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西方音樂思想在鋼琴作品中的表現(xiàn)*
——以譚盾的鋼琴組曲《八幅水彩畫的回憶》為例探究孔子與柏拉圖的音樂美學思想

2018-07-14 13:24
黃河之聲 2018年9期
關鍵詞:譚盾柏拉圖樂章

李 想

(蘇州大學,江蘇 蘇州 215123)

一、孔子與柏拉圖的主要美學觀

(一)孔子—“仁”與“和”的概念

眾所周知,孔子是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但其實他還是一位音樂家,他對音樂有很深的見解。與其他的樂師相反,孔子在練琴中不僅僅是追求技術層面的熟練,樂曲的深層內涵與作曲者也是孔子理解音樂的重要角度??鬃訉W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師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shù)也。”有間,曰:“已習其數(shù),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間,曰:“已習其志,可以益矣?!笨鬃釉唬骸扒鹞吹闷錇槿艘病!庇虚g,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焉。曰:“丘得其為人,黯然而黑,幾然而長,眼如望羊,如王四國,非文王其誰能為此也!”師襄子辟席再拜,曰:“師蓋云《文王操》也?!保ǔ鲎浴妒酚?孔子世家》,引用自林語堂的《孔子的智慧》)

根據(jù)評論者王愛琴,代曉琴對于孔子的《論語》和《禮記》的研究,孔子的音樂美學思想應當是“仁”與“和”的完美結合。“仁”是衡量人的標準,更是善待人的方法?!翱鬃拥膶W生樊遲曾經畢恭畢敬地去問老師什么叫仁?老師只告訴他兩個字‘愛人’。愛別人就叫仁。那么,怎樣做一個有仁愛之心的人呢?孔子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ā墩撜Z·雍也》)你自己想有所樹立,馬上就想到也要讓別人有所樹立;你自己想實現(xiàn)理想,馬上就會想到也要幫助別人實現(xiàn)理想。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推己及人,這就是實踐仁義的方法?!雹倏梢娨驗椤叭省钡拇嬖?,人們對待身邊的人才會友好關愛,而社會秩序才能和睦有序。孔子也曾經說“克己復禮”就是“仁”(《論語·顏淵》)。從這里看,孔子認為,“仁”是做人的根本。他的意思是關愛別人也要有衡量的標準。而“仁”與“樂”之間則有著緊密而不可分開的關系。

孔子認為音樂教育的核心在于“仁”?!叭省卑艘粋€人一切的美好品質,要想做到“仁”,必須提高自我的修養(yǎng),完善自己的品行?!翱鬃影选畼贰幕顒幼鳛樘找币粋€人心性和培養(yǎng)人具備‘仁’的品質的最好途徑。在《論語》中有這樣的記載:‘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所以孔子非常重視詩、樂、文在道德培養(yǎng)和人性發(fā)展過程中的作用,認為是君子的必須課程。”②在這樣一個禮崩樂壞的社會形勢下,孔子超越了西周的禮樂教育,提出了“仁”的音樂教育思想,這何嘗不是一種大膽的嘗試?孔子認為,實施禮樂教育可以使人養(yǎng)成“仁”的品德。子曰:‘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意思是說:人如果不行仁道,樂的存在又有什么作用呢?“禮樂教育的作用在于規(guī)范人的行為,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省褪且ㄟ^音樂教育的價值與‘仁’的規(guī)范密切結合,把音樂教育與國家的發(fā)展緊密相連?!雹?/p>

“和”乃是天人合一,世界大同?!昂汀敝邪恕懊琅c善”,是衡量社會,也是衡量音樂的最高準則。音樂應該具有積極的教育作用,幫助社會達到和諧統(tǒng)一,風氣良好,百姓安居樂業(yè),它的最終目的就是通過“和”來達到社會和諧,天人合一?!昂汀北憩F(xiàn)出孔子贊同音樂多樣化,但是要具有統(tǒng)一性。多樣性中的統(tǒng)一性可以分為兩個角度來討論:第一個角度是社會中的求同存異。生存在這個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一個人都有不一樣的存在方式,但是所有人在一起便組成了這個社會,所有人的整體都為了社會的平衡持續(xù)發(fā)展做著相同的努力;第二個角度是音樂中的求同存異。不同的樂曲之間看似沒有任何聯(lián)系,但是它們的組成元素都是相同的,即調式,節(jié)奏和樂器。這三者都可以獨立存在,卻也可以結合在一起做出很多不同的變化。

