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東
24年前,她帶著患有精神病的父親出嫁;24年來,她和丈夫相濡以沫,與家人一起關愛照顧病父;24年后的今天,她年過七旬的父親精神狀態(tài)反而比以前更好。
近日,筆者來到江西省豐城市筱塘鄉(xiāng)嶺前村,采訪了用耐心、毅力、善良和孝行演繹至愛親情的賀玉蓮、雷國林夫婦。
父病母出走
今年47歲的賀玉蓮,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因為當年他父親賀海根是個拿工資的人,這在20世紀70年代的農(nóng)村可讓人羨慕著呢!
生于1947年的賀海根,成年后與一位來自湖南湘鄉(xiāng)的妹子結婚。他先是在打石場做事,1970年在豐城鋼鐵廠上班。由于他在“文革”中兩次受到驚嚇,好端端的一個人成為胡言亂語、東奔西跑、動手打人、神志不清的精神病人。由于賀海根的病經(jīng)常發(fā)作,不但不能好好地上班做事,而且還搞得家里和鄰居雞犬不寧,單位只好給他辦理病退手續(xù),由家人看管照顧。他妻子受不了,帶著才1歲的小女兒回了娘家,留下3歲的賀玉蓮與病父,飲食起居由年邁的奶奶和賀玉蓮十幾歲的姑姑照料。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從5歲起,賀玉蓮就和奶奶、姑姑一起看管照顧父親,自己搞衛(wèi)生、洗衣服、做家務,撿柴扯豬草等,七八歲就開始做飯給父親吃。由于父親發(fā)病時連衣服、鞋子都不穿就要跑出去,年幼的賀玉蓮只好一邊哭著攔住他,一邊強行給他穿衣穿鞋。8歲那年,在親人、鄰居的幫助下,賀玉蓮走進了小學校門。父親發(fā)病時,為了防止父親到處亂跑,惹是生非,她只有將父親關在房里,有時甚至請叔叔伯伯將父親綁起來,中午和下午放學做好飯后,才將父親放出來,勸他吃飯。
賀玉蓮考入初中后,學習費用增加了,吃穿用等開支更大了。為了掙錢,賀玉蓮就利用晚上空閑的時間幫人編織漁網(wǎng),以賺取微薄的加工費。每逢星期六下午和星期天,賀玉蓮就到附近的磚廠挑磚。為了多掙錢,她總是超負荷地勞動,有時甚至因不堪重負而摔倒,但她一聲不響地爬起來,擦擦淤青的膝蓋和紅腫的雙肩,撿起磚頭拾起扁擔,咬著牙繼續(xù)挑運磚塊。
就這樣,賀玉蓮用稚嫩的肩膀撐起了這個多災多難的家。
帶病父出嫁
賀玉蓮初中畢業(yè)后,貧困的家境和需要看護的病父不允許她繼續(xù)上學。輟學后的賀玉蓮一邊照顧父親,一邊打零工以賺取生活費用。
勞作的苦累、生活的艱辛難不倒自立自強的賀玉蓮,讓她擔憂的是父親的病。因此,只要手頭有點錢,她就帶著父親去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或豐城市區(qū)的醫(yī)院看病,或是尋找民間偏方給父親服用。但父親的病總是變化不定,一直得不到根治。有一次,父親病情發(fā)作,狂呼亂叫,把房里的瓶瓶罐罐全打爛了,嚇得她趕緊把叔叔伯伯叫來控制住父親。多年來,賀玉蓮不知為父親的病操過多少心、擔過多少憂、受過多少氣、流過多少淚、遭過多少罪?!澳菚r家里雖然解決了溫飽問題,但吃的穿的用的住的都不如人家,自己不但無依無靠,還得天天擔心父親的病,日子過得既艱難又憂愁,我難過得都不知背地里流了多少的眼淚!”說起往事,賀玉蓮不禁聲音哽咽,淚花閃爍。
隨著時間的推移,賀玉蓮長成了秀麗端莊的大姑娘??粗謇锖妥约耗挲g一樣大的姑娘結婚生子,賀玉蓮也曾憧憬過當新娘的幸福時刻,可一想到患病的父親,就不敢奢望結婚了。但自己總不能一輩子單身吧?經(jīng)過一番思考,賀玉蓮做出了一個讓人驚訝的決定:帶著父親出嫁。本來,還有媒人給賀玉蓮介紹對象,也有不少男青年追求過她,但聽到她要帶著病父出嫁,就望而卻步了。
