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慶蘭
【摘 要】隨著教學體制改革的進行,全新的、獨特的教學模式慢慢融入到日常的教學中來,極具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感受到了來自新型教學理念的魅力。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在以素質教育為背景的教學模式基礎之上,本文對教學方法和改革作出簡單的分析和探討,以期幫助以素質教育為背景的小學數學教學做出更好的改革。
【關鍵詞】素質教育;小學數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2-0291-01
在素質教育教學體制的推動下,我們的教學素養(yǎng)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從教育意義來說,素質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塑造更好的學習品德。對教師而言,能夠更好的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從社會意義上來說,將素質教育作為教學的背景,能夠培養(yǎng)出更符合未來社會發(fā)展要求的優(yōu)秀青年。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模式存在著很多問題,影響教學質量。因此,我們應當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努力探討出更好的教學方法、模式,做出更好的數學教學指導。本文對以素質教育為背景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進行探究,結果報道如下:
一、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
1.傳統(tǒng)模式運用下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老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呈主導地位,而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灌輸式教育,缺乏當下時代特性。而且,本身數學就是一門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的課程,如果教學模式不新穎,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重要的是,學習科目枯燥,學習氛圍低沉將直接導致學生對整個數學教學提不起任何興趣。老師若只秉承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使學生無法積極配合老師的課堂教學,從而導致整個教學質量下滑[2]。
2.學習氛圍沉悶。
在整個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當對學生提起上數學課,學生的反應都是拒絕的。這并不是因為數學任課老師嚴厲,而是面對數學課,整個教學過程都是與數字打交道,學生本能的產生抵觸。這不同于語文教學,老師可以和孩子進行互動和游戲,而數學教學則只能通過固定的公式和方程來學習。最重要的是,小學生的學習接受時間,其實只存在于課堂半小時,沉悶而嚴肅的課堂氛圍使得學生的學習欲望急劇下降。因此,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情緒是不高的。
3.缺乏趣味性和行動力。
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當下的教學環(huán)境下,顯然已經不太適合?,F在的學生思想不同于以前,他們的思想活躍且獨特,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欲望和要求。因此,要想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只有讓學生動起來,整個課堂氛圍才能活躍,學生才會高度配合老師的各種教學理念。而活躍的教學氛圍能夠促進學生的動手以及動腦能力。
二、小學數學的教學改革
1.引用新的教學模式。
在現在的教學環(huán)境下,新的教學模式才能很好的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現在的學生思維活躍,他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應當淘汰,而新的教學模式需要具有親和力,對學生具有吸引力,才能更好的讓學生配合教學的進行。最重要的是,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覺得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
2.緩解課堂學習氛圍。
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是改變傳統(tǒng)模式對學生的影響,讓學生的思維能夠更活躍且更積極向上。而數學課本身就容易讓學生產生抵觸。所以,有效的緩解、改變課堂學習氛圍,能夠更好的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并且重新正視這門課程,愛上這門課程。小學生畢竟年紀還小,與其像逼迫一樣的,讓他們學習數學,還不如改變學習的氛圍,將快樂的氛圍作為學習的基礎,讓他們慢慢的愛上數學課。
比如:在上課的時候,總共四十分鐘的課堂時間,支出十分鐘讓學生進行數學小游戲,既能夠將本堂課學習的內容進行復習,還能讓學生進行思想放松,拉近老師和學生的距離,這樣的方法可謂是一舉三得。
3.激發(fā)學生的行動力。
素質教育是為了能夠全方面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品行。而怎么樣去激發(fā)和提高學生的學習品行,首先就要提高學生的行動力。在數學的課堂教學中,除了動腦,還要動手。行動能力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其實是最需要提高和重視的,因為這涉及到學生未來學習物理、化學等等理科類知識的相關操作。
學生的行動力被激發(fā),就可以讓他們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小組學習。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會學習到“正方體、長方體”的面積或體積計算[3]。為使學生能夠更好的了解這些知識點,我們可以組織學生親手進行正方體、長方體的制作。或者分小組進行制作,這樣就能很好的鍛煉學生的行動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共同合作的思想和能力。
三、素質教育下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
素質教育的意義,是為了能夠全方面的提高學生,而不僅僅是學習成績的提高[4]。小學數學存在的意義也不只是為了教會學生數學知識,而是希望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和同學合作、共同進步的快樂。將小學數學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也不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而是為了更好地去貼近現在學生的心理。
因此,在整個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將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做出改革,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也不是為了提高學校的教學效率,而是為了在全新的教學意義下,為社會的未來培育出更完美、更有自我思想和能力的人才[5]。
四、結束語
綜上所訴,在當前的素質教育下,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應該做出改變。這是為了能夠更好的培養(yǎng)出更完美、更有自我思想和能力以及對社會發(fā)展有利的人才。同時,改變學生的學習思想,也是為了學生以后能夠更好、更容易接受任何的新事物和新改變??偠灾?,改變教學模式就是對學生整個學習理念做出更好的蛻變。
參考文獻
[1]周丹鶴.以創(chuàng)新思維構筑小學數學教育新常態(tài)[J].小作家選刊,2017,(32):31.
[2]李曉雄.提升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有效性的方法[J].江西教育,2017,(33):62.
[3]李松良.淺析小學數學合作教學的策略[J].神州,2017,(31):187.
[4]陳娟.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新一代,2017,(19):136.
[5]葛秀平.探究式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7,(7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