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蘇軾
三毛在《夢田》中吟誦道:“種桃、種李、種春風(fēng)……”我有心田半畝,愿用它來種下青春。
我們應(yīng)該在屬于自己的絢麗的青春歲月中,綻放出屬于自己的顏色不一樣的煙火。美人會遲暮,但眼神中的光彩不應(yīng)湮滅。歲月會消逝,但激揚活力的青春不應(yīng)吝惜。即便是炳燭之明,也要大放異彩。
北島在《波蘭來客》中寫道:“那時我們有夢,關(guān)于文學(xué),關(guān)于愛情,關(guān)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悲壯的詩人因青春的逝去而心傷。
王勃風(fēng)華正茂時,一揮而就千古名篇《滕王閣序》;徐志摩在康橋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條水草,默默地守護著林徽因;三毛趁年輕旅居撒哈拉,勇敢追尋不尋常的快意人生;林徽因沉醉在四月天的詩意里,如癡如醉。連張愛玲也懇切地勸我們“出名要趁早”。
時光流走得那樣義無反顧,多少年后,當(dāng)我們回首往事時,似乎只有那段青春在不斷回放。
川端康成凌晨四點看見海棠花未眠,百歲楊絳偶遇好友仍用螞蟻打招呼的方式問候?qū)Ψ剑裉镓S寫詩“雖然是九十八歲/可我也還要戀愛/夢想乘著天邊的云”,李嘉誠也曾戲言要用一半財產(chǎn)換取十年光陰。然而,時光決不會回首,抹掉你的眼淚。
所以,張小嫻曾高歌:“以夢喂馬,馳騁歲月;以夢為馬,詩酒趁年華?!?/p>
馭夢之馬,向歲月狂吼: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沒有地平線……馭夢之馬,向世界宣戰(zhàn):縱然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zhàn)者,請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馭夢之馬,看春天百花相繼盛開;作夢之詩,望夏天古樹撐起蒼穹;飲夢之酒,見秋天落葉緩緩飄落;懷青春心,憶冬天寂寥雪落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