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凌云 饒俊平 廖偉鋒 龍玲#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是一種常見的代謝性疾病,甲狀腺毒癥是指任何原因引起血循環(huán)中甲狀腺激素過多,引起甲亢表現,其中可包括多種神經系統(tǒng)疾病[1]。而甲狀腺毒性腦病是一種嚴重類型的甲亢神經系統(tǒng)損害疾病,常與甲亢危象并存,臨床罕見,易誤診為各類感染性腦炎和急性腦血管病。甲狀腺毒性腦病患者沒有特征性的影像學表現?,F報道1例于我院就診病例,以提高臨床醫(yī)生對該病的認識,減少誤診。
1.1 發(fā)病情況患者,男,18歲,因“發(fā)熱 2 d,加重伴意識障礙半天”于2018年1月2日入院。既往有“多食、消瘦、心悸”病史約1年,未做診療。
1.2 入院查體體溫 37.3℃,脈搏 100次/min,呼吸 21次/min,血壓156/81 mm Hg。神志呈淺昏迷狀,查體不合作,時有煩躁不安。雙瞳孔等圓等大,直徑2.5 mm,對光反射靈敏,鼻唇溝對稱,伸舌不配合,四肢肌張力稍高,肌力檢查不配合,粗測大于等于4級,雙上肢腱反射減低,下肢腱反射正常存在,感覺檢查不配合,雙側Babinski’s征陽性,面部及四肢間有抽動。余查體未見明顯異常。
1.3 輔助檢查三大常規(guī)、血生化、血氣分析、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入院頭顱CT結果未見明顯異常。2018年1月3日甲狀腺激素:T-T3:5.55 nmol/L↑(正常值 1.34~2.73 nmol/L),T-T4:301.6 nmol/L↑(正常值 78.38~157.4 nmol/L),TSH:0.01 μIU/mL↓(正常值 0.34~5.6 μIU/mL)。 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 83.20 IU/mL↑(正常值 0~9.0 IU/mL),2018年1月3日行腰穿,腦脊液壓力為210 mm H2O,腦脊液常規(guī):WBC:1×106/L,單核比例:98%,多核比例 2%;腦脊液生化:蛋白:0.18 g/L,氯 133.0 mmol/L↑,糖 4.09 mmol/L。2018年1月14日復查腰穿未見明顯異常。2018年1月10日頭顱MRI+MRA+增強結果:雙側半卵圓中心異常信號影,考慮脫髓鞘改變;腦動脈未見明顯異常;腦內靜脈未見異常(圖1)。
圖1 頭顱 MR(2018年 1月 10日) A:T1;B:T2;C:T2FLAIR;D:DWI;E:T1增強。雙側半卵圓中心見對稱性斑片狀異常信號影(箭頭所示),T1呈稍低信號,T2呈稍高信號,T2FLAIR呈高信號,邊緣不清,DWI呈高信號,增強掃描未見明顯強化
1.4 診斷、治療及隨訪患者青年男性,急性起病,有發(fā)熱及意識障礙,考慮病毒性及細菌性腦炎可能性,且病情進展快,入院后予經驗性抗病毒(阿昔洛韋0.5 g靜脈滴注每8 h一次,利巴韋林 0.5 g靜脈滴注,每天 1次,共 1 d),予地西泮鎮(zhèn)靜和退熱等對癥處理。于2018年1月3日病情加重,出現高熱伴心率明顯加快,轉ICU進一步診療,結合檢驗結果考慮甲亢危象可能,ICU予丙硫氧嘧啶片(PTU)、普萘洛爾片、激素(甲潑尼龍80 mg靜脈滴注,共1次)、抗病毒(阿昔洛韋0.5 g靜脈滴注每8 h一次,共14 d)、抗感染(頭孢曲松鈉他唑巴坦鈉2 g靜脈滴注每12 h一次,共2 d)等治療,患者后神志逐漸轉清,2018年 1月6日神志清楚后再次轉我科進一步診治。轉入時患者訴四肢無力,右側明顯,有行走困難。