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輝
【摘要】從舞臺燈光與電視燈光的區(qū)別入手,分析舞臺劇電視錄像時燈光設計的基本處理原則,及用鏡頭來傳達舞臺燈光語匯的特點。
【關鍵詞】舞臺?。弘娨曚浵瘢粺艄庠O計;光比;白平衡
舞臺劇電視錄像的發(fā)展,從其與舞臺劇發(fā)生聯(lián)系的角度講,主要有兩個階段:早期階段,為了舞臺劇的傳播,即“音配像”,就在舞臺上或演播室搭建舞臺布景,按照舞臺上的演出樣式進行電視錄像,制作錄像帶(盤)進行銷售或給出品單位資料室留下影像檔案;第二階段,是目前政府文化審核部門取消了專家現(xiàn)場觀摩制度,改為電視錄像帶(盤)觀摩模式以后,舞臺劇電視錄像得到空前發(fā)展,各種舞臺劇電視錄像制作團隊以各種方式方法錄制舞臺劇,以便參評方報審。
筆者曾參與過不少的電視觀摩評審活動和舞臺劇電視錄像工作。2014年,筆者還曾在湖南衛(wèi)視的電視話劇欄目《星劇社》擔任燈光總設計。本文和讀者分享自己的舞臺劇電視錄像經(jīng)驗與體會。
要完成舞臺劇的電視錄像任務,首先要分析其美學原則。電視的誕生催生了舞臺劇的電視化現(xiàn)象,電視臺圍繞舞臺劇設立了不同的電視欄目,如中央電視臺設有專門的電視戲曲頻道。大量的舞臺劇搬上了電視屏幕,對于舞臺劇的傳播和發(fā)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同時,也誕生了“電視戲曲”的名稱。舞臺劇電視化現(xiàn)象不斷發(fā)展和壯大。
目前,電視戲曲的類型也有了明確的定義和分類,如:戲曲電視紀錄片(相當于劇場錄像)——主要運用影視的記錄功能,將舞臺戲曲原汁原味地搬上屏幕;戲曲電視藝術片——充分發(fā)揮影視藝術的再創(chuàng)造功能,使戲曲藝術在影視屏幕上煥發(fā)新的光彩;戲曲電視故事片(相當于“戲曲電視劇”)——影視劇的敘述方式,生活化的拍攝,適當穿插戲曲手段;戲曲電視文化片(即“戲曲專題片”)——發(fā)揮影視作為媒體的傳播功能,重在記錄舞臺內外的戲曲文化事項。
本文主要想探討戲曲電視紀錄片燈光設計的基本處理原則。因其基本原則是將舞臺劇原汁原味地搬上屏幕,因此,其燈光的處理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既要滿足電視的拍攝和播出質量,更重要的是要體現(xiàn)燈光效果的舞臺藝術化。
1舞臺燈光與電視燈光的區(qū)別
1.1不同的感光體
舞臺燈光效果服務的感光體是人眼,電視燈光效果服務的感光體是攝像機。不同的感光體對于光比、光色、光質等造型元素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人眼的寬容度是1:12 8或更大,而攝像機的寬容度只有1:16~ 32左右,寬容度是指感光材料按比例正確記錄景物亮度范圍的能力。被攝景物表面由最亮部分至最暗部分的差別,可以用明暗間的比例數(shù)字來表示。感光體所具有的正確表現(xiàn)被攝景物明暗差別的能力,即為感光體的寬容度,通常也稱為曝光寬容度。舞臺燈光的光比處理,是以人眼的感光和感受能力設計燈光效果,光比是非常大的。因此,針對以攝像機為感光體的電視錄像時,一定是要通過燈光設計再處理才能保證舞臺劇的電視錄像任務。
光色的區(qū)別運用,舞臺劇的燈光色彩處理原則是“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也就是說,舞臺上的燈光色彩飽和度偏高,色彩的代表性和聯(lián)想性較為鮮明。而攝像機對各種色彩的反映程度不一樣,紅、綠、藍反映敏感,中性色、灰色反映遲鈍等。因此,為了使舞臺劇的電視錄像作品達到舞臺燈光的視覺效果,燈光設計一定要了解電視攝像機感光體對色彩的反映效果規(guī)律。
