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吳讓之年表簡編

2018-07-20 06:32:40□竹
中華書畫家 2018年7期
關(guān)鍵詞:邊款白文朱文

□竹 齋

1799年 嘉慶四年(己未) 1歲

生于江蘇儀征。初名廷飏,字熙載,后以字行,號讓之。

1809年 嘉慶十四年(己巳) 11歲

黃承吉(春谷)自岑溪任上罷歸。后吳讓之曾從黃氏學(xué)詩,與梅植之、王翼鳳、王西御共稱“黃門四君子”。

1813年 嘉慶十八年(癸酉) 15歲

此年,見漢人印作,悉心模仿。(《吳讓之印稿》自序)

1818 年 嘉慶二十三年(戊寅) 20歲

兩文友劉寶楠(楚楨)、劉文淇(孟瞻)訪包世臣于小倦游閣。(《劉孟瞻年譜》)

1822年 道光二年(壬午) 24歲

為汪冬巢刻“卜生盦”朱文長方印??钣谙特S五年補刻。此是吳讓之明確紀(jì)年最早的印作。

1823年 道光三年(癸未) 25歲

參與黃承吉諸君文酒之會。

1828年 道光八年(戊子) 30歲

自述此年開始師從鄧石如印風(fēng)?!笆家娡臧咨饺俗?,盡棄其學(xué)而學(xué)之?!保ā秴亲屩「濉纷孕颍?/p>

儀征汪縠(小城)卒,吳讓之等有詩文志哀。

秋日,游金陵。

1829年 道光九年(己丑) 31歲

六月二十四日,賀包世臣母親壽辰(見《包慎伯先生年譜》)。

1831年 道光十一年(辛卯) 33歲

金石學(xué)家諸城劉喜海(燕庭)來揚州,曾與劉文淇、吳讓之等人會面。

包世臣作《答熙載九問》(《藝舟雙楫》卷五《論書一》)。

1832年 道光十二年(壬辰) 34歲

刻“觀海者難為水”六字印,包世臣為譜《大江東去》以寫其意,刻于印側(cè)。

1833年 道光十三年(癸巳) 35歲

為包世臣《十七帖疏證》作跋。包世臣作《與吳熙載書》。

1834年 道光十四年(甲午) 36歲

是年,權(quán)江蘇按察使事李彥章(蘭卿)訪士于包世臣,包世臣以吳讓之等人對。

1835年 道光十五年(乙未) 37歲

三月上巳,李蘭卿都轉(zhuǎn)招同桃花庵修禊,吳讓之作《小紅橋唱和詩冊》。

是年,包世臣入都會試,值大挑,以等簽江西。六月,自都赴江西,取道揚州,吳讓之等為之餞行。

刻“吳廷飏私印”,款:“道光乙未熙載自刻?!?836年 道光十六年(丙申) 38歲

春,劉楚楨赴都應(yīng)禮部試,吳讓之等餞諸湖上,賦詩送行。(見《寶應(yīng)劉楚楨年譜》)

春,李彥章(蘭卿)邀吳讓之、劉文淇纂《揚州水道記》。

1838年 道光十八年(戊戌) 40歲

仲春,赴姚元之浙江學(xué)幕。

1839年 道光十九年(己亥) 41歲

包世臣出任江西新喻知縣,同年卸新喻事(見《包慎伯先生年譜》)。其間,吳讓之曾赴江西,館于包氏。包世臣應(yīng)吳熙載之請,為其父吳明煌作《清故處士吳星宇墓表》。

1841年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 43歲

劉文淇于是年三月八日致劉喜海信云:“每與熙載、句笙談及閣下,輒神往不置?!?(見《揚州文化研究》2007年第2期)

1842年 道光二十二年(壬寅) 44歲

刻“興言畫印”,白文加框,款云:“興言大兄屬刻此印,壬寅冬至后五日庭飏?!?/p>

1844年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 46歲

劉文淇于是年致劉喜海信云:“句生昨有書由汪夢梧兄處奉寄,熙載匆匆不及作書,屬為道意?!保ㄒ姟稉P州文化研究》2007年第2期)劉文淇致劉喜海書札表明,劉喜海自1831年來揚以后十多年間,與劉文淇、吳讓之等人之間,一直保持友誼。

