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世稱杜牧與李商隱為“小李杜”,與杜牧齊名的李商隱,是晚唐詩壇上詩歌成就最高、最為人傳誦的詩人之一。在李商隱現(xiàn)存的六百多首詩歌作品中,其創(chuàng)作的愛情詩最富特色,并開創(chuàng)了晚唐詩歌創(chuàng)作的新境界。李商隱的愛情詩筆調(diào)曲折隱晦、情韻深婉纏綿、意蘊朦朧雋永、神思跌宕起伏、耐人尋味,特別是他在愛情詩歌上所呈現(xiàn)出來的語言風格在中國詩歌史上堪稱獨樹一幟。
關(guān)鍵詞:李商隱;愛情詩;語言;風格
作者簡介:張?zhí)m英(1968.10-),女,漢族,河北省石家莊人,碩士,邢臺學院教授,研究方向:語言與文化方面。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14-0-02
李商隱作為中國詩歌史上最負盛名的晚唐偉大詩人,其詩歌所具有的獨特魅力越來越令世人驚詫,其愛情詩則成為中國詩歌史上一朵奇葩,綻放出奪目的光彩。詩境朦朧化、語法陌生化、字詞張力化、表達含蓄化及聲律優(yōu)美化的特有風格,展現(xiàn)出李商隱在語言藝術(shù)上的高超造詣。
一﹑詩境朦朧化
“詩之至處,妙在朦朧含蓄無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間,其指歸在可解不可解之會,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離形象,絕議論而窮思維,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為至也?!盵1]李商隱十分注重對含而不見、撲朔迷離、隱約含蓄詩境的寫意,他往往將其在現(xiàn)實中所形成的復雜惆悵甚至是莫名的情緒通過詩歌的巧妙生發(fā),熔鑄成“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 [2]的朦朧凄艷的詩境,在朦朧隱約中釋放出無窮的審美能量,引發(fā)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chǎn)生無盡的遐想。在李商隱的無題類愛情詩中,《錦瑟》可謂佳篇: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詩人開篇就由綺麗而哀怨的錦瑟起興,進而引起詩人對華年往事的追思,然后詩人依次展現(xiàn)了莊生夢蝶、杜鵑啼春、滄海珠淚、藍田玉煙等一幅幅色彩絢美、瑰麗奇幻的畫面,似夢似幻、朦朧美妙而又不拘滯,最后,尾聯(lián)則如夢初醒,再次回歸到殘酷的現(xiàn)實之中,終究為一片悵惘之情。讀罷讀者似乎領(lǐng)悟到了什么,但又說不清道不明,給人一種似懂非懂之感。這恰恰是李商隱對愛情詩詩境朦朧化的最完美詮釋。
李商隱在對詩境朦朧化風格的詮釋過程中,摒棄了以往詩人創(chuàng)作時對感官色彩、動靜及兒女情事的具體描寫,轉(zhuǎn)而以全副筆墨描寫愛情本身,展現(xiàn)愛情的種種情愫,從而形成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奇特朦朧之境,展現(xiàn)出豐富的多義性、無限的暗示性及廣闊的遐想性。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這首詩,以女性的口吻書寫了豐富而復雜的愛情心理,悲傷與痛苦的情愫貫穿于全篇始終。但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有意省去對現(xiàn)實生活中具體事情的描寫,而是對原有的素材進行嚴格的提煉與精心的加工,提煉出一種純粹的情感境界與精神境界,將主人公復雜惆悵之情、漫長等待之痛、不斷掙扎之悲表現(xiàn)得酣暢淋漓。
二﹑語法陌生化
所謂“語法陌生化”,是指對正常語法規(guī)則進行的一種“破壞”或“超越”。李商隱以超脫呆板化的語法、松散錯亂化的語序以及自由靈活化的句法來對詩歌進行全新的寫意與創(chuàng)作。李商隱愛情詩的這種語言風格主要通過以下兩種方式得以實現(xiàn):
(一)成分的省略
李商隱愛情詩語法陌生化的風格首先表現(xiàn)在詩句中相關(guān)成分的省略上,取消詩句的邏輯連序,以期讓讀者在詩歌的閱讀中去自我完美、自我完善,從而為讀者想象的散發(fā)與詩歌韻味的產(chǎn)生留足豐富而廣闊的空間。
