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韓國北部的鄉(xiāng)村公路旁有很多柿子園。每年秋天,人們都會留一些熟透的柿子在樹上,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當?shù)氐墓r說,不論這些柿子長得多么誘人,也不會摘,因為這是留給喜鵲的食物。這里是喜鵲的棲息地,每到冬天,喜鵲都在果樹上筑巢過冬。有一年秋天,人們把柿子都摘光了,到了冬天,下了很大的雪,幾百只找不到食物的喜鵲都被凍死了。第二年春天,一種不知名的毛毛蟲泛濫成災,那年柿子幾乎絕產。從那以后,每到秋收,人們都會留下一些柿子,作為喜鵲過冬的食物。春天到了,喜鵲整天忙著捕捉樹上的蟲子,從而保證這一年的豐收。
在收獲的季節(jié),別忘了留一些柿子在樹上。
請根據(jù)你對這段文字的理解,自定立意,自擬題目,自選文體,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題解
新材料作文是根據(jù)既定材料,對材料進行分析、提煉,從而得出一定看法和結論的作文形式。有故事型(梗概故事、片段故事、寓言故事、漫畫)、論說型(名言警句、哲理語段、議論片段)、事例型(名人事例、凡人小事)和詩歌型(哲理小詩、抒情短詩)等。本次練習題目屬于故事型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有高度的開放性,如自選角度、文體,自定立意、題目,也有嚴格的限制性,如不能脫離材料內容,立意不能超出含義范圍,不能套作等。因此,審題要遵循整體性、多向性、篩選性原則。閱讀材料要有全局意識,要從材料的整體著眼,不能局限于細節(jié),否則容易導致跑題。
如何把握材料的核心觀點呢?
第一,找對象。找出材料涉及的對象。這則材料講述的是果農留柿子給喜鵲的故事。涉及果農、柿子與喜鵲的關系。果農培育柿子,并留柿子給喜鵲,最終喜鵲給柿子樹驅蟲逐害,果農獲得豐收。主要表現(xiàn)人與自然彼此依存的辯證關系。
第二,抓關鍵。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關鍵句。關鍵詞句往往是“文眼”,蘊含著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為審題立意的突破口。“人們把柿子都摘光了”,關鍵詞“摘光”,體現(xiàn)人的貪婪和短視無知:“人們都會留一些柿子在樹上”,關鍵詞“留”,表現(xiàn)人對自然的感恩和回饋;“保證這一年的豐收”,關鍵詞“豐收”,實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充分體現(xiàn)“留”的智慧。萬事萬物是相互聯(lián)系的,人與物生活在歷史和現(xiàn)實交匯的同一時空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第三,辨是非。揣摩材料的情感傾向,辨析事件的是非曲直。材料有鮮明的價值取向:否定人的無知和貪欲。我們不能孤立地看世界,認識不到萬物之間互相聯(lián)系和互相依存的關系。材料告訴我們,人對待自然要有“留”的智慧和愛心。
第四,查原因。分析事件的結果和可能的原因,辨析人、事、物方面的關系。任何事物的產生、變化和發(fā)展,都有其內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分析材料的因果聯(lián)系,從原因切入立意,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人們留柿子給喜鵲最終獲得豐收。因為有舍才有得。
