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改逐漸深入下,改善整體教學質(zhì)量與教學效率,成為當前教師急需解決問題。為了提升英語課堂效率,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需要科學制定其目標,通過科學教學方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原則,其次進行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闡述,通過相關教學策略的貫徹落實,確保學生更好學習初中英語知識內(nèi)容。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作者簡介】朱珍妹,福建省莆田秀嶼實驗中學。
新英語教學標準指出:學生需要在教師正確指導下,利用實踐和體驗等方式,以實現(xiàn)英語課堂教學目標。由此可見,目前英語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較大差異,前者比較強調(diào)學生實踐與英語應用,而后者則將教師傳授作為重點,使學生呈現(xiàn)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因此,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教師需要對學生地位進行明確,以此提升其教學效率。
一、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原則
在進行初中英語的課堂教學時,為了對其有限空間、時間等進行合理運用,需要積極調(diào)動學生主動性,確保教學方法更加合理。另外,學生知識與技能學習過程,同時也是學生實踐的關鍵,以此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的具體明確。對此,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時,需要堅持按照以下原則進行:首先,教學目標科學制定,將學生實際情況與課程要求作為前提條件。其次,學生需要積極參與整個教學過程,以便于處于課堂教學主體地位。最后,在整個教學過程,教師需要針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跟蹤檢測,然后按照教學反饋,對教學方法進行及時完善,確保整個教學工作的有序進行,同時提高整體教學質(zhì)量。
在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其主要是將英語知識機械化傳輸作為重點,直接忽視英語語言實踐的重要性。當進行英語課堂教學時,普遍會缺少相應學習氛圍,如學生和教師間沒有進行有效溝通等,學生僅將記錄筆記作為重點,使其課堂教學過于無趣,甚至出現(xiàn)英語學習興趣持續(xù)下降的情況。對此,在初中英語課程教學中,堅持按照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原則,并對新型教學模式進行有效應用,可以全面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二、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1.加強英語備課工作。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為了提升其教學效率,應將加強英語備課作為重點,具體措施包括:第一,教師首先需要進行本節(jié)內(nèi)容的明確,以此為前提進行教材內(nèi)容的深入研究,然后按照學生學習能力和習慣,對課堂習題進行針對性設計,保證學生整個練習的順利進行,同時提升學生知識技能。第二,教師應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等進行確定,按照簡單至復雜的原則進行層次教學,確保學生可以正確掌握關鍵內(nèi)容,在對新課進行導入后,學生可以通過對知識內(nèi)容的自主學習,充分發(fā)揮其想象力。第三,高效率英語課堂,需要以知識內(nèi)容與信息資源等為基礎進行相應準備,例如:在對“American”進行學習前,教師可以通過白宮與華爾街等圖片的整理,制作成相應視頻,時間應低于10分鐘,并將新單詞讀音等錄制其中,以便于進行知識點的具體掌握。
2.注意課堂動靜結合。教師進行英語教學時,對于教學活動任務的明確,主要是以學生掌握英語教學規(guī)則為主,養(yǎng)成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同時加強團隊合作能力。當學生進行成果展示時,教師應予以相應鼓勵,以此提升學生自信心,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的目的。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靜態(tài)與動態(tài)的結合,能夠?qū)崿F(xiàn)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其中“動”指學生積極提出問題,及時闡述問題并進行相應討論,而“靜”則是指學生應該認真思考問題,雖然表面呈現(xiàn)靜態(tài),但學生思維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教師進行英語教學時,通過和學生的積極溝通,幫助學生正確制定學習方案,以此提升整體教學效率。
