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林 祥
《湘行散記》是沈從文創(chuàng)作中的經(jīng)典散文作品,是研究沈從文、了解湘西風土人情的重要載體。從1934年的初刊發(fā)表到2002年《沈從文全集》的出現(xiàn),《湘行散記》在近70余年的出版過程中,作者沈從文親自(或參與)修改四次,先后出現(xiàn)了數(shù)十種不同的版本,學術(shù)界在研究該散文集或出版社在不斷重印《湘行散記》時,選擇的版本也各有不同*如趙順宏的《〈湘行散記〉的審美意蘊》依據(jù)的是文集本《湘行散記》,劉學云的《沉痛隱憂與鄉(xiāng)土悲憫——〈湘行散記〉:歸鄉(xiāng)主題的再演繹》使用的版本為全集本《湘行散記》,翟業(yè)軍的《〈湘行書簡〉〈湘行散記〉新論》使用的版本也為全集本《湘行散記》等。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版《沈從文別集——湘行集》(收入《湘行散記》)依據(jù)選集本重??;北岳文藝出版社2002年版《湘行散記》(插圖本,包括《湘行書簡》、《湘行散記》、《新湘行記》三部分)依據(jù)開明本編入,并增加了黃永玉的插圖和卓雅拍攝的湘西風景圖片多幅;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8年版《湘行散記》(收《湘行散記》、《湘行書簡》、《湘西》、《燭虛》)以全集本(沿用了注釋,但未采用插圖)重印。。因此,梳理《湘行散記》的版本變遷,概括并分析修改內(nèi)容,鑒定各版本優(yōu)劣,顯得尤為重要。
1934年年初,因母親病危,沈從文匆匆趕回湘西老家看望。在這次往返湘西的路程中,沈從文以書信的形式不斷把路上的“一切見聞巨細不遺全記下來”,向夫人張兆和報告*這些書信,沈從文生前未公開發(fā)表。1991年由沈虎雛整理、編輯成《湘行書簡》,編入《沈從文別集·湘行集》,1992年5月由岳麓書社出版。?;氐奖逼街?,沈從文把這些書信一一作出整理,然后又根據(jù)書信中部分內(nèi)容陸續(xù)寫成了一些散文,并以“湘行散記”為名陸續(xù)在報刊上發(fā)表。具體發(fā)表順序及刊載報刊,如下表:
表1
后因鄭振鐸推薦,沈從文以“湘行散記”為名,把這些系列文章納入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文學研究會創(chuàng)作叢書”,《湘行散記》于1936年3月出版*由于出版時商務印書館將《滕回生堂的今昔》稿件丟失,因此僅收入11篇散文。,是為初版本。沈從文利用出版單行本《湘行散記》之機,對發(fā)表后的各篇散文存在的瑕疵,從字、詞到句、段,都進行了修改。該書出版后,有評論認為作者的創(chuàng)作帶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大多都是其生活實錄,“是一本很可一讀的創(chuàng)作,在作者自己也算是一部成功的創(chuàng)作,因為他在無論那一篇里,都能寫得細致和美麗的……而且他也絕對不是空洞無物的”*蕓非:《書報評介:“湘行散記”》,《學風》(安慶)第6卷第6期,1936年9月15日。。此書市場反響頗不錯,當年8月就再版,1938年5月印至第三版。
