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過了緊張的考試季,終于迎來了歡樂的暑假。在這樣的炎炎夏日,不去到海邊浪一浪,都對不起這難得的假期。吹著清爽的海風,光著腳丫漫步沙灘,數(shù)著浪花—朵朵,這才是暑期該有的樣子。
等等,作為一名“科學粉絲兒”,如果你在海邊度假時只有陽光、沙灘、沖浪、潛水,那就太不稱職了。即使是度假,也要帶著博物學的眼光去。你看,就在濱海的魅力一角,生活著小到藍藻、大到藍鯨這樣繁多的生物,其中不乏那些被我們舌尖所熟知的各種海鮮。一邊游玩,一邊觀察海洋生命之美,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那么,就讓我們—起去海邊,隨著浪花的輕撫,在藍色星球的底色上去尋找大自然最淳樸的美吧!
看,在海邊有什么
走向海洋的第一站 沙灘
當我們踏足在海邊,可能會產生這樣—種錯覺—一這里看似空空蕩蕩,好像并沒有太多生物的存在。的確,同樣是水陸交接的地帶,河流和湖泊的岸邊生物種類很少,但只要駐足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海岸與河岸的不同。在沙灘上,分布著許多細小的、圓溜溜的小沙球,在它們的周圍,總會發(fā)現(xiàn)一些小小的洞口,似乎在向我們預示著,這些小球似乎是一位大自然的能工巧匠的杰作。
果然,不消一會兒,一只螃蟹就會從洞口探頭探腦地跑出來,在沙灘上擺出沙球迎接我們的,正是這些指甲蓋大小的螃蟹。這些小小的甲殼生物,以沙子中的藻類為食,當它們頻繁地用大螯把濕潤的海砂送到嘴里,過濾掉藻類后,被唾液粘黏的沙子形成了球狀丟棄在沙灘上,就形成了這些被稱為“擬糞”的小球。
然而,并不是每個沙灘上的小洞都居住著一只小沙蟹,實際上,為了躲避天敵的捕食和太陽的炙烤,很多棲息于沙灘里的生物都練就了一身挖洞的本領。比如竹蟶挖洞的效率就非常驚人,只要把它們放在沙灘上,不消一會兒,它就會筆直地鉆到沙子下一兩米的深處。而花蛤也可以用自己寬厚的“舌頭”作為鏟子,一扭一扭地鉆到沙中。
最為神奇的沙灘生物,當屬一種螻蛄蝦。乍看起來,它很像我們常見的昆蟲螻蛄,而實際上,它是蝦和蟹的近親。這種螻蛄蝦喜歡待在自己幾十厘米深的沙灘洞穴里,而它對洞穴的衛(wèi)生環(huán)境更是分外看重。如果有外來的雜物掉落在洞里,螻蛄蝦一定會不厭其煩地把它清掃出去。居住在海邊的漁民掌握了螻蛄蝦的這個習性,就會在一根細長的木棒一端捆上一根雞毛,當這根木棒被插到螻蛄蝦的洞穴中時,氣急敗壞的它就會狠狠地夾住雞毛,準備把這團“垃圾”掃地出門,守候在外的漁民只要順勢一提,螻蛄蝦就被逮個正著。
你們或許會很奇怪,為什么海邊的沙灘上,居然生活著這么多原本應該生活在水中的生物呢?
原來,相比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地球的衛(wèi)星顯得格外與眾不同。我們的月球是如此的大,距離地球又是如此的近,以至于它的引力不斷撩動著地球表面的海水。每隔24小時50分鐘,全世界各地的海水都會有規(guī)律地上漲和下落兩次,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潮汐。而在海洋與陸地之間,就形成了一條奇特的地帶,在漲潮時,這里會被淹沒,而在落潮時,它又完全地裸露出來,這就是潮間帶。
這樣特殊的環(huán)境,塑造了潮間帶生物獨特的生命習性,供我們游玩嬉戲的沙灘,每天也有兩次機會被海水覆蓋,富饒的海水會在沙子上留下豐富的藻類,而這些沙灘上的生靈,正是憑借著這些藻類大快朵頤。
潮間帶的寸土寸金之地 礁石
善于觀察的同學們或許會發(fā)現(xiàn),海岸邊并不僅僅有沙灘。在很多地方,迎接潮汐拍打的海岸,完全是由青黑色的礁石組成,盡管這里并不適合人們游泳,但卻是海濱生物的樂園,許多生物為了在這里站穩(wěn)腳跟,可謂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
我們剛才已經提到,由于月球的引力作用,全球各地的海洋每天都會迎來兩次潮汐。為了在海流的沖刷下站穩(wěn)腳跟,沙灘上的生物們鉆入地下,但生活在礁石上的動物們卻必須另想出路。
像蝸牛一樣,各種各樣的海螺有吸在堅硬巖石上的本領。許多在礁石上生活的海螺,用我們肉眼看不到的細小牙齒啃食粘在礁石上的藻類,而當海水上漲或下落的過程中,它們就用腹足做成一個吸盤,緊緊地吸住礁石。在一些礁石的裂縫處,水流沖刷的速度很慢,這些海螺成群地聚集在這里躲避。而當礁石完全暴露在陽光下時,它們又會跑到背陰的地方,避免身體失去過多的水分。