“要是不能把父親帶在身邊,我寧愿一輩子不嫁。”賀玉蓮向媒人和追求者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
賀玉蓮要帶病父出嫁的孝心感動了筱塘鄉(xiāng)嶺前村一位名叫雷國林的小伙子,他向賀玉蓮表達了愛慕之心,表示愿意一起照顧賀海根。更讓賀玉蓮意外的是,雷國林的母親也愿意接受賀玉蓮父女過門。1994年,24歲的賀玉蓮與25歲的雷國林喜結連理,踏上了夫妻倆共同照顧賀海根的新征程。
賀玉蓮結婚后,家庭的生活重擔就壓在了丈夫雷國林身上。雷國林有木工手藝,農(nóng)忙時干農(nóng)活,農(nóng)閑時做木工。出嫁后,因為有了丈夫的幫助,每逢父親發(fā)病時,賀玉蓮沒有了原先的有心無力和驚慌失措,總算過上了不用整天提心吊膽的日子。
賀玉蓮結婚后,兩個兒女相繼出生,她也更忙更累了。雷國林理解妻子的不易,一有空閑就幫妻子做家務。他平時舍不得吃穿,對老人卻很“闊氣”,每次趕集都會給岳父買零食和營養(yǎng)品,把岳父當親爹看待。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木工在農(nóng)村的市場越來越小了,加上賀海根長年不斷的醫(yī)療費用,雷國林在家做木匠已難以維持家里的開支,他只有外出打工掙錢。年輕的賀玉蓮也想和丈夫一起外出打工,可是因為父親沒人照料,她只好把這個愿望埋在心里。有時父親病情發(fā)作,賀玉蓮控制不住,就只有請鄰居和親友幫忙。不過,讓賀玉蓮欣慰的是,家婆不但不嫌棄賀玉蓮的父親,而且每逢賀玉蓮要出去做事或趕集時,家婆還主動照顧賀玉蓮的父親,賀玉蓮也把婆婆當成自己的親娘對待。賀玉蓮的兒女懂事后,也很關心外公,為外公遞衣送鞋、端茶倒水、盛飯喂湯。有時外公走失了,他們都會出去尋找。
1999年,賀玉蓮夫妻倆建起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新樓房。由于樓房里沒有廁所,為了方便父親,賀玉蓮就讓父親住在一樓。有一年正月初三的凌晨,天剛蒙蒙亮,睡在樓上的賀玉蓮、雷國根聽到樓下開門聲,以為是父親上廁所,就沒有在意。誰知幾十分鐘后,就有人跑到樓下喊他們,說是賀海根跳到水塘里了。夫妻倆大驚失色,火速趕到現(xiàn)場,跳進塘里將賀海根拉起來。雷國林顧不上穿上外衣,就背著岳父奔回家換衣服。原來,賀海根病情發(fā)作,渾身熱得受不了,大清早穿著單衣短褲跑出家跳到塘里去洗澡。隨后,兩人把賀海根送到豐城市醫(yī)院治療。從醫(yī)院回家后,雷國林在岳父房里放了床鋪,每天晚上守護在岳父床前,直到岳父病情好轉才外出打工。
20多年來,夫妻倆不記得有多少次帶著賀海根到豐城、南昌等地的醫(yī)院看病治療,不記得找了多少郎中開土方謀偏方給賀海根吃,雖然療效始終不明顯,但他們仍不改初衷,聽到哪里醫(yī)生有良方,就慕名而去,為病父求醫(yī)尋方。經(jīng)過長年的尋醫(yī)問藥,賀玉蓮掌握了幾種可以控制父親病情的藥,定時定量給父親服。在一家人的悉心照料下,如今,賀海根的發(fā)病次數(shù)更少了,發(fā)病的程度更弱了,雖然年已七旬,仍然身強體健,平時除了絮絮叨叨說話不清外,生活基本能自理。
賀玉蓮帶父出嫁、夫妻倆孝老愛親的事跡既讓親友鄰里深受感動,也得到了當?shù)卣目隙ā?003年,賀玉蓮當選為嶺前村婦女主任,次年入了黨。2017年,賀玉蓮的兒子已大學畢業(yè),女兒正在上大學。兄妹倆從學校返家時都會給外公買點心,噓寒問暖,十分關心老人。苦盡甘來,如今,雷國林一家人的生活比以前更溫馨、更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