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松
庚子年中,被八國聯(lián)軍入侵的北京城無疑遭到一場巨大的災(zāi)難,殺人搶劫幾乎時時發(fā)生,無所不在。
在毫無節(jié)制、持續(xù)了許多天的搶劫中,各國參與者們充分體現(xiàn)了他們的鮮明特點,譬如俄國人的粗野、法國人的兇蠻。相對而言,美國人稍為講紀律,但美國官兵大都是冒險家,他們“頗具精明巧識,能破此種禁令,為其所欲”。
日本人和英國人的搶劫同樣無節(jié)制,但搶劫活動組織得最好。日軍搶劫多為集體行動,他們每次行動前,指揮官懷里都揣著北京的藏寶圖,按圖索驥,收獲最豐。而且,日本人搶得的財物全部歸公,并不分給士兵個人。
英國人稍有區(qū)別,他們的搶劫是自發(fā)行動,搶后由指揮官組織拍賣,拍賣所得作為“獎賞金”在軍隊內(nèi)部分配。據(jù)稱,英國人的拍賣活動持續(xù)了兩個月,除星期天外,每天都有交易,最終金額達到33萬美元,分配時每份27美元,分配份額如下:中將指揮官10份,將級軍官8份,校級軍官7份,上尉6份……很顯然,這些只是已經(jīng)交公的搶掠品。
美國隨軍記者賈鉑說,這場搶劫是與義和團有關(guān)的最使人驚奇的最無恥行為。這一行為不限于個人或國籍,也不限于男人們。
英國公使館大門被沖開以迎接聯(lián)軍才五分鐘,兩名在英國公使館避難的法國婦女就沖出大門,相互比賽著跑到公使館大街的某家商店,這是一家她們經(jīng)常去的商店,而且她們知道商店已經(jīng)沒有人了。十分鐘后,她們抱著滿滿的絲綢、刺繡、皮貨和寶石回來了,臉上露出了勝利的笑容,她們在過去的幾周里所遭受的貧困似乎得到了充分的補償。
據(jù)說,取得最佳搶劫成果的是英國公使竇納樂夫人,她有87個裝滿了最值錢珍寶的大木制裝貨箱。
目睹各種丑劇后,賈鉑認為,“搶劫”是“一種疾病”:“我相信所有通過該城市的人無一例外都搶劫了。那些后到的人,他們到達當天最賣力地譴責這一行為,不久就不能抵御他們的朋友們每天外出帶回來無價之寶甚至是更有趣的寶貝的誘惑。他們給出的借口是‘如果我不拿,別人也會拿?!?/p>
就連傳教士們也加入了搶劫的隊伍。據(jù)某外國記者報道,有幾個著名的傳教士說:“收集那些被丟棄的東西不是搶劫,只有從所有者手中獲得財物才叫搶劫。”所以他們都得到了很好的皮貨。
有些報道則說傳教士占據(jù)了北京王公貴人的住宅,并打著為貧窮的中國教民募款的旗號,把里邊的東西廉價出售。令人吃驚的是,有些傳教士還參與了北京及其近郊地區(qū)的劫掠活動,他們將之稱為“納貢遠征”。
因此,李鴻章在談判時對西方文明國家的所作所為感到非常遺憾和費解,并在翻閱了“摩西十誡”后,建議把第八條戒律“不可偷竊”修改為“不可偷竊,但可以搶劫”。無力阻止聯(lián)軍暴行的李鴻章,也只能以這種拐彎抹角的方式諷刺這些所謂文明國家的所作所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