1846年 道光二十六年(丙午) 48歲

五月,刻“宋晉字佑生”白文印,款云:“丙午五月為雪帆書史刻,熙載。甚愜鄙意,冀附大名以傳者,觀者勿哂為東方先生也。飏又記?!?/p>

六月,為女弟鄭惠(字懷蘇)《仿南田花鳥冊十二開》署款。

九月十六日,與劉文淇、王句生等泛舟游平山堂。(《聲遠(yuǎn)堂集》卷二、《儀征劉孟瞻年譜》卷下)

1847年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 49歲

仲春,刻“子京秘玩”朱文印,款云:“道光丁未仲春,熙載刻于雙藤書屋,為小湖仁弟大雅正之。是日吳門張左泉丈適至,頗見賞。”

六月,作《隸書桐陰湍雨七言聯(lián)》??钤疲骸暗拦舛拍晗牧录擞诿坊〞骸6葩掷先司?,儀征吳讓之書?!?/p>

江蘇巡撫梁章鉅引疾辭官后,自丙午三月至丁未四月, 曾住揚州年余,卜居南河下支氏空宅中。吳讓之于此間與梁章鉅、梁恭辰父子多有交往,同時交游者有魏源、胡林翼、羅茗香、黃右原、嚴(yán)保庸等人,皆為一時文友。

1848年 道光二十八年(戊申) 50歲

是年,兩淮鹽運使童石塘(濂)延請吳讓之等人注南北史。

1849年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 51歲

六月,作《隸書桐陰湍雨七言聯(lián)》??钤疲骸暗拦舛拍晗牧录擞诿坊〞?。遁庵老人句,儀征吳讓之書。”

是年,作《高鳳翰硯史》補刻記。包世臣作《硯史序》。

1850年 道光三十年(庚戌) 52歲

十月,作《鄧石如隸書周易謙卦八屏跋》。又臨《鄭羲下碑》并跋。

十一月,劉文淇作《懷人六絕句效少陵存歿口號》,序云:“……適(劉)楚楨自直隸元氏郵書索取近作,爰仿少陵存歿口號,賦六絕句寄之。以懷人為題,故朝夕相見者如茗香、季子、熙載、西御、句生諸君皆未之及云?!?/p>

1851年 咸豐元年(辛亥) 53歲

刻“凌毓瑞印信富貴長壽”白文印,款為:“咸豐元年六月十一日,熙載?!?/p>

1852年 咸豐二年(壬子) 54歲

春,為岑仲陶作《設(shè)色花卉四屏》。

七月既望,為澍民三兄作《臨十七帖草書四屏》。

1853年 咸豐三年(癸丑) 55歲

二月,作《窮湖,二月十五日,聞江寧失守》一首。見《淮海秋笳集》。

二月二十三日,太平軍林鳳祥攻破揚州,吳讓之逃寓邵伯范氏。儀征劉文淇、汪鋆(硯山)等亦同避難邵伯。

四月八日,畫花卉(揚州文物商店藏)??钤疲骸跋特S癸丑四月八日寫于海陵,厚培大兄屬正。讓之?!庇。骸拔踺d”“吳氏讓之”。

七月,作《軍城七夕》《書憤》《陂塘蕅·癸丑七月寓邵伯埭同人有七夕詞屬和焉》。(《淮海秋笳集》)

九月,作《金縷曲·癸丑九月詠柳》,見《淮海秋笳集》。

劉文淇在邵伯得到一《西岳華山碑》舊拓本,為近數(shù)百年來從未發(fā)現(xiàn)之本,作文考證,請吳讓之寫入冊中。

是年冬,移住泰州,首寓姚正鏞家。泰州是吳讓之舊游之地。建于泰州的學(xué)政試院又稱揚郡試院,吳讓之曾來泰州應(yīng)試。

十二月,曾回?fù)P城,作《揚州慢·咸豐三年十二月八日揚州郡城作》。

朱文印“再生人”邊款云:“咸豐三年,由揚避亂來海陵。”汪鋆《揚州畫苑錄》吳讓之條下按云:“鋆亂后師事之,終日晤于泰州姚氏遲云山館”。

揚州文物商店藏吳讓之博古花卉軸,題云:“……仲陶二兄以六舟拓銅器索補花卉三種,余勉力應(yīng)命乞政。癸丑嘉平,讓之熙載記?!贝耸菂亲屩凭犹┲莺笈c岑仲陶、岑仲海“二仲”交游留存最早的畫作。