和這些海螺一樣,鮑魚也需要依靠礁石來存活。因為獨特的身體結構,鮑魚的鰓完全裸露在它的大殼下邊,如果一只鮑魚貿然離開礁石前往泥沙豐富的海底活動,泥沙就可能粘在鰓上,最嚴重的時候可以導致它無法呼吸而窒息。不過與海螺相比,鮑魚的吸力大得驚人,海邊的漁民想要捕獲鮑魚,往往需要用專用的小刀才能把它從礁石上撬下來。
相比之下,貽貝則干脆采取了“守株待兔”的策略,它們擁有獨特的捕食器官,過濾海水中的浮游生物為食。而潮汐帶來的洶涌水流,正好攜帶著豐富的浮游生物。偷懶的貽貝通過分泌一種特殊的蛋白質,在身體和礁石之間拉起了很多條細絲,整只貽貝被牢牢地拴在礁石上。
比貽貝更進一步的則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生蠔了,在它們的幼年時代,還可以在海洋中自由地移動,一旦稍微長大一些,它們就會分泌出一些特殊的膠,讓自己和礁石粘在一起,甚至貝殼的形狀都會隨著礁石而扭曲,這也是為什么生蠔總是長得奇形怪狀的原因啦!
而只有黃豆大小的豆蟹,成了“偷懶”的行家,在它們很小的時候,就會鉆到貽貝和生蠔的殼里,然后終生都不再出來。貽貝和生蠔的堅固外殼保護著它,而當貽貝們張開殼進食的時候,小小的豆蟹也跟著撿拾殘羹剩飯。在生物學上,這叫作共生關系。在海洋中,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呢。
精彩的水下世界 淺海
讓我們隨著潮汐退去的腳步潛入水下,這里常年被海水環(huán)繞,一般來說,我們把水深不足500米的海域稱為淺海,這里是所有海洋環(huán)境中生物種類最密集的場所。
除了彈涂魚這樣的個別特例之外,絕大多數(shù)的魚類都不能離開水面太久,而隨著我們不斷向水中迸發(fā),接觸到的海洋魚類便越來越豐富。在水面之上,針頜魚成群結隊地游蕩,用細長的嘴巴過濾海水上層的浮游生物。鯡魚則數(shù)十萬條組成一群,像遵循著嚴密的陣列一樣精準地朝著同一個方向游動??茖W家解釋說,這種小魚之所以聚集在一起,是為了讓捕獵者眼花繚亂。雖然一大群魚更容易被發(fā)現(xiàn),但隱藏在群體中的每一條魚的生存概率反而更大了。事實上,許多旗魚在捕捉鯡魚時,的確不知道該從何下口,每當它們鎖定一條鯡魚準備沖刺時,目標總是很快就消失在龐大的魚群中。
但對于大型的須鯨來說,聚成一團的鯡魚,正是唾手可得的獵物。座頭鯨是捕捉鯡魚的高手,它們巧妙地游動到鯡魚群的下方,一邊圍著魚群轉圈,一邊從鼻孔中釋放出氣泡。大量的氣泡組成了一道嚴密的空氣圍墻,魚群驚慌失措地在氣墻里邊轉圈,正當這時,座頭鯨從魚群正下方猛地沖上來,巨大的鯨嘴一次性就能吞下上萬條鯡魚。當然,吞入口中的除了食物,還有大量的海水,而鯨的上頜長有許多梳子一樣的鯨須,通過這個結構,它把海水排出,就可以美美地飽餐一頓了。
淺海地區(qū)的海底,由于覆蓋的海水并不太深,陽光依然可以投入海底,這里成了許多海洋藻類的樂園。在一些地方,大型的海藻可以長到十幾米高,海底不僅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空曠荒蕪,反而更像一片蔥郁的密林。
在我國南方的一些淺海里,珊瑚蟲構筑的珊瑚礁,更是海洋生物的天堂!根據(jù)統(tǒng)計,有近25%的海洋生物生活在僅占全球海洋面積0.1%的珊瑚礁里。因為這里擁有和熱帶雨林一樣紛繁復雜的生態(tài)面貌,珊瑚礁又被稱為海洋中的雨林。
盡管珊瑚礁中魚的種類驚人,但恐怕沒有一種有小丑魚那么高的知名度了,一部《海洋總動員》塑造了尼莫這個家喻戶曉的形象,更是讓這種外表略顯滑稽的熱帶魚類廣為人知。不過,和動畫片中展示的有所不同,現(xiàn)實中的小丑魚是不會去尋找爸爸的,因為這種魚擁有十分奇特的性別轉化:當它們年幼的時候,都是雄性,而隨著體型的增長,它們的性別會轉化為雌性。這種性別的變化,在許多魚類身上都會出現(xiàn)。
更值得一提的是,小丑魚的游動速度并不快,很容易成為兇猛的食肉魚的獵物。為了躲避天敵,小丑魚終其一生都不會離開巨大的海葵。這些??挠|手上長有歹毒的尖刺,如果有其他魚類膽敢靠近它,就會被蜇得痛苦不堪,唯獨小丑魚可以與??湍老嗵?,這也是一種典型的共生現(xiàn)象。??麨樾〕篝~提供了庇護,小丑魚可以幫助海葵清理覆蓋在表面上的海藻,合作互利的這對朋友,才可以在險象環(huán)生的海底世界中繁衍生息。
