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恩
我翻箱倒柜地找衣服,結果衣服沒找到,倒翻出了壓在箱子里的外婆做的寬口布鞋。我愣愣地看著手中的布鞋,記憶就像開了閘的洪水,奔涌而來。
外婆是舊社會出生的人,束過腰,裹過腳,還當過大戶人家的小姐。不過新中國成立后,這一切成了過眼云煙。外婆沒有怨言,心平氣和地跟著外公過尋常百姓家的苦日子。外公過世得早,留下外婆一個人承擔養(yǎng)家糊口的重任。外婆在家的時候,做得一手好針線。她納的布鞋,不僅合腳、耐穿,而且樣式也多,什么時候穿都不覺得難看。
于是一雙雙布鞋就成了外婆家的米袋子、命根子。外婆沒日沒夜地納鞋底,描鞋面。一針一線,一筆一畫。剛開始時,一雙布鞋還能換一斤米和一瓶醬油,可后來,別的鞋子多了起來,一雙布鞋再也換不了一斤米了。外婆沒有氣餒,哪怕每納一個鞋底舅舅身上只多一顆紐扣;哪怕每描一個鞋面媽媽頭上只多半截紅頭繩,她都心甘情愿。
日子好起來以后,外婆再也不需要做布鞋換吃喝了,但她仍不肯閑下來。她說她這一輩子沒什么能耐,就帶大了幾個人。帶著孩子,她不會覺得心慌;納著布鞋,她不會覺得人閑。就這樣,我們兄弟姐妹十多個就由外婆照顧。每天,外婆既要照顧我們吃喝拉撒,又要忙里偷閑為我們洗衣服,做布鞋。孩子們的布鞋尤其難做,大一點小一點都不行。鞋面也有講究:男孩子的要寬口、大氣一點;女孩子的則要尖細、秀氣一點。夏天穿的則要鞋底薄鞋面透氣,穿起來才會輕便涼快;冬天穿的則鞋底要厚鞋面要保暖,穿起來才會溫暖舒適。
可是那時的我們不知道珍惜,不僅在學校跳繩打籃球時穿著布鞋,而且上山砍柴時也穿著布鞋。因此,我們許多布鞋鞋面還是新的,鞋底卻早就被磨破了。但外婆舍不得丟,拆下鞋面,再納一雙新鞋底,就又成了一雙新布鞋。那時候我們就特別佩服外婆,把她想象成天上的神仙。每一次做新布鞋,一做就是十幾雙。大的孩子要,小的孩子也要,不過外婆從未讓我們失望。她常常說,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一個能不同呢?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在我們一起穿上外婆的新布鞋時,外婆會看在眼里,甜在心里。
我是穿著外婆的布鞋長大的。小的時候家里窮,買不到也買不起其他的鞋子,長大上學后,還是穿著外婆的布鞋。那時候穿布鞋是一種時尚,不僅學生們穿,老師也喜歡穿。伙伴們圍在一起,不是像現(xiàn)在一樣看你衣服是什么牌子,而是看誰的布鞋最漂亮。外婆的手藝為我贏得了許多驕傲。每天放學回家,我最大的樂趣就是將當天比賽的結果告訴外婆。但外婆總是笑著說,哪一雙不是布鞋呢?合腳、保暖就行。現(xiàn)在想來,外婆其實比我更快樂,只是她把快樂埋在心里,而我卻把快樂寫在臉上。
后來我進城念高中,外婆還是給我做布鞋??梢坏匠抢?,看到同學們都穿著五顏六色的運動鞋,我就慌了。我的布鞋一下子變得丑陋無比。每當同學們像發(fā)現(xiàn)新大陸似的盯著我的布鞋一個勁兒地看時,我就覺得渾身不舒服。特別是見到心儀的女孩,我更是覺得無地自容,積蓄了好幾個星期的勇氣、自信,一下子跑得無影無蹤。一氣之下,我把自己新的、舊的布鞋全扔了,但回家又撒謊說布鞋穿完了。外婆一聽,急壞了,一邊責怪著自己記性差,一邊又趕忙張羅著為我做新布鞋。
上大學的那一年,外婆又為我做了一雙新布鞋。她沒到過城里,聽說城里到處都是水泥地,就特意把鞋底納得特別厚。她又擔心鞋面太土,就索性拆了自己的燈芯絨帽子給我做鞋面。可惜的是,那么好的一雙布鞋,我卻沒敢把它穿出來。我知道,外婆多么希望我這個讓她引以為榮的外孫能夠穿著她做的布鞋,從鄉(xiāng)下走向城里……
今天,當我想穿它的時候,它卻成了外婆留給我的最后一雙布鞋了。我想穿著它告訴外婆,她的布鞋最合腳,但我又舍不得。就這一雙了,一生一世也只有這一雙了,穿完了,就再也沒有了。
摘自《感恩閱讀·感恩親人》