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歡,劉金玲,楊 凡
(1.青島市氣象災害防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青島 266003; 2.青島市專業(yè)氣象臺,山東青島 266003)
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和廣泛普及,信息傳播方式也變得更加便捷與多元化。微博緊抓這一特點,搜集碎片化時間,以最直接的方式為大眾提供信息[1]。與此同時,微博因其簡潔、快速、互動性強等特點也受到了我國各級氣象部門的重視?!扒鄭u氣象”官方微博自2014年11月起運營至今積攢了越來越多的用戶群體,截止2017年10月21日,“青島氣象”官方微博關注用戶數量達57 745人,累計發(fā)布微博3 381條。從2017年10月1日至10月7日,周平均閱讀總量達284 859次。2016年6月,“青島氣象”官方微博在政務指數官方微博全國氣象行業(yè)月榜中綜合排名16位,具有較強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本文簡要總結“青島氣象”官方微博在公眾服務領域所發(fā)揮的作用及服務特色,同時通過分析“青島氣象”官方微博關注用戶數據,對用戶行為進行挖掘,從而提高氣象微博服務質量,并為氣象微博平臺的發(fā)展提供建議。
傳統(tǒng)氣象短信大部分為單純的天氣要素預報,此外,氣象短信較其他門類產品成本高,還存在無法與公眾實時互動這一劣勢。在微博平臺中氣象信息不僅可以通過“短訊”形式發(fā)布,且具備 “長微博”功能[2]?!扒鄭u氣象”官方微博利用“短訊”功能發(fā)布短時臨近天氣預報和氣象預警等信息;“長微博”多用于發(fā)布重要天氣信息、氣象防災減災知識以及氣象科普知識等,除了文字外,可附加更多圖片、視頻、音頻等,方便微博編輯對氣象內容進行詳細描述及講解,讓氣象信息更生動、更多樣化。
“青島氣象”是青島市氣象部門唯一的官方微博,所發(fā)出的微博是最新、最權威的氣象信息。2014年11月至2017年12月,“青島氣象”官方微博共計發(fā)布預警信息620條。2016年6月14—15日,青島市迎來了一次復雜天氣,期間青島氣象部門通過“青島氣象”官方微博連續(xù)發(fā)布36條微博,及時通報主要降水區(qū)域、氣象實況、預警信號等信息。6月15日當天微博閱讀量高達62萬次,所提供的及時有效的氣象服務為防災減災贏得了有效時間。
災害性天氣突發(fā)之時,經常會有未經證實的謠言在各大媒體上大肆傳播,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青島氣象”官方微博在第一時間進行辟謠,發(fā)布正確的天氣預報內容[3]。2016年11月18日,冷空氣突襲青島市,與此同時,一張微信截圖在朋友圈、微博甚至個別自媒體網站上快速傳播,內容用夸張字眼吸引眼球,“1998年來最強暴雪”、“請大家備好糧食請勿外出”等等。這張截圖引發(fā)大眾熱議,很多人紛紛向“青島氣象”官方微博求證真?zhèn)?。“青島氣象”官方微博編輯快速整理數據,于當天下午16時發(fā)布了微博:“現在各媒體中傳播的此張截圖為假消息,明日會有降雪天氣,但量級不會達到暴雪,更無1998年來最強暴雪之說,請各位朋友以氣象局發(fā)布天氣內容為參考,切勿相信謠言。”及時的回應微博不僅化解了市民對氣象預報的質疑,也顯示出官方平臺的權威性。
“青島氣象”微博編輯在發(fā)布微博信息的過程中會注意使用大量的生活用語和網絡語言,平易近人,語言詼諧幽默,相比于其他政務類官方微博,“青島氣象”對于專業(yè)問題的解釋多采用口語的表述和形象的比喻,在不失專業(yè)的同時,也能讓網民一目了然。
2017年7月6日,青島市氣象臺發(fā)布天氣預報:7日當天將會迎來陰有大雨,局部暴雨天氣。預報引發(fā)了網友的熱烈討論。6日16時,“青島氣象”官方微博發(fā)布了雨情天氣的分析,并制作雷達回波移動軌跡圖片,圖片將雨水的軌跡鮮明地呈現在網友面前,解答清晰易懂。此條微博閱讀量近5.5萬次,評論近百條。
2017年8月2日,由于臺風“海棠”登陸,多地受到影響,多位網友在微博中留言,問詢青島的降雨天氣是否受臺風天氣的影響,微博編輯快速整理預報結論,用通俗的語言解釋,“此次降雨過程是受臺風殘留氣體和北方冷空氣影響。注意,臺風殘留并非臺風!而是臺風“死后”殘留的暖濕氣流,和北方的冷空氣相遇,搞點事情?!庇幂p松愉快的語氣與網友進行良性溝通,吸引了大批網友成為“青島氣象”官方微博的關注用戶。
