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格列佛游記》是英國著名諷刺小說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代表作。這部分小說通過主人公格列佛的四國之旅來諷刺當時英國的社會現(xiàn)實和政治環(huán)境。格列佛的四國之旅,實際上是對英國社會各方面的諷刺和批判。小說筆調(diào)詼諧,語言幽默,卻處處都流露出諷刺意味,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
關(guān)鍵詞:諷刺;社會;政治
作者簡介:馬逸超(1996.11-),女,漢族,河北張家口人,本科生在讀,現(xiàn)就讀于河北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yè)。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15--01
引言:
《格列佛游記》作為一部批判現(xiàn)實,諷刺社會黑暗的小說,將真實與虛構(gòu)的事物融合為一體,使用以小見大、以大喻小、借古觀今、人獸對比這四種方法,幽默而深刻地揭露了英國的社會情況。本文將對格列佛的這四次旅程逐一分析,試解讀其諷刺意義。
一、小人國之以小見大
小人國其實是英國的縮影。在小人國,國王用荒謬的繩技來選拔官員,這是在諷刺英國用官制度的荒謬黑暗;王后因為格列佛撒了一泡尿去救火而大為惱怒,諷刺的是英國虛偽的貴族禮教;打雞蛋該從大頭或是從小就能夠引發(fā)戰(zhàn)亂,這是在諷刺英國的天主教和新教之間無休無止但又無任何現(xiàn)實意義的斗爭。
所有這些看似滑稽的事情,實際是英國社會的真實寫照。英國政治黑暗,運用不合理的制作進行官員的選拔;貴族過著看似體面的生活,但優(yōu)雅的禮儀背后卻是刻板、迂腐和虛偽的思想;政客們亦是常常因宗教問題而紛爭不斷。
二、大人國之以大喻小
格列佛在大人國的遭遇非常不順。他被農(nóng)夫強迫進行表演,每天都精疲力盡。在農(nóng)夫從他身上看不到更大的價值時,馬上將他賣給王后,而他從此被迫于一個侏儒斗智斗勇。當他向國王宣揚英國國威時,國王輕蔑的否定態(tài)度讓他備受屈辱。
在大人國格列佛時時刻刻面對著人性的丑惡,他在艱難地度過每一天,在與別人的較量中摸滾帶爬。作者借格列佛在大人國的遭遇諷刺了英國社會人與人之間相互算計,彼此疏離,沒有半絲溫情的冷漠現(xiàn)實,表達了他對這個缺乏真善美的社會的失望和譴責。另外,一向讓英國引以為豪的制度,在別人看來一文不值,這是對英國政治制度的諷刺,更是對英國氣焰狂傲,自高自大,沒有合理的自我認知的深刻批判。
三、飛島國之借古觀今
飛島國是一個看似尊重科學的國家,但是在拉格多科學院科,學家們做的實驗沒有任何實用價值——將糞便變回食物,從黃瓜里提取陽光。這些本沒有任何實際用途的實驗,被看做是對科學的追求。此外,格列佛在巫師島上見到了許多人歷史人物,他們在陰間只能講真話,所以格列佛發(fā)現(xiàn)了許多歷史真相,而這與他之前所了解的歷史并不相符。
作者借格列佛在飛島國的經(jīng)歷批判了英國眾多盲目無知的科學家,諷刺了這些科學家只一味盲從地做著不切實際的無用功,而忽略了科學研究應從實際用途出發(fā)這一真理。格列佛對歷史的發(fā)現(xiàn)則暗喻了英國社會和政界對許多真相的掩飾。
四、慧骃國之人獸對比
在慧骃國,被稱為慧骃的馬成為了主宰者,而人被稱為耶胡,被按照牲畜對待。在這個國度,馬是有智慧能思考的,而人智力低下,不具備思考能力,沒有理性。格列佛作為一個有理性的耶胡引起了慧骃的興趣。
作者借用慧骃國這樣一個以馬為統(tǒng)治者的國家,諷刺了人類社會的黑暗。慧骃淳樸善良的本性與人類相互陷害、彼此算計的邪惡作風形成了鮮明對比,更突出了作者對淳樸的社會風氣的向往,對復雜人類社會的針砭。
總結(jié):
喬納森·斯威夫特的這部批判小說寫得入木三分,直擊英國社會和政治的黑暗和痛處。其筆調(diào)越是幽默詼諧,其諷刺意義就越是深入透徹。通過格列佛的四次游記,讀者認識到了英國的人世百態(tài)、政派斗爭,也對自身所處的社會現(xiàn)實有了更深的思考,這便是這部諷刺小說的最大價值所在。
參考文獻:
[1]喬納森·斯威夫特.劉榮躍譯.《格列佛游記》[M].江蘇.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7.
[2]吳厚凱.簡論諷喻體小說《格列佛游記》及其文學地位[J].四川大學學報,1995,(05).
[3]張朝霞.《格列佛游記》導讀[M].北京:中華書局,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