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格
(河南省濮陽市范縣中醫(yī)院,河南 濮陽 457500)
肝性腦病是由嚴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謝紊亂為基礎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失調(diào)綜合征,而輕微型肝性腦病屬于一種特殊的肝性腦病,患者通常無明顯相關癥狀表現(xiàn),但通過數(shù)字符號實驗等神經(jīng)生理﹑心理檢查均可發(fā)現(xiàn)其智力﹑神經(jīng)異常[1]。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乳果糖灌腸﹑口服抗生素等治療方法以減少內(nèi)腸道毒素淤積,促進毒性物質(zhì)排出[2]。研究指出[3],大黃煎劑保留灌腸治療輕微型肝性腦病具有改善預后﹑降低復發(fā)率等優(yōu)點。本研究中用大黃煎劑保留灌腸治療輕微型肝性腦病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116例,均為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輕微型肝性腦病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58例。對照組男36例,女22例;年齡20~69歲,平均(46.27±10.41)歲;病程1~21年,平均(13.58±4.27)年;肝衰竭9例,肝癌15例,肝硬化34例;疾病分期Ⅰ期25例,Ⅱ期18例,Ⅲ期11例,Ⅳ期4例。觀察組男39例,女19例;年齡21~73歲,平均(46.58±11.09)歲;病程1~25年,平均(13.37±4.28)年;肝衰竭11例,肝癌18例,肝硬化29例;疾病分期Ⅰ期26例,Ⅱ期14例,Ⅲ期13例,Ⅳ期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及《中國肝性腦病診治共識意見》中輕微型肝性腦病診斷標準,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合并酒精性肝硬化,伴有嚴重肺﹑心﹑腎等器官損傷,月經(jīng)期﹑妊娠期﹑哺乳期婦女,合并肝腎綜合征﹑重度感染等嚴重并發(fā)癥,精神障礙,消化道半個月內(nèi)出血,1個月內(nèi)服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抑制劑,3個月內(nèi)參加其他臨床藥物試驗。
兩組均行常規(guī)治療,包括平衡水電解質(zhì)﹑限制蛋白質(zhì)攝入﹑對癥治療等。
觀察組加用大黃煎劑保留灌腸治療。大黃煎劑材料為醋制大黃30g,烏梅30g。由藥劑科煎制,每100mL進行裝瓶。灌腸液使用前加溫至40℃左右,用注射器抽取50mL,連接14號肛管。取左側臥位,抬高臀部,將肛管插入直腸30cm以上,注意動作輕柔,再緩慢注以藥液。注液完畢后將肛管拔除,再用手向肛門方向擠壓以壓迫肛門括約肌,保持5min。壓迫完畢后,協(xié)助患者由左側臥位轉為右側臥位,確保藥物在腸內(nèi)至少保持2h。每日灌腸1次,共7次。
內(nèi)毒素:采用鱟試劑偶氮基質(zhì)顯色法對內(nèi)毒素進行檢測。顯色基質(zhì)鱟試劑(上海榕柏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chǎn),[88]衛(wèi)藥準字SJ-02),操作方法嚴格遵照說明書進行,內(nèi)毒素含量大于12ppm為陽性。
血氨水平:采用干化學直接顯色測定法對血氨水平進行檢測。取靜脈血2mL,用Berthelot(酚-次氯酸鹽)試劑顯色,參照標準,計算氨含量。一般正常水平為18~72μmol/L。
肝功能:采用日立718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并記錄總紅膽素(TBIL)﹑谷丙轉氨酶(ALT)﹑白蛋白(ALB)水平,進行對比分析。TBIL正常參考值3.4~17.1μmol/L,ALT9~50U/L,ALB35~51g/L。
兩組治療前后內(nèi)毒素和血氨指標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內(nèi)毒素指標比較 ()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內(nèi)毒素指標比較 ()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比較見表2。