1943年,桂林開明書店從4月份開始,陸續(xù)出版沈從文修訂的系列作品,統(tǒng)稱“沈從文著作集”,散文集《湘行散記》包括在內(nèi)。利用這次出版,沈從文對《湘行散記》又進行了一次全面的修改。開明本的《湘行散記》于1943年12月出版*在開明版《湘行散記》中,《滕回生堂的今昔》依舊未被收錄。,是為開明改訂本。開明本的封面以一小孩的畫作為封面,頗富童趣。此外,開明書店還為該書在1944年4月推出了土紙初版本。葉圣陶還為開明書店《湘行散記》寫了廣告,認為作者“對湘省的認識真確而深刻,他寫各方面的問題,雖則似乎極瑣細平凡,但是在一個有心人看來卻極有意義,值得深思”*葉至善、葉至美、葉至誠編:《葉圣陶集》第18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54頁。。開明本《湘行散記》問世后,銷路也頗不錯。1946年10月再版,1948年3月三版,1949年1月四版。
共和國建立后,沈從文離開了文學界,轉(zhuǎn)入歷史文物研究,其作品鮮有機會得到重印(再版)。《湘行散記》在三十余年的時間里,沒有機會再版?!拔母铩苯Y(jié)束后,文學家的沈從文浮出歷史地表,其作品陸續(xù)得以重印。1980年代初期,四川人民出版社為沈從文印行了一套《沈從文選集》,《湘行散記》收入選集第1卷于1983年出版。在選集本的《序》中,沈從文表示該本選集的編選工作由凌宇負責*筆者曾就此事咨詢參與過文集編選工作的凌宇先生,他說當時收入文集的文章主要由張兆和先生審閱,對作品的修改主要由張先生修改,并征得了沈先生同意。。選集本《湘行散記》以開明本為底本進行修改,且從原載刊物上補錄了《滕回生堂的今昔》。至此,散文集《湘行散記》終得以完整面貌示人。選集本《湘行散記》是在新的時代語境下出版的,因此比起初刊本、初版本和開明本,在排版上由直排變?yōu)闄M排,增加了2條注釋,繁簡字之間也作出了調(diào)整,對文中的一些字詞句段也進行了增刪、修改。同時,選集本在目錄前添加了作者照片、作者手跡、出版說明和《序》。
1984年3月,廣州花城出版社和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香港分店共同出版了《沈從文文集》,散文集《湘行散記》編入了文集的第9卷。在該書的版權(quán)頁上,記載了凌宇作為本書的特約編輯參與了編選工作。文集本《湘行散記》以選集本為底本,同時又參考了開明本。文集本只修改了少量句段,其余只是對一些字詞進行同義轉(zhuǎn)換。文集本在目錄前添加了作者照片、1936年商務印書館版《湘行散記》的封面和作者手跡。
2002年12月,北岳文藝出版社出版發(fā)行了《沈從文全集》,《湘行散記》編入全集第11卷(收入同卷的還有《湘行書簡》和《湘西》)。根據(jù)全集本記載,收進全集本的《湘行散記》是根據(jù)1934年開明書店改訂本編入的,文中的改動只有7處,且皆為同義字詞的轉(zhuǎn)換,其余內(nèi)容與開明本無異,但全集本《湘行散記》增加了34條注釋,并有3幅插圖。
近十余年來,以《湘行散記》為名的各種版本層出不窮。如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版、北岳文藝出版社2002年版、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8年版、長江文藝出版社2010年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等。這些版本要么以選集本或文集本重印,要么以全集本重印,文字上沒有新的修改,版本研究價值不大。
總之,《湘行散記》自問世以來,先后出現(xiàn)了初版本、開明本、選集本、文集本、全集本等不同的版本。其中以初刊本到初版本、初版本到開明本、開明本到選集本的改動最大,而選集本到文集本、開明本到全集本則沒有大的修改。
