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子 翁倩
去圣克拉拉之前,我就知道這是一座酷炫的城市。這個信息的來源是特立尼達的民宿老板。在聽說我要去這座古巴中部城市后,他就連說了五個“cool”。二十多年前他在圣克拉拉讀大學,文身、留長發(fā),成了古巴警察眼中的“叛逆分子”。他說圣克拉拉是他最喜歡的城市,因為那里氣質先鋒、允許特立獨行。
我是在下午5點到達的。一下汽車,熱浪就洶涌地包圍了過來。我把行李搬到預訂的民宿,又等沸騰的暑熱逐漸散去后才出門散步。此時天色已經有些暗淡,街道縫隙中飄著幾絲黛青色的游云。不遠處的小城廣場被綠樹包圍,頭頂上全是鳥鳴聲。晚上8點,街邊的咖啡吧就開始有樂隊演奏,人們走在路上,興起時就會直接在馬路中央跳薩爾薩舞。
“真是一座充滿藝術活力的城市?。 蔽以谛睦锔袊@。幾個小時前,我對圣克拉拉的全部認知都還停留在有限的歷史知識上。比如它是西班牙殖民者在古巴創(chuàng)立的第八個城鎮(zhèn),比如它是一座和切·格瓦拉關系密切的城市。1958年,30歲的切帶領敢死隊在圣克拉拉截下了22節(jié)裝滿高射炮、機槍和彈藥的火車車廂,為古巴革命勝利奠定了基礎;30年后,切·格瓦拉紀念館在這里建成;又過10年,圣克拉拉迎回了切的遺骸,此時距離他在玻利維亞被捕已經過去31年?,F(xiàn)在又已過去20年,我就想去看看,一座已經和切·格瓦拉合二為一的城市會是什么樣?是同樣亢奮、危險但又充滿為理想獻身的浪漫主義氣質,還是在歲月的打磨中走向了沉穩(wěn)、溫和,或許還有了些審時度勢的世故?切死于39歲,他沒有開始的人生下半場,圣克拉拉會如何續(xù)寫呢?
第二天,我去了切·格瓦拉紀念館。主館陳列著他曾經用過的水杯、手槍和呼吸器(切患有哮喘),也陳列著他寫作《古巴革命回憶錄》時的手稿和游擊戰(zhàn)時的地圖。1965年離開古巴以后,切又前往剛果和玻利維亞展開反帝國主義的游擊戰(zhàn)爭。去世后,他成為西方左翼運動的象征,他的頭像則成為了流行文化的重要標志——那張?zhí)魍h方的肖像,出現(xiàn)在各種杯子、旗幟和T恤上。沒人說得清楚它為何迷人,但它就是能刺激年輕人的消費欲望。那天我走出紀念館,自然也看到了紀念商店里大面積的肖像。我問老板:“在圣克拉拉賣切的紀念品是一種什么感覺?”老板非常憨厚地笑著說:“就像是在變賣切的精神遺產?!?/p>
走回市中心的路上,我路過一片長著雜草的廢墟。斷壁殘垣之間,有一片朱紅色的舞臺。我想起曾在一本旅行書上看過,圣克拉拉有一個非??岬木瓢桑蜕L在荒蕪的街道上。每逢周六,這里都會有全古巴最開放的脫衣舞表演,場面火爆張揚,像一場尋找憤怒與歸宿的現(xiàn)代流亡。我又想起特立尼達民宿老板年輕時的故事,想起他對圣克拉拉的描述,就覺得眼前的一切都像曝光過度的照片——陽光明晃晃的,街道歪歪扭扭的,你不知道事物的輪廓是會變得更清晰還是更模糊,正如你不知道當一個人和一座城市捆綁之后,是獲得了永生還是加速了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