“中國音樂美學的‘中和’音樂觀,以平和、恬淡為美,講求溫柔敦厚,‘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八佾》),‘和而不同,違而不犯’(‘違而不犯,和而不同’,出自孫過庭《書譜》,孫氏的‘和而不同’是套用了孔子的話)的整體平衡與和諧,這始終是中國傳統(tǒng)音樂基本的審美要求和準則?!雹苋鍖W的中和觀是研究音樂的重要歷史依據(jù),中和之美也就是和諧之美體現(xiàn)在事物的整體性與情緒的控制性。音樂作品的整體性可以從整首作品的宏觀概念上來考慮,也可以從作品中的不同樂章的齊整與平衡的概念上來考慮。而情緒上的控制性則需要收斂與含蓄的表達??鬃拥囊魳匪枷胩峁┙o后人很多的思考與研究空間,是中國的音樂美學思想中不可或缺的瑰寶。而在西方,也有一位這樣的大哲學家,他的哲學觀念深刻的影響著中西方,他就是柏拉圖。

(二)柏拉圖—“節(jié)制”的概念

在孔子提出儒學思想的同時代,古希臘哲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柏拉圖提出了西方客觀唯心主義哲學。他是第一個最早愿意花很多時間去討論音樂的哲學家,他的音樂美學思想的核心是“理念”。他在中年與晚年擬定了兩個理想國的計劃,企圖實現(xiàn)他的政治理想。他對文藝方面所提出的觀點,也是從政治角度提出與解決的。柏拉圖對于音樂的概念離不開他的主要哲學主張。他認為音樂應該是有節(jié)制的,這種節(jié)制的特質能反映出音樂本身的美,而音樂本身的美是最理想化的概念。音樂同時也應該具有教育的目的,他充分強調了音樂的社會功能。

柏拉圖認為詩歌是至高無上的藝術。就如他說“至于我們,為了對自己有益,要任用較為嚴肅較為正派的詩人或講故事的人,模仿好人的語言,按照我們開始立法時所定的規(guī)范來說唱故事以教育戰(zhàn)士們”⑤,根據(jù)這點,可以判斷出柏拉圖認為詩歌是首位的。從《理想國》卷三所說“那么就詞而論,我想唱的詞和說的詞沒有分別,必須符合我們所講過的那種內容和形式”⑥可以看出,有無音樂,詞都一樣,音樂無法改變詞,詞有自己的格律,好詞帶來好音樂,壞詞帶來壞音樂。音樂雖然無法與詩歌比較,但是柏拉圖認為音樂也是很重要的。

節(jié)制的特質是柏拉圖重要的音樂美學觀之一。節(jié)制指的是不夸張,含蓄,情緒不能過于激動,只有擁有節(jié)制特質的音樂出現(xiàn),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傳承,城邦才不會脫離理想的現(xiàn)況。這與儒家的“中和”音樂觀有著異曲同工之處。柏拉圖同樣認為音樂需要被控制,而體現(xiàn)音樂的節(jié)制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調式,節(jié)奏和樂器。這三個方面組成了音樂,而要令音樂擁有節(jié)制的特質,就必須要控制這三個方面。

古希臘的音樂調式是根據(jù)地區(qū)所得名的,每個地區(qū)有自己的風格與倫理性質?!鞍乩瓐D認為呂底亞調式太過悲哀,而伊奧利亞調式則是靡靡之音,他排斥這兩種調式。他贊同的調式是多利亞和佛里吉亞兩種,因為這兩種調式有為他所肯定的倫理性質?!雹甙乩瓐D認為音樂應該是簡單的,有節(jié)制的,所謂靡靡之音的音樂會給人帶來不好的影響,音樂必須要帶給人們美好與快樂的情感。

節(jié)奏是音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應該避免復雜化,而且要去模仿勇敢和聰慧的品質,從而達到與音樂一起去配合歌詞,即詩歌,而不是讓歌詞來順應節(jié)奏與音樂?!鞍乩瓐D認為音樂的美與不美要看節(jié)奏的好壞,節(jié)奏的好壞要看語文風格的好壞,語文風格的好壞要看心靈的好壞。從這句話的順序來看是一個逐層遞進關系,反過來看,卻是一個由內向外一個決定一個的關系,即心靈美決定語文美,語文美決定節(jié)奏美,節(jié)奏美決定音樂美?!雹嗫梢姽?jié)奏與音樂都是服務于歌詞的,而歌詞才是決定心靈的重要因素。