由于初版本未收《滕回生堂的今昔》,因此,把初刊本和初版本《湘行散記》進行對校時,共對校了11篇文章,初版本《湘行散記》在初刊本的基礎上,共修改*確定修改處的標準是:標點符號變化未納入統(tǒng)計;字、詞的更換或刪減為一處;字、詞的增加為一處;字、詞在一句中的順序發(fā)生變化為一處;若在一句中有多處修改,則視為一處;增加一句話或一段話為一處;刪掉一句話或一段話為一處。雖然按照這個計算修改次數(shù)的標準進行統(tǒng)計,但在具體統(tǒng)計中仍會有出入,難以做到絕對的準確,修改次數(shù)也只是作為一個大致的結(jié)果,供讀者參考。了179處*每一篇的修改次數(shù)如下:《一個戴水獺皮帽子的朋友》21處;《桃源與沅州》6處;《鴨窠圍的夜》3處;《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11處;《一個多情水手與一個多情婦人》33處;《辰河小船上的水手》4處;《箱子巖》3處;《五個軍官與一個煤礦工人》43處;《老伴》0處;《虎雛再遇記》20處;《一個愛惜鼻子的朋友》35處。,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5個方面:
一是刪減字、句,使文本表達更流暢。這方面的修改有35處。如《桃源與沅州》:
那個特派員的身體,于是被兵士用刺刀釘在城門木板上,示眾三天,三天過后,方砍作五份,派火夫用籮筐抬到河邊去,拋入屈原所稱贊的清流里喂魚吃了。(初刊本)
那個特派員的身體,于是被兵士用刺刀釘在城門木板上,示眾三天,三天過后,便拋入屈原所稱贊的清流里喂魚吃了。(初版本)
作者把“方砍作五份,派火夫用籮筐抬到河邊去”刪掉,避免了讀者在閱讀時聯(lián)想到過于血腥的場景,也使句子表達更加簡潔。再如《一個愛惜鼻子的朋友》:
這個人雖成天踢球,眼睛不能辨別面前的皮球同牛糞,心地則雪亮透明。(初刊本)
這朋友眼睛不能辨別面前的皮球同牛糞,心地可雪亮透明。(初版本)
由于前文已經(jīng)在敘述他踢球了,把“這個人雖成天踢球”改為“這朋友”,直接與對他的評價相接,用簡單明了的話語達到了最自然貼切的語言表達。
二是增加字、句,使意思表達更準確,文章的前后連貫更嚴謹。這方面的修改有89處。作者寫作湘行散記系列散文時,是邊寫邊刊,加之忙于編輯《大公報·文學副刊》等其他事務,“急就章”導致其作品的不少字、詞、句有欠斟酌。利用《湘行散記》初版之機,沈從文對作品中許多內(nèi)容都作了補充,這些字、詞、句的補充使文字表達和藝術(shù)創(chuàng)作趨于完善。如“等等向西方走去”改為“那卦上說,若找人,等等向西方走去”,增加語句后,前后句的銜接就不至于太過突兀?!拔鍌€年青人皆呆著”改為“五個年青人皆呆了許久,罵了許久,也笑了許久。皆覺得被騙了一次”,改后的句子表現(xiàn)出5個年青人在面對曠工跳井后的表現(xiàn),是5個軍官遞進化情緒反應的體現(xiàn),也可以展現(xiàn)其性格特征?!拔夷抢硐胫械膫ト藦拇吮闶й櫫恕毖a充了“就生事打壞了一個人”,說明了虎雛“從此便失蹤了”的原因,表達上更具因果連貫性。在《虎雛再遇記》里:
“我要罵人怎么樣?我罵你,你到碼頭等我!”
小豹子被那軍人折辱了,似乎記起我的勸告,一句話不說,搖搖頭,默然攢進了船艙里。(初刊本)
“我要罵人怎么樣?我罵你,我……你到碼頭等我!”
我擔心這口舌,要喊叫它,“××!”
小豹子被那軍人折辱了,似乎記起我的勸告,一句話不說,搖搖頭,默然攢進了船艙里。(初版本)
初版本增加了作者喊虎雛的文字,既能表現(xiàn)作者當時希望勿生事端的心態(tài),又對虎雛的性格作出了隱性補充?;㈦r就像一頭不愿吃虧的小豹子,被這軍人折辱后必定不能忍受,更不會忽然“記起我的勸告”。因此,只有在作者喊他之后,他才會無奈地“搖搖頭,默然攢進船艙”。
三是對文本敘述作出細節(jié)補充。這部分的修改有48處。如“掌舵的把死者剩余的衣服交給親長,燒幾百錢紙手續(xù)便清楚了”一句中補充了“說明白落水情形后”,更符合生活常理?!伴L潭中日夜皆有五十只以上打魚船,浮在河面取魚”補充了“載滿了黑色沉默的魚鷹”;“碼頭間無時不有若干黑臉黑手腳漢子,把大塊煙煤運送到船上”補充了“向船艙中拋去”等,這些補充不僅讓語句更連貫緊湊,表現(xiàn)動作更完整,也對苗民日常生活的場景作出更具體的描繪,使讀者對當?shù)厣钣懈嗟牧私?。在《五個軍官與一個煤礦工人》中:
第二天,那個礦工帶領(lǐng)四個散伙弟兄來到了,點了香燭,殺了雞,把雞血開始與燒酒調(diào)和。(初刊本)
第二天,那個狡猾結(jié)實礦工,帶領(lǐng)四個散伙弟兄來到了窯上,很親熱的一談,見得十分投契,點了香燭,殺了雞,把雞血開始與燒酒調(diào)和。(初版本)
“狡猾結(jié)實”勾勒出礦工性格,“窯上”點明兩方相會的地點,“很親熱的一談,見得十分投契”體現(xiàn)5個軍官的機智和礦工一行人的上當,為接下來的故事發(fā)展作好鋪墊。
四是對時間的真實性作出考證和修改。這方面的修改共3處。在《辰河小船上的水手》中:
我自從離開了那個水獺皮帽子的朋友以后,獨自坐到這只小船上,已悶悶的過了三天。(初刊本)
我自從離開了那個水獺皮帽子的朋友以后,獨自坐到這只小船上,已悶悶的過了十天。(初版本)
據(jù)《沈從文年譜》記載,1934年1月11日,沈從文住進老朋友曾芹軒開的杰云賓館,12日在朋友曾芹軒的陪同下到達桃源,13日沈從文離開桃源上行。若以初刊本記載“過了三天”計算,三天后的日期則為15或16日,此時沈從文在纜子灣或鴨窠圍,而本文后段說到隔天小船就到達目的地浦市。因此,初版本修改的“過了十天”比較符合年譜里記載的資料,即1月20日下午到達浦市*吳世勇:《沈從文年譜》,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47—148頁。。
五是對當?shù)氐拿缑裆?、湘西風情等敘述作出修改。這方面的修改有18處。如“這些人自然也就完事了”改為“這些到地獄討生活的人自然也就完事了”,把礦工工作的辛勞和危險進行了精準的概括。礦工們沒辦法選擇命運,也不得不承擔生活的悲苦,但他們依舊努力生活,表達了作者對這些在底層生活的人們的贊美。在《五個軍官與一個煤礦工人》中:
河面一無所有,異常安靜。煤礦停頓了,燒石灰人也逃走了。(初刊本)
河面一無所有,異常安靜。上下行商船皆各停頓到上下三十里碼頭上,最美觀的木筏也不能在河面見著了。煤礦全停頓了,燒石灰人也逃走了。(初版本)
商船在河面的消失,既表明當時湘西局勢的緊張,又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往日河面上的商船把夜景裝點得十分美麗的景象。
在1930年代初的創(chuàng)作中,沈從文還處在不自覺的文體探索階段。從某種程度來說,沈從文對各種文學體式間的區(qū)別并不是非常清楚。因此,有的詩像散文,有的散文則類似小說。他常打破小說、散文、詩歌和戲劇等傳統(tǒng)文體的界限,把各種文體交融在一起。比如,沈從文常以寫小說的方法進行散文創(chuàng)作,并把這種文體歸為“小說游記”。沈從文自己也說過:“我愿意在章法外接受失敗,不想到在章法內(nèi)得到成功?!?沈從文:《〈石子船〉后記》(1931年),《沈從文批評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第222頁。他不滿足于簡單記述湘西的見聞,而是把寫人敘事的小說筆法揉進游記散文,描寫湘西的全部,包括山水、人情、風俗等,使之形成有機的整體。散文小說化是沈從文早期在寫湘西系列時所采用的文體模式。初版本刪掉了初刊本中一些情節(jié)描寫和形象刻畫,使敘述變簡潔,又對歷史時間作出真實性考證和修改,這是作者試圖減弱小說痕跡,增強散文紀實性的表現(xiàn)。當然,初版本《湘行散記》的散文小說化痕跡依舊存在。
