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一白
在大街上或公園里,在地鐵車廂或娛樂場所,經常有人問我 “您老高壽了”?當我如實相告“85”以后,問者無不感到驚訝,意思是你行動敏捷,哪像是那么大歲數的人!
我在竊喜之余,不禁想到:其實,我還真不算大,別處不說,就在我們單位,比我更老的老人竟還有十人之多呢!他們的健康長壽之道,可謂既各有千秋,又頗為趨同,很值得在此一表。
名列榜首的M老,已經是99歲高齡。他從青壯年時代起,就十分愛好運動。游泳、舞劍、打太極拳、氣功,樣樣了得。年屆古稀以后,清晨堅持在公園的人工湖里游泳;90歲以后,還經常單獨到公園散步、打拳,精神飽滿,步履穩(wěn)健。他是單位的老領導之一,講話從來就是慢條斯理,從容不迫;面對千頭萬緒的工作任務、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他總是處理得冷靜平妥,不急不躁,從未見他發(fā)過火、說過重話。這種脾氣稟性反映了他良好的教養(yǎng),不僅有利于工作,于健康也大有裨益。
第二位則是另一個“90后”,92歲的Z老。他是單位圖書資料室的工作人員,一輩子兢兢業(yè)業(yè),默默奉獻,不求聞達,與人為善。不幸的是,好人并不一定都一生平安,二十年前,他就患上了惡疾。而幸運的是,他卻能一直活到今天,其中最為關鍵的一個原因,就是面對惡疾他精神不垮,一方面配合醫(yī)生積極治療,一方面樂觀豁達地以強大的氣勢去壓倒兇頑,終于讓“腫瘤君”望風而逃。醫(yī)學家說,人多半不是病死的,而是嚇死的。他是一個不懼怕病魔的絕好的證明。
名列第三的姓C,今年90歲。他具有忠厚長者之風,甘于奉獻,樂于助人。他長于攝影藝術,原在單位的學報編輯部工作,后調至新聞系講授新聞攝影課,誨人不倦,深受學子歡迎。退休后,應邀到老同志組織的攝影社義務授課,不計報酬,而每次都是早到晚退,遇到一些未聽懂的同志的追問,他總是不厭其煩地細致講解,拿著相機手把手地教其如何具體操作,直到對方完全弄懂了才罷手,贏得了人們的交口稱贊。
緊隨其后并列第四的,是同庚的三位,都是89歲。Z兄心地善良,誠以待人,清高正直,不擅逢迎,淡泊名利,與世無爭。他專業(yè)功底扎實,教學經驗豐富,“文革”前就在國家級大報發(fā)表過學術論文,但正高職稱卻始終沒能解決。對此,他坦然面對,一笑置之,其良好情操,令人起敬。另外兩位,都是各自專業(yè)領域的知名專家。另一位Z兄是“雙肩挑”干部,既是單位領導班子的成員,又一直在教學第一線拼搏,還接連有科研成果問世。他外圓內方,既隨和融通,又堅持原則,既敢于大膽批評不良現象,又不咄咄逼人、令人生畏。他熱情待人,嚴于律己,對于所承當的任務,可謂盡心盡力,絕不敷衍了事。生活上他遠離抽煙喝酒、胡吃海喝等不良習慣,對待健康與對待工作一樣認真。W兄是一個不知疲倦的工作狂。在客觀條件并不太好的情況下,他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特長和公關能力,很早就牽頭在單位建立了一個碩士點,培育了一大批優(yōu)質人才。他不僅在系內擔任了多門課程的教學任務,還馬不停蹄地應邀到外省乃至國外講學和出席學術研討會,與此同時,其學術論著也接二連三地發(fā)表和出版,并屢獲省級、國家級大獎。這種全神貫注于工作而心無旁騖的生活情態(tài),頗有“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氣勢。
第七位老漢姓G,88歲。他是本單位的第二代領導核心,行政一把手。他參加革命較早,屬離休干部。他無兒無女,與老伴兒相依為命。這固然令他寂寞,也使他心無掛礙,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此公的一大優(yōu)點,是頭腦清醒冷靜,富于理性,考慮問題較為全面客觀,言談舉止拿捏適度,處理問題得當精準。這使他善于協調各方,化解矛盾,從而得到了群眾的信賴,有利于單位人際關系的和諧營造。
接下來并列第八位的,是87歲的老W和老L兩名老漢。老W實誠、憨厚,有一副招牌式的、總是樂呵呵的笑臉,從未見他與人有過爭吵和矛盾,頗有一點老好人的味道。他待人有涵養(yǎng)和氣度,總是和藹親切,從不自以為是,一旦發(fā)現自己有錯時,還勇于主動道歉,因而在全單位贏得了好人緣。在家里,他對體弱多病的老伴兒關懷體貼,生活瑣事上言聽計從,為老伴兒也為自己贏得了健康和快樂。L在大學畢業(yè)后,曾到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班進修,回原單位后,擔任過專業(yè)課教師;后來因工作需要,又先后當過政治輔導員,做過辦公室主任等行政工作。晚年不幸得了帕金森病和糖尿病,并且坐上了輪椅,受到了老伴兒的熱切關懷和悉心照料;后來老伴兒原有的冠心病惡化,整天臥床不起,完全失能,反過來他又坐在床前伺候老伴兒,給她喂水喂飯,照顧得無微不至。這種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伉儷深情,令人為之動容。
86歲的另一位W老漢,是一名強勢老人。他以事業(yè)、學術為生命,性格倔強,意志堅定,認準了一個目標之后便全力以赴,一往無前。他對物質生活的要求很低,衣食住行從不講究,一生潛心于授業(yè)和筆耕,研究成果源源不斷。晚年仍然頑強、勤奮地讀書和寫作,完成了多年的夙愿——多卷本文集的面世,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這種專心致志、一心向學的品格,成就了他的人生,贏得了事業(yè)與健康的雙豐收。
醫(yī)學權威人士判定,外在因素諸如遺傳基因、自然環(huán)境、醫(yī)療條件等對人的健康長壽與否固然重要,但內在因素比如人的情志、意念、品性、生活方式,卻占比達百分之六十。上述10位長壽老者,為這一論點做了雄辯有力的詮釋,破解了人們都很關注的生命密碼。他們并沒有刻意去追求什么玄乎其玄的長生不老術,也沒有盡情享用山珍海味、高檔營養(yǎng)品,過的都是普通百姓的平常日子,但他們美好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態(tài)、科學的生活方式,卻讓他們比不少同輩甚至晚輩,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遠。我欽佩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