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
說起塔爾巴哈臺山,與名氣大的天山、昆侖山和阿爾泰山相比,它幾乎是默默無聞。
不過,歷史上的塔爾巴哈臺山要比現(xiàn)在名氣大一些。據(jù)《清實錄》記載,從乾隆二十四年到乾隆三十一年,新疆共有26處山川被納入祭祀制度中,塔爾巴哈臺山就是其中一處。塔爾巴哈臺山于乾隆三十一年,與巴爾魯克山、額彬格遜諾爾、裕勒雅爾河、阿拉克圖古勒諾爾、額敏河一同被定,一年分春秋致祭。
在中華文明史上,能夠步入祭祀行列的山川,必是名山大川,塔爾巴哈臺山能被列入,也算有幸。
乾隆在祭塔爾巴哈臺山文稱:“惟神衍脈天山,效靈中土。表崇高于北徼,標形于西陲。夙稱邊塞之屏蕃,聳重巒而特出;永作鴻圖之拱衛(wèi), 環(huán)疊嶂以相維。瑞靄祥氛,答四時之靈貺;升香薦幣,昭萬載之懷柔……”祭文對塔爾巴哈臺山脈靈秀、位置、作用進行了生動地描述。
塔爾巴哈臺,蒙古語意為旱獺,當?shù)囟喃H,塔爾巴哈臺山因此得名。塔爾巴哈臺山橫臥在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邊界線上(以分水嶺為界),大致呈東西走向,東與額敏縣吾爾喀夏山相接,向西越過塔城市地界延伸至哈薩克斯坦境內(nèi)。塔爾巴哈臺山在中國境內(nèi)長135公里,寬15~30公里,山呈階梯狀山體,山坡為大片丘陵,土壤為粟鈣土和草甸土,腐質(zhì)層厚,且有大量涌泉,亦稱“泉線地”。
《塔城直隸廳鄉(xiāng)土志》載:塔爾巴哈臺山,嶐然高聳,前斜后削,天險自成。這種前斜(南坡)后削(后山)的山勢,有效阻滯了烏拉爾山南下的冷空氣,成就了冬暖夏涼的宜人氣候,每年平均氣溫為4.9℃~5.4℃,年降水量350~500毫米,冬季積雪一般在100厘米以上。
在外國探險家的筆下,塔爾巴哈臺山也以地理位置重要而受關(guān)注。19世紀的沙俄地理學(xué)家彼·彼謝苗諾夫在《天山游記》這樣描述塔爾巴哈臺山:塔爾巴哈臺山高大的山脊就這樣把南北兩邊寬闊的草原道路隔開了。從公元前2世紀起到公元13世紀,這兩條草原之路,就是從亞洲山地造到西海低地,即巴爾喀什湖―咸海―里海區(qū)域的歷次民族大遷徙的必經(jīng)之道,這種民族大遷徙,12個世紀以來,對于歐洲的命運,特別是俄羅斯的命運,具有重大的影響。可以說,塔爾巴哈臺山見證過諸多民族的變遷,目睹過游牧部落的興衰,親歷過多元文化的碰撞。
塔爾巴哈臺山南麓分前山丘陵地帶和后山,前山丘陵地帶土地肥沃,擁有塔城市最好的牧場及旱田,即便已經(jīng)開發(fā)的旱田、草料地區(qū)域,受地形因素制約,一些陡峭的丘陵洼地,草場與草場之間的界線等地依然保留著一道道或一片片原生態(tài)植物群。 開闊的丘陵臺地草原猶如一群龐大溫馴的綠色巨獸,或坐或臥于四面環(huán)山的天地間。大團或陰沉或潔白或拖著黛青色雨幕的云絮,在巨獸群間投下或深或淺或虛幻的陰影。
后山則是優(yōu)良的夏牧場,也是塔爾巴哈臺山山區(qū)自然風(fēng)光最美、并且適宜夏季游牧居住生活的地方。山雖不高,但是它發(fā)育匯聚了流經(jīng)塔城市的幾條主要河流。山間溪流縱橫密布,或汪汪,或涓涓,或淙淙,一個個哼唱著清澈的歌兒,閃爍著暢亮與靈性,在巨石間,在飛瀑里,一路瀟灑一路歡歌向南奔流而去。
塔爾巴哈臺山最美的是花海,因是邊境地區(qū),這里人跡罕至,沒有關(guān)注的目光,沒有熱情的點贊;因這里山路崎嶇,天然險峻,在高山之巔,花安靜地開、開得放肆,水靜靜地流、流得自在。
沿著邊防公路,由南向北,再折向東,兩邊風(fēng)景隨風(fēng)而來,最先看到的就是植被繁盛的丘陵地帶,山坡上青草如毯,半坡的牛羊,不緊不慢、悠然吃草,偶而一群馬飛奔而來,毛皮如緞,宛如一幅色彩絢爛的油畫。
沿著盤山公路上下盤旋,山谷綠樹成蔭,山澗溪流或在巨石間流淌,或形成飛瀑,銀鏈成空,水花四濺;走到山巔,下車后走進大山中,猶如世外桃源。夏日的塔爾巴哈臺擁有充滿生命力的綠色。透著生機、活力、成熟的綠色蔥蘢下,時間慢了下來,空間有點恍惚,憂郁的詩人、疲倦的旅者,人們流連其中,體會著人生的真諦,尋找著久違的感覺,感受著片刻的超脫。
