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國強
接二連三的安全事故讓碧桂園(02007.HK)陷入漩渦,其推崇的“高周轉”模式也備受關注。
據《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不完全統計,自去年9月以來,碧桂園的安全事故已造成至少11人死亡。最近的一次發(fā)生在7月26日。當晚,安徽省六安市碧桂園·城市之光建筑工地發(fā)生圍墻和活動板房坍塌事件,造成6人死亡、1人傷情危急、2人傷勢較重(下稱“7·26事件”)。
外界認為,碧桂園頻發(fā)安全事故,根源在于其“高周轉”模式?!吨袊洕芸酚浾呔拖嚓P問題進行了采訪。但8月3日,碧桂園在位于廣東佛山的總部召開媒體見面會時,該公司主席楊國強否認事故頻發(fā)與高周轉有關。
所謂高周轉,即業(yè)內俗稱的“不壓貨”:拿了地,快開工,快銷售,快速回籠資金后再投資。主要是指房地產企業(yè)在樓市流動性收緊的情況下,以快速開工、銷售的方式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高周轉模式可以追溯到2010年,萬科等房企運用高周轉模式創(chuàng)造了前所未有的銷售額,這一年也被券商稱為高業(yè)績和高周轉的“元年”。
碧桂園不是高周轉模式的最先使用者,卻把這種模式發(fā)揮到了極致。10多年前,萬科曾奉行“5986”高周轉模式,即拿地5個月即動工、9個月銷售、第一個月售出八成,六成產品必須是住宅,但這一模式因施工安全、房屋質量等問題被逐步放棄,碧桂園則予以傳承。
碧桂園的高周轉被業(yè)內成為“456模式”,即拿地4個月開盤,5個月資金回籠,6個月資金再周轉。根據碧桂園今年流傳的內部文件,碧桂園已意圖把開盤工期壓縮到3個月,“開盤工期≤3個月,獎勵20萬元;開盤工期在3~4個月,獎勵10萬元” 。
“開盤工期和施工工期不是一回事,高周轉搶的是商品房預售許可證?!鄙钲谌鹫\房地產營銷策劃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大國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根據相關規(guī)定,開發(fā)商在投入一定比例資金后,當地住建部門會發(fā)放預售許可證。
“開發(fā)商拿到許可證后就可以銷售,在購房者交完首付之后到房管局備案,再與購房者到銀行面簽之后就等銀行放款了。一個施工期為一至兩年的樓盤,僅6個月就完成了銷售,這意味著開發(fā)商又可以拿這些錢去做投資了,資金成本和時間成本都節(jié)省了,這也是不少房企熱衷高周轉的原因?!蓖醮髧f。
王大國還介紹說,各地發(fā)放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時間不同,有的是在地下室建好之后,有的是在樓層蓋到一半,還有的是在樓盤完工。記者注意到,根據2007年修訂的城市房地產管理法,要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除了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持有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還必須“按提供預售的商品房計算,投入開發(fā)建設的資金達到工程建設總投資的25%以上,并確定施工進度和竣工交付日期”。
碧桂園能達到6個月資金再周轉,與房地產市場上行有很大關系,特別是品牌房企開盤就能很快賣光,這使不少房企都推崇高周轉模式。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梳理發(fā)現,除了碧桂園,泰禾集團(000732.SZ)、陽光城(000671.SZ)、新城控股(601155.SH)等上市房企也是高周轉模式的擁躉。
泰禾集團是高周轉的多年實踐者,其董事長黃其森今年5月表示,高周轉就是利潤,就是競爭力,今年重點圍繞高周轉進行優(yōu)化升級,集中力量強化高周轉,旗下項目追求6個月的開盤速度,該公司要求各大區(qū)域公司將節(jié)點指標梳理出來,分解到每個部門。
在“7·26事件”之前,一些房企正在學習碧桂園模式。在保利地產(600048.SH)近日召開的股東大會上,該公司董事長宋廣菊表示,該公司在項目周轉方面也學習了碧桂園的一些做法,已有專門的運營中心來提高效率。常規(guī)情況下,項目爭取一年內能夠銷售,特殊情況下五六個月也可以。