將開明本與初版本《湘行散記》對校,沈從文在初版本的基礎上又修改了119處(開明本同初版本均無《滕回生堂的今昔》一文)*每一篇的修改次數(shù)如下:《一個戴水獺皮帽子的朋友》20處;《桃源與沅州》0處;《鴨窠圍的夜》11處;《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8處;《一個多情水手與一個多情婦人》15處;《辰河小船上的水手》4處;《箱子巖》2處;《五個軍官與一個煤礦工人》10處;《老伴》7處;《虎雛再遇記》16處;《一個愛惜鼻子的朋友》26處。。總體上講,作者進一步對文章的藝術(shù)性進行了強化,主要體現(xiàn)在增加語句、補充細節(jié)和豐富人物形象等方面。
一是增加語句,對文本細節(jié)進行補充敘述。這方面的修改有36處。如“但不妨事,這人才真是一個活鮮鮮的人”中補充了“把兩種性格兩個人格拼合攏來”,補充部分使“活鮮鮮的人”有了劃定的范圍。“那女人笑著不理會”補充為“抿嘴笑著”,把夭夭的神情具體化?!皟芍欢洹备臑椤皟芍粌龅猛t的耳朵”,“同我握手,大聲說道”補充了“握得我手指酸痛”。這些細節(jié)部分表現(xiàn)了人物的動作和神態(tài),也刻畫出人物率真的性格。
二是增強苗民的形象刻畫。這方面的修改有17處。如“你真是……從京里來的人,簡直是個京派”后補充了“什么都不明白。入境問俗,你真是……”,刻畫出印瞎子緊張害怕的神情,如今的他只能在社會環(huán)境中茍且偷生?!柏藏残℃蛔油等巳チ?!投河吊頸去了”前補充了“叫騾子又叫了”,豐富了夭夭詼諧灑脫的性格。生活雖不易,但夭夭們在身處貧賤時,不逃避也不心生畏懼,而是選擇平靜接受,堅韌地活下去,并保持積極樂觀的常態(tài)?!兑粋€戴水獺皮帽子的朋友》中:
他鉆進艙里笑著輕輕的向我說:“牯子老弟,我們看好了的那幅畫,我不想買了。我昨晚上還看過更好的一本冊頁!”
“你又迷路了嗎?你不是說自己年紀已老了嗎?”
……
于是他同一匹豹子一樣,一縱又上了岸,船就開了。(初版本)
他鉆進艙里笑著輕輕的向我說:“牯子老弟,我們看好了的那幅畫,我不想買了。我昨晚上還看過更好的一本冊頁!”
“什么人畫的?”
“當然仇十洲。我怕仇十洲那雜種也畫不出。牯子老弟,好得很……”話不說完他就大笑起來。我明白他話中所指了。
“你又迷路了嗎?你不是說自己年紀已老了嗎?”
……
“一路復興,一路復興,”那么嚷著,于是他同一匹豹子一樣,一縱又上了岸,船就開了。(開明本)
開明本豐富了“牯子大哥”的形象。他是故作風雅的,也是豪爽直率的,代表了湘西人民原始、自然、純樸的品質(zhì)。
除此之外,初版本中出現(xiàn)的“皆”、“莫不皆”在開明本中或改為“都”、“就”,或被刪除。還有一些詞被同義且更具白話文意義的詞語取代,如“快愉”、“釣網(wǎng)”、“那兒”、“為得是”改為“愉快”、“魚網(wǎng)”、“哪兒”、“為的是”等,但這些字詞的改變還不徹底。
1940年代以來,沈從文的文筆更趨于成熟,修改后的開明本《湘行散記》在內(nèi)容上雖還有散文小說化特征,但在藝術(shù)上作者開始節(jié)制情感。同時,出于對讀者、文壇人士的批評和自身進行文字試驗等因素,沈從文在作品中著意減少湘西方言的同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使他“成熟期小說的語言,具有獨特的風貌——格調(diào)古樸,句式簡峭,主干凸出,少夸飾,不鋪張,單純而又厚實,樸訥卻又傳神”*凌宇:《從邊城走向世界:對作為文學家的沈從文的研究》,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5年,第318頁。。在開明本《湘行散記》中,作者又對一些時間、數(shù)字以及地點進行考證和修改,對人物描寫的內(nèi)容進行了削減。總之,從初版本到開明本的修改,《湘行散記》的藝術(shù)性得到提升,語言的流暢性也得到完善,對細節(jié)的補充和湘西風情的刻畫也充滿更多的表達力量。同時,散文的小說化痕跡在開明本中被進一步削弱,紀實性增強。
