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瑞
作文,一直以來都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大難題,有些學生每每一提寫作文,就會說:“我沒詞兒?!眰€別學困生拿著個作文題目甚至可以坐上一節(jié)課。真可謂“老師一命題,學生撓頭皮,肚里空蕩蕩,只好干著急?!痹侔涯抗饩劢乖诖蟛糠滞瑢W的作文上,內(nèi)容也是千篇一律:歌頌母愛,就統(tǒng)統(tǒng)“我“生病被母親照顧,或母親打雨傘給“我”,自己被淋濕;寫”校園生活就統(tǒng)統(tǒng)“拔河比賽”……一些老師為了應付考試,認為學生寫就可以,對其作文內(nèi)容,聽之任之。
我認為出現(xiàn)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的觀察能力沒有有進行目的明確的引導,學生的作文語言缺乏表達方面的練習。而且,學生在根本上對作文存在錯誤的認識——認為寫作文只是為了應付作業(yè),應付考試。要突破這重重難關,教師在作文課堂教學中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善于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讓學生愛上作文,樂于表達。針對這種情況,我認為教師在作文訓練上要采取適當?shù)姆椒ā?/p>
一、轉(zhuǎn)變學生觀念,要學生敢寫“真話”
學生在作文課上往往會出現(xiàn)愁眉苦臉的現(xiàn)象。這時教師往往會拿出范文供學生們參考,學生大多照貓畫虎,照著范文框架去一味的模仿,這樣,長此以往,大部分想寫作文的學生也開始無從下手,只好欲言又止了。一部分學生心里有話但不知怎樣去表達,他們認為自己寫不出那么漂亮的句子、漂亮的文章,只好一味地模仿而失去個性。
學生寫不出來并不說明他們沒有思維、沒有情感,如果我們教師適當?shù)囊龑W生,結(jié)合作文題目整理學生的親身經(jīng)驗,激起學生表達的欲望,就會改善學生的模仿狀況。作文時,教師應明確告訴學生不要拿自己的文章同范文比較,只要你寫出自己的感受就可以了,例如;課堂作文《童年趣事》,在分析題目時,我讓學生感受到此次作文寫的是自己的童真、童趣,記錄自己童年時一些幼稚、甚至可笑的事。于是學生想起了小時候披著床單裝俠客的趣事,想起了扮過家家裝孕婦的真事,想起了學滑板忘學剎車最后摔了的窘事……思維被喚起,暢所欲言后,我們還要放手讓學生去寫,不過于強調(diào)文章的篇幅長短、辭藻是否華麗、只要求寫的真實。告訴學生把你曾有的這一感覺表達出來就可以了。哪怕一個差生只寫了幾句話,但只要是他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教師就要給予鼓勵。長久堅持下來,就會使學生樹立了信心,讓學生認識到原來作文并不難,只要自己寫出真情實感就可以了。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文也不例外,只要長久堅持下去,學生就會在作文中說真話,表真情。每個學生都能夠表達自己,就會形成色彩紛呈的不同的作文。
二、要學生學會觀察這個世界
作文離不開對生活的細致觀察。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隨時把觀察到的記錄下來,對于我們平時的習作十分重要。一年級學生,剛剛?cè)雽W,就應該培養(yǎng)他樂于觀察,勤于動筆的好習慣。一天一句話,讓他觀察班級里有多少名男生,多少名女生,觀察班級幾扇窗子幾個門,觀察班級黑板報畫了什么,觀察學校有多少個一年級班……這是他的生活,有了觀察記錄的習慣,孩子才能凡事都留心觀察,養(yǎng)成觀察的習慣。
記得那是學生三年級的時候,一次,描寫植物,我就布置了觀察市花——丁香。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觀察后的整理匯報。那一次,我并沒有下發(fā)觀察表格。可學生間的分工卻很細致。你觀察花,他觀察葉。你負責聞,寫其味道,我負責觸摸,感覺細膩。從分工中就可見,長期觀察習慣的培養(yǎng),已使學生擁有了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能夠涉及各方面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
像我現(xiàn)在執(zhí)教的五年級學生,經(jīng)常能在日記中記錄一些生活中不經(jīng)意的事件:班級澆花的瓶蓋不翼而飛,又失而復得;衛(wèi)生角的廢紙箱被圈了膠帶,更規(guī)矩了;媽媽這幾天心情很好,總在穿裙子……在對不同事物不同角度的觀察中,日記有了內(nèi)容,習作有了素材。所以,要學生學會觀察這個世界才會書寫這個世界。
三、培養(yǎng)學生閱讀好習慣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好的作品離不開大量的閱讀,正所謂“得語文者得天下,得閱讀者得語文。”大量的閱讀不但能豐富學生的知識,更能豐盈學生的語言。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至關重要。學生每天在學校的時間是零散的,可只要我們有機利用,就會尋得不少時間。早晨,上課前,可以安排“晨誦一刻鐘”。中午午飯后,在室外活動前還可安排“午讀半小時”。日積月累,積少成多,慢慢地,學生就會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
為促進學生的閱讀習慣養(yǎng)成,我們還可適當進行讀書活動的舉行。如“我講《史記》故事”,“三國事,知多少”,“編一編我家的編年史”,……各種各樣豐富活動的開展,有助于學生讀書習慣的養(yǎng)成?!皩幙墒碂o肉,不可書不讀”,“一日無書,百事荒蕪。”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讓其一日不讀,即有不安之情,有負罪之感。讓讀書成為學生生活中的常態(tài)。
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一定會凝聚文章的靈魂。長久的積累則讓學生“知無不盡,盡無不言”。寫滿的本子作為學生寫作的素材,則使學生表達時充滿真情。把眼睛看到的用筆寫出來,把感情釋放到自己的文章中。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學生的精神世界豐富了,他們一定會變得勤于積累善于表達,感情凝成的文章一定會是一篇篇動人的文章。
當然作文水平的提高,包含多方面的因素。但善于表達感情,樂于觀察事物,勤于動筆練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梢允乖瓉怼八浪卑愕淖魑恼n堂充滿“春色”,充滿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