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內容提要 《揚子江小說報》是宣統(tǒng)元年(1909)在湖北漢口出現(xiàn)的一個小說月刊,它在社會內憂外患和小說??痪皻獾谋尘跋聞?chuàng)辦,以開啟一般國民民智為宗旨。胡石庵等報社同人在創(chuàng)刊時總結之前小說??k刊的經驗教訓,對《揚子江小說報》的刊物風格特色進行了定位。《揚子江小說報》刊載的小說作品大體呈現(xiàn)出政治宣傳與趣味性相結合的風格特色,這一特色的形成與以胡石庵為核心的小說作家群的創(chuàng)作思想與主張有關。《揚子江小說報》發(fā)行時間不長,出版五期后停刊。
宣統(tǒng)元年(1909),在湖北漢口出現(xiàn)了一個小說月刊——《揚子江小說報》,由胡石庵創(chuàng)辦?!稉P子江小說報》是創(chuàng)刊于上海之外的為數(shù)不多的小說專刊中的一種,它在發(fā)行過程中社會反響不錯,“銷數(shù)日有進步,海內人士以書相譽者,日凡數(shù)起”,頗有研究價值。但由于資料等種種條件的限制,到目前為止沒有人對其做過專門研究?!稉P子江小說報》為什么創(chuàng)刊?它是怎樣的一個刊物?刊登的小說作品有何特色?為什么會有這些特色?這些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筆者根據(jù)現(xiàn)有資料嘗試對上述問題進行解釋。
宣統(tǒng)元年四月初一日(1909年5月19日),《揚子江小說報》第一期出版。在第一期中,共刊載了七篇發(fā)刊詞,數(shù)量之多、內容之豐富,在中國晚清小說刊物中絕無僅有。即使晚清四大小說刊物(《新小說》《繡像小說》《月月小說》《小說林》),也只有一到兩篇發(fā)刊詞,而清末創(chuàng)刊的《小說時報》和《小說月報》沒有發(fā)刊詞。這些小說??陌l(fā)刊詞只談到小說的某一方面,或是小說功用(梁啟超《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或是小說的文學特質(黃人《小說林發(fā)刊詞》)。而《揚子江小說報》七篇發(fā)刊詞分別從小說起源、小說自身風格、小說功用等方面比較全面地闡述了報社同人對小說的獨到理解?!稉P子江小說報》刊登這七篇發(fā)刊詞充分看出胡石庵等同人要認真辦好這個刊物的決心。
《揚子江小說報》第一期上還刊登了一個“中國小說報調查表”,這是陶祐曾在宣統(tǒng)元年(1909)四月對當時小說???闆r的一個調查。這個調查表是我們理解發(fā)刊詞的線索,有助于我們理解胡石庵等報社同人為什么要辦《揚子江小說報》,他們要把《揚子江小說報》辦成什么樣。
中國小說報調查表
從調查表可以看出,自《新小說》創(chuàng)刊之后,小說??粩嘤楷F(xiàn)。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梁啟超發(fā)起“小說界革命”之后,更多的人了解到小說的功用。小說可以“維持社會,鼓吹文明”,“促國民于進化之域”,“小說偏于改良社會”,“天地間足以洗剔頑錮之腦氣精,變更腐敗之習慣性者,小說之能力也”。隨著人們對小說功用的了解和小說地位的提高,小說專刊也就隨之多起來。當然所有小說??⒎峭瑫r存在,往往是一個小說????,另外一個小說專刊又創(chuàng)辦了,同時發(fā)行的不過一二種而已。
