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榮
(南京藝術(shù)學院 流行音樂學院,江蘇 南京 210013)
東千佛洞,位于甘肅瓜州縣橋子鄉(xiāng)南35千米峽谷的兩岸。其中第7窟,位于河谷東岸中部,坐東面西,繪于西夏時期。該窟前部為穹窿頂,甬道后部有中心塔柱,中心柱三面皆繪壁畫,南壁有八臂觀音一鋪,北壁有十一面觀音一鋪,東壁即中心柱的背面是《涅槃變》,其下端即是伎樂圖像(圖1),該圖像共出現(xiàn)有四名樂舞人物。以往學者對此圖只是簡單敘述,并未深入考察。莫高窟西夏窟壁畫多反映藏密題材及風格的樂舞,世俗樂舞圖像則極為少見。這都使對該圖像的研究顯得尤為必要。本文就瓜州東千佛洞西夏第7窟《涅槃變》中的《樂舞圖》(以下簡稱“《樂舞圖》”)所反映的西夏時期河西世俗樂舞文化及該圖所繪經(jīng)變的宗教文化背景展開詳考。
《樂舞圖》為莫高窟及其姊妹窟中最精美的壁畫之一。莫高窟、東千佛洞及榆林窟中的西夏石窟數(shù)量并不少,但其壁畫中的樂舞圖像較多藏密的特征與風格。該伎樂圖像則不為藏密畫,而是民間世俗樂舞文化的真實反映,這對認識西夏樂舞藝術(shù)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該圖像樂舞人物共有四名,三人奏樂,一人舞蹈。三人所奏樂器自南向北依次為拍板、毛員鼓與橫笛。其中,所奏拍板為六片板數(shù)的小拍板,此恰與宋陳旸《樂書·胡部》“大者九板,小者六板”的記載相符合。俄藏黑水城出土西夏文獻《番漢合時掌中珠》中亦載有拍板一詞。故該圖亦能以圖證史,所反映出的音樂信息具有一定的真實性。關(guān)于三人所奏樂器名稱及類型,筆者曾在《瓜州東千佛洞西夏第7窟〈涅槃變〉中樂器圖像的音樂學考察》(杜建錄主編《西夏學》第11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一文中進行了詳細考證,此處不贅。本文著重對其樂舞屬性及所反映的文化特征進行詳細論考。
該圖中,在三人樂器的伴奏下,舞人所舞為中原流行的踏歌。踏歌為我國唐代以來常見的歌舞藝術(shù)形式,是一種在樂器伴奏下有歌、有樂、有舞的集體歌舞娛樂形式。王安石《秋興有感》一詩有云:“宿雨清畿甸,朝陽麗帝城。豐年人樂業(yè),隴上踏歌聲”[1]6679,可見,豐年慶賀時,多伴以踏歌。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載:“第八盞御酒,歌板色,一名‘唱踏歌’”[2]61,《武林舊事》亦載:“第三盞歌板唱踏歌”[3]17,可見拍板與踏歌的廣泛結(jié)合?!段淞峙f事》卷七又載:“第七盞,小劉婉容進自制《十色菊》《千秋歲》曲破。”[3]162宋流行曲破,而黑水城出土西夏漢文《雜字·音樂部第九》恰載有《曲破》一詞,此亦印證了宋與西夏音樂文化交流的史實。
據(jù)任半塘《唐聲詩》言:“唐有‘踏歌’‘踏曲’‘踏謠’諸名……用踏步以應(yīng)歌拍。”[4]308該圖舞者左腿高抬,右臂提舉,踏著樂曲做頓足狀,四人皆和著節(jié)拍以踏步。因踏歌依著樂曲節(jié)拍和而踏步,亦稱為“踏曲”?!队详栯s俎》載:“(番僧難陀)初入蜀,與三少尼俱行,或大醉狂歌,戍將將斷之……因指三尼此妙歌管……僧謂尼曰:‘可為衙役踏某曲也’”[5]54,即是云梵僧難陀與三尼在蜀地遇戍將,言尼為戍將跳舞即跳踏歌也。