如李商隱《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中的“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边@首詩首聯(lián)中無一動詞的連綴,而以互相并列的幾個名詞性短語來導入主人公對昨夜的回憶,其中僅點明時間是昨夜,地點是花樓與桂堂之間,景物是星辰和拂風。詩句完全由時間、地點、景物構(gòu)成,表面看似詩歌營造了一種“無我”之境,其實不然,細細品讀則會使人聯(lián)想到在這星辰相映、春風徐徐的春夜,一對戀人掩映其中。這種成分的省略所形成的效果恰恰妙在人藏于景中,情以景來傳達。
(二)語序的倒錯
李商隱愛情詩語法陌生化的語言風格還表現(xiàn)在語序的倒錯上,即:打破正常的句法與句序關(guān)系,破壞語言的連續(xù)性與順暢的節(jié)奏,以期通過讀者獨特的解讀來產(chǎn)生富有奇特化與活力化的效果。
如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中的“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卑凑粘R?guī)詞項的排列組合順序,這兩句應(yīng)該是“此去蓬山無多路,殷勤青鳥為探看?!边@樣一變換,雖然詩句的表達語序順暢了,但原詩句中寄希望于己然而希望又卻似永遠無跡可著的復雜痛苦之情與對渺茫希望的不懈追求之心的交融效果就被沖淡而顯得淺輒化,詩歌所獨具的情感感染力與真摯性也就大打折扣了。相反,李商隱將“蓬山”、“青鳥”分別置于兩個分句的句首,使得詩人對戀人形象、送信使者的神化效果得以加強,同時作者也將追尋戀人如求仙般的渺茫不可及與對戀人的關(guān)切、崇敬之情率先坦露于讀者面前,形成了一種事未言明,情已先傳的效果,這種語序倒錯化的運用反而造成了詩意的拓展延伸與情感魅力的提升。
三、聲律優(yōu)美化
《毛詩大序》有云:“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只蹈之也。情發(fā)于聲,生成文謂之音?!?[3]自古就說明詩與樂是密不可分的。李商隱作為七言格律的創(chuàng)作大家,對于七言格律詩歌自身蘊含的音樂美則更加追求。李商隱七言格律愛情詩的音樂性具體體現(xiàn)在如下兩方面:
(一)平仄抑揚
李商隱愛情詩語言的聲律優(yōu)美化首先就在于其詩歌具有的一種抑揚頓挫的節(jié)奏上,讀之朗朗上口,愈讀愈愛。李商隱將平仄抑揚格式的變化貫穿于愛情詩創(chuàng)作的始終,并形成了一種音調(diào)抑揚頓挫、跌宕起伏、悅耳動聽的音樂美。
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首先,李商隱在詩中將其所要抒發(fā)的情感與聲律的平仄完美結(jié)合起來,舒緩悠長之處用以“平”,曲折短促之處用以“仄”,情中有調(diào),調(diào)中有情,交相輝映,情隨調(diào)動,調(diào)隨情變。其次,句中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不僅在本句中平仄交替變化,而且在對句中平仄對立相向,李商隱正是將這兩種聲調(diào)有規(guī)律有節(jié)奏地運用于詩句之中,從而形成了詩歌音調(diào)抑揚頓挫、平仄有致的聲律美,在無形之中給人一種曲盡其妙的音樂美感,美妙至極。
(二)回環(huán)往復
“回環(huán)往復”運用于詩歌當中,它是指相同或相似音節(jié)、聲音在詩歌中的重復與再現(xiàn)。李商隱詩歌中這種回環(huán)往復旋律之美的效果主要是通過韻腳和諧與聲韻疊用兩種手段來實現(xiàn)的。
首先,韻腳和諧,又稱“押韻”,是指詩歌中每句句尾有規(guī)則、有節(jié)奏、交替地使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韻腳字,即在同一位置上(一般為句尾)的字的韻母相同或相似,猶如一首樂曲中反復出現(xiàn)的主旋之音,使詩歌讀起來更和諧,更好聽,更易誦讀。如: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在這首《無題》中,四句詩的結(jié)尾分別選用了“殘”、“干”、“寒”、“看”四個韻腳字,而這四個韻腳字均押“an”韻,響亮而高亢,似在表達一種激昂的情感,展現(xiàn)了主人公既惆悵無望又在絕望迷茫中不斷追尋光明的復雜心情。這些游離渙散的同韻字在李商隱的筆下被連貫起來成為了一個完整的詩歌曲調(diào),似被串引成環(huán)的珍珠鏈,使詩歌產(chǎn)生了回環(huán)往復、跌宕起伏的旋律美,震撼人心。