選集本《湘行散記》的前11篇以開明本為底本進行修改,并據(jù)原載刊物補入《滕回生堂的今昔》,至此,選集本《湘行散記》共收文12篇。選集本最直觀的改變是在排版上由豎排變?yōu)闄M排,添加注釋2條、作者照片、作者手跡、出版說明和《序》等副文本。與開明本對校(加上《滕回生堂的今昔》與初刊本對校),選集本《湘行散記》在文字上又修改了372處*每一篇的修改次數(shù)如下:《一個戴水獺皮帽子的朋友》30處;《桃源與沅州》40處;《鴨窠圍的夜》15處;《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17處;《一個多情水手與一個多情婦人》14處;《辰河小船上的水手》15處;《箱子巖》52處;《五個軍官與一個煤礦工人》36處;《老伴》59處;《虎雛再遇記》17處;《一個愛惜鼻子的朋友》52處;《滕回生堂的今昔》25處。。選集本的修改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一是增加字句或調(diào)整字句順序,使表述更細致,更連貫。這方面的修改有143處。如“白臉長身女孩子”補充了“頭發(fā)黑亮亮的”;“上岸走去”補充為“上南岸走去”。“許多等待修理的小船,皆斜臥在岸上”改為“一字排開斜臥在岸上”等。添加的詞語使人物形象、行動方向和物品位置更具體。“‘是你!是你!……’”改為“‘是你!是茂林!……’‘茂林’是干爹給我起的名字?!?,叫出“茂林!”更能表現(xiàn)大哥時隔多年仍記得作者,見到作者時不敢置信的心情。但是,選集本也有對人物的生活描寫進行刪減的,如在《一個多情水手與一個多情婦人》中:
鍋中蒸了一籠糯米飯,長年覆著擱在門口的老粑槽,那時節(jié)業(yè)已翻動,粑槌也洗得干干凈凈,只等候把蒸熟的米飯倒下,兩人就開始在一個石臼里搗將起來。(開明本)
鍋中蒸了一籠糯米飯倒下,兩人就開始在一個石臼里搗將起來。(選集本)
開明本對人們過年時蒸糯米飯的過程有詳細敘述,豐富了過年時節(jié)苗民忙碌、歡樂的景象。在選集本中,這段描寫只是簡單掠過,刻畫鄉(xiāng)民生活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被削弱了,但這或許也恰是試圖削弱小說成分的體現(xiàn)。
二是對地名、人名、數(shù)字、時間作出修改。這方面的修改有33處。如“武陵地方某大旅館”具體為“武陵地域中心春申君墓旁杰云旅館”;“其中一個是我的同宗兄弟”補充了“名叫沈萬林”;《虎雛再遇記》里的“××,××”具體為人名“祖送”;“那一天正是五月初五”改為“五月十五”。這些經(jīng)過仔細考證后的修改使文本敘述更具歷史真實性。但選集本中也有與歷史真實性不盡相符的修改:
十四年后我又有了機會乘坐小船沿辰河上行,應當經(jīng)過箱子巖……計算那什長年齡,二十一歲減十四,得到個數(shù)目是七。(開明本)
十五年后我又有了機會乘坐小船沿辰河上行,應當經(jīng)過箱子巖……屈指計算那什長年齡,二十一歲減十五,得到個數(shù)目是六。(選集本)
作者回到湘西看望母親的時間在1934年初,若據(jù)選集本中15年進行計算,作者上次沿辰河上行的時間就是1919年,但據(jù)《沈從文年譜》記載,1919年1月,沈從文隨部隊移駐懷化鎮(zhèn),并在懷化鎮(zhèn)駐守一年。1920年,由于“靖國聯(lián)軍”內(nèi)部摩擦,沈從文所在部隊撤出芷江,返回辰州。同年7月,離開辰州駐地回到老家鳳凰*吳世勇:《沈從文年譜》,第10—11,148—149頁。。因此,若以開明本中14年計算,與年譜所記載的時間正好相符?!峨厣玫慕裎簟分幸渤霈F(xiàn)對歷史真實性不相符的修改:
民國二十二年舊歷十二月十一,距我同那座大橋分別時將近十八年。(初刊本)
民國二十二年舊歷十二月十九,我同那座大橋分別時將近十八年。(選集本)
據(jù)《沈從文年譜》記載,作者于1934年1月22日到達老家鳳凰,1月27日離開家鄉(xiāng)返回北京*吳世勇:《沈從文年譜》,第10—11,148—149頁。。將民國二十二年舊歷十二月十九轉(zhuǎn)換成新歷是1934年2月2日,而民國二十二年舊歷十二月十一轉(zhuǎn)換成新歷是1934年1月25日,此時作者還未離開家鄉(xiāng)回京。因此,開明本所記載的日期更符合歷史事實。
三是對文本細節(jié)作出補充。這方面的修改有73處。如“長街盡頭飄揚著稅關(guān)的幡信”補充了“用紅黑二色寫上扁方體字”;“五人皆作商人裝束,其中有四個各抗了小扁擔”補充為“貴州商人裝束”、“扛了擔貴州出產(chǎn)的松皮紙”;“軍需官”、“副官長”和“副官”前都加了軍銜,“老弱兵士”也補充為“新刷下來的”。這些細節(jié)補充使讀者對當時環(huán)境、場面和軍隊情況有了更具體的了解。
四是對湘西地域特有風景和風情民俗的修改。這方面的修改有27處。如“向游客發(fā)個利市”后補充了“來個措手不及,不免吃點小驚”;“敲著船舷各處走去”補充了“用木棒槌有節(jié)奏的”。對湘西風情描寫還有如下修改:
石壁半腰中,有古代巢居者的遺跡,石罅間懸撐起無數(shù)橫梁,暗紅色大木柜尚依然好好的擱在木梁上……把百子邊炮從高巖上拋下,盡邊炮在半空中爆裂。(開明本)
石壁半腰約百米高的石縫中,有古代巢居者的遺跡,石罅隙間橫橫的懸撐起無數(shù)巨大橫梁,暗紅色長方形大木柜尚依然好好的擱在木梁上……把“鋪地錦”百子鞭炮從高巖上拋下,盡鞭炮在半空中爆裂,形成一團團五彩碎紙云塵。(選集本)
選集本中對湘西風情民俗的修改,讓讀者看到一個宛若桃花源般的湘西,其獨特風景依靠著自然的原始依托,更讓人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美好,同時也載負著作者的贊美情懷。
五是對苗民性格和生活場面的修改。這方面的修改有21處。如“想到這些眼淚與埋怨,如何揉進這些人的生活中”的“生活”改成“生命”;“十個銅子一天”后補充“我還不滿師,哪會給我關(guān)餉”。在《桃源與沅州》里:
我還想說他們的行為,比起風雅人來也實在道德的多。(開明本)
我還想說,他們的行為,比起那些讀了些“子曰”,帶了五百家香艷詩去桃源尋幽訪勝,過后江討經(jīng)驗的“風雅人”來,也實在還道德得多。(選集本)
水手在艱難的生活壓迫下每日奔波,他們的工作卑微,地位低下,修改后的句子更能體現(xiàn)水手的生活艱難。同時,通過對比水手野性的原始和“風雅人”的虛偽,把水手真善美的品質(zhì)展現(xiàn)出來,表現(xiàn)作者對這些有隱忍、堅持、原始、純真性格的底層人民的贊美。再如《一個戴水獺皮帽子的朋友》里:
他笑了,“沈石田這狗肏的,強盜一樣好大膽的手筆!”……從三歲起就歡喜同人打架,為一點兒小事,不管對面的一個大過了他多少,也一面辱罵一面揮拳打去。(開明本)
他笑了,“沈石田這狗養(yǎng)的,強盜一樣好大膽的手筆!”說時還用手比劃著,“這里一筆,那邊一掃,再來磨磨蹭蹭,十來下,成了。”……從五歲起就歡喜同人打架,為一點兒小事,不管對面的一個大過他多少,也一面辱罵一面揮拳打去。不是打得人鼻青臉腫,就是被人打得滿臉血污。(選集本)