轉入查體:右側肢體肌力4級,左側肢體肌力 5-級,右側 Babinski’s征陽性,左 Babinski’s 征陰性。余查體未見明顯異常。腦脊液自身免疫性腦炎抗體,包括(NMDA 型)抗體 IgG、(AMPA1 型)抗體 IgG、(AMPA2型)抗體 IgG,)、(LG1)抗體 IgG、(CASPR2)、抗 GAPAB 受體抗體IgG均陰性,血和腦脊液寡克隆帶陰性,腦脊液皰疹病毒DNA測定陰性。診斷考慮為“甲狀腺毒性腦病”。繼續(xù)給予丙硫氧嘧啶、阿昔洛韋、普萘洛爾,改善循環(huán)、營養(yǎng)神經及高壓氧及康復支持治療,癥狀好轉,患者于2018年1月22日辦理出院?;颊叱鲈簳r能自行行走,返院復診時查體提示肌力正常。復查頭顱MR顯示半卵圓中心的病灶較前明顯減少(圖2)。
圖2 頭顱 MR(2018年 3 月 19 日) A:T1;B:T2;C:T2FLAIR;D:DWI;E:T1增強。對比舊片,雙側半卵圓中心見對稱性斑片狀異常信號影(箭頭所示),T1呈等信號,T2呈稍高信號,T2FLAIR呈高信號,邊緣不清,DWI呈稍高信號,病灶范圍較前縮小,T2信號較前減低,增強掃描未見明顯強化
甲狀腺毒性腦病最常見的原因為甲亢,常見誘因為病人自行停藥或出現甲亢癥狀不重視至延誤病情;起病可急可緩,也可合并或不合并甲亢危象;患者常存在甲狀腺毒癥癥狀,伴有神經系統(tǒng)及精神癥狀,神經系統(tǒng)損害癥狀可呈多樣性,但無特異性,常見癥狀為煩躁、焦慮、失眠等,可有一側肢體無力等神經定位癥狀,病情進展可出現意識障礙,甚至呼吸循環(huán)衰竭,部分表現為甲狀腺毒性肌病,可表現延髓麻痹,也可表現肌無力和萎縮[2]。甲狀腺毒性腦病的診斷依據是:①有甲亢或甲亢危象的臨床表現;②T3、T4升高的實驗室證據;③有神經系統(tǒng)局限性或彌漫性損害的證據;④抗甲亢治療有效。
甲狀腺毒性腦病的鑒別診斷,①病毒性腦炎:病毒性腦炎病程較短,往往有前驅病毒感染;甲狀腺毒性腦病有甲亢的表現,按病毒性腦炎治療無效,抗甲亢治療有效;②急性腦梗死:甲狀腺毒性腦病常見于年輕者,腦梗死常見于中老年患者,甲狀腺毒性腦病常無腦血管病易患因素,頭顱CT和MRI所見病灶密度或信號不均勻、形狀不規(guī)則,病灶范圍不符合血管供血區(qū)分布,按腦梗死治療無效。③橋本腦?。簶虮灸X病可有甲狀腺激素水平異常,有甲狀腺抗體陽性,對激素治療敏感;④自身免疫性腦炎:該病有腦炎癥狀和腦脊液相關抗體陽性,須免疫治療[3]。
本病例患者有如下特點 此患者有發(fā)熱、一側肢體無力、神志不清等癥狀。查甲狀腺抗體陽性,起病急,病情進展快,故起病初始按臨床上常見的病毒性腦炎進行診治,經抗病毒治療患者病情進展,不支持病毒性腦炎診斷。磁共振提示雙側對稱性的病灶,所見病灶信號不均勻、形狀不規(guī)則,病灶范圍不符合血管供血區(qū)分布,按腦梗死治療無效,亦不支持腦梗死診斷?;颊哂屑谞钕倏贵w陽性,未經足量激素治療病情即明顯好轉;不支持橋本腦病的診斷。患者予抗甲狀腺治療有效,綜合患者的臨床特點和輔助檢查,符合甲狀腺毒性腦病的診斷標準。甲狀腺毒性腦病的影像學改變無特異性,經查詢國內外相關文獻,分析該病的頭顱影像學檢查結果顯示,頭顱CT和MR上可為單側皮層和白質病灶,雙側皮層和白質病灶(可對稱或不對稱,多數不對稱),胼胝體病灶,或腦膜炎改變,而某些患者無顱內病灶[3-9]。因此以雙側對稱性腦白質變性為影像學特征的并不多見,僅累及半卵圓中心的病例國內未見報道,因此該病例的影像學表現較有特點,豐富了該病的臨床信息。
甲狀腺毒性腦病治療以抗甲亢治療和激素治療為主,患者易出現呼吸循環(huán)衰竭,及時的對癥支持治療非常重要。提高該病的認識可提高臨床診斷的正確率,及時治療提高臨床療效,并避免不必要的檢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