1854年 咸豐四年(甲寅) 56歲

七月,作《重修泰州城隍廟正殿記》。

八月,泰州劉麓樵新居落成,吳讓之隸書聯(lián)“熱不因人,翁之樂者山林也;居雖近市,客亦知夫水月乎。”

九月,劉文淇卒。丁晏撰墓志,吳熙載書丹。

十月二十二日,臨《西狹頌》卷并跋。(北京榮寶齋藏)

1855年 咸豐五年(乙卯) 57歲

正月十九日,作《乙卯正月十九日,金雪舫(長福)過訪,以驚蟄后一日聞雷詩見示,并有七律一首見貽,依韻和之》。

此后兩年,吳讓之館于吳云(平齋)家。

十月,書扇面《金縷曲·詠秋柳》《摸魚子·七夕》。

包世臣卒于江寧,吳讓之為畫遺像,篆書題“安吳包先生遺像”,署款“受業(yè)門人吳熙載敬摹”(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是年所作印有紀(jì)年邊款者:

刻“鄭箕”(白文)、“芹父”(朱文)兩面印??钤疲骸耙颐拢瑸榍鄹Υ笮挚?。讓之。”(按:“讓之”署印款最早見于此)

刻“棲云山館”朱文條印。用趙次閑舊石,款云:“乙卯七月,讓之刻于棲云山館?!?/p>

為汪硯山刻“寄心盦主”朱文印。用道光二年刻“卜生盦”印舊石。

為鄧石如印譜題耑,篆書“完白山人印譜”六字。又題款:“咸豐乙卯年熙載觀于不波畫舫。”

1856年 咸豐六年(丙辰) 58歲

刻“硯山丙辰后作”朱文印、“來青閣主人”朱文印。

1857年 咸豐七年(丁巳) 59歲

三月,題翁方綱(覃溪)書《金剛經(jīng)》后。(《吳讓之先生書畫冊》)

八月,作《臨古書法長卷》。

刻“蓋平姚正鏞仲聲詩詞書畫之章”。

又刻“蓋平姚氏藏書”朱文印,款云:“仲海藏書印,丁巳九月,熙載?!?/p>

十月二十四日,作篆書“馮春灑翰,對酒當(dāng)歌”聯(lián)。(故宮博物院藏)

1858年 咸豐八年(戊午) 60歲

吳讓之本年所刻有紀(jì)年邊款印作有:“安雅”白文印、“仲陶”白文印、“銅士小印”朱文印、為岑仲陶刻“長宜子孫”白文印、“觀海者難為水”朱文大印、“畫梅乞米”朱文印。

二月,作設(shè)色《山水圖》。

九月,作設(shè)色菊花圖立軸。

1859年 咸豐九年(己未) 61歲

吳讓之此年所刻有紀(jì)年款印作有:“晉唐鏡館”白文印、“丹青不知老將至”白文印、“甘泉岑仲陶氏收藏金石書畫之印記”朱文印、“甘泉岑氏收藏秘籍印”白文印、“仲陶所得石墨”朱文印、“蓋平姚正鏞字仲聲印”朱文印、“懼盈齋主”朱文印、“岑镕字仲陶又字銅士”白文印、“岑镕私印”白文印、“嘉州后人”朱文印、“仲陶”白文印、“岑仲陶父秘籍之印”朱文印、“天下有情人盡解相思死”白文印、“足吾所好玩而老焉”朱文印、“岑镕仲陶私印”白文印、“甘泉岑仲陶所藏鐘鼎文字”白文印、“仲陶平生珍賞”朱文印、“仲陶”白文印、“仲陶小印”朱文印、“書為心畫”白文橢圓形印。