3.堅持學生主體地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教師需要利用相關圖片的收集,使新單詞更加生動,例如:“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教學中,可以對ride或bike等進行圖片展示,以便于學生對單詞意義進行深入了解。與此同時,教師完成學習視頻文件的制作后,可以引導學生按照視頻內(nèi)容進行自主學習,針對課程發(fā)音較難單詞等,應引導學生增加聽、讀次數(shù),對于知識難點與重要句式可以進行相應注解,積極和教師進行討論,然后由教師進行課后任務的制定,以便于掌握學生學習情況,確保課堂教學效率得到顯著提高。
4.強化師生間的活動。初中英語的課堂教學過程,教師應和學生進行積極溝通,使其積極參與整個教學。例如:教師進行問題設計時,可以通過“你每天通過什么方式上學?”“你是否每天堅持去學校?”等相關問題的設定,然后以小組劃分的方式,展開5-15分鐘討論和研究,學生可以利用視頻或搜索詞典等方式,對單詞進行深入了解,同時對句子與文本意義進行正確掌握。學生整個討論過程,教師也可以積極參與其中,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對于回答問題進行相應糾正,以此實現(xiàn)課堂討論學習的目的,從而改善教師和學生間的關系。
5.文化歷史的合理應用。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文化與歷史知識的引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豐富其學習材料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熱情,使學生通過英語進行國家文化的了解,以此擴大其視野。因此,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屬于有效教學方式,可以實現(xiàn)英語文化的靈活應用,通過情景生動呈現(xiàn),確保學生更好接受其知識內(nèi)容,以便于營造輕松課堂學習氛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6.多媒體教學的展開。相關研究顯示,在學生進行學習時,以視覺和聽覺方面進行刺激,可以加深學生記憶和掌握。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對于PPT的應用,有助于學生對部分抽象知識進行了解,需要特別注意:學生進行課堂內(nèi)容聽講時,PPT合理應用可以加深學生知識內(nèi)容的掌握。除此之外,利用多媒體進行英語短片、英語電影等播放,不僅能夠鍛煉學生英語口語能力,而且還能調(diào)動其學習英語積極性,以便于從英語課堂教學中感受其知識樂趣。
7.分層教學的落實。因為學生的英語基礎與接受能力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在進行初中英語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分層教學合理應用于課堂教學,由學習成績比較優(yōu)秀學生向成績較差學生進行輔導,確保學生可以共同學習和進步。對此,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學習狀況進行教學大綱的制定,以便于符合學生需求,對于課堂提問與課后作業(yè),需要結合學生成績進行分層制定,確保學生英語掌握情況均得到明顯提高。例如:在進行“What’s your name?”和“My name is...”的學習時,對于成績優(yōu)秀學生教師可以進行場景創(chuàng)設,以此實現(xiàn)語句溝通和交流;成績較差學生則應該將語句完整表達作為學習重點,保證學生能夠進行語句準確表達,從而對其知識內(nèi)容進行掌握。
8.貫徹公平評價方式。在新課改不斷深入下,需要對傳統(tǒng)評價方式進行轉(zhuǎn)變,即學生學習情況的公平評價,以實現(xiàn)學生成績的顯著提升。由于傳統(tǒng)評價方式比較單一化,普遍呈現(xiàn)“重量輕質(zhì)”現(xiàn)狀。而對于新評價方式來講,其主要是將學生個體和學習過程作為關注重點,以便于向?qū)W生進行有效反饋,確保學生得到公正評價。但是,因教學進度等因素影響,導致初中英語教學評價過于形式化,使其和實踐出現(xiàn)較大偏離,很難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因此,傳統(tǒng)評價方式的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可以對學生學習情況展開客觀評價,以此實現(xiàn)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結束語
傳統(tǒng)“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并不適合學生的自主學習,在影響學生探究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的同時,很難達到初中英語的教學要求。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原有課堂教學方式進行轉(zhuǎn)變,堅持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同時結合學生學習興趣,對學習目標進行科學制定,確保學生具有較強學習興趣,在調(diào)動學生創(chuàng)造性、主動性的同時,還能實現(xiàn)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明顯提升。
參考文獻:
[1]黃愛珍.探討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3):140-141.
[2]李娟.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J].語數(shù)外學習:初中版中旬,2014(1):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