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小春
【摘要】小學教育在教育生涯里起著啟蒙的重要意義。小學數學在小學教育里是重要的學科,在小學教育具有重大的分量。課堂教學中,要將小學數學教育貼近生活中去,結合生活實踐和生活經驗去講述小學數學的知識,使得學生更加形象更加具體的理解小學數學知識內容。
【關鍵詞】現代教學理念 小學數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9-0140-02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類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社會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需要更豐富的知識作為基礎,數學是科學技術重要學科,科技水平的發(fā)展需要數學知識作為支撐。所以小學數學作為數學學科的最基礎學科,培養(yǎng)好引導好小學生學好小學數學是教育單位的首要任務。小學數學要在現代教學的創(chuàng)新理念下去傳授和講解才能知道提成和發(fā)展。通過實踐實操的方式傳授才能讓數學知識更加形象具體的呈現給學生并讓學生學習和理解數學知識;通過實踐實操的方式能增加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好奇心和興趣,促使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動性;在課堂中讓學生參與設計題目提出問題更容易開闊和提升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活躍學習氣氛。創(chuàng)新的課堂教育替代了乏味無趣的傳統課堂教育,只有不斷的更新教育方式和教育內容才能更好的傳授小學數學教育。小學數學教育結合創(chuàng)新理念才能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的發(fā)展。
一、貼合生活,培養(yǎng)興趣
在小學課堂教育當中,一昧的傳授理論知識是非常枯燥無味的。數學本身就是一門嚴謹、不可含糊概括、非常具體又抽象的一門學科。如果課堂上教師單一的、形而上學的、照著教材講述小學數學內容對小學生接受小學數學知識內容是有非常大的局限性的。小學數學老師應該要貼合生活實踐生活經驗來講述小學數學內容,讓小學數學具體形象的呈現在生活中,這樣小學生更容易接受小學數學知識內容。培養(yǎng)小學生對小學數學的興趣,調動小學生自動學習小學數學的動力,引導學生正確的數學邏輯思維,這都是發(fā)展小學數學教育的必備條件。
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生活中的事物和事件對小學數學輔助教學。小學加減法可以舉例,比如父母讓小學生幫忙買東西,這時候給了一張一百元,買的東西56元,需要找回多少元?小學乘除法可以舉例,某某同學和媽媽去逛商場,想要一件外套在做活動打三折,這件衣服原價120元,那么某某同學需要多少錢就能買到這件衣服?上訴的例子都是小學數學貼合生活最具形象生動的,更能讓小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無處不在,數學的重要性。從而調動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主能動性和積極性。小學數學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動態(tài),主動了解學生的內心活動。許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有些疑問,這時小學數學教師要耐心解答正確的去引導學生,使得學生對數學學科產生興趣。小學數學教師要營造學習數學學科的氛圍,讓小學生在氛圍里感受到小學數學的魅力所在,在最大程度上鼓勵學生,以獎勵的形式去激發(fā)學生對小學數學的興趣。
二、開闊邏輯思維能力,實現數學一題多解
小學數學教師在傳授小學數學知識內容時,要注重開闊小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在最基礎的知識上聯系更高一級的數學知識,激發(fā)學生的聯系思維,逆轉思維。講解小學數學練習題時可以用一道題多種解法,一個公式題目多變的方式講授小學數學知識。這樣更有利于小學生接受和學習小學數學知識。在講授小學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不能只關注小學對數學題的解題結果,要關注小學生的思維方式,是因為什么樣的想法才使得算出這樣的結果。根據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引導學生解決數學習題,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加深刻,更能使學生牢記知識。數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思維方式開拓學生另外一種思維方式,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轉換思維方式、轉換角度,更利于學習數學知識。
在設計課程內容和數學習題上要做到階梯性、程度性、一道題目多種變化等要求來訓練學生的應變能力、轉換思維能力得以提升和開闊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
三、數學理論綜合實操,加深數學知識印象
小學教師在傳授數學知識可以結合實踐活動進行知識傳授。舉個例子,小學生學習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等數學知識時可以通過捏制橡皮泥模型加深學習數學知識內容的印象。在學習各種形狀體的時候,根據模型讓學生總結體型特征,引導學生理解公式是怎么來的。使得數學知識在傳授的過程中更加生動形象,更利于學生消化數學知識。
在數學課堂中,要創(chuàng)新要改革。原本都是教師出題,創(chuàng)新之后可以改變形式,換成學生出題,學生解答,這樣更加能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動性同,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更有利于學生對教材知識的掌握,更有利于學生深刻理解所有需要學習的知識和內容。學生通過自己設計的題目解答出自己的答案的這個過程是可以使學生更能體會感受到數學公式怎么來的,并且也大大的提升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實際操作性輔助的數學知識的傳授,也講數學與生活實踐聯系到一起,使得數學知識生活化具體化。
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小學數學老師要結合實際,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講授計劃。要深刻探究小學數學教材的難易點和知識的深淺點,根據實際狀況來講解教材內容。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貫穿到學生遇到或者發(fā)生的事物上來進行傳授和講解更易于學生感受數學知識就在身邊。
參考文獻:
[1]王升友;淺議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4年02期.
[2]楊官鳳;不斷創(chuàng)新讓數學更貼近生活——例談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J];成才之路;2013年12期.
[3]耿素素;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具運用有效性的思考和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3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