第五,多角度。材料蘊含的觀點并不是唯一的,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結論,因此要學會多角度審讀材料。要準確全面地揭示材料所蘊含的意義,符合題意的要求,做到切題。同時要能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給人新的啟迪。故事想要說的道理,稱之為題旨;學生從材料中聯(lián)系實際獲得的啟發(fā)感悟是寫作的主旨。結合以上分析,可以有如下立意:善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要有回饋之心;要有“留”的智慧;有舍才有得,等等。
第六,分主次。分清對象的主次,因為我們從材料中獲得的觀點具有多樣性,因此,寫作時需要對這些觀點進行篩選,選擇更新穎、深刻、切中材料整體的觀點。
這則材料也告訴我們,人對自然當有感恩之心,不過重點依然要放在人與自然,或人與人彼此依存的辯證關系上。如果只表現(xiàn)感恩或者只抨擊人的貪婪而缺乏思辨性,是不完全切題的。學生不僅應具有發(fā)現(xiàn)問題的眼光,更應有解決問題的熱情。在選材方面要深入觀察生活,選擇包含思辨道理的材料,在闡發(fā)中感染人、啟發(fā)人。
學生例文
“網”開一面
南京師大附中樹人學校初三 周芃暄
騎著電瓶車上橋,風更大了,車頭已經很難控制,無奈,我只得下車推行。橋邊站著幾位釣魚的大叔,魚線直直地垂入江中。長江呈現(xiàn)出一片灰黃,拍打在堤壩上的江水聲如雷鳴,在這陰冷的天氣里顯得格外恐怖。
我推著車,漫不經心地經過那幾位橋邊的垂釣者的身旁。就在這時,魚線輕微晃了一下,隨即又被扯向遠方。那位大叔急忙嫻熟地起竿、收線,波光一閃,一條不大不小的魚被拉出水面。大叔再收線,將魚在手上掂了掂,微微搖了搖頭,將魚拋人江中??谥泄鲆粓F白汽,他將釣竿重新上餌后又拋入江中。
我感到奇怪,走上去問:“叔叔,剛才那條魚為什么要放回去呢?”“那條魚還是個苗子!”大叔的話斬釘截鐵,毫不猶豫,他眼神犀利地望向灰暗的江水。我不明所以,推著車下了橋。
橋下,有一位撒網捕魚的老翁,他熄滅了手指間的香煙,準備收網。我好奇網中的收獲,湊上前去。只見老翁緊緊拉住一只軍綠色的漁網,用盡力氣向岸邊拖行。露出水面的網里有不少活蹦亂跳的魚,有大有小,漁網邊緣的幾只小魚趁收網的間隙,努力掙扎著縱身一躍,瞬間消失在江水巾。老翁并不在意,把網完全拖出水面后,蒼老的大手在里面左挑右揀,將一些稍小的魚兒統(tǒng)統(tǒng)拋入江巾,然后才心滿意足地將剩下的大魚倒了出來?!盃敔?,您為什么也將小魚放回江巾呢?”我忍不住又問了同樣的問題?!八鼈兌际囚~苗子,現(xiàn)在捕上來,將來江里就不會再有大魚了!”老翁一字一頓地說:“干什么都不能把事做絕了,就像捕魚,總得替那些魚考慮考慮,網開一面吧!”語氣巾帶著一絲幽默。
“干什么都不能把事做絕了”,這句波瀾不驚的話深深震撼著我。我想起《舌尖上的巾國》里,一對老夫妻在深山里挖一種菌,他們不會連根挖…,為的是來年仍然可以得到大自然的饋贈。這種“網開一面”的態(tài)度,背后蘊藏的是何等的智慧、寬容和遠見!
原來,不把事情做絕,既是對魚兒們網開一面,更是給自己留下生路。
而老翁的那張網,網線上沾滿了星星點點的泥土,網眼比一般的網要大,能伸進去一個拳頭。這對那些小魚來說,可以說打開了一道生存的大門!
江面仍然是一片蒼茫。可我仿佛看見捕魚者網開一面放生的那些小魚正歡快地游向遠方……
教師點評
范仲淹說:“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贝笞匀辉杏巳祟?,人類也用智慧洞見萬物靜默如謎的奧秘,不斷認識自然。生活與自然到處充滿了知識和學問?!熬W開一面”一語雙關,關懷生靈,關懷自身。生存就是人類在博大的自然辯證法中尋求平衡的過程。
(謝晶)
石頭
南京師大附中樹人學校初三 呂笑顏
初秋的寒風拂過臉頰,一望無際的戈壁灘只剩下一堆堆碎石。我俯下身來,撿起一塊泛紅的石頭放入沉甸甸的包里,嘆了口氣。
已是正午,昏黃的沙在耀眼的陽光下飛揚,模糊了戈壁的模樣。荒涼的大漠巾少有人煙,偶見一座石屋,我便走進去休息。
維吾爾族老人端坐在屋巾,見我來了,熱情地招呼,端來茶水。當我放下背包時,他好客的眼神巾多了一絲猜忌:“這是什么?是你們漢人運走的那種石頭嗎?”