“柏拉圖排斥一切多弦多音階的樂器進入城邦,例如,銅弦琴,三角琴,還有奧洛斯笛,以及仿奧洛斯笛造成的其他多音階的樂器。他認為應該選擇弦子較少,音階簡單不復雜的樂器,例如,豎琴和臺琴?!雹岵贿^柏拉圖沒有解釋他為什么排斥復雜的樂器。根據(jù)上述選段,結合柏拉圖認為音樂要有節(jié)制的特質,而節(jié)制的特質里包含簡單的節(jié)奏和非靡靡之音的調式,加上樂器的作用是為了演奏音樂這些依據(jù),我個人認為簡單的樂器也是表達音樂有節(jié)制特質的其中一個方面。

從上述三個方面可以看出在柏拉圖的美學思想中,音樂的正確方向應該是體現(xiàn)秩序和勇敢,而實現(xiàn)秩序和勇敢就要學習有節(jié)制的音樂。音樂的節(jié)制主要體現(xiàn)在調式上,即拒絕靡靡之音,提倡聽到后可以帶給人們勇敢的多利亞和佛里吉亞調式;節(jié)奏上,簡單的節(jié)奏是音樂中必不可少的;還有樂器上,那就是樂器是用來演奏勇敢而不復雜的調式與節(jié)奏的,所以它必須是弦少,音階簡單的。節(jié)制的音樂可以幫助人們認識與實現(xiàn)道德,同時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正如孔子“仁”的觀念一樣,最終人們便可以建立起一個美好的、理想的城邦。

二、譚盾鋼琴組曲《八幅水彩畫的回憶》

(一)創(chuàng)作背景

譚盾,中國著名作曲家、指揮家。他的作品涉足很廣,而且極具西方現(xiàn)代色彩又飽含深厚的民族性,在國際音樂盛典上獲獎無數(shù)。他21歲考入北京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29歲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深入學習西方現(xiàn)代音樂創(chuàng)作并獲得音樂藝術博士學位。譚盾是一位成功的中西文化教育下的音樂家,他也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中國的第一位大使,致力于傳承消亡中的傳統(tǒng)文化。

鋼琴組曲《八幅水彩畫的回憶》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對象,這是譚盾年輕時的作品,是思鄉(xiāng)之作。自從2003年鋼琴家朗朗在美國卡內基音樂廳的完美首演以來,廣受人們的喜愛。這部作品創(chuàng)作于1978年,是譚盾從湖南到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后創(chuàng)作的一首作品,這段時期是譚盾進入專業(yè)創(chuàng)作領域學習的初始階段。

作品共有八個樂章,其中四個樂章采用湖南民歌素材,分別是《逗》、《山歌》、《聽媽媽講故事》和《歡》。《八幅水彩畫的回憶》都是按照中國五聲調式來定調的,雖然記譜法與寫作手法都是西方化的,但是五聲調式帶給聽覺上的感覺是一下就可以辨認出來的。我研讀了鄭發(fā)奮的文章《游走于東西方文化藝術之間-“譚盾音樂現(xiàn)象”解讀》,發(fā)現(xiàn)譚盾從小的生活環(huán)境與這部作品的關系密不可分。譚盾出生于湖南長沙郊區(qū)思茅沖,自幼深受中華楚文化的影響。他的家就在墳山旁邊,那里每天埋葬的時候都要由巫師來主持喪禮,演奏哀樂。這些鬼氣巫風,還有大自然的聲音慢慢地激發(fā)了他對于聲音的好奇與敏感,為他日后形成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作風格埋下了伏筆。其實,中國文化背景是譚盾擺脫不了的根,在他接觸西方文化之下,這兩者勢必會對譚盾的創(chuàng)作產生很大的沖擊。

(二)音樂分析—“仁”,“節(jié)制”與“和”的體現(xiàn)

情感的描述是譚盾在《八幅水彩畫的回憶》中非常重視的部分。透過音樂的描寫,譚盾將自己對于家鄉(xiāng)的思念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同時勾起無數(shù)在外漂泊的人的鄉(xiāng)愁。

在我們討論到這首作品如何體現(xiàn)哲學概念之前,我們先要了解譚盾善用了模仿的技巧呈現(xiàn)整部作品,利用模仿來喚起情感。我將在下文舉三個例子來討論:首先,《秋月》是譚盾剛到北京學習時寫下的第一部作品的第一樂章。在北京欣賞月亮與在長沙并沒有不同,只是譚盾的心境卻不同。來到北京求學,孤獨感和思鄉(xiāng)情結成了他最大的敵人,陌生的學習環(huán)境給了他約束感,他望著頭頂上的同一輪圓月,卻沒有了無拘無束的熱情,這才發(fā)現(xiàn)他對家鄉(xiāng)的依賴有那么深。

