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鳳麗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廣西 南寧 530003)
種植體周圍炎是指發(fā)生在口腔種植體周圍軟組織的炎癥。該病是種植義齒后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種植體周圍炎患者主要的臨床表現為種植體周圍黏膜發(fā)紅腫脹、探診出血、種植體周袋內有溢膿等。早期種植體周圍炎患者無典型的特異性癥狀,通常在進行種植體復查時被確診。該病患者若未能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可出現種植體骨質損壞、種植體松動、種植體脫落等[1]。目前,臨床上常采用機械清創(chuàng)術聯合抗菌藥物治療種植體周圍炎。本文主要探討用機械清創(chuàng)聯合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治療早期種植體周圍炎的臨床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間在廣西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接受治療的95例早期種植體周圍炎患者。按照隨機數表法將這95例患者分為對照組(45例)和觀察組(50例)。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24例,女性26例;其年齡為27~64歲,平均年齡為(45.47±14.36)歲;其種植體植入的時間為1~4年,平均種植體植入的時間為(2.61±1.03)年。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27例,女性18例;其年齡為26~64歲,平均年齡為(45.31±14.42)歲;其種植體植入的時間為1~5年,平均種植體植入的時間(2.64±1.01)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為對照組患者采用機械清創(chuàng)術聯合碘甘油進行治療。進行機械清創(chuàng)術的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局部浸潤麻醉。2)使用碳纖維刮治器清理患者口腔內種植體周邊的肉芽組織,清理的深度以暴露種植體基臺為宜。3)清理完成后,對患者的種植體進行拋光。拋光的過程中,使用含有慶大霉素的生理鹽水沖洗種植體牙周袋。然后,患者的牙周袋內注射濃度為2%的碘甘油(生產企業(yè)為上海運佳黃浦制藥有限公司),碘甘油的用量以溢滿牙周袋為宜。用藥后30 min內,患者禁飲禁食,并禁止漱口。每周治療1次,連續(xù)治療4周。為觀察組患者采用機械清創(chuàng)術聯合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進行治療。進行機械清創(chuàng)術治療的方法同對照組患者。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生產企業(yè)為Sunstar INC Japan(日本),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20100244)的用法是:在患者的牙周袋內注滿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以溢滿牙周袋為宜。用藥后30 min內,患者禁飲禁食,并禁止漱口。每周治療1次,連續(xù)治療4周。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各項臨床指標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將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基本痊愈、顯效、有效和無效四個等級。1)基本痊愈:治療后,患者牙齦紅腫、牙齦腫痛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其齦溝出血指數下降>1分以上,對其進行探診的深度恢復正常。2)顯效:治療后,患者牙齦紅腫、牙齦腫痛等臨床癥狀明顯緩解,其齦溝出血指數下降1分,對其進行探診的深度下降1~2 mm,其種植體周袋內無溢膿。3)有效:治療后,患者牙齦紅腫、牙齦腫痛等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其齦溝出血指數下降1分或對其進行探診的深度下降1~2 mm。4)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各項檢測指標均未得到改善[2]。治療的總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臨床指標包括探診的深度、菌斑指數和齦溝出血指數。
使用SPSS17.0軟件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的比較[n(%)]
經過治療,兩組患者探診的深度、菌斑指數、齦溝出血指數與治療前相比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患者探診的深度、菌斑指數、齦溝出血指數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的比較()
表2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的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
組別 例數 探診的深度(mm) 菌斑指數 齦溝出血指數治療前 治療4周后 治療前 治療4周后 治療前 治療4周后對照組 454.51±0.363.73±0.56* 2.53±0.511.47±0.45* 3.62±0.861.65±0.47*觀察組 504.47±0.512.42±0.31* 2.60±0.420.94±0.25* 3.53±0.710.60±0.18*t值 0.43713.8890.7337.1890.55814.080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未發(fā)生不良反應。
近年來,臨床上常采用控制感染、去除菌斑、消除種植體牙周袋、抑制骨喪失等方法治療種植體周圍炎。臨床實踐證實,機械清創(chuàng)術雖然能夠清除種植體周圍的牙菌斑,控制種植體周圍的炎癥,但該術式對于位置較深的牙菌斑、細菌及牙石難以徹底清除。相關研究表明,種植體周圍炎患者的齦下菌斑的菌群與牙周炎相似,因此,可將治療牙周炎的藥物用于種植體周圍炎的治療中[3]。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是一種半合成四環(huán)素制劑。該藥可有效抑制口腔內的炎癥反應,緩解患者牙周組織的損傷,進而促進牙周組織的再生[4]。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其探診的深度、菌斑指數、齦溝出血指數均低于對照組患者。這說明,用機械清創(chuàng)術聯合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治療種植體周圍炎的效果顯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種植體周圍的炎癥。此外,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未發(fā)生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采用機械清創(chuàng)術聯合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治療早期種植體周圍炎的臨床效果顯著,且安全性較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