中國佛教禪宗文獻《五燈會元》卷七載:“杭州龍華寺靈照真覺禪師,高麗人也……僧問:‘草童能歌舞,未審今時還有無?’師下座作舞曰:‘沙彌會么?’曰:‘不會?!瘞熢唬骸缴で右膊粫??’”[6]411真覺禪師所言“踏曲子”即是踏歌所謂。且禪宗義理的主要源頭是涅槃思想,而該圖恰是反映了“涅槃變”?!赌鶚劷?jīng)》是大乘佛法的根本經(jīng)典之一,大般涅槃含具法身、般若、解脫三層境界?!赌鶚劷?jīng)》以佛性為宗旨,倡導“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的義理,蘊含“一切眾生皆得成佛”“涅槃具常樂我凈四德”等思想,即使外道信仰亦能成佛。涅槃變正是《涅槃經(jīng)》核心思想的表現(xiàn)。從經(jīng)文義理看,大般涅槃即大寂禪定的心性源頭。禪宗追求涅槃的境界,而禪宗思想則常通過禪宗歌詩、偈贊、唱唄、經(jīng)變畫、經(jīng)變文、戲弄、樂舞等途徑來構(gòu)成涅槃思想的意境,即不僅依賴“諸佛妙理,非關(guān)文字”的經(jīng)文,也通過樂舞等手段“直指人心”,以達到見性成佛?!段鍩魰肪砦濉⒕砥咭栽娗?、樂舞踏歌而描禪趣,恰與追求涅槃之境為同意。
圖1 瓜州東千佛洞西夏第7窟《涅槃變》中的《樂舞圖》(局部)
瓜州東千佛洞西夏第7窟《涅槃變》以世俗樂舞踏歌的藝術(shù)形式來禮佛,佛教寺院亦常進行世俗樂舞的演出。北宋沙門延一撰《廣清涼傳》卷上有云:“大孚靈鷲寺者……樂音一部,工技百人。簫笛箜篌,琵琶箏瑟,吹螺振鼓,百戲喧闐。舞袖云飛,歌梁塵起。隨時供養(yǎng),系日窮年。”[7]1107《續(xù)高僧傳》載:“(京師清禪寺)寺足凈人無可役者,乃選取二十頭令學鼓舞。每至節(jié)日,設(shè)樂像前,四遠問觀,以為欣慶。故家人子弟接踵傳風,聲伎之最高于俗里?!盵8]697《五燈會元》卷十九載:“臨安府靈隱慧遠佛海禪師……倒吹無孔笛,促指舞涼州?!盵6]1287該卷亦載:“(無為宗泰禪師)祖以手作打仗鼓勢,操蜀音唱綿州巴歌曰:‘豆子山,打瓦鼓……’”[6]1267北宋錢易《南部新書》有載:“道吾休和尚上堂,戴蓮花笠,披襕執(zhí)簡,擊鼓吹笛,口稱魯三郎云:‘打動關(guān)南鼓,盡唱德山歌’?!盵9]88可以看出,唐宋時佛僧常擅長世俗樂舞的表演,而兩宋樂舞在西夏多有傳播。西夏故地曾出土有《劉知遠諸宮調(diào)》殘本,且北宋沈括在夏宋邊境守防時曾詠《凱哥》一首,言西夏“萬里羌人盡漢歌”。可見,西夏寺中番僧多習擅唐宋的踏歌,這在史籍中亦有印證?!端问贰は膰鴤鳌份d:“(西夏)朝賀之儀,雜用唐宋,而樂之器與曲則唐也?!盵10]14028該圖亦可見,西夏禮佛樂舞中出現(xiàn)了來自唐宋的踏曲藝術(shù)形式。
踏歌有一人專舞、眾樂皆踏的踏歌,亦有眾樂伴奏、多人共舞的聯(lián)袂踏歌。此兩種皆為西夏樂舞所有。前者即如《樂舞圖》所繪,后者亦見于史籍記載。《舊五代史·黨項傳》有云:“其每至京師,明宗為御殿見之,勞以酒食,既醉,連袂歌呼,道其土風以為樂。”[11]1845《太平廣記》載:“浚儀王氏,士人也。其母葬,女婿裴郎飲酒醉……聞群婢連臂踏歌”[12]540,云浚儀王氏母葬,其女婿裴郎飲酒醉而被誤葬,見眾者圍繞柏堂靈棺“連臂踏歌”。《太平廣記》成書于宋初,多引民間小說軼事??梢姡螘r喪葬,亦可飲酒,伴有舞樂踏歌。而西夏喪葬亦有飲酒及棺前歌舞風俗?!段飨挠浭卤灸份d:“凡育女稍長,靡由媒妁……倏忽雙斃。一族方率親屬尋焉,見不哭……架木為高丈,呼為‘女柵’,遷尸于上,云于飛升天也。二族其下?lián)艄娘嬀?,盡日而散?!盵13]421另,德明母親亡,亦施以歌舞而哀吊,《宋史·夏國傳》載:“德明以樂迎至樞前”[10]13990。