為何采用高周轉模式的房企越來越多?曾擔任多家房企高管的中國企業(yè)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分析說:“在去杠桿、防風險的大形勢下,民營房企的各種融資途徑有限,資金鏈的緊張迫使企業(yè)采取了超出正常項目程序和流程的高周轉措施;由于競爭的加劇,加之對企業(yè)規(guī)模、投資回報的追求,高周轉逐漸走向反面,即違背正常項目施工程序和必要的流程、工藝時間所允許?!?/p>
關于房企融資渠道受限,《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曾以《房企發(fā)債變難了嗎?》(網絡閱讀:http://www.ceweekly.cn/ )進行過報道。近三年,房企融資結構已發(fā)生較大變化,傳統的融資渠道已經因為嚴厲的房地產調控而收窄。華南一家上市房企高管也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現在的房企重視排名,主要是因為只有排名靠前,才更容易融資。如果不在房企前50名內,銀行可能都不會放貸款,這或許也是房企想通過高周轉使自身規(guī)模更大的因素之一?!?/p>
上述高管還稱,高周轉是整個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的慣用手法?!安坏貌桓咧苻D。如果房企愿意放慢速度,也可以對資金不那么在意,但又擔心行業(yè)排名下降,因此,不敢放慢速度。當然,這會造成兩個極端,一些房企高周轉越快,擴張也快,排名就很靠前。反之,一些房企因融資受限,最終可能會被淘汰出局?!?/p>
此外,根據凈資產收益率(ROE)這一財務指標,也能直觀看出高周轉對一家房企收益的重要性。按照“ROE=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計算公式,在銷售凈利率因房價難以走高,權益乘數(指資產總額是股東權益總額的多少倍,權益乘數反映了企業(yè)財務杠桿的大小,權益乘數越大,說明股東投入的資本在資產中所占的比重越小,財務杠桿越大)所表達的高杠桿受限背景下,房企要不斷提升收益能力,只能依靠較高的資產周轉率這一條路。
碧桂園應該是高周轉模式的直接受益者。根據克而瑞地產2012年至2018年前7個月的房企銷售額排行看,碧桂園只用了6年時間就坐上了2017年銷售冠軍的寶座。其銷售金額也從2012年的475億元增至2017年的5500.1億元,增幅為10.58倍(見表1)。
如果再從ROE角度來看,資產周轉率對碧桂園收益的貢獻度超過同級別的一些房企(見表2)。以2017年為例,在4家知名房企中,盡管碧桂園權益乘數即財務杠桿并不高,但它的ROE排名卻居第二位,這與它的資產周轉率排名第一是分不開的。
高周轉模式在碧桂園“7·26”事件之后引發(fā)熱議。
針對高周轉模式,萬科前高管林少洲8月3日公開表示,單從財務管理的角度看,高周轉有其合理性,能夠提高資本回報率,但不能以犧牲施工工期為代價。一旦過分推崇高周轉,過度追求速度,把房子做成快速消費品,就會給行業(yè)帶來信用危機。
8月2日,綠城房地產建設管理集團董事長、總經理李軍在2018博鰲房地產論壇上表示,中國的房地產開發(fā)模式一直存在一些弊病,現在差不多走到了一個死胡同。市場形勢逼著開發(fā)商進行快周轉、控成本,房屋質量也越來越差,明后年可能迎來購房者投訴和維權高峰期。
上述房企大佬為何如此直言不諱?柏文喜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分析說:“近兩年來由于房地產行業(yè)產業(yè)環(huán)境的變化和企業(yè)對于規(guī)模和利潤的追求,迫使企業(yè)紛紛走上了高周轉的道路,在推高周轉的過程中難免忽視了必要的工藝要求、放松了應有的品質把控。所以李軍的擔心也代表了業(yè)內人士對行業(yè)的憂慮。”
也有專家表達了不同的觀點。清華大學貨幣政策與金融穩(wěn)定中心副主任郭杰群表示,房企的高周轉模式是由房地產市場當前的特點決定的。華東一家上市房企高管也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高周轉僅僅是一種模式,沒有好壞之分。在特定的市場條件下,企業(yè)可以選擇高周轉。關鍵是看誰能走到底、誰能走得快。”這位高管也強調,關鍵是要回到誠信經營、規(guī)范運營的軌道上。
責編:陳棟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