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晶 苗 瑞*
(濟南市中心醫(yī)院,山東 濟南 250013)
喘息型肺炎是兒科常見呼吸系統(tǒng)類感染病之一,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喘息與哮喘等,且臨床通常采用霧化吸入方式治療,但療效欠佳,需結合有效護理措施[1-2]。本文對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已選喘息型肺炎122例患兒分別應用不同護理方案效果加以分析,現(xiàn)將詳細內(nèi)容作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分析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喘息型肺炎122例患兒資料,按照臨床護理方法不同分成2組,其中對照組55例,男女比例30∶25,年齡4個月~7歲,平均(3.36±0.28)歲,病程2~10 d,平均(5.80±0.26)d;觀察組67例,男女比例35∶32,年齡5個月~7歲,平均(3.38±0.31)歲,病程2~11 d,平均(5.83±0.27)d;兩組基線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
1.2 研究方案: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應用氧氣驅(qū)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霧化液配制:1毫升/次異丙托溴銨(溶液)+1毫克/次布地奈德(混懸液)+1 mL生理鹽水,霧化吸入,每次10~20 min,1~2次/天。同時對照組行常規(guī)性護理,護理人員于患兒入院后及時安排床位,將醫(yī)院相關制度告知患兒家屬,對患兒生命體征等進行密切觀察,嚴格遵醫(yī)囑指導患兒服藥等。觀察組于對照組基礎上行全程系統(tǒng)化護理:①護理人員在霧化輔助治療前需取得家屬認同,選擇相應方式,如使用面罩、噴嘴等;于霧化過程中正確引導患兒,對患兒心跳、呼吸頻率等進行監(jiān)測,輔以拍背;霧化后幫助患兒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②護理人員加強患兒及家屬健康宣教、心理護理,耐心講解疾病、霧化吸入有關知識及注意事項等,對患兒實際病情加以專業(yè)評估;給予心理撫慰,耐心和患兒交流,且充分發(fā)揮家屬作用,多鼓勵患兒。③護理人員需強化細節(jié)護理,強化患兒痰液咳出和吸痰護理,將患兒頭部朝向一側,對設備完好性進行定期查看,保證引流管暢通,且據(jù)患兒病情改善情況制定合理飲食計劃。
1.3 觀察指標及評判標準:對兩組各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痰鳴音、咳嗽和氣喘消失時間)與不良反應(皮疹、胃腸道反應)及家屬護理滿意度情況進行觀察、對比。本院自制滿意度評分表,包括護理態(tài)度、護理效果等,100分滿分,≥95分為滿意,85~95分為較滿意,<85分為不滿意,滿意度=(較滿意數(shù)+滿意數(shù))/總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數(shù)據(jù)用SPSS21.0軟件分析,借助( ±s)反應正態(tài)計量資料,用t檢驗對比正態(tài)計量數(shù)據(jù)的組間情況;借助例數(shù)[n(%)]反應正態(tài)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對比計數(shù)資料情況,兩組差異比較具統(tǒng)計學意義時P<0.05。
2.1 對比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觀察組痰鳴音、咳嗽和氣喘消失時間均較對照組短,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s)
表1 對比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s)
注:和對照組對比,aP<0.05
組別 例數(shù)(n) 痰鳴音(d) 咳嗽(d) 氣喘(h)對照組 55 11.36±2.21 6.37±1.70 1.48±0.30觀察組 67 7.29±1.08a 4.20±0.08a 0.20±0.07a
2.2 對比兩組不良反應:觀察組總不良反應率為1.49%%較對照組的18.18%低,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不良反應 [n(%)]
2.3 對比兩組家屬護理滿意度:觀察組家屬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高,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家屬護理滿意度[n(%)]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作為兒科一種常見疾病的喘息型肺炎,其發(fā)生考慮可能與上呼吸道出現(xiàn)感染及過敏體質(zhì)有關,且考慮患兒年齡小和依從性較差等,于霧化吸入治療中不積極配合,影響總體療效;因此,臨床于治療中結合有效護理措施至關重要[3-4]。為尋求喘息型肺炎患兒于氧氣驅(qū)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中臨床有效護理方法,本研究對行常規(guī)性護理對照組和行全程系統(tǒng)化護理觀察組各項時間指標、不良反應及家屬護理滿意度狀況加以對比。
于本研究結果中:觀察組痰鳴音、咳嗽和氣喘消失時間均較對照組短,總不良反應率較對照組低,且家屬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高,和施彩嫦[5]文獻研究結果具較高一致性。提示:喘息型肺炎患兒于氧氣驅(qū)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中行全程系統(tǒng)化護理具有顯著效果,能夠縮短患兒各項癥狀消失時間,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概率,且提高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觀察組護理人員于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前征求患兒家屬認可,對于患兒不同病情選擇噴嘴或面罩等方式,具有較強針對性,能夠強化臨床治療效果,促進患兒臨床癥狀改善,縮短其痰鳴音、咳嗽和氣喘等消失時間,且提高患兒家屬滿意度。護理人員于氧化驅(qū)動的霧化吸入輔助治療過程中對患兒加以正確指導,通過拍背護理能夠促進其痰液排出,從而顯著改善患者氣喘、咳嗽等癥狀。護理人員于護理過程中態(tài)度良好,密切監(jiān)測患兒呼吸頻率等變化情況,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上報、處理,有利于保障患兒安全,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和提高護理滿意度。此外,護理人員耐心向患兒家屬講解疾病相關知識,能夠提高家屬認知度,并取得家屬支持,促進患兒依從性提高,提高臨床效果;于細節(jié)護理中注重患兒吸痰、痰液咳出護理和為其制定相應飲食計劃,能夠加速患兒康復,改善臨床癥狀和提高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關于本研究患兒行全程系統(tǒng)化護理對其依從性的影響,基于受樣本例數(shù)等因素制約,待臨床進一步補充。
綜上闡述,臨床對喘息型肺炎患兒于氧氣驅(qū)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中選擇全程系統(tǒng)化護理的效果較常規(guī)性護理滿意,屬于一種安全可靠護理方法,不僅能改善患兒臨床癥狀,而且能降低皮疹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概率,提高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