西夏與宋音樂文化交流頻繁,《西夏書事》載:“其禮文儀節(jié),律度聲音,無不遵依宋制”[14]146,就連柳永詞的演唱在西夏亦能見到。《宋元詞話》有載:“西夏歸明官云:‘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盵15]123而踏歌時,亦唱柳永詞。溫庭筠《秘書劉尚書挽歌詞》云:“折花兼踏月,多唱柳郎詞?!盵16]3019踏月,即月下踏歌,亦如顧況詩《聽山鷓鴣》“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曉”[16]1350之意。劉禹錫《踏歌行》云:“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連袂行……桃蹊柳陌好經(jīng)過,燈下妝成月下歌?!盵16]186宋王讜《唐語林》載:“衣以珠翠緹繡,分行列隊,連袂而歌……其曲有曰《蔥嶺西》者,士女踏歌為隊,其詞大率言蔥嶺之士,樂河湟故地?!盵17]199可見,聯(lián)袂而踏歌時,多樂以河湟故地。而西夏踏歌時,或亦多唱柳永詞。
西夏亡后,西夏樂為元所承襲,《元史》卷六十八《禮樂志二》云:“太祖初年,以河西高智耀言,征用西夏舊樂”[18]1691。故元廷中亦流行踏歌。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十載:“九龍殿高紫帳暖,踏歌聲里歡如雷。白翎雀,樂極哀。節(jié)婦死,忠臣摧。”[19]249可見,踏歌還伴有祭祀活動。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并引)中有“踏歌椎鼓過清明……攜向田頭祭社來……社下燒錢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騎吹東來里巷喧,行春車馬鬧如煙”[20]372之詩句,述清明祭祀時踏歌并伴以鼓吹。宋黃庭堅亦有《戲詠江南土風》詩曰:“踏歌夜結(jié)田神社,游女多隨陌上郎”[21]1073,云踏歌以祭神社。《西夏書事》記載:“(西夏)禮儀中節(jié),漸有華風?!盵14]103《樂舞圖》中踏歌圖像表明,西夏時期踏歌等世俗樂舞形式較為興盛,且以此禮佛。同時,該圖像亦表明,西夏時期已出現(xiàn)了專門供于禮佛法事和人事祭祀的世俗樂舞人員。
黑水城出土的西夏社會文書亦能說明此問題,如編號為“ИHB.No.6342-1”的西夏戶籍社會文書“一戶律移十月盛三口”中有“大一妻子耶和般若樂”[22]72,西夏文《雜字·番族姓》中恰有“耶和”一姓的記載[23]85。該戶主律移氏及其妻耶和氏均為“番族姓”,善從般若樂。該文書亦記有“年那氏般若樂”“令氏般若樂”“渾氏寶樂”,其中,“年那氏”“令氏”均為“番族姓”,“渾氏”為漢姓。可以看出,從事樂舞的人員中既有“番族人”,亦有漢人,此恰是西夏設(shè)由“番族”、漢族樂人所構(gòu)成的“番漢樂人院”音樂活動的反映。另外,夏漢雙語辭典《番漢合時掌中珠·人事下》中載有《諸佛菩薩》與《供養(yǎng)燒香》條目,反映出音樂禮佛供養(yǎng),以及《等寬妙覺》《證盛果已》《菩提涅槃》等條目,亦說明當時西夏流行的佛教涅槃思想及佛教信仰觀。
另外,西夏仁宗仁孝天盛年間所立《天盛年改定新律》,其第十章《司次行文門》即介紹有“番漢樂人院”,屬于“末等司”。[24]364可見番漢各族樂人地位亦屬低下,與社會文書所反映樂人情況一致。