從調查表“存佚”一欄可知:截止到宣統(tǒng)元年(1909)四月,《新小說》《繡像小說》《新新小說》《小說世界日報》《小說世界》《新世界小說社報》《小說七日報》《月月小說》《小說林》《競立社小說月報》《白話小說》等大部分小說專刊都已???。小說專刊發(fā)行不景氣。
此時的社會正內外交困。中國遭受外國列強的侵略,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傳統(tǒng)教育落后,不能隨時代變化而變化,民眾愚昧,民智不開,政界腐敗無能:
歐風凜冽,漢水不波,美雨縱橫,亞云似墨。憐三家之學究,未諳時勢變遷;笑一孔之儒林,難解《典》《墳》作用。以致神州茫茫,夥醉生夢死之徒;政界昏昏,盡走肉行尸之輩。
在社會內憂外患,在小說??痪皻獾谋尘跋拢值韧擞X得他們有責任和使命重振小說??S眯≌f刊物來改良社會,開啟民智,拯救民眾于危難之中:
本社胡君石庵睹茲現(xiàn)狀,時切杞憂,爰集同人,共襄偉業(yè);挽狂瀾于稗海,樹新幟于漢皋,半月成編,一月出版。
從調查表“發(fā)行所”一欄可以看到小說??旧隙紕?chuàng)刊于上海,胡石庵等同人意識到了這種發(fā)行布局的不足:
為什么小說??饕性谏虾D兀窟@與上海具備了兩個辦刊條件有關。一是有人,在近代大批人才集中在上海,里面不乏有志于小說創(chuàng)作、推廣小說的人;二是出版便利,上海最早實現(xiàn)了印刷業(yè)近代化改造,出版業(yè)已經很成熟。相比上海,胡石庵等同人決心在漢口辦小說刊物很難能可貴。雖然漢口經歷了印刷業(yè)近代化改造,但是還不成熟。而且漢口不像上海一樣人才集中,胡石庵在漢口辦小說刊物面臨缺人的情況。他四處找人,辦刊過程很難?!稉P子江小說報》的編輯群體除了胡石庵以外,還有范韻鸞、余德元、陶祐曾、鳳曾敘等人,但《揚子江小說報》的運作主要由胡石庵和他的徒弟高楚觀來具體負責。
“中國小說報調查表”的刊登說明胡石庵等同人在總結之前小說??k刊的經驗教訓,以便于辦好自己的小說???。他們在總結前人辦刊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辦刊目的,對《揚子江小說報》的刊物風格特色進行了定位:
胡石庵等同人想把《揚子江小說報》辦成一份題材豐富、淺近易懂,有閱讀趣味,能夠開啟民智的小說刊物。具體說來,在題材方面,無論人物,還是科學、地理、理想、家庭社會方面的小說,無論譯述還是自著,都會被編入《揚子江小說報》。語言上用白話行文,淺顯易懂。還要有閱讀趣味,使讀者在“詼諧滑稽之間”而“啟發(fā)其神智,鼓舞其熱腸”。
如上文所述,胡石庵等同人在《揚子江小說報》創(chuàng)刊時對其風格特色進行了設定。那么在實際辦刊過程中,《揚子江小說報》是否呈現(xiàn)了預設的風格特色呢?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從小說作品入手。小說刊物的風格特色主要由其刊載的小說作品的風格來體現(xiàn),換言之,小說作品是什么風格,小說刊物也就是什么風格特色。
《揚子江小說報》發(fā)行了五期,共刊載小說十五篇,包括愛國小說、哀情小說、偵探小說等等,有自著也有譯述,大部分小說沒有刊完。《揚子江小說報》中的小說作品大體呈現(xiàn)出政治宣傳與趣味性相結合的風格。
