instrument based on LXI[J].Measurement&Control Technology,2007,26(4):24-25,31.(in Chinese)
[11]于鵬飛,喻強,鄧輝,等.IEEE1588精確時間同步協(xié)議的應用方案[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9,33(12):99-103.YU Pengfei,YU Qiang,DENG Hui,et al.The research of precision time protocol IEEE1588[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9,33(12):99-103.(in Chinese)
[12]崔全勝,魏勇,何永吉,等.PTP1588協(xié)議的分析[J].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2011,39(10):148-154.CUI Quansheng,WEI Yong,HE Yongji,et al.Analysis of PTP 1588 protocol[J].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2011,39(10):148-154.
[13]黃治,陳偉,王向群.IEEE1588在工業(yè)以太網交換機中的關鍵應用[J].現(xiàn)代電子技術,2012,35(23):90-93.HUANG Zhi,CHEN Wei,WANG Xiangqun.Application of IEEE1588 protocol on industrial Ethernet switch[J].Modern Electronics Technique,2012,35(23):90-93.(in Chinese)
[14]張勇,吳愛國,張潔.基于組態(tài)軟件和PLC的潤滑油生產控制系統(tǒng)[J].儀表技術與傳感器,2015(9):70-72.ZHANG Yong,WU Aiguo,ZHANG Jie.Design of control system of lubricating oil production based on configuration software and PLC[J].Instrument Technique and Sensor,2015(9):70-72.(in Chinese)
[15]徐慶坤,王軍偉,毛建偉.基于NI OPC Servers實現(xiàn)PC與PLC實時通訊[J].工業(yè)控制計算機,2013,26(7):51-52.XU Qingkun,WANG Junwei,MAO Jianwei.Implementation of NI OPC-based real-tim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C and PLC[J].Industrial Control Computer,2013,26(7):51-52.(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