應(yīng)吳云之邀赴鎮(zhèn)江。時間當(dāng)不長即回泰州。

1860年 咸豐十年(庚申) 62歲

張丙炎《師慎軒印存題詞》:“憶咸豐庚申秋,予客海陵,主姚仲海寓。時蘇常失陷,江南人士,麇聚海陵一隅之地,頗集友朋之樂。吳讓之丈日在二仲(仲陶、仲海)家奏刀。卷中諸印,多半見其用筆?!?/p>

二月,《臨孫過庭書譜》四屏,款云:“子鴻仁弟雅屬,庚申清明日讓之吳熙載?!?/p>

九月九日,作《岳阜登高圖》贈姚仲海。

是年所刻有紀(jì)年款印作有:“甘泉岑氏懼盈齋珍藏印”白文印、“懼盈齋”朱文印、 “岑仲陶父”白文印、 “岑氏仲陶”朱文小印、“甘泉岑氏”白文印、“饑思煮石”白文印、“ 蓋平姚氏秘籍之印”,朱文印、“姚仲?!卑孜挠?、“十二硯齋”朱文印。

刻“硯山”“汪鋆”二白文對印。

應(yīng)胡林翼之邀請,去英山或太湖,且去后不久即回泰州。

1861年 咸豐十一年(辛酉) 63歲

刻“石壽齋”白文印。立冬前三日,作《梅花圖》立軸,設(shè)色,紙本 。(《吳讓之書畫篆刻》)

1863年 同治二年(癸亥) 65歲

二月廿八日,作篆書對聯(lián)“心情雜念麾之出,天地清光畫不來”。(杭州西泠印社藏)

三月,作《設(shè)色花卉十開冊》,臨《天發(fā)神讖碑》。

八月,作《枇杷圖》。

立秋后三日,為魏稼孫(錫曾)臨古隸楷二種冊。(朵云軒藏)

七月,魏稼孫至泰州訪吳讓之。吳讓之為《趙撝叔印譜》作序。魏稼孫為吳讓之拓印譜,吳讓之自序 。

為魏稼孫刻“鑒古堂”白文印??钤疲骸白屩衲炅形?,目力昏耗,已近于瞽。責(zé)以刻印,無乃老苦? 稼孫一笑,棄之如土。癸亥立秋日記?!蓖瑫r刻“魏錫曾私印”“收視反聽之居”兩面印,皆白文,款署“讓之”二字。

為趙之謙刻“二金蜨堂”白文印??钤疲骸皳质逑壬髡?,讓之六十五歲作?!薄摆w之謙”白文印,款云:“翁名印,讓之六十五歲作?!?/p>

十月,魏稼孫帶吳氏印譜往京師,與先期至京的趙之謙、沈均初、胡澍等共賞。與趙之謙將吳譜分定為內(nèi)外編,繼而趙之謙為吳譜作序:《書揚州吳讓之印稿》。

十二月,魏稼孫再至泰州,吳讓之為刻“魏稼孫鑒賞金石文字”白文印,款云:“同治二年十二月,稼孫將之閩,作此志別。讓之。”

本年所刻有紀(jì)年款印作還有:“物常聚于所好”白文印、“沈平章字協(xié)軒”白文印。

仲冬,回?fù)P州,居于宛虹橋畔。

1864年 同治三年(甲子) 66歲

新春,在泰州,于陳守吾家作《梅花詩謎百首小引》。

與魏錫曾手札。

西泠印社藏吳讓之之子吳雪陶所刻白文印,文為“江都潘氏伯子名赤字梓卿畫印”,款云:“甲子正月,吳雪陶刻漢碑意,惟法家正之。”

是年, 吳云編成《二百蘭亭齋古印考藏》, 吳讓之為題簽。

1865年 同治四年(乙丑) 67歲

莫友芝奉曾國藩之命,往揚州、鎮(zhèn)江一帶捜求文匯、文宗兩閣《四庫全書》散失殘本下落?!多L亭日記》四月一日記:吳讓之來訪,未遇。四月二日記:訪吳讓之,不值?!斑€尋金眉生,吳介臣先在,眉生即遣尋讓之來。年六十七矣,聰健不衰。以唐寫《說文》殘頁同觀,與論書,甚相契。偶及《瘞鶴銘》,讓之謂有手拓本,當(dāng)見與。問大觀堂書有流傳在泰州者否,謂當(dāng)訪金雪舫,當(dāng)有所知也?!?/p>

