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啟紅
在語文教學中,重知識技巧、輕行為習慣訓練的現象相當普遍。部分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重“寫”而輕“說”,主要是由于學習本民族的語言,學生對聽說不像學習其他民族語言時那樣有隔閡,而讀和寫在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困難相對來說大一些,而教師在教學中側重對學生進行一些讀寫方面的訓練是需要的。因而相當一部分學生能“寫”而不能“說”,會“寫”而不會“說”,好“寫”而厭“說”。課堂中回答問題、討論問題時氣氛沉悶而不活躍:在公共場所,即使是三言兩語,也是扭扭捏捏,或是顛三倒四,語無倫次。這樣的學生,無法適應當今人際交往日益密切的社會。這是因為,社會發(fā)展的日新月異,知識更新越來越快,人們思想感情的交流越來越復雜,越來越頻繁,越來越重要。工作效率在提高、生活節(jié)奏在加快,靠書面語交往、花時間去字斟句酌寫稿子讀稿子的場合大大減少:而聽說的場合越來越多,聽說越來越重要。善于交流的人與環(huán)境和諧,如魚得水,不善于交流的人處境維艱,做事成功率大打折扣。因此語文教學務必著眼未來,加強對學生口語的訓練。
我們應該有計劃,有步驟的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口語訓練,總體要求做到:發(fā)音準確,口齒清晰,語調受聽;有實在的內容和清晰的觀點,不說空話:意思集中,前后一貫,不散漫,不離題:用詞妥帖,語句完整,句式有變化,無語法錯誤:能根據具體對象,說話合乎分寸:能在問題的討論中陳述自己的觀點,能在限定的時間內實現說話的要求。教師對學生口頭表達習慣的培養(yǎng)都應該是嚴格的,對學生在口頭表達中出現的臨時敷衍、七拼八湊、含糊其辭、顛三倒四、重復羅嗦、矯揉造作等壞習慣,教師必須及時糾正。經過多年的實踐,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說話能力、寫作能力和思維能力,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說話訓練可以分以下幾個階段進行:
一、問答交談階段
根據事先擬好的問答提綱,一問一答或者自由交談,要求說普通話,語言清晰,音量適中,態(tài)度自然,回答問題完整。如:每年新生入校的第一堂語文課,我都讓學生到講臺上做自我介紹,這看似簡單,學生說起來卻并不容易,多半不流暢,也不完整。我提出要求,讓學生說說:①你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②家里有幾口人?他們是誰?③爸爸媽媽做什么工作?④你對什么比較感興趣?⑤你的理想是什么?為實現理想,你應該怎么做?通過這種方式,將單向命題說話變?yōu)殡p向交流,并在雙向交流中進行動態(tài)的口語交際訓練,使學生有話可說,最后,再讓學生將上面的話綜合起來,就形成了一段完整的話。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語綜合能力。
二、介紹式說話階段
要求學生把自己所知道的客觀事物介紹給別人,使別人了解這一事物的基本內容。這是人們交往中初步需要的。比如,讓同學介紹家鄉(xiāng)不同節(jié)日的風俗。要求學生介紹清楚節(jié)日的活動、節(jié)日的寓意等。
三、描述式說話階段
要求學生說話力求生動形象,內容要豐富多彩,充實具體,這個階段可以講故事、詩朗誦、模擬角色對話、擴展內容等形式進行訓練,要求學生找到最感興趣和最能打動人的材料并加上表情和手勢幫助說話。比如,讓學生描繪一下他最喜歡的春節(jié)聯歡晚會中的小品。要求學生描述時注意小品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小品的內容、主旨等。
四、體會式說話階段
一要求學生進行推心置腹的談話,對人對事談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使自己跟對方能夠在感情上和觀點上趨于一致,或者取得支持達到諒解和加深認識。這個階段可以用思想匯報、談話勸說、自我批評等方式進行訓練。比如,班會時,可以讓同桌之間表揚與自我表揚,批評與自我批評。要求他們說真心話,抒真情。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使同學關系融洽親密。
實踐證明,在語文教學中加強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可使語文教學走上快速、高效、實用的軌道。學生由被動地聽變?yōu)橹鲃拥卣f,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無論是在課堂上回答問題,還是在集會上發(fā)言,他們不再是羞羞答答,吞吞吐吐,而是落落大方,慷慨激昂:吐字清晰,表述準確。語文課堂的教育不可能把所有的學生都培養(yǎng)成未來需要的演講家,但能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一個順利地表達自己情感的人,我想這就是語文學習的直接效果了。讓學生順利的表達自己的情感,這將會使學生終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