我連連解釋,他的話語巾卻多了無奈與不解:“反正我也不懂。”
我沉默了。他所說的,大概是戈壁玉吧。
我曾在云南古鎮(zhèn)上見過戈壁玉。粉紅色“三元一串”的紙牌子后面,是壘得搖搖欲墜的戈壁玉手鐲。人們說說笑笑,隨意挑上兩串,便塞進行李箱巾,不再當回事了。母親也曾在大漠上撿回一塊石頭,拿到首飾店砸開,做了二三十條戈壁玉手鏈?;剜l(xiāng)時,她頗慷慨地看見熟人就送,多數(shù)人滿臉驚喜,也有人嫌棄甚至懷疑。
戈壁玉不是傳說巾的和田美玉。它絲毫沒有玉應有的細膩光滑與清涼觸感,而是灰暗易碎,瑕疵斑斑,周身布滿細細的裂縫。它廉價、普通、丑陋,無人珍惜。
“想當年,這里還是戈壁灘上的一塊綠洲,”老人的話把我拉回現(xiàn)實,“但是你們的拖拉機開進來了,挖掘機開進來了,土地的靈氣全耗光了,風沙也漸漸來了?,F(xiàn)在只有我一個人守在這里了?!彪y以想象這塊荒涼的戈壁灘曾水潤蔥綠。機器的轟鳴取代了清脆的鳥鳴,隨之而來的是飛揚的塵土,還有人類膨脹的野心。
幾十年前,這里也曾草木葳蕤,藍天澄澈。在這里柄息的幼鹿被轟隆隆的拖拉機聲驚跑,眼神中映出人類的貪欲;群蟻的巢穴被連窩翻起,挖掘機的身后留下一路枯黃與蕭瑟;豐收的喜悅被饑饉取代,農民脫下汗衫,加入掘玉的浩蕩隊伍。多年埋藏在地下的美玉,如同這片土地,漸漸失去了細膩的光澤與潔凈的色彩,變成戈壁玉廉價的模樣。
我道了謝,走出門。又俯下身輕輕移動一塊石頭,一只黑色的小螞蟻驚惶地逃走了。當年這里也有許許多多蟻巢吧,如螞蟻帝國。當它們的巢被完全掀翻時,該是多么悲慘的王朝覆滅。它們的不甘與悲憤,都刻在了暗淡的戈壁玉上,那一道道裂縫,大概就是一個個生命最后的吶喊吧。機器的轟鳴改變了小螞蟻的生命軌跡,而我們的所作所為,必將改變世界的生命軌跡。
仿佛能看見,遙遠的大西洋上,一只候鳥正盤旋在碧波上,找不到去年柄息的那塊礁石。它終將墜入全球變暖的汪洋巾。
忽然感覺包中的石塊沉甸甸的。
腳下有熱力升起。我看見,地心有一塊灼熱的石頭,難以觸碰。
教師點評
“千年磨礪,溫潤有方”“玉在山而木潤,玉韞石而山輝”,美玉質地細膩溫和,堅韌無比,顏色晶瑩剔透,溫潤淡雅,極具審美情趣和價值。而人對自然資源過度的開采破壞了土地的靈氣,讓戈壁玉變得廉價又普通。文章通過表達對戈壁玉的惋惜,對人的貪欲予以鞭撻,表達自己對自然、對文化的憂思。并通過戈壁玉的命運讓人們認識到:人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對自身欲望的節(jié)制之心能呵護一方水土,孕育稀世美玉,滋養(yǎng)世之瑰寶。
(謝晶)
愛的贈禮
南京師大附中樹人學校初三 韋臨燁
老家的屋子在眼前逐漸清晰。我?guī)缀跏翘铝塑?,迫不及待地沖進沒有上鎖的屋中?!澳棠蹋棠?,我回來看您了!”我邊喊邊直奔臥室,來到奶奶的床前。病榻上的奶奶艱難地支起身子,蒼白的臉上浮現(xiàn)出一絲欣喜的笑意?!鞍?,回來就好,回來就好?!?/p>
“老劉,看你多有福,寶貝孫子都回來看你了?!遍T外傳來羨慕的話語,我轉身發(fā)現(xiàn),一位和奶奶年紀相仿的老太太走了進來。
“鄧婆婆,您好!”“哎,好,小燁又長高了?!编嚻牌判χ驹谝贿叀N液鋈蛔⒁獾?,她臉上的皺紋好像更深了幾分,頭上的白發(fā)也添了不少,瞇起的眼睛布滿血絲,滿臉的笑容遮不住疲倦。天氣轉涼了,她的身上只穿了一件破舊的單衣,卷起的袖管下,蒼老的手臂青筋凸起,干枯的雙手凍得通紅。鄧婆婆比上次見到時又衰老了不少。
奶奶的聲音從背后傳來,“孫兒,快謝謝鄧婆婆,這幾天多虧了她照顧我,鄧婆婆已經三宿沒睡安穩(wěn)覺了?!?/p>
“哪有哪有,小燁,沒你奶奶說的那回事,住在隔壁,我只是常常來看看,每年過年你們都幫我那么多,現(xiàn)在有了困難,我不出點兒力,怎么說得過去?”