為弟子張瑜刻“瑤圃手撫秦漢金石”白文印。

立秋后三日,作隸書《東方朔畫贊》冊頁 。

九月,曾去鎮(zhèn)江訪吳云。焦山寺舊有鄧石如篆書“海日夜色,云帆中流”石刻,后有款:“同治四年歲在乙丑秋九月,錢唐許道身、歸安吳云、儀征吳讓之同觀?!?/p>

為吳云刻“抱罍?zhǔn)摇薄巴藰恰敝煳挠 ?/p>

1866年 同治五年(丙寅) 68歲

仲春,為揚州“梅花書院”題額。上款:“同治五年仲春”,下款:“吳讓之書”。

春,作篆書四條屏《衛(wèi)居山字勢》,款云:“同治丙寅春日書衛(wèi)居山字勢,讓之熙載。”

1867年 同治六年(丁卯) 69歲

為黃錫禧(子鴻)寫定《棲云山館詞存》,并作后記云??獭皦衾锊恢硎强汀卑孜挠 ?/p>

1868年 同治七年(戊辰) 70歲

作《開皇本蘭亭序跋》。

十月既望,作《水墨松樹四屏》。

于方竹上刻“方竹丈人”等四面印。(見韓天衡《中國印學(xué)年表》)

1869年 同治八年(己巳) 71歲

作《題湯貞愍公(湯雨生汾)遺墨十二幀后》。

首夏,作《行書中庭詩》軸。

五月,作花卉圖??獭笆瘕悺敝煳挠 ⅰ捌呤畾q以后書”白文印。

《師慎軒印拾》八冊成書。

1870年 同治九年(庚午) 72歲

為陶齋(端方)隸書“補讀樓”匾額。

八月,作隸書四屏。

九月,為僧蓮溪題篆書“遲云閣”匾額。跋云:“蓮溪尊宿幼時名甲天下,與予交最久,余嘗命次子從游受業(yè)。癸丑秋游黃山歸息舊廬,為題之曰遲云閣。時同治九年九月,讓之弟吳熙載?!保〒P州耿鑒庭先生家藏刻版)