放眼望去,高天碧地間、白云輕風(fēng)里,整個塔爾巴哈臺山南麓丘巒逶迤起伏,遼遠飄逸。遇到晴朗天氣,還可以眺望到塔額盆地,城市的高樓大廈猶如綠豆,成片的耕地像生字本上的小格子,縱橫交錯的公路像細線一般。這時,你大概會感嘆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了。
塔爾巴哈臺山最美的季節(jié)是春夏兩季。每年4月,雪尚未化盡,塔爾巴哈臺山的春天便悄然來臨,遠處的雪山和遼闊的草原遙相呼應(yīng),山坡上的殘雪和腳下的新綠連為一體。就在沒有完全消融的冰雪邊,勇敢地生長出了一簇簇無名的野花,它們隨風(fēng)搖曳,仿佛初生的嬰兒一般純凈、柔弱,但卻明白無誤地讓人感受到了春的氣息,羞澀地拉開春的帷幕。
隨著氣溫升高,野花慢慢向高山延伸開放,到了6月和7月進入盛期,山坡上青草茂密,各種野花依次競相開放,有芍藥花、錦雞兒、忍冬、金蓮花、柳蘭、大花耬斗菜、貝母花、百合花、野罌粟等100多種,豐富奇美、絢麗奪目,成為塔爾巴哈臺山區(qū)一道絕美景觀。
而這時,山中背陰處還有殘存的積雪,紅、黃、藍、紫、白各色鮮花圍繞著尚未消融的冰雪大面積盛開,有的花期只有短短幾天,為了天地間那美麗的一瞬,它們也愿意用一生的努力去綻放。一切,始于自然;一切,歸于自然。
置身濃香四溢的花海,仿佛走進巨獸管護的花園,真想做一只蒼鷹,每天盤旋在天空,俯視和守護這片花海。
盛夏季節(jié),又一次走進塔爾巴哈臺山巔,徜徉在百花叢中,不知不覺,人已走進茫茫天地之間……放緩匆忙的腳步,靜靜傾聽自己的心聲,再回到城市時,那幾天做夢也會在花海里,那是七彩的夢。
最令人驚艷的寬瓣金蓮花,在高山頂,四周再無高山,涼風(fēng)吹過,山背陰處還有積雪,氣溫升高融雪匯成小溪,小溪沿山勢曲折流淌,形成了濕地,金蓮花成片開著,遠看像金黃色的地毯。
走進金蓮花叢后,你才發(fā)現(xiàn),花叢中還夾雜著各類野花,有黃蕊白瓣的銀蓮花,有紫色如豆的高山勿忘草,還有星星點點的藍花老鸛草。不過,在強勢的金蓮花中,這些花只是配角。
寬瓣金蓮花是毛茛科金蓮花屬,別名是旱荷、旱蓮花寒荷、陸地蓮、旱地蓮、金梅草、金疙瘩,莖高20至50厘米,花單獨頂生或2~3朵組成稀疏的聚傘花序,常見黃、橙、紅色,主要生長在海拔1 700至2 000米的高山濕地草甸。
單株的金蓮花很耐看,蓮莖直立,葉形如碗蓮,花色金黃,外形優(yōu)美、色澤艷麗,花瓣也舒展大氣,樣子與蓮花有幾分相像,艷而不妖,尤其是花朵的顏色,像它的別名“金疙瘩”,雖然遠在深山卻透著富貴氣。
盛夏季節(jié),在塔爾巴哈臺山巔,能與金蓮花一爭高低的,大概只有大花耬斗菜了,它時而與金蓮花相伴而生,時而自成一片,藍色的身姿雖不如金蓮花顯眼,但也很耐看。
大花耬斗菜屬毛茛科耬斗菜屬,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葉片輪廓三角形,苞片披針形至長圓形,花瓣瓣片藍色或白色,近直立,圓狀卵形,蓇葖長2~3厘米,頂端宿存花柱長6~7毫米,6~8月開花,野生品種在我國只產(chǎn)于新疆。
大花耬斗菜常常三五棵擠到一起同時開放,嬌小玲瓏,高低有序。大花耬斗菜大多數(shù)介于藍色和雪青色之間,花瓣半透明,逆光看去,花色嬌嫩,不知為什么,讓人想起“侍兒扶起嬌無力”之句。還有一種,內(nèi)一圈花瓣為白色,外一圈是藍色,藍白相間,花形獨特。
金蓮花和大花耬斗菜因為花形好,現(xiàn)在被園藝專家培育出很多人工栽培品種,在百度搜索金蓮花和耬斗菜時,大部分彈出的頁面圖片中的品種與野生品種差距很大,雖然顏色更豐富了,花形更大了,總覺得人工雕琢的痕跡太重。
在塔爾巴哈臺山,像金蓮花和大花耬斗菜這樣的野花比比皆是,這里山地與盆地相連、草原與荒漠相依,在獨特的區(qū)域交匯和特殊的氣候條件影響下,這一區(qū)域的植物品種豐富,富集多樣,形成了國內(nèi)其他地區(qū)無可替代的特異性自然景觀,保存了多種地質(zhì)演變中外地已經(jīng)滅絕的原生植被,被譽為“歐洲植物的避難所”。站在塔爾巴哈臺山巔,凝視著一片片、一叢叢野花時,會被大自然的造化所感動。
歷史云煙遠去,如今,大自然留給塔爾巴哈臺山的是一筆寶貴財富,尤其是塔爾巴哈臺山脊地帶,100多公里長的邊境地帶,因為少了人為的干擾和破壞,是中亞山區(qū)完整生物基因資源種類的天然寶庫,成為大自然的秘密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