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殿康
【摘要】在高中語文學習過程中,文言文屬于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為了有效的提高語文學習質量,需要提高教師加大對文言文的教學力度,但是在目前的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與教學難點,基于此,本文就對當前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所存在的教學難點與問題進行深入的探析,結合筆者自身文言文學習經驗提出文言文學習的一些方法,希望對今后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產生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高中語文 文言文 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2-0060-01
隨著當前社會上對傳統(tǒng)文化越來越重視,在高中語文課本中文言文的比例不斷增加,并且在高中語文學習及考試中也是必需內容,說明了文言文的重要地位。目前我國高中文言文教學方法依舊存在諸多不足,目前我國高中文言文教學方法依舊存在諸多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未能夠掌握有效學習方法,導致學習效果不夠理想,感覺困難。所以,在高中文言文學習過程中,學習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內容,在掌握并合理應用有效學習方法的基礎上,才能夠保證文言文學習取得較理想效果。
一、高中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性
要想探討如何高效得學習文言文,首先就要明確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性。文言文是古代人類的智慧結晶,凝結了中華幾千年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其中,或褒揚,或諷刺,或直白,或深刻,或教育,或感慨,無一不是體現(xiàn)出古代歷史的發(fā)展進程與人類社會的需求等,所以,學習文言文的意義就在于通過文字表述,和古人進行精神境界的交流,增加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意識,讓學生深刻感悟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基礎,增加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夠通過學習提升學生的文學鑒賞品位,豐富學生的思想內涵,充實文化底蘊。高中學生的認知理解水平都具有一定的基礎,因此,在高中語文階段的教學中增加文言文的學習篇數,是按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所決定的,且在學習文言文的內容后,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引導學生更好得指導于生活實踐中去。
二、高中學生學習文言文所出現(xiàn)的問題
1.語言拗口,字句艱澀難懂。文言文有很多自己的韻律特點,經常使用“之乎者也”等文字,讀起來朗朗上口,但是學生剛學習接觸,不懂得朗讀斷句的要點,這就使得學生的閱讀理解增加一定難度。此外,文言文中有好多通假字的使用,它改變了現(xiàn)在語境中的使用含義,而引申為其他意思表示,比如“女”同“汝”,人稱代詞,表示“你”;“反”同“返”,返回的意思,學生不理解這些內容在學習文言文上自然也就增加了難度。
2.詞句精簡概括,句式結構富于變化。文言文中的每一字詞都表示了深刻的含義,起到言簡意賅的效果,且還有很多句式結構的變化需要學生分析理解。如果學生單以字詞結合進行理解,則難以掌握句子的真正含義。值得注意的是,文言文的一大特點就是以最少的字句概括最完整的意識。
3.主題思想抽象,必須深刻探究。正是因為文言文的字句艱澀難懂,使得文言文的表達方式也不如白話文那樣直接明了,需要學生深入其中,探究其理,細細品味,方能所得。而現(xiàn)在的學生飽受學業(yè)繁重的壓力和時代飛速變化的節(jié)奏,踏實耐心己經成為稀缺的優(yōu)秀品質,學生難以真正將“心”積淀下來,放在語文學習上,放在文言文的品析鑒賞上,所以也是學生學習文言文比較吃力的原因之一,也正因如此,學生對于文言文的主題思想把握非常不到位,理解產生嚴重的偏差。
三、高中學生學習語文文言文的具體方法策略
1.語感的培養(yǎng)是高中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引導因素
學生在學習文言文時,朗讀總是磕磕巴巴,不能連詞成句,這是學生沒有掌握其語言特點的重要表現(xiàn)。文言文的語言特點,主要表現(xiàn)就是語感。學生平時如果愛好閱讀,那他的語感則相對較好,在進行文言文閱讀時,也能較好的找到語句中的斷句,從而將文章讀好,了解其具體含義;反之,學生沒有閱讀習慣,平時也很少練習閱讀、朗讀等方式,那在進行文言文學習就更加吃力,找不到其中的訣竅。語感的培養(yǎng)是長期堅持鍛煉的過程,需要一定的客觀積累最終形成質的飛躍。語感的培養(yǎng)的方法就是閱讀,大量閱讀,將“心”沉淀下來進行閱讀,總會有不一樣的收獲。語感講述的就是語句中的層次劃分,領悟句子中的含義從而將其斷句,也就更加容易了。具體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語感的培養(yǎng),如學生基礎較好,則可以將劃分語句安排在內容開始學習的階段;倘若學生整體的語感基礎都不理想,則可以在由教師實際講解完文中大意后根據意思劃分句式結構,增加學生的理解程度。語感的培養(yǎng)沒有特定的環(huán)節(jié)要求,只是幫助學生理解深化文言文而必須要掌握的基礎。
2.注意文言文中語言文字、句式結構的積累
文言文的困難之處在于句式結構多采用倒裝、后置、前置等,有上文中提到的狀語后置,還有賓語前置,等等,這對于學生來說也是需要記憶掌握的一大難點。古代文言文的句式結構特點,除了必要的增加語感的無實義的語氣助詞外,還有很多語法知識,就是所說的倒裝、狀語后置、賓語前置等,掌握這些句式變化,對于學生學習文言文也就更加容易了。所以,學生平時學習時,一定要注意這些句式結構的積累,培養(yǎng)自己的文言文知識。
3.從文章整體入手,把握文言文的主題思想
文言文的主題思想相較于白話文來說,難度較大,主要是不能掌握每句話的實際含義,自然也就不能了解文中的主題思想了。所以,在學習文言文時,還可以利用整體內容進行把握文章中心,而不要追究于某一句話的實際含義,這也就是從宏觀入手,來整體感知文章的主要內容。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文言文作為高中語文學科中重要的一部、分,有助于學生引思明理,通過古人對事物的看法,幫助學生探究現(xiàn)在社會應用中的人生哲理,從而將文言文中的思想內涵密切聯(lián)系于現(xiàn)在社會中。對于學生而言,現(xiàn)在可能還不能真正理解,但是隨著步入社會,終將能夠感受到其文字背后的深刻哲理,這也就是學生學習文言文化的最終意義。
參考文獻:
[1]溫瞾嬋.誦讀教學法在文言文教學中的使用及策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6.
[2]趙軼輝.“新課標”對高中文言文教學方法的影響研究[D].淮北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