微博平臺具有較強開放性和共享性,用戶群體分布廣泛。氣象微博用戶來源區(qū)域各不相同,追蹤用戶來源地區(qū)可對用戶關注目的更加了解。根據截至到2017年10月21日的微博后臺數據得出,“青島氣象”官方微博的山東省用戶占全部用戶的53.9%,其次為北京、海外及江蘇省的用戶。其中普通用戶的比例為99.1%,認證用戶為0.9%。通過微博推薦成為用戶的比例達21.8%,微博搜索占0.4%。
將以上統(tǒng)計得出的數據進行篩選和歸納,發(fā)現山東省內的用戶對“青島氣象”官方微博的關注程度高于其他地區(qū)用戶。青島作為海濱城市,也是著名的旅游觀光勝地,交通便捷、景色宜人,山東省內的公眾通常會就近選擇青島度過自己的假期,“青島氣象”官方微博在小長假前會特別增設旅游天氣、一周天氣預報及氣象科普小知識等,發(fā)送的相關內容對省內用戶提前做好出行計劃有著很大的幫助,因此關注度較高。其他地區(qū),由于地域原因,普遍都只關注當地的天氣,亦或出游前才會關注青島地區(qū)天氣,因此關注度偏低。同時,氣象微博用戶中普通用戶數量占大幅比例,這基本上也與微博用戶構成比例相似,成為達人微博和政務微博都需提供個人及單位材料佐證身份,而相比之下,成為普通用戶門檻較低,因此造成大部分公眾選擇成為普通用戶。但相比之下,達人微博及政務微博均擁有大量關注用戶,主頁評論及轉發(fā)量較大,具有較大的社會影響力。因此,應多和其它各大政務微博、微博達人互動,爭取吸引達人用戶占據一定比例,會有助于提高氣象微博的傳播廣度,并且能起到較好的宣傳作具有針對性,進一步吸引更多用戶的關注度。
自“青島氣象”官方微博成立以來,用戶數量呈現持續(xù)上升趨勢,尤其是2016、2017年汛期期間,氣象微博運營良好,積累了大批固定的用戶。目前“青島氣象”官方微博處于穩(wěn)定發(fā)展階段,各項工作已逐漸步入良性發(fā)展的軌道,這點無論是從用戶的增長數量和瀏覽頁面數量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從2017 年11 月21 日至12 月20 日,氣象微博閱讀總數為2 008 760 次,最多一條微博(10 月7 日)當天總瀏覽量為65 457次。從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凡是互動頻繁、語言生動活潑,帶有配圖的微博,閱讀量均較高。
通過對用戶平時喜好、興趣等資料的統(tǒng)計分析得到氣象微博用戶興趣標簽分布情況(見表1),由表1可見,有38 756位用戶對影視視頻內容表示強烈興趣,其次為媒體及搞笑等內容。由此可見,有較大比例的用戶對短視頻有強烈興趣,短視頻更容易吸引用戶點擊,極有可能成為氣象微博未來發(fā)展的重要領域。微博編輯可通過調整微博內容,迎合用戶興趣點,增加微博內容閱讀量。自2017年9月起,“青島氣象”官方微博與氣象影視中心進行合作,將氣象訪談、氣象科普、旅游氣象節(jié)目中的精彩視頻片段進行剪輯,上傳至“青島氣象”官方微博,閱讀及轉發(fā)量有了明顯的提升。又加之正處主汛期期間,天氣情況變化較大,微博編輯摒棄了傳統(tǒng)的預報發(fā)布模式,經常以“段子”的形式呈現天氣預報內容,語言風趣幽默,飽含親和力,努力縮小與用戶之間的距離。8、9、10月正處于青島地區(qū)旅游旺季,微博編輯整理假期天氣預報內容、青島熱門景點及溫馨小貼士,經常推出長篇微博內容,讓氣象信息與旅游緊密結合,由此氣象微博用戶在9至10月期間呈現出大幅增長的趨勢。由此可見,迎合用戶興趣喜好的微博內容更加能吸引用戶。
表1 “青島氣象”官方微博用戶興趣標簽
注:表中數據截止2017年10月21日
微博作為一種分享和交流的平臺,覆蓋年齡層面較廣??筛鶕脩舻哪挲g、性別的統(tǒng)計分析來優(yōu)化調整微博內容,從而打造一個老少皆宜的互動平臺。通過對“青島氣象”官方微博用戶年齡層段及性別的數據調查分析(見表2)發(fā)現,年輕人為氣象微博的主要互動交流群體。其中18—24歲的女性用戶對氣象微博的關注度及使用率相對最高,占21.8%;其次為18—24歲的男性用戶,占17.16%;最少的為50—59歲女性及男性用戶,所占比例僅為0.27%及0.5%。進一步分析發(fā)現,18—39歲用戶更關注氣象資訊,占比近78%。按照性別維度劃分,在對天氣類資訊的關注度上,女性用戶所占比例略高于男性。微博碎片化形式的內容呈現相對較長的篇幅,更適合閱讀,因此受到了年輕人的青睞?!扒鄭u氣象”官方微博于每日06時及16時發(fā)布未來24小時預報,很多用戶,特別是學生用戶已經養(yǎng)成習慣,會在固定時間關注及查詢氣象微博,部分用戶出差或旅游前也會選擇評論及私信氣象微博編輯來獲取天氣情況。50歲及以上的用戶同樣習慣在固定時間關注天氣情況,但與追求隨性的年輕一代相比,中老年用戶生活習慣更加固定,通常偏向選擇短信定制早晚天氣、撥打12121氣象熱線、看電視及報紙查詢天氣等傳統(tǒng)方式,因此在新媒體氣象服務的使用上所占比例較低。
