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崴
摘要:結構素描被稱作形體素描,又被稱作設計素描,是單色造型藝術的一種,也是造型藝術基礎之基礎,在高中美術教學課程中結構素描訓練能培養(yǎng)學生對物體分析和理解的構造能力,為后面的專業(yè)學習能夠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高中美術;結構素描;物體造型;建議
“結構”這個術語起源于建筑學,一般指構成建筑物的各種材料與各構成部分的相互結合連接。運用在繪畫上結構素描就是指物體形體各部分的組合和穿插,以物體形體透視的原理,來表現(xiàn)形體的自身結構規(guī)律、三維空間觀念和物體內部的結構穿插。結構素描被稱作形體素描,又被稱作設計素描,是單色造型藝術的一種。
一、高中素描教學的現(xiàn)狀
對于高中階段藝術類學生,面對高考壓力,一定要具備相當好的結構素描繪畫能力,但大多數(shù)高中結構素描在素描課程設置中并不科學,都是針對美術專業(yè)省級聯(lián)考制定課程,比如:省聯(lián)考試題中要求繪制陶罐、瓷盤、香蕉、桃子、梨,布。針對這樣的考題,很多學校在設置課程時就直接制定類似陶罐、瓷盤、香蕉、桃子、梨,布靜物素描,不管有沒有基礎,就讓他們每天重復畫,直到學生能夠死記硬背出物體的明暗關系,直到學校單元測試能夠通過為止。這樣培養(yǎng)的學生往往不會主動去分析物體個區(qū)域的結構關系,再根據(jù)其特征進行繪畫,只會根據(jù)自己心中硬背的物體關系繪畫。所以說教師需要轉變傳統(tǒng)的明暗關系、光影變化的的教學方式,明暗光影的不同變化有常被物體結構造型所影響,時常只有表現(xiàn)結構、形體時才能看出物體的原貌,物體造型結構是不會受光影和明暗變化而發(fā)生變化的。所以教師更應該指導學生從結構素描下手,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動手表現(xiàn)等各方面的綜合繪畫能力,訓練學生的繪畫基礎練習,掌握基礎知識和技能。
二、結構素描教學過程中的幾點建議
在結構素描教學中,教師要向學生講解清楚下面幾個方面:
(一)讓學生了解物體形體結構是什么
教師應該教會如何讓學生觀察和理解物體的各個面,并能夠分析物體的結構關系,以便更好的把物體對象畫的正確。比如我們就水果為案例分析,桃子為圓形的物體,而香蕉是長方形的物體,其實它們都是經線和緯線的構成,只是這兩條線相交和位置組合形式不同而已??梢酝ㄟ^結構素描的實操來訓練學生對物體的結構、透視和線的掌控,提高對物體的結構繪制的應用能力,讓學生用過了解物體的結構,對以后的素描學習郵較大幫助。
(二)如何表達物體的結構
要教學生明白物體形體結構,第一,讓學生明白常用的基本形體,比如在我們生活中常能看見的物體,有六邊形、圓柱形、圓錐形、球形等常見四種類型,被叫做基本形體。
一般情況下,所繪制的形體結構的線條就是結構線。所謂結構線就是形體邊沿可看見或隱藏(不可見)的輪廓線。我們在畫物體時通常都會借助結構線來繪制物體,例:圓柱形圓形和桃子組成的素描作品時,首先繪制構圖。其次再確定三個物體具體位置布局、主次關系和疏密關系。第三,繪制精致的結構線。最后根據(jù)整體畫面的明暗關系,稍作結構線調整。一定要想學生強調每個有形狀和體積的物體,都是由不同的結構面組成。
三、怎樣繪制結構素描
結構素描是一個長期、努力、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在高中美術課結構素描教學中,教師要通過現(xiàn)場示范案例,手把手教會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巧,引領它們一步一步從易到難進步。首先可以考慮繪制單個石膏結構線,因為單個石膏物體相對單純些,沒有多余的物體影響,并且石膏體結構線還很明顯,非常合適初學者練習;其次再來對一組靜物的結構素描練習;有了上面的繪畫基礎,就可以繪制石膏頭像或臨摹頭像了,因為人的頭像不是那么好掌握,人像面部各種器官的組合和人物形態(tài)特征繪制起來還是有些難度的;最后以上學生都掌握了,就可以給學生繪制真人,進行結構素描練習,這樣的一系列的練習,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由易到難的練習,能夠提高學生的結構素描的實操能力、分析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總之,在素描學習中要敢于打破傳統(tǒng)繪畫中固有的概念,在結構素描教學中,學生在畫素描結構線的時候,要注意物體組合的比例,位置的定位;突出主要物體,對其進行重點刻畫,注意輪廓邊線的刻畫,襯托;近部寫實清,遠部寫虛暗,掌握線條的節(jié)奏變法,粗細,深淺。實際上要達到這些目的是非常艱難,需要多加強練習,培養(yǎng)學生認識問題、學會觀察、學會思考、科學地有效的達到課課程學習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潔萍;理想狀態(tài)下職業(yè)高中美術素描教學探究式教學過程的研[J],職業(yè)技術,2011(3)
[2]李莉;有效提高中學美術課素描教學的質量[J],考試周刊,2011(52)
[3]HERSCHEL CHIPP.余珊珊譯.歐洲現(xiàn)代藝術理論.吉林美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