《樂舞圖》中的西夏踏歌是在鼓、板、笛的伴奏下進行的。宋陸游《老學庵筆記》有踏歌的記載:“醉則男女聚而踏歌……蓋《竹枝》之類也?!盵25]45劉禹錫在《竹枝詞序》中云:“里中兒聯(lián)歌《竹枝》,吹短笛擊鼓以赴節(jié)。歌者揚袂睢舞,以曲多為賢。聆其音,中黃鐘之羽?!盵26]250可見,唱舞踏歌時,多以笛、鼓為節(jié),并在笛、鼓樂器的伴奏下,歌者舞動巾袂,音多和黃鐘羽調(diào)之聲。歌者同時亦是舞者?!稑肺鑸D》所繪與此恰有相同,圖中亦有笛、鼓伴奏,歌者手舞足踏,動感十足。由此可知,歌者舞動時所唱并非隨意,而是合乎一定的音律,此恰是樂器伴奏之功用所在。
這種在樂器伴奏下歌舞踏歌的形式一直流傳至清代,在繪制于清乾隆年間的云南大理巍山縣巍寶山神祠文昌宮中的《松下踏歌圖》壁畫,即是踏歌藝術(shù)的又一次圖像呈現(xiàn)。圖中人圍中一人吹笙,一人吹笛,一人踏歌舞蹈。踏歌者抬腿踏足,手舞口唱,與《樂舞圖》亦極為相似。民國初年《蒙化志稿》載:“婚喪宴客,恒以笙簫雜男女,踏歌時懸一足……其舞以一人吹蘆笙居中,以一二人吹簫和之”[27]145,“至迎神賽會……夜間男女雜踏,聚眾打歌”[28]23。據(jù)縣志記載,彝人踏歌或為唐代傳入南詔。西夏語亦屬藏緬語族,此亦證明了古代藏緬語族間樂舞文化在源流方面的聯(lián)系,也可見文化交流的史實。
宋夏在樂舞上有著廣泛的交流,故早在太宗德明朝時,“其禮文儀節(jié),律度聲音,無不遵依宋制”[29]391。在踏歌上亦有如此表現(xiàn),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載:“第八盞御酒,歌板色,一名‘唱踏歌’。宰臣酒慢曲子,百官酒三臺舞。合曲破舞旋”[2]61,記宋代風物及遺聞軼事的《熙朝樂事》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是夕,人家有賞月之燕,或攜榼湖船,沿游徹曉,蘇堤之上,聯(lián)袂踏歌,無異白日”[30]361,宋梅堯臣有《依韻和禁煙近事之什》詩云:“窈窕踏歌相把袂,輕浮賭勝各南堶。閑牽白日游絲揚,細驀黃金舞帶拖”[31]281。
另外,北宋時吐蕃亦好踏歌,“蕃酋女子至,聯(lián)袂圍繞漢官踏歌”[32]5886,且“(吐蕃)女好踏歌,每逢月夜群聚,握手頓足,操胡音為樂……或頓足起舞,或亢聲高歌以為樂”[33]44。而宋時,西夏與吐蕃風俗多有相同,《宋史·夏國傳》載:“黨項、吐蕃風俗相類”[10]9129。《樂舞圖》即是踏歌在西夏的藝術(shù)表現(xiàn)。
《樂舞圖》是以民間樂舞而禮佛。黑水城出土西夏文《文?!芳皾h文西夏文雙語辭典《番漢合時掌中珠》中皆載有行法事及樂舞供養(yǎng)的用語及法器?!段暮!酚休d:“法器:寶物、幢、缽、鐸、鈴、鐃、轉(zhuǎn)輪、香爐”[34]63等,《番漢合時掌中珠》載有《諸佛菩薩》《菩提涅槃》《供養(yǎng)燒香》[35]42-43等條目,在《供養(yǎng)燒香》下又載有“聲鐘、鐃鈸、銅鼓”[35]74等樂器。可見,佛教的樂舞禮佛供養(yǎng)常借人間現(xiàn)實已有的樂舞形式進行?!稑肺鑸D》即以民間的踏歌形式禮佛。
在佛教文化的發(fā)展過程中,常借用民間已有的樂舞而禮佛。如《妙法蓮華經(jīng)·分別功德品第十七》有云:“懸諸幡蓋,及眾寶鈴,華、香、瓔珞、末香、涂香、燒香,眾鼓、伎樂、簫、笛、箜篌,種種舞戲,以妙音聲,歌唄贊頌,則為于無量千萬億劫,作是供養(yǎng)已?!盵36]229《法華經(jīng)·方便品第二》有云:“若使人作樂,擊鼓吹角貝,簫笛琴箜篌,琵琶鐃銅鈸。如是眾妙音,盡持以供養(yǎng)?!盵37]9以上如鐘、鈴、琴、瑟、箜篌、篳篥、笳、簫等,均是世俗中的樂器,在莫高窟中皆有繪制,敦煌壁畫中依據(jù)《法華經(jīng)》等佛教經(jīng)典布置的帶有伎樂演奏樂器的經(jīng)變畫并不鮮見,如第217窟以東、西兩壁的規(guī)模構(gòu)造了《法華經(jīng)變相》,并程式性地繪有樂舞。
