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傳平,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安徽分會會員,中國書畫界聯合會會員,中國國家畫院上海分會理事,華人聯合會安徽書畫研究院副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
傳平先生,祖籍安徽長豐,天資聰慧,自幼就酷愛繪畫,弱冠之年一邊打工,一邊練習繪畫。從《芥子園》畫譜入手,從技法、構圖到皴、擦、點、染,進行了系統(tǒng)地研練揣摩,浸淫繪事四十余年,臨池不輟。后從師張仲平先生,進行了比較系統(tǒng)地學習。而后又經好友介紹拜著名的國畫大師林時熊為師,得林老師真?zhèn)?,繪畫技藝日臻成熟。遂形成自己明快生動,清新自然的風格!
作為主攻寫意花鳥的畫家,吳傳平先生有其自己的審美取向和藝術取向的。(一)傳平先生給我的印象是繼承傳統(tǒng)文化精神之本;(二)創(chuàng)作題材豐富多彩;(三)搏采眾長,不拘一格,融會多種技藝之長,以表現新的氣象,新的風格,傳平先生的花鳥世界,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一片絢麗、一片璀璨、一片生機;而且是一種愉悅、一種情趣,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他的畫風清麗中見儒雅,靈秀中見深厚,寧靜淡遠而又氣韻流動,鋒芒內斂而又光彩照人,畫里留露出一種至真恬淡的人格志趣。在他的花鳥畫里,我們經??梢宰x到“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笑臉兩邊開”(王昌齡《采連曲》)、“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唐李白《古風二十》)等詩句。他與花對語,為鳥試淚,把花鳥世界當作其人生的大典來誦讀,把人與自然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在鳥語花香的人生中體味酸甜苦辣,在鶯歌燕舞中去感悟人類所經受的蹉跎歲月。這應當是“道發(fā)自然”、“天人合一”的集中體現。如《一堂和氣》、《情絲綿長》。
荷花是傳平先生常畫的題材之一。荷花又稱蓮花,水芙蓉。它是清白、堅貞、純潔的象征。談起荷花我們立刻就會想起詩人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句,于是眼前出現這樣的情景;夏季池塘里一朵朵美麗的荷花,在風中搖拽,荷葉的下面是四處游動的魚、蝦,還有呱呱鳴叫的青蛙。使人不盡想起,“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滿塘素紅碧,風起玉珠落”的佳句。畫家用大寫意的筆墨,通過盡情的揮灑,把荷花那“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貴品質表現得淋漓盡致。如《晨露》、《夏風荷香情》、《荷塘清趣》等。
在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吳傳平的兩位恩師,第一位就是新安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張仲平先生.張大師系安徽歙縣人,1939年生于北京,筆名夢松,號黃山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安徽文史館特邀研究員,與其祖父張翰飛、父親張君逸并稱為新安畫派三劍客。在當代中國畫壇有一定影響和地位,對新安畫派地傳承與發(fā)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位便是著名的國畫大師林時熊先生。林時熊先生系齊白石、李可染、李苦禪、蔣兆和、陳半丁、于非闇之弟子。并得諸先生真?zhèn)鳎剿?、人物、花鳥、工筆、寫意無數不能,且樣樣皆精,齊白石親刻“閩南林時熊也”、“白石門下”、李可染親刻“可染門下”,李苦禪親刻“苦禪門下”三個章子相送,可見當時三位大師對林時熊的器重,就是在這樣兩位恩師的悉心教誨下,吳傳平才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常言講“名師出高徒嗎”。然而這一切與傳平先生的繪畫實踐也是密不可分的。
在現實生活中,傳平先生以其獨特的審美視角,來發(fā)現美、捕捉美,并善于用美的理念、美的分析,在遵循自然法則的前提下,營造出一幅幅歌頌大自然,歌頌當代美好生活的畫卷,從而抒發(fā)了畫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歌頌黨的英明領導的高尚情操。傳平先生通過這種人文情感的宣泄,盡而把其寫意花鳥畫推到了一個新的境界,那就是筆墨色彩高度的個性化與文化寓意,人格象征統(tǒng)一起來,以花鳥的形象和其真切細微地描繪,盡而達到充滿活力和情趣的意境。如《仁者壽》、《春暖》等。
在當代藝術多元化的格局中,傳平先生應當是屬于繼承傳統(tǒng)、銳意創(chuàng)新的一類畫家。他從傳統(tǒng)的角度切入花鳥畫這一古老而又永恒的題材,但他又在師古人,師造化傳統(tǒng)的過程中,“中得心猿”,緊緊抓住自然與現實社會人們的生活際遇及情感交流的內在聯系,在造型、構圖和筆墨、色彩等各方面,進行濃重表現;另一方面,他更注重構建寧靜高潔、充滿勃勃生機的精神家園,悠情遠思,沁人心脾而獨出機杼。他的新意是在極盡花鳥情態(tài)的變化中,盡而引發(fā)現代人的聯想與想象,使之由具體的動、植物形象感受到生命的共鳴,喚起人生的某種精微的情思與深刻地體驗,以求用現代意識觀注傳統(tǒng),使花鳥畫語言的表現形式更適合于現代人精神生活與情感交流方式的需要。如《靜若禪境》、《蓮》等。
通過仔細品讀傳平先生之畫作,我有理由說傳平先生之畫,在造型功力和筆墨技巧上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他的每一幅畫無論是斗方,還是宏篇巨制,在經營布局和整體氣勢上是下過功夫的,與此同時,他的花鳥畫形象是建立在豐富的筆墨技巧之上的。從傳統(tǒng)到現代各家的風格中,他博采眾長,形成了無體不備,無美不臻的面貌。達到了老辣、深厚、明麗生動和內涵豐富的境界。從畫面上看,既有宋人的格局,又有元人的神韻,也有近代人的遺風;在品味上,既有北方畫派的骨力雄強,又有南方畫派的雅逸秀潤;在畫法上,采用大寫意的筆法,不求形似,但求神似,且形神兼?zhèn)?;他的畫簡括、果斷、準確、生動,激情洋溢富有靈氣,瀟灑自在格調清新,粗中有細,收放自如,形、神、意、趣四者皆備,并且有獨立完整的欣賞價值。他的畫在寫意中求變,并充分運用寫意畫中形象創(chuàng)造的隨意性及色彩變化,從而表達出物象的盎然生機之意。情景交融,亦幻亦真,使觀者如臨其境,如聞其聲,收到了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向世人充分展示了畫家嫻熟的藝術技巧和大家風范!如《碩果》、《香遠》等。
總之,傳平先生之畫,明快清新,雅俗共賞,也是其審美天性地流露。他用寫實的造型,寫意的情懷,清新的筆墨,明艷的色彩表現出自然生命的內在之美;以其真、善、美相統(tǒng)一的價值取向,人文精神與筆墨精神并重的藝術風格,為當今畫壇所推崇!傳平先生要走的路還很長,以其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如果能假以時日,我相信他定能厚積薄發(fā),收獲頗豐!
作者簡介:祝天文,《環(huán)球徽商》雜志社副總編、《中國書畫市場報》主編、《書畫界》雜志社主編、主任記者、著名的書畫評論家、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