而最為忠誠的共生伴侶,恐怕當屬蝦虎魚和槍蝦了。蝦虎魚是一種很小的魚類,盡管它可以在海底挖掘洞穴,但還是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而一種小蝦幫了它的大忙:槍蝦雖然看似弱小,但卻擁有一項獨門功夫——它的一只蝦螯非常碩大,在鉗子的底部有一個獨特的凹槽結構,當槍蝦快速閉合鉗子的時候,這個結構就會像一把氣槍一樣將水流以每秒30多米的速度擠壓出去,這個速度太快了,直接導致海水發(fā)生氣蝕,氣泡破裂時產生強大的沖擊波和高達200分貝的巨大噪音,近距離的敵人往往會被震死!這樣一來,蝦虎魚給槍蝦提供了居住的洞穴,而槍蝦則承擔起保護這個共同家園的重任。
槍蝦靠的是蠻力,還有一些魚類,則是靠著高超的智慧生存下來的。
很久以來,科學家們一直都認為,人類和動物的主要區(qū)別就在于我們會使用工具,但近些年的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一些魚類竟然也掌握了這門技巧!生活在珊瑚礁的豬齒魚以貝類為食,堅固的貝殼往往讓它們頭疼不已。為了敲碎貝殼,一些豬齒魚會游動到堅固的礁石旁,用嘴叼著貝殼快速地甩向礁石,經過幾次敲擊,貝殼就破裂了。豬齒魚的高超技巧讓它們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享用到鮮美的貝肉。
還有一些海洋生物,甚至擁有了合作捕獵的能力。我們餐桌上常見的一種石斑魚——東星斑,就可以和章魚一起捕獵小魚。
生活在珊瑚礁的東星斑,喜歡捕食一些小型的熱帶魚,但在很多情況下,這些獵物們會鉆到珊瑚礁下狹窄的縫隙里。一般來說,捕食者面對這種情況只得悻悻而退,但東星斑顯然另有辦法:它不斷地調整自己的體色,與游蕩在附近的章魚“溝通”。爾后,章魚和東星斑真的玩起了聲東擊西,章魚鉆到縫隙里趕出小魚,東星斑就在洞口守株待兔,當它吃飽之后,又會把小魚趕進洞里,在里面埋伏的章魚也得以大快朵頤。
其實,海洋生物的種類之多,我們根本無法一一介紹,而有關它們的許多奇妙故事,有的我們甚至至今都不知道。但只要我們靜下心來,用探索生物之美的眼睛去觀察,用擁抱自然的真誠去感受,就能探尋到海洋生物的奧秘。
不可或缺的海洋生態(tài)
在遼闊的海域上,恐怕沒有哪一部分比淺海及海濱更為重要了。這不僅僅是因為我們對這片海域探索最早,理解最深,更重要的是,它支撐起了全球海洋生態(tài)中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
了解過大氣水循環(huán)的過程,我們就會知道,海洋被太陽直射,水蒸氣升入空中形成云朵,在陸地上降下雨滴或雪花,而這些降水被匯集起來,先是形成涓涓細流,而后匯入長河大江,最終奔淌著回到了海洋的懷抱。對于水來說,這是一個普通的循環(huán),但在這些淡水回歸海洋的過程中,它們攜帶了大量的陸地泥沙,而這些泥沙中富含的有機物和無機鹽,正是滋養(yǎng)著近海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肥料。
在靠近河流入??诘牡胤?,海水中的營養(yǎng)最為豐富,以這些營養(yǎng)而生的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而小型的魚類和甲殼動物,又可以通過捕食浮游生物生活。這樣緊密連接的食物鏈,塑造了淺海的富饒生態(tài)。
不僅如此,淺海的水底依然有光線照射,這就給水生植物的生長提供了可能。我們都知道,植物的生長離不開光合作用,即便是屬于動物的珊瑚蟲,也需要依賴體內共生的蟲黃藻的光合作用來提供能量。而這些植物、珊瑚的生長,又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棲息之所。
即便是并不完全被海水覆蓋的濱海地帶,也深刻地影響著許多生物的繁衍。對于許多候烏來說,漫長的遷徙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這就要求它們每旅行一段,就停下來進食和休息。尤其是一些鷸鳥,需要從澳大利亞東部飛到西伯利亞,中國和東南亞的沿海濕地,就是它們旅途上必不可少的“加油站”,如果沒有這種補給的場所,很多鳥都會因為體力不支而倒在遷徙的路上。
對于我們人類來說,淺海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今天,海洋給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提供了主要的蛋白質,而這些水產品中的絕大多數(shù)都是來自淺海捕撈。很難想象,如果沒有淺海水產資源的支撐,我們的餐桌會變得何等枯燥,我們的食物還能保持充足嗎?