對牯子大哥語言、動作和往事的補充,豐富了他原始野性的鄉(xiāng)民氣息。雖然剽悍、粗獷,甚至滿口臟話,但他卻給人自然、灑脫的感受,苗民形象也就豐富起來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選集本中一些改動使表述顯得啰嗦,不夠簡潔,反而喪失了作家語言表達的原味。如在開明本里,“臟東西”、“活辭典”、“唯一的行業(yè)”、“新東西”、“一二作家”等詞到了選集本里,就修改為“瓜果皮殼臟東西”、“活生生的大辭典”、“唯一的快樂行業(yè)”、“對我說來還可說是極新的東西”、“三五稍稍知名或善于賣弄招搖的作家”等。還有一些句子上的修改,如開明本里“看到他們那么大聲吵罵”到了選集本改為“看到他們那么氣急敗壞大聲吵罵無個了結(jié)”,“這大蟲有時昂的一吼,山谷響應許久”改為“這大蟲有時白天‘昂’的一吼,夾河兩岸山谷回聲必響應許久”,“可以到小街上買點東西”改為“可以到城里城外一條正街和小街上買點東西”等。這些修改雖使表達更細致,卻又造成了語言的拖沓,有畫蛇添足之感。加之張兆和親自參與對文本的具體修改,改變了作家獨有的語言表達習慣。
此外,隨著時代以及政治環(huán)境的變化,選集本的修改自然也受到了影響。如把“毛澤東”都改為“毛委員”;在初版本或開明本中還頗忌諱的詞如“革命”、“狂熱”、“長沙”以及一些政治人物如顧千里、張采真等在選集本中出現(xiàn)。這些修改從側(cè)面體現(xiàn)中國幾十年來發(fā)生的政治變革。
總之,盡管選集本《湘行散記》的修改在表達方面變得細致、充分了,卻又顯得不夠簡潔,造成了語言藝術(shù)上的拖沓。加之張兆和的介入,對作品的語言習慣帶來了改變。同時,選集本對歷史時間的修改,與歷史事實不盡相符,這也對選集本在敘述真實性方面造成一定影響。這一次的修改并未讓作品在藝術(shù)上得以完善。也正因如此,后來全集本《湘行散記》并沒有以選集本為底本收入,而是選擇了開明本作為底本。
文集本以選集本《湘行散記》為底本,在選集本的基礎上修改了近50處。其中包括9處句子的修改和2段文字的刪減。另外,有幾處修改參照了開明本,又恢復了開明本的敘述語句。如“便在那齷齪不堪萬人用過的花板床上”(開明本),到了選集本則刪掉“齷齪不堪”一詞,而文集本又恢復該詞。“如何揉進這些人的生活中”(開明本)在選集本中把“生活”改為“生命”,文集本又改為“生活”。由于開明本沒有收入《滕回生堂的今昔》,因此,文集本對此文的修改以選集本為底本的同時,也參照初刊本進行修改。如初刊本中“大人,把少爺拜給一個吃四方飯的人作干兒子”,到了選集本添加上“少爺屬雙虎,命大”,文集本又將此句刪去。除此之外,文集本中的修改部分大多是對字詞進行同義替換,如“流行歌曲”、“山岨”、“天晚了”、“匣子炮”、“干兒子”、“干爹”等分別替換成“新歌”、“山嘴”、“天夜了”、“盒子炮”、“寄兒”、“寄父”等。其余內(nèi)容與選集本相同,不作改動??梢哉f,文集本是以選集本為底本又參考開明本(《滕回生堂的今昔》參照初刊本)而形成的一個新版本。
全集本前11篇以開明本《湘行散記》為底本,《滕回生堂的今昔》據(jù)原載刊物編入。全集本在開明本基礎上的修改只有7處,每一處修改都是字詞的同義轉(zhuǎn)換。如“北京”、“一分”、“道德的多”、“長”、“她”、“木椿”改為“北平”、“一份”、“道德得多”、“漲”、“它”、“木樁”。但是,為了便于讀者對其內(nèi)容的理解以及增加紀實性,增加了注釋34條*主要包括對文中涉及的方言(6條)、地名(4條)、歷史人物或文學作品中人物(11條)、時間(2條)、歷史傳說(2條)、書名及出處(5條)等的解釋或說明。、插圖3幅等副文本。
在我看來,《湘行散記》在版本變遷的過程中,沈從文(包括張兆和)對文本進行了多次修改,體現(xiàn)出作者對作品孜孜以求、精益求精、不斷追求完美的精神。在眾多版本中,開明本雖仍存在散文小說化的特征,但其文本的思想性、語言表達的藝術(shù)性得到豐富和深化,文本內(nèi)容的真實性和精準性更符合歷史事實,開明本《湘行散記》是眾多版本中最好的一個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