是年冬卒。

[清]吳熙載 太守浙江施公德政頌并序 124×33cm×4 紙本 1861年 韓天衡美術(shù)館藏

釋文:太守浙江施公德政頌并序。伏以天生良牧,名疆資干濟之才;邑有賢侯,兆姓食平康之福。自昔龔黃懋績,卓魯垂勛。江左三岑,潁川四長,繭絲何如保障,美錦尚藉操刀,循聲鳴單父之琴,亮節(jié)扣葉門之鼓。傳諸簡牘,有美必彰。溯厥徽猷,于斯為盛。若我梅江太守,英才卓犖,風(fēng)度端凝,書籍羅胸,經(jīng)綸在手。服官京邸,綜檔冊而慎勾稽;出宰江淮,攬鈞軸而勝繁要?,樕綀笞?,邗郡量移,蒲帆來相見之灣,茶銚汲大明之井(揚州第五泉,名大明泉),倚七峰而上聯(lián)杓斗(甘泉山七峰聯(lián)絡(luò)如北斗),遙卓旌旗,指五臺而新筑,羅城橫施,梐枑佐道府以籌糧餉,集兵團以衛(wèi)鄉(xiāng)閭。回憶藻夏初旬,麥秋上浣,警聞風(fēng),殃兆池魚,倏狂寇之跳梁,又渠之負(fù)險,梟禽號野,獍獸奔原,豫藏浦六之兇徒,潛伏倀儀之丑類。維時我公韜鈐獨運,匕鬯無驚,合文武以酌機宜,匯紳董而申約束。譙門百仞,炮火星流,戰(zhàn)壘千重,戈鋋山立,我已成謀之先定,彼方設(shè)計以仰攻。忽巨纛之摧翻,遂兜鍪之拋棄,蟻賊抱輿尸之痛,虎賁奮斬馘之雄。我裨將崔國泰、華天祿等卸甲銜枚,懸繩縋堞,舍生蹈險,乘間出奇,橫排白桿之槍,連奪紅陽之馬,張麾旄于天上,出鉦鼓于地中;將令三申,軍威百倍。但見明霞滿岸,殘照銜山,賊乃益奮狡謀,妄思毒噬,沖梯直上,連布偕登,我軍三戰(zhàn)三克,再接再厲。俄電雷之迅發(fā),遽雨雹之交加。戰(zhàn)火宵燃,妖氛夜遁,望郊門之整肅,報江滸以平安,不待爰師而城垣永固,亦資群榮而帷幄先籌。既乃讓善不居,當(dāng)機立斷,大帥既嘉其偉略,上憲亦獎其長才,公之德,可謂謙矣;公之功,益加懋矣。公之識,可謂卓矣,公之量,抑又宏矣。長福心依廈寓,身托帡幪,自慚桪燭之光,深愧莛鐘之響,軍書旁午,曾染翰于中宵,兵事勞辛,亦乘城于詰旦,揚謨烈,敢為溢美之詞;振拔單寒,濫及報功之典(長福子堉蒙,公保舉授官教職)。至于宅心公溥,蒞事勤能,清慎居官,嚴(yán)明御眾,憫城廂之凋敝,拯廬舍之瘡痍,益民之事,所在必為,害民之端,雖微必去。訟庭懸鏡,因判牘而察丁胥;花縣停車,由勸農(nóng)而諮父老。所以績書上考,崇恩錫五馬之榮;凱奏行營,清節(jié)樹雙旌之望。甘棠蔭遠(yuǎn),謝太傅福錫蒼生;瑞藥春長,韓魏公望隆宰輔。式懷舊德,爰貢新詞。頌曰:赫赫我公,天才挺特,占籍浙東,高門通德,久膺京秩,作令名都。恤災(zāi)救患,民困以蘇。綰綬維揚,遽聞寇警,力保危城,從容鎮(zhèn)定。三時不害,百廢具修。清和咸理,闿澤旁流。名動九重,絲綸迭沛。行賞論功,殊榮未艾。兼權(quán)禺筴,晉職黃堂。穆穆皇皇,邦家之光。鯫生末學(xué),谫陋寡聞。磨盾草檄,投筆從軍。勒石垂銘,載宣楮墨。一品陟封,福禔罔極。高郵金長福撰。儀征吳熙載書。大清咸豐十有一年歲次辛酉四月戊子朔,越十五日壬寅立。

[清]吳熙載 月季圖 139.3×54cm 絹本設(shè)色 1869年 南京博物院藏

款識:己巳天中節(jié)后三日,摹錢宗伯,奉彤甫尊兄大人雅正。讓之弟吳熙載。

鈐?。何踺d畫?。ò祝?方竹丈人(朱)

[清]吳熙載 樓臺水木七言聯(lián) 118×24.6cm×2 紙本 上海博物館藏

釋文:樓臺金碧將軍畫;水木清華仆射詩。星九七兄先生雅政。晚敩生弟吳讓之。

鈐?。簠鞘献屩ò祝?晚敩生(白)

[清]吳熙載 東方朔畫像贊 27×432cm 紙本 天津博物館藏

釋文:大夫諱朔,字曼倩,平原厭次人也。魏建安中,分厭次以為樂陵郡,故又為郡人焉。先生事漢武帝,《漢書》具載其事。先生環(huán)瑋博達,思周變通,以濁世不可以富樂也,故薄游以取位。茍出不可以直道也,故頡抗以傲世。傲世不可以垂訓(xùn)也,故正諫以明節(jié)。明節(jié)不可以久安也,故談諧以取容。潔其道而穢其跡,清(其)質(zhì)而濁其文,弛張而不為耶(邪),進退而不離群。若乃遠(yuǎn)心曠度,瞻智宏材,倜儻博物,觸類多能,合變以明筭,幽贊以知來。自三墳五典、八素九邱、陰陽圖緯之學(xué),百家眾流之論,周給敏捷之辨,枝離覆逆之?dāng)?shù),經(jīng)(脈)藥石之藝,射御書數(shù)之術(shù),乃研精而究其理,不習(xí)而盡其巧(功)。經(jīng)目而諷于口,過耳而暗于心。夫其明濟開豁,苞含宏大,凌轢卿相,嘲含豪杰,戲萬乘若寮友,視疇列如草芥。雄節(jié)邁倫,高氣蓋世,可謂拔乎其萃,游方之外者也。筱鶴二兄先生正。讓之。