在音樂技巧的表現(xiàn)上,譚盾在樂曲開始時利用右手連續(xù)的十六分音符模仿漂泊不定的云,它們一直在流動著(見譜例一)。

譜例一

接著左手的八分音符與四分音符帶來的漸強與復雜感逐漸明朗,好似秋天那又圓又大的月亮突然出現(xiàn)了(見譜例二)。

譜例二

然后,經過了一段很長的漸強之后,樂曲做了漸弱處理,朦朧感變強了,左右手的配合在模仿從遠處飄來的云朵,把這一輪圓月給遮住了?!肚镌隆分械那楦心7乱埠苊黠@,例如樂曲開頭,沒有拍號,“Adagio rubato”節(jié)奏自由的慢板,好像回憶還停留在家鄉(xiāng)秋季的夜晚,涼爽自由,無拘無束(見譜例三)。復雜的左右手相互配合的節(jié)奏仿佛在暗示著后面捉摸不定的情緒。

譜例三

然而,樂曲在第二小節(jié)出現(xiàn)了拍號,情感很快就轉變?yōu)殛幱赭龅?,“piu mosso”的標記也加速了譚盾的悲傷情緒(見譜例四)。

譜例四

可是還好有這輪秋月作為寄托,樂曲在第十四小節(jié)回到了原速(見譜例五)。

譜例五

樂曲首尾呼應,開頭的動機在結尾時也出現(xiàn)了,仿佛譚盾經過了一番情感掙扎后,最終歸于平靜。這里可以看出,即使情緒上的波動再大,譚盾還是會在樂曲結尾處做出平和的處理,限制情緒的過分發(fā)展,這讓我們聯(lián)想到“節(jié)制”的概念-及時收斂情緒,不讓悲傷和孤獨感得以擴大。

與表達“孤獨感”的《秋月》不同,第二樂章《逗》是建立在歡快的情緒上的。從《逗》的片段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個樂章的節(jié)奏型比較簡單,樂曲開始時左手持續(xù)的八分音符重復了八個小節(jié),右手在做著八分音符與四分音符交替的動作(見譜例六)。從聽覺上來說,情感非常歡快,好像在模仿家門前嬉戲

譜例六

打鬧的兒童,天真活潑的情緒充滿了整個樂章。從第十三小節(jié)開始,主題落在主調上,并且高八度呈現(xiàn),仿佛譚盾在幻想著自己兒時玩耍的情景,回想起來滿滿都是幸福與快樂(見譜例七)。簡單的節(jié)奏和適當?shù)膹娙鯇Ρ?,既表現(xiàn)出此樂章歡快的情緒,又不過度夸大,同樣是一種“節(jié)制”的體現(xiàn)。

譜例七

情感的節(jié)制在在第一樂章《秋月》中體現(xiàn)在首尾呼應與樂曲結尾的總結上,而在第二樂章《逗》中,情感的節(jié)制可以表現(xiàn)在譚盾不過分夸大喜悅的情緒,適時收斂。從以上兩例可以發(fā)現(xiàn)音樂的模仿功能,這也正是柏拉圖認為音樂本身所具有的能力,音樂一旦開始模仿世間的事物或情感,它便具有了教育意義,正如樂曲中所體現(xiàn)出的思鄉(xiāng)與思母情結便帶出了音樂所具有的社會功能。也正如孔子“仁”的美學觀點,音樂只要發(fā)揮其教育的作用,人們便具有了世間一切美好的品德。音樂培養(yǎng)了人們的道德情操,陶冶了人們的情感,從而達到精神上的和諧。這樣的音樂讓我聽起來很有畫面感,容易勾起情感。雖然孔子并未強調過音樂的模仿能力,但是模仿的最終目的是傳達情感,影響人們的思考方式,從而起到教育的作用。聽過《八幅水彩畫的回憶》之后,不同的畫面出現(xiàn)在我腦中。譚盾通過模仿的技巧刻畫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引人想念家鄉(xiāng),緬懷傳統(tǒng),但都有節(jié)制,這也正是孔子“仁”的音樂觀念的體現(xiàn)。

