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畫畫
【摘要】文明禮儀是一個社會文明發(fā)展的標桿。在幼兒園教育中留守兒童較多,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對于規(guī)范留守兒童行為,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圍繞如何對留守兒童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旨在促進留守幼兒文明禮儀習慣的養(yǎng)成。
【關鍵詞】文明禮儀 留守兒童 幼兒園 習慣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5-0217-01
近年來,外出打工的數(shù)量逐漸增加,使得留守兒童的數(shù)量也不斷激增。這些留守兒童大都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監(jiān)護,在教育上存在一定的缺失,也一定程度上讓孩子變得內(nèi)斂起來,繼而導致學習成績無法提高。因此,為解決這一問題學校和家長要加以重視,要學會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的教育,更好地讓他們在德智體美勞方面得到全面地發(fā)展。
一、營造充滿文明禮儀氛圍的校園環(huán)境
中華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其中的禮儀文化在古代教育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留守兒童沒有父母直接監(jiān)護,文明禮儀習慣很難養(yǎng)成。因此,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育時要能夠把有關的禮儀教育內(nèi)容的誓言、警句做成專欄張貼在校園里,給幼兒營造一種文明禮儀氛圍的校園環(huán)境,讓幼兒能夠切身地去感知其文化內(nèi)涵。當然,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開展一些有關禮儀方面的活動,如孔子的思想,通過視頻讓幼兒欣賞優(yōu)秀的禮儀文化,也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一些關于禮儀的優(yōu)秀事例讓幼兒去閱讀,讓他們在思想水平上有一個全新的認知和理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去引導幼兒注重禮儀教育的重要內(nèi)涵,把德育滲透到課堂中去,讓幼兒在完成大綱要求的內(nèi)容下更好地去詮釋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教師也要學會優(yōu)化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繼而使課堂充滿文明禮儀。
二、學校應承擔起教育關心留守兒童的重任
幼兒園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對于留守兒童來說,幼兒園擔負著重大的使命,對于留守兒童教育方面要給予適當?shù)仃P愛與幫助。學校在教育方面要教會幼兒懂得尊老愛幼、禮貌待人。假使他們忽視了對幼兒的德育教育,那么社會會出現(xiàn)“道德危機”。因此學校要加強對幼兒的禮儀教育,多給幼兒提供足夠的機會引導他們尊重他人,讓他們切身地去感受德育的魅力。當然,具有高素質(zhì)和懂得禮儀的幼兒對社會的進步起到推動作用。學校在教育方面不但要教授幼兒掌握一些必備的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學會如何做人,引導留守兒童走出缺愛的環(huán)境,能夠和其他幼兒一樣健康、快樂地成長。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組織幼兒欣賞一些有關禮儀的視頻,潛移默化地對他們進行熏陶,還可以增設相關的課程,讓幼兒更加全面、深刻地感受文明禮儀的重要性。
三、從細節(jié)入手培養(yǎng)幼兒的文明禮儀
幼兒階段是一個人成長中的黃金階段,這一階段幼兒對很多事物不太了解也更容易接受新鮮的東西,文明禮儀教育對幼兒本身的成長和發(fā)展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從細節(jié)入手更好地去培養(yǎng)他們的文明禮儀習慣,更好地讓他們感受家風與校風的重要性。例如,處在幼兒階段的孩子對時間沒有概念,他們做事拖拉,不積極主動,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家長的行程與速度,甚至有些幼兒做事馬虎,經(jīng)常忘帶東西,這時家長要學會引導讓他們體會到時間的重要性。在做事方面要讓他們從生活中的一些細節(jié)和小事入手,引導他們自己去認識到自身的缺點并進行糾正。大多數(shù)會認為細節(jié)很不起眼也無法決定重要的事,但對于幼兒來說至關重要,細節(jié)決定成敗,要讓幼兒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更好地讓他們?nèi)ニ茉靸?yōu)良的“家風”。
四、家庭應該加強對留守兒童的關愛
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容忽視,他們要學會加強對孩子的關愛,多擠出時間去陪伴孩子,使得文明禮儀教育取得整體效應。對于留守兒童來說,家庭教育尤為重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其一,父母盡可能地不要外出打工,或者留下一個人去陪伴孩子,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讓他們能夠在良好的氛圍中更好地成長。其二,處在幼兒階段的孩子年齡較小,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尚未成熟,作為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人,要能夠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不能過于溺愛和管教,要能夠采取正確地教育方法,讓他們能夠朝著正確地軌道成長。其三,作為父母,要多與老師進行交流,隨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多與幼兒進行談心,讓孩子能夠切身地去感受父母對自身的關愛。除此之外,家長也要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學習榜樣,讓孩子能夠更好地去適應未來激烈的社會環(huán)境。
留守幼兒文明禮儀教育需要教師在教學時能夠優(yōu)化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讓幼兒更多地去接觸禮儀方面的知識,切身地去感受其魅力。除此之外,它更需要幼兒在學習時能夠端正自身的學習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為發(fā)揚光大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而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王紅梅.淺談大班進行禮儀教育活動的策略[J].科教導刊,2016(07).
[2]趙紅芳.淺談大班幼兒交往禮儀之我見[J].中國幼兒教育,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