鈐?。簠鞘献屩ò祝?硯山鑒藏石墨(朱)

[清]吳熙載 四壁一枝七言聯(lián) 119.2×29.8cm×2 紙本 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四壁藉書留古韻;一枝分鳥臥春煙。境安四兄先生屬。讓之吳熙載。

鈐印:熙載之?。ò祝?吳氏讓之(白)

[清]吳熙載 求珠倚杵七言聯(lián) 132.6×29.4cm×2 紙本 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求珠赤水目光炯;倚杵碧天胸次高。蘊生世兄屬。讓之吳熙載。

鈐印:熙載之?。ò祝?吳氏讓之(白)

[清]吳熙載 節(jié)錄楊盈川老人《星賦》 17×52cm 紙本

釋文:楊盈川老人《星賦》:春分之旦見乎丙,秋分之夕入乎丁?!短旃贂罚禾煜露鄩劭紕t見。今測此星,春秋分必見。耀廷老伯大人正。讓之侄吳熙載。

鈐?。鹤屩ㄖ欤?/p>

[清]吳熙載 秋柳鳴蟬 紙本設(shè)色 1852年 紐約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藏

款識:秋柳鳴蟬。壬子春三月,熙載畫。

鈐?。何踺d?。ò祝?/p>

[清]吳熙載 近字靜父(附邊款)

[清]吳熙載 硯山丙辰后作(附邊款)

[清]吳熙載 樹伯(附王福庵補款)

[清]吳熙載 蓋平姚氏秘笈之印(附邊款)

[清]吳熙載 臣正鏞(附邊款)

[清]吳熙載 吳熙載印

[清]吳熙載 讓之

[清]吳熙載 硯山(附汪鋆補款)

[清]吳熙載 海陵陳氏康父畫記(附王福庵補款)

[清]吳熙載 渤海姚氏珍藏書畫?。ǜ竭吙睿?/p>

[清]吳熙載 陳寶晉印 康父(附邊款)

[清]吳熙載 甘泉岑镕仲陶所藏鐘鼎文字(附邊款)

[清]吳熙載 硯山鑒藏石墨(附王福庵補款)

[清]吳熙載 蓋平姚十一(附邊款)

[清]吳熙載 仲陶(附邊款)

[清]吳熙載 甘泉岑氏收藏秘笈印(附邊款)

[清]吳熙載 包誠私?。ǜ酵醺b盅a款)

[清]吳熙載 正鏞讀過

[清]吳熙載 正鏞言事(附邊款)

[清]吳熙載 吳熙載藏書印(附王福庵補款)

[清]吳熙載 岑仲陶父秘笈之?。ǜ竭吙睿?/p>

[清]吳熙載 銅士(附邊款)

[清]吳熙載 海陵陳寶晉康甫氏鑒藏經(jīng)籍金石文字書畫之印章

[清]吳熙載 汪鋆(附邊款)

[清]吳熙載 石壽齋(附邊款)

[清]吳熙載 懼盈齋(附邊款)

[清]吳熙載 汪鋆 硯山(附姚正鏞補款)

[清]吳熙載 岑中陶父(附邊款)

[清]吳熙載 蓋平姚正鏞仲聲詩詞書畫之章(附邊款)

[清]吳熙載 仲陶平生珍賞(附邊款)

[清]吳熙載 汪氏八分(附邊款)

[清]吳熙載 汪鋆字硯山又字汪度(附邊款)

[清]吳熙載 包氏伯子(附邊款)

[清]吳熙載 興言(附吳昌碩補款)

[清]吳熙載 長宜子孫(附邊款)

[清]吳熙載 釋蓮溪畫?。ǜ竭吙睿?/p>

[清]吳熙載 子克(附吳昌碩補款)

[清]吳熙載 吳廷飏詩詞書畫印

[清]吳熙載 魏稼孫鑒賞金石文字(附邊款)

[清]吳熙載 藥農(nóng)

