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有所成,自食其力”,這是一位考生父親寫給兒子的高考寄語。又是一年高考季,6月7日,2018年高考拉開帷幕。今年高考報名人數(shù)為975萬人,比去年增加35萬人,是最近8年來高考人數(shù)最多的一年,也是“00后”大規(guī)模參加高考的第一年。
18年前,“千禧寶寶”扎堆出生,許許多多的育齡夫婦刻意選擇在2000年生下孩子,那是公元元年之后的第二個千年交替,恰逢中國的農(nóng)歷龍年。1771萬人,是當年中國新生兒的總數(shù),此后15年里,新生兒人數(shù)都未超過這一年,直到2016年出臺全面開放二胎政策,這一數(shù)據(jù)才被打破。
這一年出生的“00后”們,從上幼兒園、到小升初,再到初升高,都參與著異常激烈的競爭?,F(xiàn)在,他們又開始通過高考這種極具儀式感的“成人禮”,陸續(xù)走向社會的舞臺。
“人生代代無窮已”,當“90后”正逐步退出高考大軍的洪流,新一代的“00后”就將懷揣著美好夢想開始他們的逐夢旅程,而不少曾經(jīng)參加過高考的“70后”父母們則以家長的身份迎來了又一次的參考,已成為當下社會職場中堅力量的“80后”很多還依稀記得當年自己曾面對過的高考作文題目。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不同的時代際遇,“00后”和“90后”“80后”……并沒有本質的差別,只是“00后”們面臨的選擇更加豐富和多元,藝考、自主招生考試、出國求學……這個時代,已不需要篤信“一考定終身”,高考也并不是必須要擠過的獨木橋。
從2013年開始,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diào)查與數(shù)據(jù)中心設計和實施了中國教育追蹤調(diào)查。到2017年底,有近80%的樣本學生被成功追訪。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30.45%的學生希望自己讀到大學本科,16.21%的人希望讀到研究生,16.39%的人希望拿到博士學位,34%的學生能夠接受大專及其以下學歷,還有少數(shù)學生表示對學歷無所謂。
這一代人所成長的家校環(huán)境更加民主,他們對自我認知強烈,更愿意自主選擇未來。這也是社會更加開放、社會心態(tài)逐漸多元的結果。4年前,《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出臺,指出“唯分數(shù)論影響學生全面發(fā)展,一考定終身使學生學習負擔過重”,明確將“2014年啟動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2017年全面推進,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國特色現(xiàn)代教育考試招生制度”確定為總體目標。
上海、浙江已率先啟動新高考綜合改革,目前在試點基礎上完善了考試招生改革的方案;去年,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個省市啟動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今年還將有多個省份開啟改革進程。為給予學生充分了解大學、了解專業(yè)的時間,實現(xiàn)從“家長選專業(yè)”到“自主選專業(yè)”的轉變,近些年來,許多高校進行了選材招生中的大類招生探索,同時輔之以交叉學科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
“學如弓弩,才如箭鏃?!笨荚囌猩贫仍僭趺锤母铮际抢@不開的公共話題。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總是難以改變的,中國教育追蹤調(diào)查結果顯示,34.67%的家長期望子女最終取得博士學歷,這比他們子女的選擇比例高出近20個百分點。
對于夢想的選擇難有對錯之分,中國人喜歡將高考形容為廣大考生的“成人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經(jīng)歷了高考的人,心理將更加成熟,人格將愈加完善。歸根結底,“學有所成,自食其力”是社會對每一代人的共同期待,學校教育并非人生受教育經(jīng)歷的全部,人生終究是一個自我成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