組別 例 內(nèi)毒素(ppm) 血氨(μ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8 16.29±1.95 14.07±1.87 84.27±6.34 70.37±5.82觀察組 58 16.14±1.89 9.98±1.32 83.68±6.41 33.18±5.25 t 0.421 13.608 0.498 36.135 P 0.675 0.000 0.619 0.000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比較 ()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比較 ()
治療后TBIL(μmol/L) ALT(U/L) ALB(g/L) TBIL(μmol/L) ALT(U/L) ALB(g/L)對照組 58 54.27±7.82 122.52±21.37 32.29±2.35 46.18±6.73 89.37±9.43 33.25±3.16觀察組 58 56.62±7.42 124.47±34.26 32.58±1.92 38.73±5.21 74.25±11.28 36.72±2.41 t 1.660 0.368 0.728 6.666 7.832 6.650 P 0.100 0.714 0.468 0.000 0.000 0.000組別 例 治療前
重癥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病﹑肝硬化及其他彌漫性肝病均可引發(fā)肝性腦病,以肝硬化最為多見,約占70%[4]。誘發(fā)肝性腦病的原因復雜,如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飲食﹑感染或手術創(chuàng)傷等,這些因素均會提高神經(jīng)毒質(zhì)毒性效應,進而使腦組織對各種毒性物質(zhì)的敏感性增高,增加血液與腦脊液間屏障的通透性,最終誘發(fā)腦?。?]。
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內(nèi)毒素水平低于對照組。說明大黃煎劑保留灌腸治療輕微型性腦病可有效降低其細胞內(nèi)毒素水平。主要原因可能為大黃﹑烏梅兩藥合用不僅可以防止大黃過度下瀉,而且有酸化腸道的作用,可減少腸道對氨的吸收,同時又促進類桿菌屬﹑優(yōu)雙歧桿菌屬等有益菌群的繁殖生長,抑制大腸桿菌﹑鏈球菌等有害細菌滋生,從減弱其蛋白質(zhì)分解功能,減少腸道內(nèi)產(chǎn)氨量的同時又避免了血氨的積蓄及吸收,最終達到清除腸道內(nèi)毒素的目的[6]。大黃煎劑治療輕微型肝性腦病不僅切合病機,而且能夠有效改善機體內(nèi)部新陳代謝情況,加快毒素排出,改善機體循環(huán)功能,進而加快疾病康復進程。
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血氨水平低于對照組,說明大黃煎劑保留灌腸治療輕微型肝性腦病可有效降低其血液氨含量。主要原因可能為大黃煎劑可降低腸道酸堿性,從而抑制細菌生長,減少腸道內(nèi)NH3的產(chǎn)生與吸收,起到保護肝細胞的作用[7]。血氨是由于體內(nèi)各組織各種氨基酸分解代謝產(chǎn)生的氨以及由腸管吸收的氨進入血液形成所得,大黃煎劑呈弱酸性,經(jīng)肛管灌腸后可與腸道內(nèi)H+離子及NH3經(jīng)化學反應作用形成NH4+,并通過酸透析作用,使得血液中的氨不斷擴散至腸道內(nèi)部,從而降低靜脈血中氨的含量,進一步減少血氨在體內(nèi)的吸收與積聚,最終達到降低體內(nèi)血氨含量的目的。
觀察組治療后肝功能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大黃煎劑保留灌腸治療輕微型肝性腦病可有效改善肝功能。主要原因可能為大黃煎劑對肝功能恢復有重要作用。發(fā)生肝臟炎癥﹑壞死﹑中毒等損害時,其TBIL將直接上升,且在各種病毒性肝炎﹑肝細胞壞死時ALT會被大量釋放進入血液;若肝臟合成功能障礙,患者體內(nèi)ALB會顯著降低,因而TBIL﹑ALT﹑ALB均為診斷肝功能的重要指標。大黃味苦﹑性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jīng),具有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jīng)﹑瀉火解毒﹑利膽退黃之效;烏梅味酸﹑澀,性平,歸肝﹑脾﹑肺﹑大腸經(jīng),具有斂肺,澀腸,生津,安蛔之效[8]。兩藥合用灌腸,直接經(jīng)腸道吸收使藥效加倍,從而改善肝功能水平。
綜上所述,大黃煎劑保留灌腸治療輕微型肝性腦病可有效降低內(nèi)毒素及血氨水平,改善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