這部書,便是說西歷紀元以前五百余年間,古羅馬帝國一段事跡。這羅馬帝國自紀元前七百五十三年起,至紀元前五百余年間,已易君六位,忽然生出一個暴亂之主,行纂(篡)逆之事,握住羅馬君主大權,橫行無忌,上下離心,外患紛起。眼看著羅馬帝國危亡旦夕,卻虧有數(shù)位豪杰之士,仗一片愛國熱忱,逐暴君,行新政,御強敵,救危城,奇情俠行,照耀千古。
這篇小說雖然表面上講的是羅馬帝國,實際上是在影射晚清政府。說“卻虧有數(shù)位豪杰之士,仗一片愛國熱忱,逐暴君,行新政,御強敵,救危城,奇情俠行,照耀千古”,其實是在暗示孫中山等人革命活動的合法性。小說回目對仗工整,例如第一回回目為“月神廟琵琶擅頓老,風人堡寶劍賣侯生”。無論寫人還是寫物,描寫細致。例如寫到月神廟:“修得十分宏大,周圍有數(shù)里方圓。內中亭臺樓閣,曲徑回廊,小橋流水,陡壁飛泉,另有一番妙景?!泵垒喢缞J,引人入勝。寫到刺客:“這人的面容生得粗眉圓眼,獅鼻虎腮。一張面皮如潑血的一般,嘴上堆著一部紺色的胡須。用線扎成個小辮,繞在項上。一手提著刀,一手拿著火種?!眱瓷駩荷罚┟钗┬?。故事情節(jié)曲折婉轉,小說主人公亞樓和威士忌在尋找黑衣大俠的過程中,先遭遇刺客,后被囚禁,險象環(huán)生,描寫精彩。無論從描寫還是故事情節(jié)來看,都很吸引讀者閱讀。這篇小說做到了政治宣傳與趣味性的完美結合,它不僅在創(chuàng)刊號被放在第一篇,以后四期仍是第一篇,顯示了這篇小說的重要性,表明這篇小說的風格就是《揚子江小說報》的主導風格。
受當時政治形勢的影響,為了避免政府當局的查禁,有些小說作品政治宣傳比較隱晦,需要細細體味?!斗涞h》和《新炸彈》便是如此,它們是兩篇翻譯偵探小說。《蜂蝶黨》為文言文,講述的是政府當局偵探革命黨人活動的故事;《新炸彈》為白話文,講述的是用炸彈暗殺政府要員的故事。第一篇小說中政府當局與革命黨人斗智斗勇,第二篇小說中兇殺案不斷發(fā)生,驚險刺激,兩篇小說趣味性都很強。表面看來這兩篇小說講的都是國外的事情,似乎與中國無關??杉毤毾雭?,國外有那么多可以翻譯的小說,為什么譯者偏偏選擇這兩篇翻譯呢?他們當是有意為之。兩篇小說的故事很容易讓讀者聯(lián)想到當時國內動亂的社會形勢,讀者會覺得黨派和暗殺在國外也有,中國也可以有,反映了中國革命黨人活動的合理性,也從某種意義上說明了炸彈和黨派是改變國內形勢的方法。
不過有的小說政治意味比較明顯,如《紅發(fā)會奇案》。它也是一篇翻譯偵探小說,講述的是銀行失竊,福爾摩斯探案的故事。譯者在為這篇小說作的序里點明了翻譯這篇小說的目的:“鼓舞其(一般國民)崇拜英雄、提倡偵探之主義焉”。而且小說翻譯的文筆優(yōu)美,引人入勝。
另外一種情況是小說只講趣味性,它們通過豐富的故事情節(jié)、精彩的描寫、優(yōu)美的語言等來吸引讀者閱讀,政治意圖不明顯或者沒有。如《梨云劫》,它是一篇翻譯小說,標“哀情小說”。它講述的是美國小爵爺瑪麗和平民女雅梨的感情故事。故事情節(jié)曲折婉轉,瑪麗和雅梨遭遇種種困難,情路坎坷。小說語言優(yōu)美,寫到春景:“……綠楊織得像金線一般,桃花如幄,芳草鋪茵?!弊x起來會有一種愛不釋手的感覺。再如《鐵血宰相恩篤俾士麥軼事》,用文言文寫成,標“言情小說”。它講述的是鐵血宰相俾士麥的愛情故事。俾士麥作為一個著名的政治人物在中國知名度很高,講述一個名氣大的政治人物的愛情故事,能夠滿足讀者的好奇心理,而且譯筆優(yōu)美,對讀者有很強的吸引力。兩篇小說的政治意味不明顯,趣味性突出。這類小說刊登的目的可能就是為了吸引讀者,增加刊物的發(fā)行量,畢竟小說??陌l(fā)行需要市場。