人類與海
《天演論》的作者赫胥黎曾經認為,海洋生物是不可能被滅絕的,因為海洋是如此的大,各種生物來去是如此的自由,它們的種類是如此繁多,繁殖力是如此的旺盛,人類怎么有能力滅絕海洋生物呢?然而赫胥黎辭世至今才不過百年,近海的生態(tài)卻遭到了嚴重的打擊,一個又一個的海洋物種敲響了最后的喪鐘,甚至有的已經走上了滅絕道路。
其實,造成它們走上滅絕之路的,大多還是我們人類的原因。比如我們對海洋棲息地的破壞、海水的污染、外來生物的入侵、過度的捕撈等,共同導致如今的近海變得越來越空空蕩蕩(海洋保護生物學家卡魯姍·羅伯茨著有一本名為《假如海洋空蕩蕩》的書,同學們可以找來看看)。
為了滿足人類的飲食需求,大量的漁船游蕩在海上,而因此導致過度的捕撈海洋漁業(yè)資源,是造成許多海洋生物瀕臨滅絕的直接原因。我們在日料店吃到的壽司中,有一種北方藍鰭金槍魚壽司,這是一種體型碩大的掠食性魚類,它的肉質口感滑潤,價格也很昂貴。正因為此,許多國家大量地捕撈北方藍鰭金槍魚,導致這種魚的總量迅速地減少了80%,照目前的捕撈速度,北方藍鰭金槍魚恐怕已經站在了滅絕的邊緣。
而在我國的南方,一種魚鰾制作的花膠特別出名,這種花膠的原材料來自大洋彼岸的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灣海域出產的加州石首魚。為了捕撈這種魚,當?shù)貪O民在海上設置了層層漁網(wǎng),而生活在這里的加灣鼠海豚就經常會被纏繞在漁網(wǎng)上。海豚是哺乳動物,它和我們一樣都需要呼吸空氣,而被漁網(wǎng)纏住的海豚就沒有辦法浮出水面呼吸,最終窒息而死。
除了這種直接的捕殺,我們對于海洋空間與資源的占用,同樣對生物的生存構成威脅。哥斯達黎加的奧斯蒂奧納爾海灘,是太平洋麗龜最重要的產卵地,2015年,當?shù)卣堰@片海灘開發(fā)成了海水浴場,蜂擁而至的游客把海龜們嚇壞了,第二年,就再也沒有一只海龜回到這片海灘產卵了。
對濱海濕地的開發(fā),同樣會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以著名的勺嘴鷸為例,近期的研究表明,造成這種鳥類極度瀕危的原因,除了偷獵之外,更重要的可能是它們遷徙路徑上濱海濕地的衰退。勺嘴鷸重要的越冬區(qū)域是我國的江蘇沿海一帶,而這里正在進行大規(guī)模的填海開發(fā)!大量的圍墾填海項目極大地擠壓了勺嘴鷸的生存空間,導致其覓食困難。目前,勺嘴鷸已經只剩不足400只,其中有繁殖能力的成年鳥可能還不到100對。
海灘,作為度假勝地,有海洋為我們創(chuàng)造的美麗的濱海環(huán)境與神奇的海洋生物。海洋,更是我們生命誕生的搖籃。然而在今天,全球性的海洋危機已經呈現(xiàn),萬千依賴海洋生存的物種都受到了牽連,這其中,也包括我們人類自己。浩瀚的大洋中,那些不會說話的動物們無法向我們傾訴心中的哀愁,但我們自己應該學會捫心自問,是否應該放任海洋變得空蕩蕩?我們又該如何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呢? 同學們,改變未來的希望,贏在你們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