其次,聲韻疊用,是指李商隱在其愛情詩中對雙聲詞、疊韻詞及疊音詞的使用。聲韻疊用使得李商隱的愛情詩鏗鏘有力而和諧,形成了一種獨具特色的聲韻美。如“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保ā稛o題·鳳尾香羅薄幾重》)與“歸來輾轉(zhuǎn)到五更,梁間燕子聞長嘆。”(《無題·何處哀箏隨急管》)這兩句詩中的“惆悵”與“輾轉(zhuǎn)”均為雙聲詞的連用。再如:“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此句中“殷勤”為疊韻詞的運用。又如:“嫦娥應(yīng)悔偷靈藥,碧海春心夜夜心?!保ā舵隙稹罚┡c“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霧?!保ā稛o題·颯颯東風細雨來》)兩句詩中的“夜夜”、“颯颯”均為疊音詞的使用。李商隱愛情詩中這些雙聲詞、疊韻詞、疊音詞的添入,猶如神來之筆,使得詩歌語言聲律更加優(yōu)美化,如清人李重華所評:“疊韻如兩玉相扣,取其鏗鏘;雙聲如貫珠相連,取其婉轉(zhuǎn)?!盵4]
無論是韻腳和諧,還是聲韻的疊用,詩歌都被賦予了一種回環(huán)往復、同聲共應(yīng)的音樂美感,增強了李商隱愛情詩的語言魅力。
綜上所述,李商隱憑其深厚的詩歌語言素養(yǎng)與高超的詩歌語言藝術(shù)造詣,為我們展示了其愛情詩獨具的詩歌語言風格和令人炫目的詩歌語言魅力。李商隱的愛情詩之所以能夠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燦爛輝煌的一頁,成為中國古代詩歌中一朵絢麗的奇葩,并且流傳千古以來愈發(fā)耀眼奪目,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李商隱愛情詩獨特的語言風格。
同時,李商隱在愛情詩上所表現(xiàn)出的詩境朦朧化、語法陌生化、字詞張力化、表達含蓄化及聲律優(yōu)美化的特有語言風格對后世也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從晚唐韓偓,到宋初婉約派再到宋中期的秦觀、賀鑄及宋晚期的周邦彥、吳文英、周密等,甚至是現(xiàn)代詩人郭沫若等等的詩歌創(chuàng)作風格無不受到李商隱愛情詩別具一格的語言風格的影響。由此奠定了李商隱及其愛情詩歌在中國文學史上重要地位。
注釋:
[1]郭紹虞.中國歷代文論選第三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351-354.
[2]李夢生.古詩詞鑒賞[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371.
[3]馮浩.玉谿生詩集箋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639.
[4]轉(zhuǎn)引自李浩.唐詩的美學闡釋[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146-153.
參考文獻:
[1]郭紹虞.中國歷代文論選第三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李夢生.古詩詞鑒賞[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3]馮浩.玉谿生詩集箋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轉(zhuǎn)引自李浩.唐詩的美學闡釋[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5]蕭滌非,程千帆,馬茂元等.唐詩鑒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1983.
[6]薛雪.一瓢詩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