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
有個詞兒叫作“親切心”。這是個頗具情趣的好詞兒,只不過很難翻譯成外語。曾經(jīng)有一次,我打算向外國人解釋“他為人親切”和“他很有親切心”之間的差異,結果還是沒解釋明白。雖然深入淺出地說明了,卻總覺得有點兒不對勁,沒觸及神韻。
我從親切心這個詞兒想到一位叫阿蘭德·威廉姆斯的美國人。他是銀行的審計員,去世那年46歲。我并沒有親眼見過他。
1982年1月的華盛頓,一架佛羅里達航空公司的客機在寒潮來襲的惡劣天氣中墜落到波托馬克河里。大半乘客由于撞擊喪生,卻有6個人被拋進河水里,威廉姆斯先生是其中之一。直升機趕來救援,將救生索拋下來,就落在極度衰弱的他身邊,可他讓身旁的斯圖亞特先上。直升機很快又飛回來,再度將救生索拋到他身邊,然而他又讓給了另一位女士。時值嚴寒刺骨的黃昏,河面開始結冰。等到直升機再次飛來時,那里已經(jīng)沒有威廉姆斯先生的身影了,因為他沒能扛住過低的水溫。浮在河面的6個人中,唯獨他一人成了不歸客。
威廉姆斯先生的壯舉受到了贊譽,事故現(xiàn)場附近的大橋被命名為“阿蘭德·威廉姆斯橋”。他的英雄行為令全世界的人感動。我也為之感動。不過我忽然想,這與其說是英雄行為,不如說是親切心的問題。威廉姆斯先生不管處于多么衰弱、多么嚴重的危急狀態(tài),只要身旁有一位女士,他都會自然而然地禮讓:“您先請,我下一個再走?!睂@種事,他應該已習以為常。當然,果真如此的話,他行為的高尚程度也不會削弱。
我當然做不出像他那樣的英雄之舉。但寫文章時,為了親切地對待讀者,也絞盡腦汁、竭盡全力。不管是隨筆還是小說,文章至關重要的要素就是親切心了。也就是盡量把文章寫得好讀一些,易懂一些。
然而動手試試就明白,這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要寫出易懂的文章,首先必須理清自己的思路,挑選合適的詞語。既花時間,又費精力,還需要幾分才華。有時看看差不多了便想撂手:“就這樣吧!”
每當這種時候,我便想起威廉姆斯先生??耧L暴雪之中,他浸在波托馬克河那浮動著冰塊的河水里,卻對周圍的女士說:“您先請。”與這樣一種親切心相比,便覺得抱臂坐在寫字臺前搜索枯腸,算不得什么大不了的事,雖然這話說來太理所當然。
庫爾特·馮內古特的小說里有這樣一句話:“縱然愛已消亡,親切依舊長存。”這也非常美妙啊。
(司志政摘自南海出版公司《愛吃沙拉的獅子》一書,123RF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