[清]吳熙載 震無咎齋(附邊款)

[清]吳熙載 晉唐鏡館(附邊款)

[清]吳熙載 魏錫曾私印

[清]吳熙載 蔣照(附吳昌碩補款)

[清]吳熙載 包誠私?。ǜ酵醺b盅a款)

[清]吳熙載 逃禪煮石之間(附邊款)

[清]吳熙載 韓江話別圖 30.3×135.3cm 紙本設(shè)色 青島市博物館藏

引首:韓江話別圖。道光十八年十月,月訂公祖命作,部民吳廷飏。

款識:道光十八年十月,月汀公祖大人受代遄行,同人競為詩文相送,廷飏作《韓江話別圖》以紀(jì)其事,并系短章恭呈鈞政。儀征部民吳廷飏。 權(quán)郡甫更序,郊茅無吠尨。蕭蕭廣陵柳,復(fù)此維行艭。昔見樂噬肯,今離心則降。酌漢薦銜貳,送月瞻帆雙。遮留后賓從,踟躕臨石矼?;蒿L(fēng)被我庶,中孚化乃邦。皎皎盈寸懷,照見秋楓江。含豪圖別意,遠(yuǎn)情生素瀧。

鈐?。簠峭r字熙載 (白) 觀海者難為水(朱) 吳廷飏?。ò祝?熙載(朱) 吳熙載書畫?。ò祝?/p>

book=32,ebook=33

book=33,ebook=34

book=34,ebook=35

book=35,ebook=36

book=36,ebook=37

book=37,ebook=38

book=38,ebook=39

[清]吳熙載 宋武帝與張燾敕卷 30×258cm 紙本 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頃學(xué)尚廢弛,后進頹業(yè),衡門之內(nèi),清風(fēng)輟響,良由戎車屢警,禮樂中息,浮夫近志,情與事染,豈可不敷崇文籍,激勵風(fēng)尚?此境人士子姓如林,明發(fā)搜訪,想聞令軌。然荊玉含寶,要竢開瑩;幽蘭懷馨,事資扇發(fā)。獨學(xué)寡悟,義著周典。今經(jīng)師不遠(yuǎn),而赴業(yè)無聞,非惟志學(xué)者尠,或是勸誘未至,邪想復(fù)宏之。熙載。

鈐?。簠俏踺d?。ò祝?讓之(朱)

[清]吳熙載 歐陽永叔游長壽山卷 25.4×118cm 紙本

釋文:歐陽永叔游長壽山,見苔花繡成四字,曰“神情之洞”,中間流水潺潺,界以青松朱扉,惟忠孝列仙居之。穎之七兄大人正。弟讓之。

鈐?。簠鞘献屩ò祝?道法自然(白)

猜你喜歡
邊款白文朱文
隋唐至明清時期的重要歷史人物
閑話圖形邊款
老年教育(2022年8期)2022-10-19 13:31:38
Modeling the heterogeneous traffic flow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self-stabilizing and autonomous vehicles
Metal substrates-induced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monolayer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 for hydrogen evolution catalysis*
秦宏剛
書畫世界(2018年10期)2018-11-30 11:16:44
房 鋼
書畫世界(2017年12期)2018-01-12 18:30:08
劉 松
書畫世界(2017年12期)2018-01-12 18:30:08
Teacher:Teacher—dominant or Student—centered
西部論叢(2017年3期)2017-09-11 06:21:44
發(fā)現(xiàn)木耳
哈尼族“老關(guān)工”白文達二三事
中國火炬(2014年2期)2014-07-24 14:17:01
马山县| 东阳市| 江都市| 新昌县| 石柱| 德阳市| 萍乡市| 堆龙德庆县| 米易县| 苗栗县| 定州市| 富裕县| 襄城县| 许昌县| 益阳市| 梧州市| 平昌县| 精河县| 阿勒泰市| 车致| 石屏县| 织金县| 资源县| 龙口市| 肇源县| 江孜县| 湘潭县| 手机| 灵宝市| 陇南市| 镇平县| 淳化县| 东光县| 金湖县| 四会市| 永登县| 阳高县| 迁安市| 堆龙德庆县| 九龙城区| 马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