《樂舞圖》踏歌禮佛的形式在莫高窟第320窟、第156窟亦有繪制,可見中原與河西走廊踏歌藝術(shù)的交流。在禮佛活動中,供養(yǎng)佛為目的,樂舞為禮佛供養(yǎng)的途徑,踏歌等樂舞是禮佛供養(yǎng)形式的表達。換言之,對于樂舞禮佛來說,是不是踏歌或別的藝術(shù)形式并不重要,而重在樂舞禮佛的行為。
另外,中原踏歌流傳至西夏后加入了西夏已有的樂器,《番漢合時掌中珠》對拍板、笛、鼓等樂器皆有記載,而此皆為《樂舞圖》中伎人所奏樂器。敦煌莫高窟西夏窟壁畫亦不乏大量拍板、笛、鼓等樂器的繪制,如第327窟繪有吹橫笛伎樂(圖2)和執(zhí)拍板伎樂(圖3)。五代沈汾《續(xù)仙傳》也有藍采和“持大拍板長三尺余,常醉踏歌”[38]704的記載。可見,拍板常伴以踏歌,與《樂舞圖》所繪一致。
圖2 莫高窟西夏第327窟的吹橫笛伎樂
圖3 莫高窟西夏第327窟的執(zhí)拍板伎樂
關(guān)于踏歌的宗教供養(yǎng)屬性史籍中多有記載,《舊唐書》卷七云:“上元日夜,上皇御安福門觀燈,出內(nèi)人連袂踏歌,縱百僚觀之,一夜方罷……有僧婆陀請夜開門然燈百千炬,三日三夜”[39]161,《全唐詩逸》卷上錄《月夜看美人踏歌》句云:“天上姮娥遙解意,偏教月向踏歌明。共待山頭明月上,照君行棹出長川”[40]4542,宋歐陽修亦有詩云踏歌之作祭祀:“擊鼓踏歌成夜市,邀龜卜雨趁燒畬”[41]61,《全宋詩》以“題八功德水”為題記載了“隴上踏歌聲”,宋馬遠繪有《踏歌圖》(故宮博物院藏),宋唐庚《戊子大水》云:“踏歌喧喧雜鐃鼓,潭邊呼龍令作雨。龍嗔揮水十丈余,千村萬落幾為魚。寄謝龍神且安處,熟睡深潭不驚汝”[42]1290,宋末元初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三十七記載:“十月十五日,宮中故事,以豚灑上靈女廟,吹塤擊筑,奏上弦之曲,連臂踏歌赤鳳來之曲,乃巫俗也”[43]407,元胡天游《田家吟》云:“君不見踏歌槌鼓肉如山,昨日原頭祭田祖”[44]1828,元郭翼《游仙詞》有云:“銀流萬里海云東,只泛靈槎上碧空。仙女踏歌星影里,老龍吹笛浪花中”[45]1007,《元明事類鈔》云:“滇南風土,每歲七夕前半月……以香水花果為供,連臂踏歌”[46]1462,明蔣鐄《九疑山志》載:“歲首祭盤瓠……十月朔,各以聚落祭……連袂相攜而舞,謂之踏歌。樂有……笙、笛之屬”[47]142。
其中,如陳元靚《歲時廣記》所載“吹塤擊筑,奏上弦之曲,連臂踏歌”,即是踏歌中演音樂事,與《樂舞圖》中的踏歌奏樂具有同樣的情境?!毒乓缮街尽份d踏歌時笛、笙、鼓之屬的伴奏,也與《樂舞圖》相合。
西夏是以黨項羌為主體民族而在西北建立的地方政權(quán)。因西夏不存正史,故對西夏樂志難有詳盡記載,而敦煌莫高窟、榆林窟中西夏壁畫又多以藏密形式繪制,故《樂舞圖》對西夏樂舞藝術(shù)的研究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價值,以圖證史,以圖明史,以圖補史。瓜州東千佛洞西夏第7窟《涅槃變》正以世俗樂舞的形式反映了從中原流入的踏歌在西夏的流行,以及通過踏歌藝術(shù)禮佛供養(yǎng)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