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星欣
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橫空出世,讓國人驚艷,贏得好評如潮??蛇@次《舌尖3》播出后,觀眾的態(tài)度明顯兩極分化,口碑更是一路下滑,成三季以來的最低。
《舌尖》的金字招牌是什么?是美食,更是食物背后的人情與文化之美;是通過鏡頭語言,傳遞出百姓日常生活的人情溫暖,打撈出千百年來的文化傳承。于是,《舌尖》也從美食主題中躍升出來,勾連起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認同,綻放為現(xiàn)象級的作品?!渡嗉狻分辏嗽谟诖?。
實際上,這一次《舌尖3》的確想突破原來的“套路”,力圖增加美食的文化感和歷史感,也重新搭設(shè)了內(nèi)容框架。比如,第一集的主題是“器”,鍋、刀、案、籠、灶這些器具,搖身變?yōu)殓R頭主角。接下來的幾集中,《香》主打難忘的家鄉(xiāng)小吃滋味,《宴》是古今各地宴席大薈萃,《養(yǎng)》介紹食療并用的中華藥膳……這些涉及器具、宴席、食養(yǎng)等方面的“排兵布陣”,都是之前的美食紀錄片從未專門呈現(xiàn)過的內(nèi)容。
作為一個凝聚了觀眾深厚感情的經(jīng)典IP,不少觀眾都還是希望看到“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但實際上,這一次《舌尖3》的制作方想積極創(chuàng)新的意圖并沒有錯,冒險創(chuàng)新同樣是一種可貴的勇氣。只不過,老IP想烹出新味道的確并非易事。從第一季到第三季的6年間,一路走來的《舌尖》如何既讓觀眾感到熟悉與親切,同時又能滿足其挑剔的胃口,時有新鮮之感?這也給我們提出了紀錄片創(chuàng)新的時代之問。
近年來,國產(chǎn)紀錄片的水準日漸提升,時有口碑爆棚的良心之作,像《超級工程》《我在故宮修文物》等紀錄片,將中國故事進行了富有創(chuàng)意的時代表達,常常給觀眾以驚喜。相對應(yīng)的是,觀眾對于紀錄片的審美需求也在日漸提升,對于作品的主題內(nèi)涵、敘事方式、視聽語言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這也在倒逼制作方以更嚴謹?shù)膽B(tài)度來創(chuàng)作作品。
同樣,《舌尖3》也提醒我們,紀錄片創(chuàng)新之路要想走得更好,還需要不斷開掘新題材,讓思路更加開闊。有人統(tǒng)計,當年《舌尖1》播出時,全國僅有40~50檔美食欄目,而現(xiàn)在有大約400~500檔美食欄目活躍熒屏。一部《舌尖》火了之后,各類打著“尋味”“味道”等招牌的美食類紀錄片一哄而上。觀眾的興奮勁兒過了,自然就容易審美疲勞。再好的題材,一而再、再而三地跟風,難免容易淪為惱人的狗尾。
不過,不少觀眾對《舌尖3》之所以“責之深”,恐怕還是因為“愛之切”。事實證明,不管觀眾怎么“吐槽”,《舌尖》依然是一個堅挺的IP?!渡嗉?》不僅收視率高,影響力也絲毫沒有減弱。可見,《舌尖》依然是一個具有強大影響力的文化載體,如何為它源源不斷地注入創(chuàng)新活力,這是值得思考的。在我們新時代的文化沃土上,應(yīng)當有更多反映時代需求與優(yōu)秀文化的紀錄片。由《舌尖》出發(fā),我們也期待著更多的紀錄片精品走上熒屏,“爆款”頻出。
——摘自《新華日報》
點評
本文作者從《舌尖3》口碑下滑這一現(xiàn)象切入,道出了《舌尖》系列之魂是“食物背后的人情與文化之美”。接著分析了造成《舌尖3》口碑下滑的原因——想突原來的“套路”,但觀眾還是喜歡“熟悉的味道”。緊接著,作者不再拘泥于《舌尖3》本身,而是提出了“當下國產(chǎn)紀錄片該如何創(chuàng)新”的時代之問,極大地升華了文章主旨。結(jié)尾處,作者透過現(xiàn)象深入本質(zhì)地指出,“《舌尖》依然是一個具有強大影響力的文化載體”“在我們新時代的文化沃土上,應(yīng)當有更多反映時代需求與優(yōu)秀文化的紀錄片”,觀點啟人深思。全文條理清晰,說理透徹,頗具深度,堪稱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