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愛崇
【摘 要】現(xiàn)行《牛津小學英語深圳版》教是按“話題—功能—結構—任務”體系編寫的,每個單元圍繞一個話題展開語言訓練。這就要求教師根據(jù)某一個單元,整體制定該單元的教學目標要求并細化其分課時的具體目標,整體組織單元的教學內容,整體安排單元教學實踐,整體設計單課教學過程和方法。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不僅課堂教學離不開教學設計,單元教學內容的教學同樣也離不開整體設計,由此提出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該設計有利于小學英語教師整合時間資源,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更有利于學生合理認知教學單元內組塊的建構,建構其英語語言綜合能力的整體發(fā)展。
【關鍵詞】單元整體教學;語用體驗;板書構建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經(jīng)常會碰到這樣的問題:教學內容簡單,在35分鐘的課堂內,教師應該如何合理設計教學文本、設定教學目標才能使學生學有所得?朱浦老師在《教學理論探究》一書中提到:“教材編寫須遵循靈活性和開放性原則,允許使用者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shù)娜∩岷脱a充。教師應明確英語課的目的不是在教教材,而是在教語言”。本文將結合《牛津小學深圳版》M4U12Fire的課例,具體闡述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實踐與思考。
這兩節(jié)課,可以用以下幾個字來概括:單元統(tǒng)整,內容整合,語境帶動,語用體驗,板書構建。
第一,單元統(tǒng)整,設計精妙
所謂的單元統(tǒng)整,就是教師在制定分課時目標時,打破單元板塊與板塊之間的壁壘,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實際,如學生、學情等,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地調整單元板塊順序,并依據(jù)調整后的板塊確定相應的語言知識目標。兩位老師在Fire這一單元的呈現(xiàn)中,將listen and say,look ask and answer,listen and enjoy,make and say等孤立板塊精妙地整合成了以下四個課時的內容:Period 1 the use of fire. Period 2 the danger of fire. Period 3 Fire safety. Period 4 a poster about fire.孤立、枯燥的板塊,瞬間融成了充滿邏輯的有機整體。
第二,內容整合,文本適切
適切的文本內容,可以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引發(fā)學生積極的情感語用體驗,消除語言學習的焦慮感,變枯燥的語言訓練為快樂的探知,感知,積極的體驗過程。在第一課時中,通過學生的感受I am cold. I am hungry.I am scared.引出核心詞匯及句型Fire can give us heat and light; fire can cook food; fire can keep animals away.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最后得出fire is useful的結論。第二課時中,通過逃生過程中的對話,引出核心詞匯及句型We must go outside. We mustn't stop. We must cover our mouth and nose. We mustn't use the lift.而最后學生得出Fire is dangerous.的結論。兩個課時依據(jù)TCLLU即topic,content,level,length,unit的原則進行整合,即體現(xiàn)了教材原有的主題,體現(xiàn)了教材內容的安排,符合學生的語言水平,符合課堂視聽的篇幅以及體現(xiàn)了單元教學的整體。
第三,語境帶動,過程扎實
在教學中,我們的教學目標、話題、內容、過程和評價都是要保持一致的,基于內容的教學才是真正的教學。而整體語境的創(chuàng)設都是基于話題、內容、語用一致的基礎上的。今天的這兩個課時進行了如下的語境設計:語境一,學生去野營基地野營,在這語境中感受到火的用途。語境二,野營歸來,在同學家看野營照片時發(fā)生火災,學生逃離現(xiàn)場時體會火的危害并做出相對應的逃生方法。學生在這種“整體感知—部分感悟—整體回顧”的語境模式中學習英語,大大提高了語言的整體輸入、輸出技能??梢姡侠矶智擅畹恼Z境能帶動語言技能與運用能力的提高。
第四,語用體驗,經(jīng)歷多元
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我們強調語用體驗,即主張通過一系列課堂活動,讓學生感知、理解、運用語言,從而實現(xiàn)語言的大量輸出,并從中體驗到語言學習的快樂。這兩個課時中,從一開始的語音chant,到文本的視聽,模仿,到唱歌以及角色扮演,全方位的語用體驗,使得英語單詞、句型、文本在語用的體驗的過程中不斷鞏固深化,充分體現(xiàn)了單元整體教學的思想,又體現(xiàn)了分課時之間環(huán)環(huán)相扣、互相聯(lián)系、融為一體的特性。
第五,板書構建,功能強大
兩個課時的板書。第一課時采用的是表格式的板書,由人物、做的事情、火的用途以及人物的情感體驗組成;第二課時采用的是線索式板書,依據(jù)故事情境的發(fā)展,簡單概括出文本的主要線索。兩個課時的板書都突顯了它的語義功能,緊扣內容,更有效地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目標,使學生對特定的核心內容,印象更鮮明、深刻,理解更清晰全面,為其語用輸出搭建了很好的支架,真正架構了思維框架,呈現(xiàn)了語義內容。
兩位老師的課都非常優(yōu)秀,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提一點小小的建議:課堂教學要解決的問題是讓內容作為課堂的主體,讓語篇、語境帶動語言學習,從而實現(xiàn)語用功能。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全程體驗主題語境,因為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實現(xiàn)學生有話可說。而兩位老師在今天的教學中都不夠大膽放手讓學生去說,教師的不放手就引起學生的依賴性。
【參考文獻】
[1]朱浦.與英語新課程同行叢書:教學理論探究[M].上海教學出版社,2008.6.1
[2]孫倩,王麗君.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內容[J].教學方法,2014年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