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恩昌
老年養(yǎng)生,我認為既要動又要靜,“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是最佳養(yǎng)生方式。年紀大了,身體的器官都有點兒老化,不適于做劇烈的運動,很重要的是采取休閑方式慢慢進行調養(yǎng),故清靜養(yǎng)生更有利于延年益壽。經與同齡老年人交談,加上自己的養(yǎng)生體會,我總結出以下八點清靜養(yǎng)生的方式。
1.靜養(yǎng)。在這里,指的是養(yǎng)花、養(yǎng)鳥、養(yǎng)心愛的寵物。建一個小花園,一年四季悠閑自在地栽花種草,澆水、剪枝、施肥,做些輕微的勞動;如果再養(yǎng)上兩只畫眉或其他小鳥,邊干活兒邊聽鳥叫,心里會更加舒暢。
2.靜讀。讀書也是養(yǎng)生,靜下心來,讀自己喜歡的書籍和報刊,了解歷史和社會,品味故事和情趣,開闊胸懷和視野,情緒伴著美文飛躍,喜悅之心隨著故事情節(jié)激蕩,就這樣養(yǎng)成讀書看報的習慣,繁博的知識豐富自己的頭腦,心神安定,身體自然少生疾病。
3.靜飲。閑暇時坐下來,喝點綠茶,既能提神解乏,還有健身防癌作用。當然其他有益身心的茶葉、各種滋補湯類,也可以適當飲一些。在飲茶時要選擇好的環(huán)境,例如在清雅靜謐的客廳、院中的涼棚下、花園中的亭榭里均可。
4.靜寫。在清雅幽靜的書齋里,默默地寫作,寫小說、散文或詩歌,熟悉哪種題材就寫哪種,如流水般地傾瀉,累了在書齋里悠閑地走一走,松口氣,歇一歇,然后再揮筆耕耘一番。寫作成了習慣,就會由苦事變樂事。靜居書齋,練習書法、繪畫,與寫作有同樣的快樂之感。
5.靜思。不是閉門思過,而是靜心想事。把近期遇到的事,想不開的事,家庭內部的事,惹人生氣的事,受難為的事,一件件、一樁樁,在腦海里思索、疏理、分析,慢慢得出正確的結論,把心中的懸念消除,身上的壓力卸掉,糾纏的疙瘩解開,積蓄的悶氣趕跑,人就會舒心開朗起來。
6.靜睡。睡眠占了人生的三分之一,是養(yǎng)生的基礎、健康的保證。睡眠需要安靜的環(huán)境,室內清潔,空氣流通新鮮,床鋪舒適,沒有任何噪音的干擾。這樣才能睡得熟,睡得香,醒后精神飽滿,身上沒有疲乏感。
7.靜玩。老人可玩兒的事情很多,收藏奇石、報刊、煙標、古董、茶盒等等,是豐富多彩的,要在玩兒中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使晚年生活更加美好。
8.靜賞。就是經常賞花、賞石、賞畫,把自己的思想境界變得時尚、高雅。賞花的艷麗、俏姿,花蝴蝶繞花的舞蹈,全神貫注地賞,心中也就似有花兒綻放一樣舒坦。到奇石齋館、奇石市場,賞產自天南海北的精妙奇石,會大開眼界,自然會吟出一兩首詩來,與石上圖案相配。在家中室內掛幾幅名人字畫,閑暇時就觀賞一番,不知不覺就會進入畫中的美好意境,讓人有著超凡脫俗的感覺,在潛移默化中陶冶了情操,自然使人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