與梁啟超提倡“小說界革命”時僅僅把小說作為政治宣傳的工具,而忽略小說的趣味性相比,《揚子江小說報》中的小說作品有了很大的進步。
總體而言,《揚子江小說報》在實際辦刊過程中通過小說作品體現(xiàn)出來的風格特色與其創(chuàng)刊時設定的風格特色基本保持了一致。
一個小說??恼0l(fā)行,離不開一個固定的作家群?!稉P子江小說報》當然也不例外,以它為陣地,形成了一個小說作家群,包括胡石庵、高楚觀、范韻鸞、陶祐曾、李涵秋等人。
胡石庵的身份與梁啟超很相似,都不像包天笑一樣是書齋里的作家,他倆都通過寫小說為自己所從事的政治活動服務。然而他們之間也有不同,就拿兩人的小說創(chuàng)作來說,梁啟超創(chuàng)作的多為政治小說,缺乏趣味性,而胡石庵創(chuàng)作的小說作品講究趣味性。
作為《揚子江小說報》小說作家群的組織者,胡石庵為什么要找這些作家呢?首先胡石庵認識他們,再次他們和胡石庵在小說創(chuàng)作方面有著相似或者相近的創(chuàng)作思想和主張。
高楚觀是胡石庵的徒弟,他經常跟著胡石庵學習寫小說,難免會受到胡石庵小說創(chuàng)作思想的影響。譯作《新炸彈》和《鐵血宰相恩篤俾士麥軼事》很好的體現(xiàn)了高楚觀的創(chuàng)作思想,兩篇譯述的很有趣味性。而且《新炸彈》更有政治意味在里面,暗示了革命黨人暗殺活動的合理性,這正是他選擇這篇小說翻譯的原因。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他們小說創(chuàng)作的思想和主張相似或者相近,因而能以胡石庵為核心形成一個小說作家群。他們都基本主張小說應該具有政治性和趣味性,這也就決定了《揚子江小說報》小說作品的風格特色。
《揚子江小說報》小說作家群中有些小說作家不在漢口,胡石庵一般會通過在報紙上發(fā)“啟事”的形式與他們聯(lián)絡。例如在宣統(tǒng)元年七月十九日(1909年9月3日)的《漢口中西報》上,就有“石庵啟事”:“報癖君鑒:聞小徒楚觀言,君近握《自治報》筆政,至喜慰,湘中報界從此吐光彩矣?!稉P子江》四期已郵寄,收到否?《紅發(fā)會》已完,續(xù)稿望賜下”。這是他們之間聯(lián)系的重要方式。
注釋
:① 《〈揚子江小說報〉四期出版》,《漢口中西報》1909年8月16日。
② 此調查表中的小說報不全,據(jù)筆者統(tǒng)計,除表中12種小說報之外,還有寧波的《寧波小說七日報》,粵港地區(qū)的《粵東小說林》《中外小說林》《新小說叢》《廣東戒煙新小說》和《小說世界》等。
③ 《新小說》創(chuàng)刊于日本橫濱,后遷至上海發(fā)行。
④ 《小說世界日報》出現(xiàn)時間應為光緒乙巳三月十五日(1905年4月19日)。
⑤ 該表調查于宣統(tǒng)元年(1909)四月,此時《月月小說》已經停辦。
⑥ 原調查表中《白話小說》和《揚子江小說報》的“存佚”欄情況顛倒,本表予以更正。
⑦⑨⑩ 報癖(陶祐曾)《〈揚子江小說報〉發(fā)刊詞》,《揚子江小說報》1909年5月19日,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