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愛華,孫李勇,王賢榮
(1. 江蘇省溧陽市農林局, 江蘇 溧陽 213300; 2. 南京林業(yè)大學生物與環(huán)境學院櫻花研究所,江蘇 南京 210037)
櫻花為櫻屬(CerasusMiller)植物的總稱,櫻屬隸屬于薔薇科(Rosaceae),為落葉喬木或灌木,可分為觀花和食果2大類[1]。櫻花因其不同的株高、株形及生長特征造就了豐富的觀賞類型,極具觀賞性,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譽,在日本更是被奉為國花。據史料記載,自秦漢時期起,櫻屬植物便已在宮廷中栽培。而在日本,從平安時代開始,經過長期培育,形成了大量觀賞性極高的櫻花品種[2]。近年來,櫻花類植物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園林上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櫻屬植物的市場需求也因此而急劇增長。嫁接作為櫻花類植物的傳統(tǒng)繁殖方法之一,周期短,耗材少,易成功,開花結實早,能快速獲得成品植株投入市場,但也普遍存在著諸如嫁接苗壽命短,接穗和砧木間親和性差甚至不親和,愈傷部位突出畸形,嚴重影響后期生長發(fā)育等諸多問題。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目前嫁接苗所占比例已非常巨大,存在的缺陷也表現突出,影響產業(yè)發(fā)展。本文總結近年來有關櫻花嫁接繁殖技術方面的研究內容,希望能對櫻花類植物資源的引種與推廣提供理論及技術上的參考,以促進櫻花產業(yè)健康發(fā)展。
親和力的強弱是影響嫁接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一般來說,砧木和接穗之間的親緣關系越近,其親和力越高,嫁接體越容易成活。嫁接櫻花類植物的砧木大多選用同屬的櫻桃(C.pseudocerasus)、毛櫻桃(C.tomentosa)、福建山櫻花(C.campanulata)、圓葉櫻(C.mahaleb)、草原櫻(C.fruticosa)、山櫻花(C.serrulata)等[3-6]。
櫻花嫁接繁殖試驗報道表明,櫻桃是用作櫻花嫁接的一種良好砧木,其適用性較廣,在日本櫻花(C.yedoensis)、山櫻花、尾葉櫻(C.dielsiana)、微毛櫻(C.clarofolia)等野生種的嫁接中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7-18]。毛櫻桃亦是應用較多的一種砧木,適合用于嫁接日本櫻花、福建山櫻花等[14,16,19-20]。高盆櫻(C.cerasoides)實生苗適宜作為嫁接云南櫻(C.yunnanensis)的砧木[21]。
在櫻花代表性品種的嫁接繁殖試驗中發(fā)現,‘染井吉野’(C.yedoensis‘somei-yoshino’)是嫁接‘嘉獎’(C.subhirtella‘Accolade’)、‘萬里香’(C.serrulatavarlannesiana‘Excelsa’)、‘八重紅枝垂’(C.subhirtella‘Plena Rosea’)和‘江戶彼岸’(C.spachiana)這4個櫻花品種的最適砧木;而櫻桃品種‘大青葉’(C.pseudocerasus‘Daqingye’)適合用來嫁接‘河津’(C.campanulata×kanzakura‘Kawazu-zakura’)[22]。徐兆波等[23]發(fā)現,中國櫻桃與垂枝櫻花不親和,嫁接成活率為0;萊陽矮櫻桃與粉紅色及紅色垂枝櫻花品種有較強的親和力,9月帶木質芽接可獲得64%的成活率;而單櫻是繁殖白色垂枝櫻花的合適砧木,其成活率高達94%。
亦有學者嘗試使用屬外種作為砧木進行櫻花的嫁接。柳奎等[8]認為桃(Amygdaluspersica)、杏(Armeniacavulgaris)等實生苗可以用于櫻花嫁接繁殖。而莊倩等[24]研究發(fā)現,以稠李(Padusracemosa)、山桃稠李(Padusmaackii)和山荊子(Malusbaccata)為砧木嫁接櫻花,其成活率由大到小的順序為山桃稠李>稠李>山荊子,其中山荊子親和性差,而山桃稠李易發(fā)生病害致死。楊明艷等[15]和朱繼軍[25]都利用毛桃(Amygdaluspersicavarpersica)作為砧木來嫁接冬櫻花(即高盆櫻),獲得了不一致的結果,前者認為其是適宜的砧木,而后者發(fā)現雖然毛桃和冬櫻花的組合成活率為60%,但后續(xù)都發(fā)生死亡,其親和與否有待驗證。
此外,嫁接成活率的高低還直接受砧木和接穗自身狀態(tài)的影響。砧木要求以生長健壯,無病蟲害,地徑1.0 cm左右的1年生苗為宜;亦可選用多年生大樹進行高接。砧木可通過播種繁殖、扦插繁殖或壓條繁殖來獲得。而接穗選擇以1年生發(fā)育正常、芽飽滿、生長健壯、開花性狀好、無病蟲危害的枝條為宜,接穗應比砧木略細。接穗最好隨采隨接,在4 ℃下保溫冷藏亦可獲得較高的嫁接成活率[26]。
嫁接時間和嫁接方法也直接影響到櫻屬植物嫁接的成活率。以自然時節(jié)劃分,櫻花嫁接可分為春接、夏接、秋接和冬接;以植物生長期可分為生長季節(jié)嫁接和休眠期嫁接;而以嫁接所用部位可分為枝接、芽接和根接[26]。枝接和芽接是櫻屬植物嫁接繁殖中最常用的方法,一般來說枝接法多在早春進行,而夏季多采用芽接法[2]。
針對不同的繁殖材料,選擇合適的嫁接時間和嫁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嫁接苗的成活率。由于各地氣候條件不一,繁殖時間和方法的選擇應視具體情況而定。近些年來的各地學者在櫻花的繁殖技術方面進行了眾多嘗試與實踐,初步探索出適宜的嫁接方法(見表1)。
表1 櫻花嫁接繁殖方法
嫁接后的田間管理是否到位直接關系到櫻花嫁接苗的成活。根據前人的經驗,嫁接15 d后要隨時檢查嫁接苗的成活率,未成活的可補接。及時解除綁縛物,避免形成“縊痕”而影響苗木生長。適時剪砧、除萌蘗、摘心,加強水肥管理,并注意防寒保護和病蟲害的防治[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