青年群體是構成“青島氣象”官方微博的主要用戶,這也符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fā)布的《2015年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研究報告》中所顯示的趨勢[4],截至2015年12月,中國青少年網民規(guī)模達到2.87億,新增青少年網民1 028萬,增長率為3.7%。用戶大多數為年輕人,由于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年輕一代對網絡的需求逐漸增加,氣象微博更應順應時代的趨勢,建立專業(yè)團隊,在內容上尋找創(chuàng)新點和貼合點,維系青年用戶群體關系。
氣象信息發(fā)布內容應在保持預報嚴謹性的同時,多采取貼近民眾的生活用語,甚至可以考慮加入方言元素,增加文字的可讀性與親切感。微博平臺功能廣泛,在發(fā)布傳統(tǒng)氣象信息的同時,可以加入多元化服務內容,如在氣象信息后添加衛(wèi)星云圖、降雨量表格、雷達探測圖,使每條信息更直觀。可以根據地區(qū)特色來進行氣象資訊方面的互動,吸引廣大用戶參與其中。
表2 “青島氣象”官方微博粉絲年齡、性別組成
青島作為海濱城市,擁有著優(yōu)渥的旅游資源。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更多人愿意走出家門感受全國各地的靚麗風光,而氣象部門對于未來天氣的提前預判可以第一時間為用戶提供參考意見,人們在計劃旅游出行前,會對出行天氣情況十分關注?!扒鄭u氣象”微博可在微博中開設獨立的旅游板塊,對青島當地的氣候特點、天氣情況進行完整的介紹,并加入各大旅游景點的天氣情況的具體播報及出行溫馨提醒等,如根據季節(jié)變化提供進補飲食建議,增加夏季紫外線指數、穿衣指數等生活指數預報,以及春游天氣預報等。此外,還可以推薦當地的美景、美食,一些自助旅游的路線行程等,讓天氣信息與旅游緊密貼合,通過擴展氣象信息的內容來吸引更多用戶的關注。
氣象微博的最大的特點在于其互動性。因此,可以根據氣象信息的特點定期錄制氣象信息視頻,例如講解氣象科學的基礎知識等,傳到建立的自媒體上,供用戶學習和交流;可以建立線下線上服務站,更好地為人們提供氣象信息服務,例如,可以利用自身線上的新媒體用戶流量,發(fā)布相關的線下活動信息,線下組織一些氣象科普活動,類似關于災害性天氣的預判以及在災害性天氣下的自我保護措施等,也可以組織一些安全演練;在加強與用戶溝通的同時,也要增進與其他氣象微博、其他行業(yè)、官方媒體微博的聯系,加強聯動,融入到微博服務圈子當中;可在微博平臺上開啟“直播”功能,讓公眾與氣象專家“面對面”,及時答復網友提問,建立一個暢快的溝通渠道,打造實時與公眾互動的交流平臺,從而增加天氣預報播報的趣味性和多樣性[5]。效仿成功運營案例,在看似娛樂的活動中,與用戶達成良性互動,讓用戶參與天氣預報服務體驗獲得感,在社會中產生一定反響。同時,對于用戶的留言及私信要及時給予回復,哪怕是負面的評論也要耐心處理。針對用戶提出的意見及建議進行歸納總結,并定時開展研究與討論,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新媒體使用用戶多為年輕人,在發(fā)送內容上應更注意創(chuàng)新。目前,傳統(tǒng)氣象行業(yè)轉戰(zhàn)互聯網往往存在傳播、理念與互聯網接軌;但是產品、團隊機構設置和原來沒有太大的差別,又由于大部分天氣預報內容均為粗加工,因此很容易導致氣象微博競爭力較差。因此,氣象部門應成立專門的微博服務團隊[6],設立專業(yè)的產品負責人,細化分工,為不同需求的用戶提供差異性的服務,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技術過硬的業(yè)務團隊是維護微博良好運營的支撐,這就需要負責人不單單掌握專業(yè)的氣象知識,還需要其掌握一定的互聯網、新媒體行業(yè)知識。在保證推送信息及時有效的同時,還要增加文章的可讀性,確保版面整潔有創(chuàng)意。可定期組織“新媒體”相關業(yè)務的培訓,比如學習如何發(fā)布天氣預報,如何制作動圖、發(fā)布視頻,與用戶良性互動、增長用戶數量等內容。積極與科研院所、行業(yè)協會、龍頭企業(yè)技術合作,加強對微博平臺數據的采集和整理[7-8],通過精細化數值預報技術、精細化的服務指標體系以及產品負責人豐富的經驗向社會開放共享,加強業(yè)務人員文字功底以及應變能力,從而整體提高氣象微博的可讀性與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