一幅畫面在我腦海中浮現(xiàn):臘月二十九了,家家戶戶的門前都熱熱鬧鬧地放起鞭炮,屋巾傳來陣陣歡聲笑語和蒸饅頭的香氣。老家的風俗是要在大年三十之前舉家團圓,一家人聚在一起和面、蒸饅頭?!瓲t的一籠籠熱氣騰騰的白面饅頭,將會成為正月里家家戶戶的主食之一。
此時,村里家家戶戶都充滿祥和與溫暖的氣氛,只有鄧婆婆的小屋里清冷凄涼。
鄧婆婆無親無故,所謂的舉家團網,饅頭飄香,在她蝸居的小屋內,只是一個美麗又苦澀的夢。尤其在年關,當滿村人聲鼎沸,每戶人家都在籌備年貨,暢談著一年的豐收和一家人團聚的美好時,鄧婆婆的家巾顯得越發(fā)清冷,沒有一點兒煙火氣。這幾天,鄧婆婆也沒有往日開朗健談,整天縮在屋巾,簇擁著火炕僅有的溫暖。她不愿意走入這個喧囂熱鬧的世界,怕傷到自己孤獨寂寞的心。
一年臘月,奶奶突然注意到這種情況。我聽到她和爺爺商議:“老鄧年年這樣孤單,怪可憐的。我想送她一籠饅頭,你再給她家門前貼副春聯(lián),也好喜慶一些。等年三十晚上,就讓她到我們家來聚一聚,你看怎么樣?”爺爺點頭稱是,帶著春聯(lián)往外走,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看奶奶端著一籠剛出鍋的饅頭,走進鄧婆婆的小屋……
那年除夕,鄧婆婆是在我們家度過的。那一晚,格外熱鬧、溫暖。
從那以后,年年如此。
幾天前,奶奶突然著了涼,臥床不起。爺爺上班脫不開身,父母T作也十分繁忙。正在大家焦急時,鄧婆婆來到家巾,主動照顧起奶奶。她對奶奶說:“老劉,你安心養(yǎng)好身體就是了,有我照顧你,別影響你老伴和年輕人上班。我在家里閑著也沒事,正好找個伴兒?!?/p>
沒想到,當父母和我周末趕回家時,鄧婆婆已經三天沒有安心睡覺了,怪不得她的眼巾布滿血絲,眉宇間寫滿疲倦。愛的暖流,在我心巾流動。
奶奶與鄧婆婆之間的姐妹情,是一道愛的彩虹。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因為愛,所以能收獲愛。這就是愛的贈禮。
教師點評
“愛的贈禮”是鄧婆婆對奶奶的悉心關懷,是被施予者對給予者滴水之恩的涌泉相報。奶奶的“一籠饅頭”是年味兒,是團圓,更是把鄧婆婆當成親人的一顆誠摯的愛心,讓這位孤獨的老人感受到人生的暖意。得到愛,付出愛,這便組成了我們這個有愛的世界。
(謝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