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晶
多一些書生氣、多一些書卷氣、多一些書香氣,無疑是教師身份的重要“標志”之一。當然,作為教師,我們不能為了讀書而讀書。我們必須讀懂社會、讀懂教育、讀懂學生、讀懂自己。為此,我們不妨試試這樣去讀書——
一、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讀教育類書,學會判別
每個學生都有一個獨特的心靈世界。在學習和發(fā)展過程中,他們的需求不同,接受能力不同。教育他們,不能采用填鴨式教育。所以,我們的專業(yè)行為需要有專業(yè)理念引領、專業(yè)學識支撐,而理念、學識,首先是從讀書中獲得的——通過讀典型案例、成功經(jīng)驗、同行的建議、名師的設計,汲取營養(yǎng),分享智慧,不斷獲取教育原理知識、教育行為知識、課程背景知識。不過,讀教育書籍時,我們也要學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要有所批判地讀,堅持充分尊重、辯證理解、批判吸收的態(tài)度,將自己的觀點注入,與作者的思想交鋒,在自己的實踐中移植、生發(fā)、創(chuàng)造。如此,我們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能力,使自己的專業(yè)行為日趨完善,讓教育不斷走向成功。
二、有一搭沒一搭讀圈外雜書,善于汲取
作為教師,我們很有必要跳出教育看教育,站在教育圈外看教育。為此,可以試著“有一搭沒一搭”地讀讀圈外的書,將閱讀視野由專業(yè)之內(nèi)延伸到專業(yè)之外,涉獵與專業(yè)看似“無關(guān)”的書籍、雜志。那些哲理小品、生活趣聞、宗教故事、情感美文等,它們有的博大精深、意義深遠,有的短小精悍、言簡意賅,不僅可以讓我們在記憶的寶庫中儲存大量活的課程資源,更重要的是,其中蘊含著的深意很多都與教育之道相通相連,能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打開全新的視窗。當我們把圈外的書讀活并從中汲取精髓后,就能在工作中創(chuàng)造性地加以運用和實踐。
三、讀一遍再讀一遍文學類書,尋求融通
文學類的書有它獨特的魅力。讀一本書,看一個故事,往往就是一次心靈的旅行,甚至可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所以,作為教師,讀文學類的書時,我們應努力做到上心、入神,學會平心靜氣地讀一遍再讀一遍。一方面,不必期望通過讀一部文學作品就能完全達到某種境界;另一方面,閱讀進程中,在需要精讀的時候,就字斟句酌,慢慢咀嚼,細細品味;在應該略讀的時候,則極目瀏覽,盡管視域擴大,但能要言不落。這樣平心靜氣地讀一遍再讀一遍文學類的書,我們就會有清風拂過心靈、甘泉流進思想之感。慢慢地,我們也就能學會融通,這顯然同樣有利于提高我們的專業(yè)素養(yǎng),有利于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
四、你一來我一往讀同一本書,實現(xiàn)悅讀
師生共讀的氛圍,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的最好的催生素。當學生看到老師正和自己讀著同一本書的時候,心理上的暗示與接近,會讓他們讀起來更有勁。與學生共讀,對教師自身的成長、身心的愉悅和情操的陶冶也都大有益處。當然,與學生共讀,我們首先要有計劃地選擇好書,也只有那些真正的好書,才能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積淀、能力的發(fā)展和靈魂的塑造起到充分的作用。與學生共讀,我們還要采用一些激勵學生的讀書方法,如分角色讀、接力讀等等。而在適當?shù)碾A段,我們還可以做讀和說、寫結(jié)合的嘗試,多引導學生從情感的角度來尋找讀和說、寫的結(jié)合點,不要求他們按規(guī)范的格式寫讀后感。只要有“感”就說出來、寫下來,隨意自由。這樣,學生的閱讀自然就可以成為“悅讀”了。
總之,因為我們是教師,所以我們有屬于自己的讀書方法。
(浙江省嘉興教育學院 31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