節(jié)制的特質也可以反映在譚盾如何鋪排他的樂章。放眼整部作品,八個樂章互相都存在著聯(lián)系:一個節(jié)奏復雜的樂章,后面跟著一個節(jié)奏簡單的樂章;一個情緒悲傷的樂章,后面跟著一個情緒明朗的樂章。第一樂章《秋月》,情緒低落,節(jié)奏復雜;第二樂章《逗》,情緒歡快,節(jié)奏簡單;第三樂章《山歌》透過復雜多變的節(jié)奏,讓人感到困惑和迷茫;第四樂章《聽媽媽講故事》,情緒明朗伴隨著簡單的節(jié)奏;《荒野》與《古葬》兩個樂章可以考慮為整首作品的高潮,悲傷情緒的最高點,節(jié)奏也越來越復雜;第七樂章《云》,情緒陰郁,節(jié)奏復雜;第八樂章《歡》,情緒高漲,節(jié)奏簡單。這樣具有均衡性的樂章安排實際上也是節(jié)制的體現(xiàn),但更重要的是體現(xiàn)了“和”的概念,八個樂章之間一慢一快,復雜簡單的平衡交織下可以看出整部作品的多樣化中的統(tǒng)一性的特點,這讓我們回想到孔子“和”的音樂觀念,變化之中的平衡。

孔子很重視“和諧之美”的概念,正如我在上文中所提到的,“和”是衡量音樂,更是衡量社會的最高準則。《八幅水彩畫的回憶》不僅整部作品的鋪排體現(xiàn)出了“和”的音樂美學概念,單個樂章中也有相關的呈現(xiàn)。例如作品情緒的最高點,第六樂章《古葬》中和聲的處理便體現(xiàn)了“和”。其中,有非三度疊置的和弦,讓人聽起來非常不和諧,具有很強烈的色彩性。這些不和諧的和弦?guī)Ыo人不舒服的感覺(見譜例八)。

譜例八

孔子在《樂記》中提到:“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啴以緩?!保ā抖Y記·樂記》)就是說“樂”是由聲音所構成的,它是由人心受到外物的刺激而產生的。所以心中產生悲傷的感情時,則發(fā)出急促低沉的聲音。心中產生快樂的感情時,則發(fā)出振奮奔放的聲音。古代舉行葬禮的時候,人們的心情肯定是難受的、悲傷的,譚盾將這一點融會貫通,并加以西方現(xiàn)代的創(chuàng)作手法,比如不協(xié)和音程與不規(guī)則的節(jié)奏使用,更栩栩如生地表達出人們在參加葬禮過程中的悲傷情緒。

但是,無論這些和弦?guī)Ыo人的壓迫感多么明顯,它們畢竟還是會受到解決,而不會一直停留在悲傷的情緒上(見譜例九)。這也是一種“節(jié)制”的體現(xiàn)-適當收斂悲傷的情緒,不讓它泛濫。終于,在樂曲的最后,這些不和諧的音符都被解決了,好像葬禮結束了,一切都恢復了平靜,百姓都過著幸??鞓返娜兆?,天下太平。《古葬》的結尾帶出了孔子“和”的音樂美學觀點,即這些和弦無論怎樣變化,最后還是會回到主調上。第六樂章《古葬》同時體現(xiàn)出了“節(jié)制”與“和”的美學觀點。同時,樂曲結尾處的解決也強調出柏拉圖最初的音樂美學思想,即音樂的最終目的是要達到社會和諧,人人都為建設美好的城邦而努力。

譜例九

無論是在分析或是在聆聽《八幅水彩畫的回憶》時,模仿的技巧總是深入人心,而樂曲的模仿中所表達出的情感更是啟發(fā)我們思考。這些情感不管是喜悅或是悲傷,譚盾皆用“節(jié)制”,不夸張的方式處理。而整部作品所圍繞的思鄉(xiāng)情結更是體現(xiàn)出音樂的教化功能,讓人聯(lián)想到“仁”的概念。多樣化中求統(tǒng)一的“和”也是理解這部作品不可缺少的美學觀念-不管是多變的情緒或音樂語匯,最終都會回歸統(tǒng)一。■

注釋:

① 于丹.于丹《論語》心得》[M].北京:中華書局,2006:16.

② 代曉琴.對《論語》中孔子音樂思想的解讀,p41.

③ 田曉紅,杜學元.孔子音樂教育思想探析[J].大舞臺,2008,04:60.

④ 王愛琴.“和”:孔子音樂美學思想的主旋律[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2:107.

⑤ 柏拉圖 著,朱光潛 譯.理想國[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

⑥ 同⑤

⑦ 宋祥瑞.柏拉圖音樂美學研究[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9,02:66.

⑧ 同⑦

⑨ 同⑤

猜你喜歡
譚盾柏拉圖樂章
什么是“中華第一樂章”? 等
譜寫肌膚新樂章
圓的意味——解析譚盾之《圓》
譚盾兩部“非歌劇”的歌劇——《霸王別姬》與《馬太受難曲》
柏拉圖的椅子
行星獵手:“柏拉圖”望遠鏡
思想的樂章
思想的樂章
拉琴人的不同選擇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