光質,指的是柔和光與硬光的不同特性。舞臺上每一個畫面的呈現(xiàn),離不開運用柔光和硬光的搭配。舞臺劇的燈光光質處理相對偏硬光質,致使明暗對比較為強烈,對象的暗部比較多,自然會影響攝像機的準確曝光。而舞臺上人眼視覺感覺較為柔和的光效,如果不加處理,通過攝像機拍攝后有可能會產(chǎn)生軟硬光質層次豐富的效果。因此,當舞臺劇要電視錄像時,光質需要做到“硬中含柔,柔中更柔”的布光處理。
1.2不同的語境表達樣式
任何藝術創(chuàng)作的目的和追求殊途同歸,但技術呈現(xiàn)和表達方式各種各樣。比如,電視藝術的節(jié)奏依據(jù)之一——不同景別畫面的剪接處理,即“蒙太奇”手段,主要是通過攝影機的推拉搖移鏡頭語言再經(jīng)過后期剪輯來完成。蒙太奇是法語Montage的音譯,原是建筑學用語,意為構成、裝配,后來被引入電影藝術,意思轉變?yōu)榧糨?、組合剪接,即影片構成形式和構成方法的總稱。舞臺上對于畫面的取與舍,畫面銜接變化的快與慢,依靠的是舞臺燈光的區(qū)域光、定點光、特寫光以及燈光變化的節(jié)奏處理來完成內容的陳述和表達。因此,燈光的舞臺化視覺語言,也可以說舞臺燈光的戲劇化表達,如何通過電視攝影機來完成和體現(xiàn)出來,是值得舞臺燈光設計師和電視燈光設計師共同探討的課題。
2舞臺燈光的戲劇化特點
人工光的誕生掀起過歐洲舞臺美術的革命,燈光的可控性、可塑性特點構成了舞臺演出的一門新的造型藝術形式,它為舞臺動作表演提供了更大更自由的空間,改變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表演藝術。瑞士舞臺美術家阿道夫·阿皮亞說過: “只有燈光才能給表演在空間中的活動以立體價值,只有燈光才能使劇中人物與周圍的環(huán)境氣氛融為一體。”也就是說,舞臺燈光的作用不只是傳統(tǒng)上的照明,已轉化為舞臺美術的造型手段,其屬性有了質的改變。因此,燈光語匯語言化的特點在舞臺劇電視錄像時需要鏡頭來傳達。
2.1燈光語匯和語言
舞臺藝術歸根結底是寫意的,它與觀眾的溝通和交流是以符號的形式,它的原則就是精神空間上的傳達。符號是指一個社會全體成員共同約定的用來表示某種意義的記號或標記。它來源于規(guī)定或者約定俗成,形式簡單,種類繁多,用途廣泛,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一方面,它是意義的載體,是精神外化的呈現(xiàn);另一方面,它具有能被感知的客觀形式。這也是戲劇界常常提及的“舞臺假定性”的特質。舞臺燈光因為形式簡單、中性,有很強的形象聯(lián)想投映空間,因此具有與生俱來的符號性語言的特質。比如,一束白光,可以代表由窗戶射進的陽光;也可以說它是柱子或樹干等;也可以代表為一個人物,如戲曲《祥林嫂》中,把一束移動的光,通過與演員表演的配合,比擬成祥林嫂死去的兒子小虎子。再如,一塊紅色,可以聯(lián)想到紅旗、烈火等,或者代表著革命;一塊綠色,可以聯(lián)想起綠地、公園,或者代表著希望等。因此,光和色的符號性很強,它能夠通過觀者的聯(lián)想構成豐富的語匯和語言。而且,在戲劇演出中,運用一束光、一塊色、一個光區(qū)代表某個形象或者某個空間的表達方式,已經(jīng)形成了約定俗成的模式或樣式。因此,舞臺劇電視錄像的時候,電視燈光設計師一定要仔細觀摩并分析該劇舞臺燈光創(chuàng)作的特點,以及燈光在該劇舞臺動作表演中完成的特殊任務和使命。不能一味地追求均勻的光比效果,弱化舞臺燈光的戲劇性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